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总结射频消融(RFA)选择性减胎术后短期(2周内)流产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20年1月在深圳市人民医院接受RFA选择性减胎术后短期流产的单绒毛膜双羊膜囊(MCDA)双胎妊娠病例的临床经过、实验室检查及病理检查结果。结果共有30例MCDA双胎孕妇接受了RFA选择性减胎术,有5例发生减胎术后短期流产;保留胎存活率为83%(25/30)。流产时保留胎均心率正常,羊水清亮无异味;除1例为术后当天流产外,其余4例流产距离RFA减胎术超过7 d;流产前孕妇血常规WBC不高、均低于15×109/L;除了2例发热以外,其余3例中性粒细胞比例、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无明显升高;仅1例血培养粪肠球菌阳性(+);4例取经阴道流出的羊水进行培养,其中2例解脲支原体(+)、2例无菌生长;胎膜病理检查表现有局灶性中性粒细胞浸润、严重程度以减除胎为中心渐变的中性粒细胞浸润、羊膜坏死但无中性粒细胞浸润等。结论RFA选择性减胎术后短期流产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病理改变与典型的绒毛膜羊膜炎不同,提示可能有不同的流产发生机制。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子宫肌瘤患者探究选择超声消融和传统的方法展开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非盲选子宫肌瘤患者共90例(于2016年9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诊断),均分为观察组45例选择超声消融展开治疗、对照组45例则是同期进行开腹治疗子宫肌瘤,探究两组治疗期间的各项指标以及治疗后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时间、术中出血量、治疗后患者肠胃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上进行对比,观察组在各项时间上更短,在术中出血量上更少,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8%(44/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34/45),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占比7%(3/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12/45),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传统的开腹治疗和超声消融方法治疗子宫肌瘤,从治疗效果上分析超声消融的治疗效果非常显著,患者治疗阶段的各项临床指标更好,不良反应少,在临床非常值得推广。

  • 标签: 超声消融法 传统开腹治疗 子宫肌瘤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低功率射频消融治疗在猪瘦肉组织中形成的消融灶特点。方法:将30份猪瘦肉组织随机分为10组,每组3份。使用MedSphere射频消融仪,分别采用1~10W恒定功率,在高频线阵超声探头引导下进行射频消融。观察消融过程中针尖温度变化及消融后大体标本的消融灶形态,并测量消融灶径线,计算消融灶的体积和纵横比。比较不同功率组消融灶体积及形态,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除1W组针尖未能形成消融灶外,其余各功率组均形成椭球体消融灶。其中以3W组消融灶平均体积最大[(1.76±0.40)cm3],消融灶体积与其他各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消融灶形态最接近球形(平均纵横比为1.21)。病理HE染色可见消融区组织呈凝固性坏死,其大小与大体标本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edSphere射频消融仪在功率为3W时所得的消融灶体积最大,形态最接近球形,可用于临床中浅表器官及近危险部位病灶的消融治疗。

  • 标签: 低功率 射频消融 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倒U消融右心室流出道(RVOT)室性心律失常(VA)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研究纳入2008年10月3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经RVOT及其延伸(肺动脉窦、主动脉肺干)进行消融的1 510例VA患者,年龄(48.10±16.31)岁,年龄范围6~85岁。根据纳入时间及消融方法将其分为常规组(981例,男342例)和倒U组(529例,男179例),比较2组腔内电图特征、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及术中并发症的差异。结果①倒U组与常规组分别有经RVOT及其延伸消融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6.20%(456/529)对87.56%(859/981),χ2=0.539,P>0.05];②单因素分析显示倒U组采用三维标测、冷盐水灌注导管、R0 Swartz鞘支撑、有效靶点单极标测呈QS型伴降支挫折、双极标测呈初始高幅尖峰电位或初始多峰碎裂电位,可记录到远场A波的比例更高,且腔内双极电图有效靶点的V波至体表心电图的QRS波时间(V-QRS时间)及X线曝光时间、手术时间更长(均P<0.001),而放电时间更短(P<0.001);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排除了有效靶点V-QRS时间存在的差异(P>0.05),其他因素2组间差异依然存在(均P<0.001)。③倒U消融时剧烈胸痛发病率[22.31%(118/529)对8.56%(84/981),P<0.001]及心率明显下降的发生率[21.17%(112/529)对12.13%(119/981),P<0.001]明显高于常规组;常规组放电时有爆裂音出现率明显高于倒U组[7.75%(76/981)对2.08%(11/529),P<0.001];倒U组未见心包积液或心脏压塞。结论倒U消融RVOT-VA安全有效。

  • 标签: 导管消融术 电生理学 室性早搏 肺动脉窦 右心室流出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抗凝干预措施对房颤射频消融患者应用华林抗凝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180例房颤射频消融术后继续服用华林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用药指导,观察组给予专业护理干预,指导后使用华林抗凝依从性问卷、华林抗凝知识问卷,对两组患者在入院第1天、出院前1天和出院后2个月护理干预对服用华林抗凝治疗依从性的影响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健康教育后,出院前1天及出院后2个月华林抗凝治疗依从性及知晓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提高房颤射频消融患者服用华林抗凝治疗的依从性。

  • 标签: 心房颤动,华法林,护理干预措施
  • 简介:回忆起往昔的教育教学经历,我发现很多时候,我所扮演的是一个审讯官的角色。用心谛听孩子的心声已经离我渐行渐远了。在我的口头禅中已经不自觉有了“为什么?”“是不是?”匠气式的话语,这一话语也使得我的教育教学行为走向了僵化,教育效果自然打了折扣。

  • 标签: 教育教学 教学经历 行为走向 教育效果 口头禅 话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四十年前我在哈里村出生。母亲把我的脐带埋在房后菜园里三棵碗口粗的白杨树的树根下,从此哈里村成了我的第二个母体。她用原生的自然风物和纯粹的民族文化孕育了我十二年。十二岁离开之后,我经常在梦里回到这里的山水草木间,特别是在北京飘摇不定经常搬家的十年,几乎所有梦境的背景都是哈里村。那时候渴望回来,

  • 标签: 小说 文学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 简介:目的比较不同功率激光及不同浓度臭氧对猪正常椎间盘消融效果及安全度。方法6头小型猪,随机分为激光组和臭氧组,每组3头。采用不同激光功率及不同臭氧浓度进行消融,观察不同时间点椎间盘影像学变化,3个月后处死动物,行病理学观察。结果激光组及臭氧组均存在随激光功率及臭氧浓度正相关的椎间盘MRIT2信号减低,3个月后,激光组椎间盘退变较臭氧组明显。结论激光对正常椎间盘消融作用大于臭氧,同时,对正常组织的破坏程度及继发退变也大于臭氧。

  • 标签: 激光 臭氧 导管消融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 简介:目的对比CT引导微波消融与冷冻消融治疗肺部恶性肿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接受CT引导下消融治疗的原发或转移性肺部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其中微波消融组29例,冷冻消融组19例,比较2组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消融治疗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及患者生存率的差异。结果微波消融组与冷冻消融组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4.48%(10/29)vs42.11%(8/19);χ^2=0.285,P=0.594],术后3个月消融治疗有效率[72.41%%(21/29)vs73.68%(14/19);χ^2=0.009,P=0.923]及疾病控制率[96.55%(28/29)vs94.74%(18/19);χ^2=0.095,P=0.75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微波消融组患者术后6、12、24、36个月生存率分别为92.72%、81.28%、64.54%、54.91%,冷冻消融组分别为94.07%、81.13%、57.33%、43.04%,2组患者术后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93)。结论CT引导微波消融与冷冻消融治疗肺部恶性肿瘤均较为有效且相对安全。

  • 标签: 肺肿瘤 微波消融 冷冻消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洛四联症(TOF)外科矫治术后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的临床及三维基质标测特征,并分析射频消融术对其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连续入选2015年1月至2020年3月于阜外医院住院的TOF术后室速患者。所有患者在常规心内电生理检查后,行右心室电压基质标测,其后根据低电压区域进行线性或片状射频消融。收集纳入患者的临床特点、三维电生理基质标测特点、射频消融治疗结果等。射频消融即刻成功定义为完成线性或均质化消融或术中诱发室速为消融终止且不可再次诱发。术后3、6个月及之后每年,对患者进行随访,研究终点为心脏性猝死(SCD)及室速复发。结果本研究共入选20例TOF外科术后的室速患者,其中男性14例,年龄(35.8±11.8)岁。心电图发现23种形态的室速,其中19种为右心室流入道出口形态,临床表现以心脏杂音(19例,95%)及晕厥(4例,25%)最常见。20例患者基质标测表现为右心室流出道局域性或弥漫的瘢痕或低电压区。术中诱发室速6例(30%),其中5例伴有血流动力学障碍。术中射频消融即刻成功率95%(19/20)。随访时间为(31.1±17.7)个月,术后6例(30%)复发室速,其中5例接受再次射频消融,随访期间未再复发室速。结论窦性心律下电压基质标测是TOF术后室速可行的标测方法。线性或片状射频消融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相对较高。首次射频术后复发率仍偏高,再次手术效果满意。

  • 标签: 心动过速,室性 法洛四联症 大折返 右心室流出道 解剖峡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射频消融联合乙醇消融与单纯射频消融对良性囊实性甲状腺结节治疗效果的差异。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7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甲状腺外科,颈部彩超确认为甲状腺囊实性结节,且结节最大直径≥20 mm,穿刺病理结果为良性,拟行甲状腺射频消融手术的80例患者的病理资料,根据病情及患者意愿,分别行单纯射频消融手术治疗(A组,n=40)和射频消融联合乙醇消融治疗(B组,n=40),观察术中射频消融能量差异、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12个月患者满意度和术后3、6、12个月结节体积及最大直径的变化。分析两组各自的临床效果及两组之间的疗效差异,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或独立样本t检验的统计学方法。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内比较采用Friedman的秩和检验,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校正。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B组术后12个月结节体积较术前缩小值大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0±5.1) mL比(5.5±4.9) mL,P<0.05];B组术后12个月结节最大直径较术前缩小值大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5±0.6) cm比(1.4±0.8) cm,P<0.05];术后6~12个月期间,B组结节缩小趋势较A组更明显(P<0.05)。B组射频能量小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7±1.18) kJ比(3.89±1.17) kJ,P<0.05]。术后2例出现声音降低,2周内恢复;术中1例出现局部出血,消融后止血。A组患者满意度,与B组患者满意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7.5%比90.0%,P>0.05)。结论甲状腺良性囊实性结节行射频消融联合乙醇消融治疗,较单纯射频消融治疗可以取得更好的结节缩小效果,且能够降低消融使用能量。

  • 标签: 回顾性研究 甲状腺结节 消融技术 乙醇
  • 简介:近日,葫芦岛市人民检察院坚持“依法办案”为原则,采取换位思考,以真心、诚心、耐心和细心去接待“老上访”,运用释说理、人为关怀、真情感化、司法救助等手段,圆满解决了一起长达十余年的上访案件。上访人高亚琴、田玉兴、田玉喜、田淑萍、田淑丽系被害人田玉福的母亲、哥哥和姐姐。2001年4月17日下午四五点钟。田玉福骑摩托车来到葫芦岛市杨郊乡向承包矿点的王强索要欠款,两人发生口角,田玉福便向王强冲了过去。王强退到屋里,田玉福在门口被王强的朋友王德志拦住,二人撕扯在一起。王强等人很快将二人拉开,

  • 标签: 上访人 关怀 真情 葫芦岛市 人民检察院 2001年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探讨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快速心律失常行射频消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术后常见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要点。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了射频消融术;术后发生并发症2例,其中心包填塞1例,穿刺部位渗血、血肿1例,经过积极的治疗及护理均好转出院。结论加强对射频消融术后患者的观察与护理可有效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对于已经发生并发症的患者给予积极的治疗与护理措施,可显著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有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

  • 标签: 心律失常 射频消融术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