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血涂片是通过特定的方法将血液按一定方向均匀涂开的过程,微观上使细胞由球形变为平面形或近平面形平铺在载玻片上。目的讨论血涂片的染色方法方法通过经验总结归纳血涂片的染色方法。结论制备厚薄适宜、分布均匀、染色良好的血涂片是血液学检查的重要基本技术之一。

  • 标签: 血涂片 染色方法
  • 简介:适用于实验教学要求的骨髓涂片不易获得,若不采取有效的保存方法,其使用时间较短。该文介绍笔者正在使用的一种比较理想的教学骨髓涂片保存方法,供同行们参考。

  • 标签: 骨髓涂片 保存方法 实验教学
  • 简介:摘要痰涂片检查是肺结核诊断的金标准,而且符合国家关于结核病控制中的成本-效益原则,本文主要研究结核病痰涂片抗酸染色检查方法,结合具体的工作经验,对痰涂片检查工作中容易出现问题的部分,提出一些自己的体会,希望能够实际的痰涂片检查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 标签: 结核病 痰涂片 检查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涂片血小板计数方法的意义。方法取抗凝静脉血制成血涂片,经瑞氏染色后普通光学显微镜下间接数血小板,将其结果血细胞分析仪上测出血小板计数和手工法计数进行比较。结果配对t检验比较,血小板降低组血涂片法与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手工法计数血小板结果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正常组和增高组用血涂片法分别与血细胞分析仪计数和手工法计数进行比较,各方法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果显示,对血小板正常或升高的标本,血细胞分析仪计数结果比较准确,但对血小板降低的标本,计数结果准确性较差。血涂片法间接计数血小板直观、准确,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对血细胞分析仪有复核作用。

  • 标签: 血小板计数 血涂片法 血细胞分析仪 手工法
  • 简介:摘要目的对革兰染色法与生理盐水法检测阴道分泌物的检验效果进行比较,为临床选择合理的检测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9月来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36例行阴道分泌物检测患者的阴道分泌物,分别采用革兰染色法与生理盐水法进行检测,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革兰染色法阴道分泌物清洁度I-II度以及III-IV度分别为25.81%、29.73%,均显著高于生理盐水法的14.52%、21.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革兰染色法对阴道分泌物各类病原微生物总检出率以及混合感染检出率分别为27.94%、22.79%,均明显高于生理盐水法的18.38%、13.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革兰染色法对阴道分泌物中霉菌、滴虫、肾型相对双球菌、纤毛菌以及加德纳球杆菌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生理盐水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生理盐水法比较,革兰染色法检测阴道分泌物的检出率较高,可以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革兰染色法 生理盐水法 阴道分泌物 检测结果 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快速简单准确的痰找抗酸杆菌的方法方法对同一痰标本进行直接涂片及改良涂片,对两种方法抗酸杆菌的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改良涂片法检出率高于直接涂片法。结论改良涂片法阳性率高,简单易于操作,便于临床推广。

  • 标签: 结核病 抗酸杆菌 抗酸染色
  • 简介:摘要脱落细胞涂片染色法是病理科最常用的、较可靠的一种检查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清晰地显示出细胞结构,从而较容易发现异常细胞,特别是能早期发现癌细胞。由于方法简单,检查速度快,阳性率和准确率较高,也是肿瘤普查的一种重要手段。是取含有脱落细胞的体液或分泌物制成涂片以镜下观察脱落下来的正常或异常细胞形态的变化。

  • 标签: 脱落细胞涂片染色 细胞涂片 脱落镜检
  • 简介:摘要目的对体腔积液薄层液基细胞涂片免疫组化染色最佳方式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收集有组织学对照的恶性胸水68例,每例选12张石蜡切片,作为A组,将每例胸水用薄层液基细胞术制片36张,随机平均分成B、C、D三组,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的诊断准确率是100%,B组准确率是98%,C组准确率是92%,D组准确率是90%,A和B组的准确率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A组和组的准确率要比C组和D组高(P<0.05)。结论此次研究中,B组方式比C、D组优秀,能够更好的进行体腔积液癌细胞的诊断和鉴别,在数量有限的TCT涂片中能够发挥比较好的效果,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肺癌 体腔积液 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 抗原修复 退色 免疫组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临床微生物检验中涂片检查方法及开展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月~2021年7月研究期间就诊的500例患者进行研究,均对其实施临床微生物检验,将其随机分为甲组(250例,原始标本涂片检查)与乙组(250例,细菌培养后涂片检查),研究指标为微生物检出情况、涂片检查情况。结果:甲组与乙组临床微生物检验结果中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真菌检出率均无明显的组间差异,P>0.05;甲组与乙组不同类型涂片检出均无明显的组间差异,P>0.05。结论:在临床微生物检验中先进行细菌培养后进行涂片检查并不会对检出结果造成明显影响,并且应用过程中各有优势,检验人员可以结合实际检查条件选择合适的涂片检查方法

  • 标签: 临床微生物检验 涂片检查 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临床微生物检验中涂片检查方法及开展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月~2021年7月研究期间就诊的500例患者进行研究,均对其实施临床微生物检验,将其随机分为甲组(250例,原始标本涂片检查)与乙组(250例,细菌培养后涂片检查),研究指标为微生物检出情况、涂片检查情况。结果:甲组与乙组临床微生物检验结果中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真菌检出率均无明显的组间差异,P>0.05;甲组与乙组不同类型涂片检出均无明显的组间差异,P>0.05。结论:在临床微生物检验中先进行细菌培养后进行涂片检查并不会对检出结果造成明显影响,并且应用过程中各有优势,检验人员可以结合实际检查条件选择合适的涂片检查方法

  • 标签: 临床微生物检验 涂片检查 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末梢血涂片显微镜查真菌是否可靠。方法我院血液科恶性血液病合并感染的病人末梢血涂片显微镜查真菌、血培养,同时静脉外周血涂片查真菌;对照组为正常人及同期骨穿病人末梢血涂片。结果恶性血液病病人中性粒细胞缺乏时间长或终末期合并长期严重感染的病人末梢血涂片查到真菌,血培养阴性。对照组为正常人及同期骨穿病人末梢血涂片未查到真菌。结论真菌菌血症病人末梢血可查到真菌。

  • 标签: 末梢血涂片 真菌 真菌血症 血液病。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