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浆细胞乳腺是基于导管扩张和浆细胞浸润的慢性非细菌性乳腺症,治疗困难。今利用B超引导下穿刺引流术和乳头内陷矫正术治疗,产前控制病情,产后指导哺乳,患者逐步康复。患者女性,25岁,孕34周,因“发现右侧乳房性肿物1个月”入院。3年前第一次分娩后右侧乳房急性乳腺,未正常哺乳。本次入院前一个月发现右侧乳房性肿物,肿物逐渐增大,伴局部皮肤红肿,来我院就诊。

  • 标签: 浆细胞性乳腺炎 妊娠期 慢性非细菌性 穿刺引流术 急性乳腺炎 细胞浸润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人们逐渐步入了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与之相伴的是相关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浆细胞乳腺就是其中的一种疾病,中医称之为“粉刺性乳痈”,中医治疗该病疗效显著,临床治疗以中药辨证内服、外用,中医外治、中西医结合治疗为主,通过对近10年相关文献的收集整理,本文对浆细胞乳腺的中医治疗进行综述。

  • 标签: 浆细胞乳腺炎 中医药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采用手术联合抗结核药物对浆细胞乳腺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我院2014年1月-2019年1月确诊为浆细胞乳腺患者5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26例与对照组26例,对照组根据病变特征实行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联合运用抗结核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与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3%,对照组73.1%,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术后1个月随访,观察组复发率11.5%,对照组46.2%,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手术治疗浆细胞乳腺基础上联合应用抗结核药物,可明显提升治疗效果,有效降低复发率。

  • 标签: 抗结核药物 浆细胞性乳腺炎 手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时期浆细胞乳腺的外科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6年 7月至 2019年 7月收治的 110例浆细胞乳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患者疾病的不同时期和所用的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所有时期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均为 100%,其中有 4例患者治愈后复发,其中 1例为单纯导管扩张溢液, 1例为炎症肿块, 1例为无痛性肿块, 1例为慢性瘘管,经手术治疗后治愈。结论:治疗浆细胞乳腺需要一套合理完整、科学有效的方案,针对不同时期的特点,才能为患者提供最好的治疗效果,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浆细胞型乳腺炎 外科 分期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浆细胞乳腺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治疗浆细胞乳腺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采取西医治疗并结合中医疗法。对照组只采取西医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急性期肿块消退时间、治疗效果和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总有效40例(95.6%)高于对照组总有效36例(85.7%),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能通过调节患者全身免疫状态,达到治疗作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浆细胞乳腺效果确切,有效促进疾病痊愈,可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浆细胞性乳腺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三莪消癖膏治疗浆细胞乳腺患者焦虑、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成立品管圈,通过现况调查、对策实施、效果检查及巩固措施等程序,对浆细胞乳腺患者外用药方法规范管理,开展品管圈活动。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活动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复发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后SAS、SDS值差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参与品管圈活动圈员在活动前后解决问题能力、责任心等方面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改善患者病情,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了浆细胞乳腺患者外用药的合理性及圈员的质量管理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 标签: 品管圈 浆细胞性乳腺炎 三莪消癖膏 焦虑 抑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慢性乳腺也被称之为非哺乳期乳腺, 浆液性乳腺以及肉芽肿性乳腺为主要疾病类型。该门类疾病临床表现较多,反复发作,诊断困难。临床上经常发生误诊,进而影响治疗。因此,全面认识不同类型慢性乳腺特点,并开展针对性治疗,有着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结合实际情况,本文对于当前最为常见的慢性乳腺类型的临床诊疗 情况进行全面分析,旨意为相关学者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资料。

  • 标签: [ ]浆液性乳腺炎 肉芽肿性乳腺炎 临床诊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何娟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2-12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2期
  • 机构:(华蓥市人民医院护理部四川华蓥638600)【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2-0039-01急性乳腺炎是乳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多见于产后哺乳期的妇女,尤其以初产妇多见,这一疾病多发于产后3~4周。产后妇女抵抗力低下,加上乳汁淤积和细菌入侵,容易出现急性乳腺炎。早期症状主要有乳房疼痛,局部红肿、有压痛性肿块,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发热现象,一般在数日后形成单房或多房性脓肿,必须需要进行乳腺脓肿切开引流手术。手术给哺乳妇女带来极大痛苦,也会影响母乳喂养婴儿。术后正确的护理措施会缩短病程,减轻患者的痛苦。目前临床上,急性乳腺炎造成的乳房肿胀一旦形成,必须进行切开引流术。为了提高患者术后恢复情况以及及时预后,在患者急性乳腺炎切开引流术后介入正确的护理,能够降低患者因疾病产生的负面情绪,增强患者对于疾病的治愈信心,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急性乳腺炎切开引流术后护理,主要对患者切口护理、心理护理以及回乳护理进行有效干预。根据患者病情的发展情况不同,及时采取有效护理措施,积极引导患者,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以及其他类病症,对患者生理、心理健康,提供重要保障。1.心理护理。由于患者多见于初产妇,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产后出现急性乳腺炎,身体上的痛苦,加上抚育宝宝需要大量的精力,容易造成较为复杂的负面情绪,甚至部分哺乳期妇女因病情原因出现产后抑郁症,给自己、婴儿及家庭造成巨大痛苦。护理人员需要积极与患者沟通,帮助患者做好情绪疏导以及宣泄,与患者交流时要保持热情与耐心,认真聆听患者困惑,详细解释急性乳腺炎切开术的原因、治疗及效果,消除患者恐惧心理。护理人员还要积极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请患者家属合作,共同帮助患者建立治疗疾病的信心,提高治疗效果。2.切口护理。切口护理是急性乳腺炎切开术后护理的重要内容。在这一阶段,护理人员要定期为患者更换药物,密切注意切口愈合情况。同时护理人员要注意观察引流管情况,严密观察引流液颜色、性状、引流量、气味等,指导患者活动,防止引流管脱落。根据引流管引流出的液体性质,颜色以及流出量及时向临床医生进行反馈,根据医嘱更换患者用药。术后患者乳房部位产生严重疼痛时,应当为患者准备宽松乳罩,托起乳房,以减轻剧烈疼痛和肿胀。在患者疼痛加剧的情况下,给与患者止痛药止痛。、3.回乳护理。由于患者在生产后会分泌乳汁,增加患者切口恢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