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3例浆细胞乳腺的超声诊断策略,提高浆细胞乳腺的超声诊断率。方法分别回顾调查医院内2014年10月到2016年2月收治的154例浆细胞乳腺的患者,患者全部采用超声进行检查诊断。结果经超声检查可知,在33例患者中有2例乳房病变类型为导管扩张型的患者,所占比例为6.0%,有22例乳房病变类型为实肿块型的患者,所占比例为66.7%,有9例乳房病变类型为囊实型的患者,所占比例为27.2%,病灶的血流供应不丰富,血流速度慢。结论浆细胞乳腺经超声诊断后,可以特征的判断病变,更好的辅助医生诊断和治疗患者,提高诊断率和治愈率,虽然超声不具有特异性可直接确诊,还需医生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其他类型的辅助检查以及病史等,但是在临床上仍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33例浆细胞性乳腺炎 超声 诊断策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柴胡汤加减用于浆细胞乳腺病症的临床治疗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浆细胞乳腺病症治疗的5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小柴胡汤加减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52例患者经过治疗后均康复出院,无疼痛、无肿块情况,伤口愈合良好,将超声检查,均未出现异常,治疗时间40~320天,平均130.5±2.5天;结论浆细胞乳腺病症应时采用内外结合的治疗方法,内服小柴胡汤的同时外用平消胶囊并外用金黄膏敷于患处,不仅可以降低患者痛苦、减少组织损伤小、避免再次复发、保持乳房外形完好,还可以抑制炎症的扩大、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

  • 标签: 小柴胡汤 浆细胞性乳腺炎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导管扩张和浆细胞乳腺的常规超声图像特征,提高其诊断符合率。方法选择经我科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3例乳腺导管扩张和37例浆细胞乳腺声像图,对照其病理及其临床资料,分析其声像图特点及鉴别诊断。结果40例超声声像图主要表现为四类,分析病理结果,发现四类声像图反映了同一疾病依次发展的不同阶段。结论乳腺导管扩张和浆细胞乳腺是同一疾病的不同发展阶段,常规超声结合宽景成像技术及该病临床资料能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

  • 标签: 乳腺导管扩张 浆细胞性乳腺炎 常规超声 宽景成像技术
  • 简介:母乳喂养从来不会一帆风顺,新妈妈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乳腺就是其中之一。宝宝的'粮仓'出了问题,妈妈到底应该怎么办?停奶、吃药,还是动手术?正确应对,母婴都会受益无穷。已经36岁'高龄'的淼淼半个月前刚做了新妈妈,全家人都特别高兴,母乳喂养一定是要的,毕竟对妈妈和宝宝都有好处嘛。因为担心小宝宝奶水不够吃,

  • 标签: 母乳喂养 乳汁淤积 乳腺脓肿 乳腺管 含接姿势 乳导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肉芽肿乳腺的临床病理学表现及诊治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09~2010年收治的15例肉芽肿乳腺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使用抗酸染色及碘酸雪夫氏染色患者标本,分析肉芽肿乳腺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1)该病患者皆为女性,年龄20~54岁,平均年龄32±4.5岁。(2)以小叶为中心发生病变是该组织病理的主要特点,病灶多呈多灶结节状分布,通过小叶内可视以上皮样细胞,主要以多核巨细胞、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为主的细胞浸润,在病变组织的切缘处无炎症细胞存在。(3)经抗酸染色及碘酸雪夫氏染色的所有病例标本均无枝杆菌及霉菌。15例患者均采取以乳腺小叶区段切除为主的手术治疗,术后随访仅出现2例复发者。结论肉芽肿乳腺乳腺癌在临床中的鉴别比较难以确诊,目前唯一有效的确诊方法就是组织病理学检查。

  • 标签: 肉芽肿性 乳腺炎 确诊
  • 简介:目的分析不同病理类型慢性乳腺的临床特点及其手术方式。方法本研究纳入2003年2月至2015年11月于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乳腺外科住院治疗的慢性乳腺患者259例,并根据病理结果分为浆细胞乳腺(plasmacellmastitis,PCM)组(n=111)和肉芽肿乳腺(granulomatousmastitis,GM)组(n=148)。分析其病例资料,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及手术方式,并根据随访结果分析其复发情况。年龄、住院时间等计量资料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秩和检验,其余指标采用χ-2检验,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复发间隔时间。结果PCM组发病年龄为(30.1±6.9)岁,低于GM组(32.7±7.8)岁(t=2.81,P=0.005),两组发病年龄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6,P=0.006),患者发病主要集中在26-35岁。以单纯肿块型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患者分别占GM组和PCM组的72.3%和52.3%,两组主要临床表现类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68,P=0.003)。GM组和PCM组病变部位距离乳头2cm以内的例数分别为105例(70.9%,105/148)和93例(83.8%,93/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0,P=0.016)。GM组患者无乳头内陷者101例(68.2%,101/148),PCM组无乳头内陷者为54例(48.7%,54/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3,P=0.001)。与GM组比较,PCM组院外治疗抗生素及激素使用史的患者更多(χ^2=4.87,P=0.027),病变位置及手术次数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32,P=0.198;χ^2=3.95,P=0.139)。全部患者中,接受切开引流38例、包块或局部切除186例、全乳切除35例,复发率分别为78.9%(30/38)、55.4%(103/186)和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74,P〈0.001),其中切开引流组复发率高于包块或局部切除组(χ^2=7.27,P=0.007)。切开引流组和包块局部切除组复发间隔时间分别为66.0d、92.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0,P=0.030)。结论PCM患者发病年龄小于GM,两者均以单纯肿块型�

  • 标签: 乳腺炎 引流术 乳房切除术 复发
  • 简介:摘要病例女性33岁半年前发现双乳肿块,B超检查示多发低回声团,经抗抗结核治疗半年后复查,双乳可见多发混合回声团,部分团块内点状回声可见缓慢流动。诊断为浆细胞乳腺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总结关于肉芽肿乳腺的病因及保守治疗的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收治的70例肉芽肿乳腺患者,对所有患者的病因、以药物封闭、乳管灌洗、手法疏通的保守治疗方法进行总结分析。结果70例肉芽肿乳腺患者,经过为期2个月的治疗后,其中65例(92.85%)患者痊愈,肿块完全消失;3例(4.33%)患者肿块有明显缩小的趋势,肿块小于2厘米;1例(1.42%)患者治疗失败,采用手术的方法治疗恢复健康。对患者进行3个月的随访和电话访问,询问患者疾病的恢复情况,发现所有患者均无复发,并且没有出现任何不适。结论肉芽肿乳腺的病因复杂,可能是自身免疫反应、创伤、激素水平失调引起的,在临床上的诊断具有苦难,其保守治疗方法药物封闭、乳管灌洗及手法疏通是有很好的效果的,保守治疗的复发率低、治疗效果好避免了对正常乳腺的切除。

  • 标签: 肉芽肿性乳腺炎 病因 保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肉芽肿乳腺的临床诊治策略,提高肉芽肿乳腺的治疗疗效。方法分别回顾调查医院内2014年10月到2016年2月收治的58例肉芽肿乳腺患者,58例肉芽肿乳腺患者均采用手术切除的治疗方法,手术切除范围包括肉芽肿乳腺病灶整体以及以病灶为中心,周围三厘米以内的乳腺腺体,术后服用抗生素和皮质类固醇激素。结果经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其中40例肉芽肿乳腺患者通过服用强的松进行抗感染和消炎治疗,病情逐步缓解,肉芽肿乳腺没有复发,剩余18例肉芽肿乳腺患者中有2例患者病情复发。结论肉芽肿乳腺患者采用手术切除以及术后服用抗生素和皮质类固醇激素的治疗方法,可以提高肉芽肿乳腺的治疗疗效,降低复发率。

  • 标签: 肉芽肿性乳腺炎 治疗 复发 手术切除 抗生素 皮质类固醇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急性乳腺乳腺脓肿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30例急性乳腺乳腺脓肿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信封式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健康教育评分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患者的健康教育评分及患者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急性乳腺乳腺脓肿采取综合护理措施,护理效果显著。

  • 标签: 急性乳腺炎 乳腺脓肿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上将乳腺肌纤维肉瘤误诊为非哺乳期急性乳腺的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法对我院一例乳腺肌纤维肉瘤的临床治疗过程进行回顾的研究,分析其误诊原因。结论由于对乳腺特殊病理类型认识不足;辅助检查不够全面;思想麻痹,急于求成,从而导致误诊。

  • 标签: 乳腺 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误诊分析
  • 简介:乳腺是母猪乳腺受到物理、化学、病原微生物等致病因子作用发生的一种变化,常发生于产后5~30d内,尤其夏季母猪最易发生。其危害不仅是患病母猪本身,还易引起仔猪发病。临床表现乳房潮红、肿胀、发热、变硬、有疼痛感,拒绝仔猪吃乳。

  • 标签: 乳腺炎 母猪 夏秋 病原微生物 致病因子 临床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乳腺的预防及早期护理,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急性乳腺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采用早期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明显低于实验组83.33%,实验组护理总满意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0.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性乳腺,需要加强预防与早期护理,才能够提高临床护理效果,减缓急性乳腺的发生与发展,还能够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具有良好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急性乳腺炎 预防 早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难治哺乳期乳腺的临床特点,研究应对该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8月到2015年12月收治的83例难治哺乳期乳腺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研究难治哺乳期乳腺的临床特点,并分析该疾病的治疗方法。结果通过本研究的调查和分析可以得出,难治哺乳期乳腺疾病的临床特点较为典型,而针对患者的疾病,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患者治疗后的母乳喂养率明显提高,且患者治疗之后的心理状态明显改善,前后比较,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难治哺乳期乳腺具有典型的疾病特点,针对患者的病情情况,为患者采取有针对的治疗措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对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促进患者的母乳喂养率,提升患者的心理状态。

  • 标签: 难治型哺乳期乳腺炎 临床特点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乳腺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纳入的106例急性乳腺患者,采取多种护理方式(1)合理排空乳汁;(2)控制感染;(3)密切观察病情;(4)心理护理。结果34例患者乳房局部形成脓肿,经外科手术引流后,24例回奶,2例乳瘘,接受抗感染及外科手术后康复出院。结论急性乳腺的临床护理不可小觑,应给予患者正确指导,在治疗的同时给予周密、细致的生活护理、心理护理等,以促进患者今早康复,提高母婴生存质量。

  • 标签: 急性乳腺炎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乳房疾病是妇女常见病,包括急性乳腺乳腺增生病、乳腺纤维腺瘤、乳管内乳头状瘤、乳腺癌等,其中乳腺癌的发病率占妇女恶性肿瘤的第一或第二位。而急性乳腺是乳房的急性化脓炎症,占乳腺感染性疾病的75%,多发生于产后哺乳期,主要表现为局部的红,肿,热,痛和胃寒,发热等全身中毒症状。若不及时治疗可形成脓肿,需切开引流手术治疗,严重影响产后哺乳质量及产妇的康复1.目的讨论急性乳腺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配合医生的诊断与治疗进行护理。结论对急性乳腺患者患者进行护理可以减轻症状、提高患者免疫力,并提供心理支持。

  • 标签: 哺乳期急性乳腺炎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