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激光脉宽的时间尺度内,非平衡是激光耦合物理的重要特征。为了深入地研究激光耦合产生的等离子体状态以及辐射场的时空特性,考察“三温”模型的适用性,发展了新版的一维平板非平衡辐射流体力学程序RDMG,程序中用多群辐射输运方程描述辐射场的演化,增加了激光加源,在非平衡区求解非平衡电子占据概率方程,在线计算非平衡的辐射发射和吸收系数,其中平均原子模型可以考虑到角量子数层次。下面介绍一个典型的数值模拟结果,计算条件为强度1×10^14W/cm^2,波长0.35m,脉宽1ns的Gauss激光脉冲以与靶面垂直的方向由右向左辐照4m厚的平面Au靶。

  • 标签: 非平衡辐射 激光脉宽 平面靶 耦合 平均原子模型 等离子体状态
  • 简介:采用Skupsky理论作为讨论能量沉积均匀问题的基础。把不均匀性σnms分解为两个因子的乘积:一个因子取决于激光系统的几何配置:另一个因子取决于单束激光形成的能量沉积分布。按照几何光学的光路方程,追踪激光在靶球等离子体中的轨迹,计算激光在光路轨迹上的能量沉积(通过逆韧致吸收机制),求得激光在靶球上能量沉积的空间分布,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能量沉积的均匀性研究。

  • 标签: 能量沉积分布 不均匀性 激光系统 耦合 光球 几何配置
  • 简介:简单介绍了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的基本原理及装置。分别对LA-ICP-MS在飞秒激光器、紫外激光器、固液气溶胶混合进样、集合式小样品标样、原位统计分布技术上的技术新进展进行了详细的评述。最后对LA-ICP-MS在元素含量分析与空间分布分析中所占的地位及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 标签: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激光剥蚀 新进展
  • 简介:建立激光与能量耦合模型以研究激光在小孔内的传输和孔壁能量的分布。该模型的主要特点包括:1)小孔和孔内等离子体的逆韧致吸收系数均为实验测量所得;2)入射激光为高斯分布的聚焦光束而非平行光束;3)同时考虑了激光光束在孔内多次反射的菲涅尔吸收和逆韧致吸收。计算结果表明:孔壁所吸收的激光能量并不一致;尽管激光未能直接照射孔底,但是小孔孔底所吸收的激光能量最多。基于聚焦光束的特征分析,焦平面的位置对小孔前沿所吸收的激光能量较后沿更重要。

  • 标签: 激光焊接能量耦合模型“三明治”方法小孔
  • 简介:LARED-H程序是一个可用于激光黑腔靶耦合数值模拟研究的二维辐射流体力学程序。黑腔等离子体所形成的复杂流场使单纯的拉格朗日网格在计算中产生严重扭曲,影响计算精度,并导致计算中断。拉氏加网格重分是计算激光黑腔靶耦合常用的算法。对LARED-H程序的积分网格重分方法在网格重构和物理量重映方面作了较大改进,并利用改进后的LARED-H程序模拟了“神光”-Ⅱ和“神光”-Ⅲ条件下的激光空腔靶耦合物理全过程。

  • 标签: 程序模拟 数值模拟 黑腔靶 耦合 激光 计算精度
  • 简介:用氟化钙凸透镜将钬激光器输出激光耦合进大芯径光纤传输,测量了耦合激光能量、脉冲宽度和重复频率。将该实验用于实际教学,激发学生的实验积极性,深化学生对激光原理及应用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 标签: 红外激光 激光耦合 参数测试
  • 简介:[摘要]全光纤拉曼激光雷达,即依托于FBG分光技术为主要构造之下对大气环境温度廓线实施遥测的一类系统。本文主要探讨以全光纤拉曼激光雷达为基础微透镜的耦合系统,仅供参考。

  • 标签: []激光雷达 拉曼 全光纤 耦合系统 微透镜
  • 简介:实验研究了大气环境下纯铁薄片样品在1070nm连续激光辐照下的耦合特性变化规律,并通过控制激光辐照时间获得了不同反射率和氧化状态的纯铁氧化层样品。利用椭偏光谱法研究了不同氧化状态纯铁氧化层在1070nm处的折射率和消光系数,基于椭偏反演结果和氧化层的微观形貌,提出了激光辐照下初期生成的α-Fe2O3氧化层等效折射率随膜厚变化的分段表征,并进一步修正了计算金属氧化层激光反射率的多光束干涉模型。利用修正后的模型计算了纯铁在激光辐照过程中的反射率变化规律,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 标签: 反射率 激光辐照 氧化层 光学常数 椭偏光谱
  • 简介:摘要:在宽条型半导体激光器光束特性的理论基础上,从光学设计、散热设计、结构设计等三个维度分析了915nm半导体激光器的光纤耦合情况,并提出了一种适用的光束质量评价方法;通过采用3支输出功率为12W的单管激光器得到耦合输出功率为33.7W,耦合效率达到93.62%,亮度达到18.85MW/cm2 -str。在此基础上通过ANSYS进行热分析,计算结果显示新热沉结构最高温度为35.67摄氏度,该结构具有良好的散热特性。

  • 标签: 激光耦合 数值分析 ANSYS 热分析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科技水平、经济水平、文化水平等不断提升,进而我国医疗行业、航天事业等发展均较为迅速,半导体激光器为新型能源,不仅可用于医疗行业、航天事业中,同时还可用于军事行业、美容行业、材料处理等各行业中,高效促进各行各业的有效发展,但在此过程中温度差异对半导体激光器的使用产生较大影响,对此需及时研制出相关温度控制技术,尽可能减少温度对其不利影响。

  • 标签: 大功率 半导体 激光器 光纤耦合模块 温度 采集电路 制冷器 转换模块
  • 简介:摘要:为了确定激光熔覆LDPE最佳工艺参数,探究其激光熔覆过程中热力耦合性能。本文拟基于ANSYS,对制备LDPE环形工件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着激光功率的增加,环形工件内部的残余应力增加。

  • 标签:
  • 简介:详细地介绍了怎样快速耦合半导体激光器所发射激光与普通光纤输入端端面的方法,使耦合效率尽可能达到最大,并使用简单的方法测量了光纤的剩余长度或者测量光速,最后给出据测量半导体激光器电光特性曲线可准确方便地获得阈值电流的方法。

  • 标签: 半导体激光器 光纤 耦合 电光特性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光电器件与材料相关领域的研发不断取得新进展,性能得到明显强化,在各大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进一步提高半导体激光功率,可以采用激光器单管合束及光纤耦合技术。基于此,分析研究绿光半导体激光器单管合束及光纤耦合技术,对提高仪器总功率以及将其应用于更多领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绿光半导体激光器 单管合束 光纤耦合
  • 简介:提高紧耦合天线的隔离度是雷达、通信和电子对抗等许多领域中提升系统性能的技术之一,目前的方法大多以牺牲天线辐射效率为代价。研究了一种基于反相耦合相消理念的去耦方法,可以在极小间距情况下实现天线单元之间的高隔离度,并且保持较高的天线增益。利用一种微带双天线结构来验证这一方法,这种结构的两个天线都工作于1.8GHz,相互间的间隔为10mm(1/16波长),仿真和实验结果说明,两个天线间的隔离可以低于-20dB。经仿真结果显示该结构中的天线增益要大于0dB,与不经隔离设计时的同结构同尺寸天线差别约1dB。初步实现了在较小地影响辐射性能的前提下实现紧耦合天线之间的高隔离目标。

  • 标签: 隔离 紧耦合天线 反相相消
  • 简介:TN2412006064910液体物质中的空化现象实验研究=Experimentalresearchoncavitationbubbleinwater[刊,中]/赵瑞(南京理工大学应用物理系.江苏,南京(210094)),徐荣青…//光电子·激光.—2006.17(5).—629—633采用自行研制的光偏转测试系统对强激光诱导液体物质的空化现象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得到了激光等离子体冲击波传播规律和空泡的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激光等离子体冲击波在其传播过程中迅速衰减为声波;激光空泡的最大泡径随脉动次数增加依次减小,而收缩的最小泡径则由腔内含气量决定。图7参11(严寒)

  • 标签: 激光物理 激光技术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 高斯光束 实验研究 数值计算
  • 简介:将严格耦合波理论与Kogelnik近似理论比较,研究了Kogelnik理论的近似条件。以两种理论的衍射效率特性曲线的相关或衍射效率计算差别作为判断标准,分析Kogelnik耦合波理论的近似条件。分析结论表明,体全息的Kogelnik理论近似条件与条纹密度、折射率调制度和介质厚度相关,其中反射体全息的近似条件还与条纹面倾角相关。

  • 标签: 耦合波理论 体全息 衍射效率
  • 简介:P225.22005010205基于CPLD的脉冲激光测距飞行时间测量=MeasurementofflighttimeforpulsedlaserrangingbasedonCPLD[刊,中]/杨成伟(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北京(100084)).霍玉晶…∥激光与红外.-2004.34(2).-106-108研制了基于CPLD的脉冲激光测距飞行时间测量系统。CPLD的使用提高了激光测距仪的精度,并且可灵活修改设计,使同一硬件系统可用于不同类型的脉冲激光测距仪的飞行时间测量。此系统结构简单,体积小,可靠性高,非常适合高性能手持式脉冲激光测距仪。图2参5(杨妹清)

  • 标签: 加速度计 测量精度 脉冲激光测距 机载激光测深系统 数据处理方法 工程系
  • 简介:简要介绍多层耦合网络上传播动力学方面的阶段性研究进展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关注的内容:多层耦合网络上的生物传播、社会传播、生物-社会耦合传播及多层耦合网络面临的一些挑战性问题。这些阶段性的研究成果从多层耦合网络的新角度加深了我们对真实传播过程及其机制的理解。能更好地控制疾病传播和减少它对人类的危害,深入探讨相关问题将有助于明确下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标签: 网络科学 多层耦合网络 传播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