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湿地在地球生态发展与循环当中发挥着重要且多样化的作用,能够涵养水源,改善生态污染问题,还能够调节气候。水环境湿地系统当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湿地水环境的运行状态就可以代表湿地整体生态运行状态。而以往工业与农业的发展与建设活动,对湿地环境产生了不良影响,导致湿地范围逐渐萎缩,功能水平退化,水环境污染严重,必须要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进行改善。

  • 标签: 湿地 水生态 生态治理 技术措施
  • 简介:摘要:人 工湿地在污水处理,污染物控制和改善环境方面已经得到普遍重视和应用,这种技术与传统污水生化处理技术相比,具有建设成本与运行成本低、处理效果好、兼有生态修复功能与营造生态景观等特点。因此,人工湿地独特的生态景观特点,在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水资源、水环境、水景观)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人工湿地 ; 水环境 ; 应用 ;

  • 标签:
  • 简介:摘要:湿地是作为我国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湿地水环境始终是湿地生态治理工作的核心,当前湿地水环境逐渐出现了问题,其中土壤贫瘠及水土流失等现象,不利于城市湿地水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故需进一步加强湿地水环境的保护力度,为此,本文针对湿地水环境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从而促进我国湿地生态系统的平稳运行。

  • 标签: 湿地水环境 存在的问题 保护措施
  • 简介:在2009年、2010年和2011年的7月和10月,用定点随机采样、活体培养观察法,对西藏拉鲁湿地的肉鞭虫群落特征进行了研究。共鉴定出肉鞭虫145种(包括12个未定名种)。鞭毛亚门有2纲9目15科26属49种,植鞭纲有45种,其中眼虫目25种,占鞭毛虫物种总数的50%,为优势类群;动鞭纲仅有4种。肉足亚门有3纲6目20科34属96种,叶足纲有72种,其中表壳目44种,占肉足虫物种总数46.32%,为优势类群:变形目28种,占28.86%,为次优势类群。优势种类夏季有卵形隐滴虫(Cryptomonasovata)、啮蚀隐滴虫(Cryptomonaserosa)、裸腰鞭虫(Gymnodiniumaeruginosum)、盘状匣壳虫(Centropyxisdiscoides);秋季有湖生管壳虫(Trachelomonaslacustris)、薄腰鞭虫(Glenodiniumpulvisculus);常见种有27种(鞭毛虫11种,肉足虫16种);偶见种类有112种。结果表明,拉鲁湿地肉鞭虫物种丰富,群落结构复杂,物种分布呈现高度的时空异质性,特有和稀有物种繁多。对肉鞭虫群落特征指标与环境主要理化因子作二元变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在夏、秋季影响肉鞭虫群落结构特征的环境因子主要是水体pH和盐度。根据肉鞭虫群落特征以及水体主要理化指标,对拉鲁湿地水体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是拉鲁湿地水体状况良好,除4号采样点水体属于β-中污带外,其余各采样点水体都属于寡污带。

  • 标签: 肉鞭虫 群落特征 水环境评价 拉鲁湿地
  • 简介:2003年6~8月,对辽河三角洲营口沿海的海水、海淡水和淡化等3种对虾养殖塘湿地水化学、生物学特征及化学污染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明水期虾塘水质基本良好,属中营养前期一中营养后期水平,符合地面水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和渔业水质标准.其透明度均值40~80cm,pH均值7.8~8.6,水温均值21~28℃,离子系数1~4,溶解氧丰富,属中性偏碱性水.水质阴、阳离子组成均分别以Cl-、K++Na+为主,水化学类型为Cl--Na+型,与天然海水相同.水层氮、磷含量较高,但比例不平衡.浮游植物生物量均值3.84×107~2.89×107细胞/L,浮游动物120.3~465.5个/L,其种类组成符合天然海水组成规律,细菌总数均值3.23×104~6.25×104个/L.石油类、挥发酚、铜、砷含量有一定程度超标.不同虾塘水体理化指标有所差异,但不明显.探讨了水质特征、主要理化指标、营养状况与对虾养殖业的相关性和内陆碳酸盐型盐碱水域养殖对虾的可能性.

  • 标签: 湿地水环境 地面水环境 石油类 水质特征 挥发酚 辽河三角洲
  • 简介:湿地是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独特生态系统,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主要的生存环境之一。河北省湿地资源类型多样,分布广泛,其中湖泊型湿地以其特殊的性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随着人类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及污染物的大量排放,湖泊型湿地出现了缺水干涸、富营化加剧、泥沙淤积、生物多样性受损等一些问题,现旨在针对湖泊型湿地存在的水环境问题,提出修复的对策建议,借以呼吁全社会重视湿地保护。

  • 标签: 南水北调 湖泊型 湿地 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极大威胁。为了改善水环境质量,我国政府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加大了生态水环境治理的力度。在此背景下,人工湿地技术应运而生,成为了生态水环境治理的重要手段。本文旨在综述人工湿地技术在生态水环境治理中的应用现状,探讨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为我国水环境治理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 标签: 生态 水环境治理 人工 湿地技术 应用
  • 简介:为了简单有效地评价水质状况,建立了蒙特卡罗水质评价模型,对扎龙湿地北部(进水区)、中部(过水区)和南部(出水区)的污染状况进行评价,并与模糊综合评价结果、灰色关联评价结果和内梅罗评价结果进行比较。基于蒙特卡罗(MonteCarlo,MC)法的评价结果表明,扎龙湿地北部、中部和南部总体水质类别都为Ⅱ类,与模糊综合评价法和灰色关联评价法的评价结果一致,也与湿地水质的实际状况相吻合,从而证明了模型的准确性;而其与内梅罗指数法的评价结果差别较大,究其原因,内梅罗指数法评价结果表现为过保护,较严格,从而使得水质评价结果有些脱离实际,内梅罗指数法比较适于评价参评因子值波动比较小、各参评因子都污染较轻的研究区域。从单指标评价类别分析,溶解氧(DO)、Zn、Cd和Cu含量的评价类别一致;扎龙湿地北部和南部总磷(TP)含量的评价类别一致,中部和南部总氮(TN)含量评价类别一致;而Cr含量在3个区中的评价类别都不同,而且从北部、中部到南部逐渐增大,水质变差;另外由于南部地势较低,Cr在南部长期沉积和聚集也是导致其含量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从各类别概率值之和分析,扎龙湿地内部各区隶属于Ⅱ类的概率值之和都是最大的,但隶属于劣Ⅴ类的概率值之和居第二,表明大部分区域水质较好,局部区域水质较差,考虑到水是流动的,水质有由好转差的风险;从北部到南部,隶属于Ⅰ类、Ⅲ类和劣Ⅴ类的概率值之和趋于减小,隶属于Ⅳ类的概率值之和基本未变,隶属于Ⅴ类的概率值之和稍有增加,水质趋于向Ⅱ类转化;从中部到南部,隶属于Ⅰ类、Ⅱ类和劣Ⅴ类的概率值之和减小,隶属于Ⅳ类的概率值之和基本未变,水质趋于向Ⅲ类和劣Ⅴ类水质转化。从平均值看,TP含量先减少后增大。扎龙湿地水质的评价结果表明,总体符合Ⅱ类�

  • 标签: 蒙特卡罗方法 扎龙湿地 水环境质量评价
  • 简介:摘要:湿地呈现出良好的生态功能,其发挥作用和人们的健康发展具有直接关系。但是,我国部分地区湿地受到 严重损坏,不能正常展现出其生态功能,对人们的正常生活产生不良影响,需要人们采用湿地保护措施和 生态恢复技术,有效保护我国生态环境,促进湿地资源的稳定持续发展。本文主要结合广西湿地现状,分 析广西湿地保护和湿地生态恢复技术,改善生态环境

  • 标签: 湿地保护 湿地 生态恢复技术
  • 简介:摘要: 随着人类活动对水环境的影响日益加剧,湿地生态系统作为一种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在水环境治理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本文深入探讨了湿地生态系统在水环境治理中的多方面作用,包括水质净化、水量调节等,并详细分析了其背后的作用机制。通过对相关研究和实践案例的综合分析,揭示了湿地生态系统对于维护水环境健康和可持续性的重要意义,为进一步合理利用和保护湿地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 作者: 吴斌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2-12
  • 机构:浙江省绍兴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 简介:摘要:水环境治理与湿地保护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与影响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本文旨在分析它们在生态环境中的关键作用。我们首先阐述了水环境治理的重要性,包括水质改善、生态系统恢复和可持续发展。然后,我们深入探讨湿地保护的价值,包括生物多样性维护、碳储存和水资源管理。接下来,我们分析了水环境治理与湿地保护相互关联的方式,强调它们之间的协同作用和互惠关系。最后,我们讨论了它们在生态环境中的影响,包括改善水质、维护生物多样性和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水环境治理和湿地保护在生态环境中的重要性,为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支持。

  • 标签: 水环境治理 湿地保护 生态环境 水质改善 生物多样性
  • 简介:摘要:近年来,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人工湿地技术在污水处理与水环境保护中也得到了大范围的普及和应用,不仅可以达到污水处理的最佳效果,而且还能够对地下水资源进行保护。同时这一技术还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等优势,对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文着重对人工湿地的概念以及应用原理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接着阐述了人工湿地技术的具体应用。

  • 标签: 人工湿地技术 污水处理 水环境保护 具体应用
  • 简介:摘要:采用人工湿地技术处理,工业污水可以得到很好的处理效果,而该种技术又有着成本低廉,运行维护便捷的特征。因此在当前环境污染日益加剧的背景下,借助人工湿地技术可以改善环境,营可以改善环境污染现状,营造良好生态环境。闵菲菲主要探究的人工湿地技术在污水处理及水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 标签: 人工湿地技术 污水处理 水环境保护
  • 简介: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工湿地技术已广泛推广并用于城市污水治理和生态环境治理中,既能取得较好的治理效益,又可以有效地保存地下水资源。而且该技术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有利于改善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本文重点介绍了人工湿地技术的内涵和原则,并对其具体运用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 标签: 人工湿地技术 污水处理 水环境保护 具体应用
  • 简介:摘要:人工湿地是指模拟自然湿地的结构和功能,人为地将低污染水投配到由填料/土壤等与水生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构成的独特生态系统中,并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协同作用使水质得以改善的水质净化提升工程。目前,大部分高标准污水处理系统使用的都是污水处理厂+人工湿地技术,这种技术不仅具有成本低、运行与维护简单等特点,同时还可以有效处理污水,使水质达到很好的提升效果因此,在提升水质与水生态修复中得到了广泛使用。本文详细介绍了人工湿地的净化原理,并且分析了其具体应用。

  • 标签: 人工湿地 污水处理 水环境 水质提升 保护
  • 简介:大庆市资源开发与湿地生态环境保护矛盾日益突出,通过对典型泡沼和排干水体采样监测,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大庆市油田开发区湿地水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评价和污染特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按照水环境功能标准,在研究区,除了库里泡和排水干渠水质的综合评价污染强度为轻度、中度污染外,其余泡沼的水质均为重度或严重污染;但在单因素污染评价中,所有水体水质都为劣Ⅴ类。其中,各个泡沼水体都是化学需氧量、总磷和挥发酚3项指标超标,龙凤湿地的氮污染也比较严重,三永泡和中内泡水体石油污染物超标;而各个排干水体主要受氮和磷的污染。同时基于评价结果分析,提出了大庆市湿地生态系统污染综合防治对策。

  • 标签: 大庆市 油田开发区 湿地 水环境 污染防治
  • 简介:摘要:本文将围绕人工湿地技术进行分析讨论,并提出将其运用在污水治理与水环境保护当中的相关方法,旨在为卫生管理部门提供参考建议,从而进一步提升污染治理效率与质量,确保人工湿地技术的优势与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切实改善生态环境

  • 标签: 环境保护 污水治理 人工湿地
  • 简介:摘要:人工湿地技术原理在于模拟自然湿地结构,并应用在特定环境中发挥其功能,投入低污染的微生物、水生植物等,构成贴近自然的生态系统,再通过化学、物理等多种手段完成对污水的治理,实现对水环境的保护。该项技术运行与维护相对简单,且成本合理,能够达到很好的去污效果,在水生态修复领域的效果极为突出。本文详细介绍人工湿地技术在污水处理和水环境保护中的应用,以供参考。

  • 标签: 人工湿地技术 污水处理 水环境保护
  • 简介:摘要:人工湿地技术原理在于模拟自然湿地结构,并应用在特定环境中发挥其功能,投入低污染的微生物、水生植物等,构成贴近自然的生态系统,再通过化学、物理等多种手段完成对污水的治理,实现对水环境的保护。该项技术运行与维护相对简单,且成本合理,能够达到很好的去污效果,在水生态修复领域的效果极为突出。本文详细介绍人工湿地技术在污水处理和水环境保护中的应用,以供参考。

  • 标签: 人工湿地技术 污水处理 水环境保护
  • 简介:摘要近年来,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问题,更受到了全球的极大关注。各国政府都在采取积极的措施和对策,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治理水环境污染,解决水资源短缺、保证水资源的质量,以适应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 标签: 水环境 污染现状 水环境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