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治疗沟通肺癌化疗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02例肺癌化疗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接受传统的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治疗沟通。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患者睡眠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治疗沟通前后PSQI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常规护理前后PSQI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治疗沟通干预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PSQI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治疗沟通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PSQI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沟通可改善肺癌化疗患者的不良作息习惯和睡眠行为,从而提高肺癌化疗患者的睡眠质量。

  • 标签: 治疗性沟通肺癌 化疗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标准沟通流程在老年肺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3月在我院医治的116例患者,以患者入院先后顺序为分组依据,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标准沟通流程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标准沟通流程应用于老年肺癌患者护理中,可以提升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标准沟通流程 肺癌 护理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护理工作过程中建立和维护良好的护患关系,有利于护理工作顺利进行。收集患者的资料,进行健康评估,为护理诊断提供依据。护患双方共同讨论并确定患者需要解决的护理问题。了解患者的心理精神状态,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制订目标明确、行之有效的护理计划,以利于达到预期的护理目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护理效果,确定新的护理问题。

  • 标签: 护理工作 治疗性沟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老年肺癌患者护理沟通中应用六步标准沟通流程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5月-2020年10月内,对象为接受治疗的患者80例,经不同方案研究分组,设2组,各为40例。参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应用六步标准沟通流程及护理。比较参照组和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不良心理状态发生率及治疗依从。结果:参照组和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不良心理状态发生率对比表明试验组更优,满足统计要求(P

  • 标签: 老年肺癌 六步标准沟通流程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O3)联舍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BAI)与单纯BAI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肺癌的疗效、生存率、毒副反应差异。方法76倒中晚期肺癌均经病理学确诊。研究组39倒,BAI同时经导管给予As2O310mg治疗。对照组37例,单纯行BAI治疗。结果术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大部分缓解,咯血、咳嗽、胸痛好转,情况无差异(P〉0.05);研究组中胸水吸收消退程度优于对照组,其中2例完全吸收,消退时间为3个月和5个月。毒副反应均轻微,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近期有效率为75%,对照组59%(P〉0.05),1年、2年、3年生存率两组分别为51%、10.3%、3%和38%、5%、0(P〈0.05)。两组均未出现脊髓损伤、死亡等严重并发症。绪论两种疗法的近期疗效、毒副反应相当;但鹏03联合BAI能提高中晚期肺癌患者生存率,改善预后。

  • 标签: 肺癌 介入性 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 三氧化二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癌介入放射疗法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60例肺癌患者。常规组实施基础护理。研究组实施综合护理。结果两组患者在基本住院情况进行比较,研究组要优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在护理总满意率方面,研究组96.67%高于常规组73.33%(P<0.05)。结论肺癌介入放射疗法实施护理干预,能消除患者内心焦虑、暴躁的情绪,提高机体康复速递,符合患者的护理需求,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值得推广。

  • 标签: 介入性放射疗法 肺癌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治疗沟通对开腹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开腹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治疗沟通,手术后24小时、48小时、72小时进行疼痛评价。结果试验组患者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结论治疗沟通能有效改善开腹手术患者术后的疼痛,促进患者的恢复。

  • 标签: 疼痛 手术 治疗性沟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治疗沟通对精神科患者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7月期间精神科收治的精神疾病患者68例,分为两组。其中34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为对照组;另外34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治疗沟通,为观察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SDS及SAS评分)。结果观察组SAS评分(32.47±5.68)、SDS评分(34.54±6.12)低于对照组(41.29±5.31),(42.63±6.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沟通有利于改善精神科患者的消极情绪,促进精神疾病患者病情好转,值得临床使用。

  • 标签: 治疗性沟通 精神科疾病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应用治疗沟通模式对于小儿骨科护理效果的促进作用。方法 在我院骨科中选取120名患儿进行分组研究,按照患儿所采取的治疗模式对其进行 人数均等的分组,其中,应用常规的健康教育模式辅助疾病治疗的60名患者纳入普通组,另外60名采取治疗沟通措施的患者纳入研究组,对比两组患儿在治疗期间配合度的提升情况差异性。结果 分析研究可见,在小儿骨科疾病的护理中应用治疗沟通的方式,对于提升患儿的治疗配合度有非常积极的作用,研究组患儿的配合度较之普通组更高(P

  • 标签: 治疗性沟通 小儿骨科 护理
  • 简介:肺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00年的年报,1999年死于肺癌的人数达119.3万(男性86.0万,女性33.3万),占世界总死亡人数的2.1%,居癌症死亡的首位.根据全国肿瘤防治办公室的报告,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占城市恶性肿瘤之首位.因此,肺癌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已成为肿瘤研究的重要课题.随着CT、MRI、PET影像学的进展及分子生物学的进展,肺癌的诊断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由于肺癌早期常缺乏临床症状,致使40%的患者确诊时已是局部晚期,40%的患者确诊时已有远处转移.也就是说肺癌的早期诊断目前仍无突破进展.

  • 标签: 肺癌 治疗策略 恶性肿瘤 常见 肿瘤防治 肿瘤研究
  • 简介:肺癌的靶向治,是一种可精准定位、高效打击的新型的肺癌治疗方法。靶向治疗,对于肺癌患者来说是一场革命治疗,但其要求必须要具备特定基因突变的患者才能选择由该突变基因状态作为导向的治疗方法,也只有此类患者才可能从肺癌靶向治疗中获益,同时体现出靶向治疗的优越肺癌是多因素、多阶段而发病,现已有研究表明存在多个不同的基因突变情况在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很多针对不同微店的靶向药物被发明生产并进入临床。其中人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的突变最常见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对该类患者就会产生理想的治疗效果,常用药物包括埃克替尼(凯美纳)、吉非替尼(易瑞沙)、阿法替尼和厄洛替尼(特罗凯),以上药物是通过阻断肿瘤发生过程中的信号传导通路而达到控制肿瘤的目的。当出现耐药情况时,且经检测可明确是由特定的耐药基因导致,还可选择针对该耐压基因的治疗。还可在肺癌患者体内检测到c-MET基因扩增、原癌基因K-ras突变、BRAF基因突变、EML4-ALK基因重组等,都可以选择相应的药物进行靶向治疗。因此,基因检测在对肺癌进行诊断中,应同明确组织学病理类型外同等重要。掌握基因状态,发现靶点,才能保证更好地指导临床选择具有针对治疗方案,使患者得到更精确,更高效,更及时的治疗。本文在治疗肺癌常用的药物、靶向治疗的适用人群、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的弊端三方面进行分析。

  • 标签: 肺癌 靶向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易瑞沙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终末期患者临床效果。方法将56例NSCLC者分为2组,对照组不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易瑞沙治疗,分析相关结果。结果观察组主要不良反应为轻微皮疹、腹泻;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近期疾病控制率较高,生存期较长。结论对于NSCLC者,使用易瑞沙可取得一定效果,延长患者生存期,安全高。除病理分期外,其余指标不会对预后造成显著影响,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终末期 易瑞沙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晚期肺癌患者综合干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30例肺癌晚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观察组(n=15例)实行综合干预治疗;对照组(n=15例)实行常规干预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干预治疗效果,以及SAS评分和SDS评分情况。结果干预之后的组间比较,观察组SAS评分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疗效方面,观察组治疗有效率26.7%,明显高于对照组6.7%。经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相比于常规干预治疗肺癌晚期患者实行综合干预治疗的临床效果更佳,能够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及生活治疗,并提高了治疗的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肺癌晚期 综合性干预治疗 疗效 生活质量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