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江西省上犹县大力支持油茶产业发展,率先引入“政府增信”机制,针对从事油荼种植和加工的农户,除采用常规的担保抵押方式外,政策性担保公司、政府风险补偿金和财政直补资金都可以作为贷款担保。贷款金额为2—600万元,期限为3—5年,可只付利息、不还本金,以满足农户土地流转、油茶抚育等各环节资金需求.极大减轻了农户的资金成本和还贷压力。

  • 标签: 茶产业发展 江西省 油茶 担保公司 资金成本 风险补偿金
  • 简介:2008年以来,在国家、省、市大力支持下,谷城被列入全国100个油茶发展试点县。全县上下抢抓机遇,加快建设,形成新一轮油茶发展热潮,谷城油茶发展进入恢复性、突破性发展期。2013年,谷城县被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授予"中国油茶产业示范县"荣誉称号,成为湖北省首家获此殊荣的县市。全县油茶产业已初步形成了从种苗繁育、基地建设到油茶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 标签: 油茶产业 中国林业产业 发展试点 抢抓机遇 基地建设 低产林改造
  • 简介:油茶是我国南方山区的重要生态经济树种,茶油是最为优质的食用油。提高油茶的质量和产量是林农致富、林业增收的重要途径。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总结并推广了一整套促进油茶优质高产的技术措施,主要包括品种改良、密度调控、垦复抚育、整枝修剪、合理施肥、林粮间作、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收处理等8项。一、品种改良采用中国林科院亚林科所选育成功的新一代优质高产无性系品种。

  • 标签: 技术措施 整枝修剪 品种改良 林科所 林粮间作 合理施肥
  • 简介:摘要为了适应油茶产业发展需要,本文结合实践调查,在总结油茶栽培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目前油茶产业现状,运用良种选择、林地选择、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措施实现油茶林的早结丰产,提高经济效益。

  • 标签: 油茶 丰产栽培 营建技术
  • 简介:摘要广宁红花油茶不但具有较高的生态效益,而且其经济价值使得其成为种植的热门对象。然而长期以来广宁红花油茶种苗培育技术并不高,这导致其产量起伏较高,农民获得稳定收入的可能性变小,因此广宁红花油茶的种植也遭到了一些非议。近年来一些地方采用嫁接育苗技术成功培育出了数量可观的广宁红花油茶优质种苗,达到了较高的产量。有鉴于此,本文对广宁红花油茶嫁接育苗技术进行分析,对其技术特性进行阐述的同时提出了一些技术措施,并说明了这些技术措施的关键点,可为农林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广宁红花油茶,嫁接育苗技术,分析
  • 简介:摘要油茶芽苗砧嫁接育苗技术是当前油茶生产上普遍使用的一种育苗技术,具有生长好、成本低、周期短、造林成活率高、加快油茶良种培育进程、提高油茶无性育苗成活率等优点,同时还能保持优良无性系的优良特性。本文从育苗前期准备、芽砧苗的培育及嫁接方法介绍了油茶芽苗砧嫁接育苗技术,并分析了苗木的整形及出圃,以望能为有关需要提供帮助。

  • 标签: 油茶 芽苗砧 育苗 技术
  • 简介:比较油茶幼林套种黄花菜和油茶纯林栽培的生长结实和投入产出差异,结果表明,在其他经营措施一致的情况下,油茶套种黄花菜4a后树高、地径、冠幅、分枝数和单株结果数均高于纯林,其中树高、地径、单株结果数分别达到1.66m、3.52cm、142个,增加了9.89%、14.66%和33.96%,显著促进油茶生长结实差异。套种黄花菜,可收获花、花粉和根等产品,不仅经济效益好,且生态价值高,是适宜丘陵红壤地发展的油茶幼林套种的良好生态栽培模式。

  • 标签: 油茶 套种 黄花菜
  • 简介:【目的】为热区滨海沙地幼龄油茶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参照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程,采用“3414”试验设计研究海南滨海沙地幼龄油茶氮、磷、钾施肥效应。【结果】氮肥对海南滨海风沙土油茶生长的影响最大,其次是钾肥,而磷肥的影响最弱。采用一元二次模型和三元二次模型建立了盆栽油茶苗的氮、磷、钾肥料效应函数,计算所得合理施肥量范围为:N0.134~0.154g/株、P2O50.053~0.063g,株、K2O0.068~0.094g/株。【结论】缺氮是海南滨海沙地幼龄油茶生长最主要的限制因素。

  • 标签: 油茶 滨海风沙土 “3414”试验设计
  • 简介:福建春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立足生态理念,借力现代科技手段,对茶油、茶树、茶枯饼等原料进行综合开发,通过循环利用、提炼与精加工,自2014年以来,先后开发了茶油去屑洗发水、茶油沐浴露、茶油紫草消炎膏、茶油护手霜、茶油天然洗洁精等各式日化新产品,让“茶油”家族产品惊现于人们的视野中,成为一支新秀;让木本油料产业走出一条循环利用综合发展的绿色之路,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走出了一条高效益的发展新路。

  • 标签: 油茶产业 洗发水 护手霜 诞生日 洗洁精 木本油料
  • 简介:初步了解白花油茶砧木与接穗的嫁接亲和性,选择适合的接穗进行山茶花嫁接,为嫁接山茶花大苗的批量生产提供参考.采用其与市场上受欢迎的山茶花品种作为接穗供体进行嫁接试验.结果表明,来自263个山茶花品种中,嫁接零成活率的品种有50个,占供试品种的19.0%;成活率在50.0%~70.0%品种有15个,占供试品种的5.7%;成活率在70.0%以上品种有9个,占供试品种的3.4%,其中成活率达100.0%的品种有5个,占供试品种的1.9%;其余的占70.0%.

  • 标签: 山茶花 白花油茶 嫁接 亲和性
  • 简介:采用笋壳法、遮荫网法、笋壳+遮荫网法等3种不同的保湿遮荫方法对油茶树嫁接的成活率、新梢生长及单株鲜果产量进行研究。试验表明,不同的保湿遮荫方法对嫁接成活率、新梢生长及3a后单株鲜果产量的影响差异显著,其中以采用笋壳+遮荫网进行保湿遮荫处理的效果最好,笋壳保湿遮荫次之。

  • 标签: 油茶 嫁接 保湿遮荫 生长量
  • 简介:摘要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油料树种,油茶适应性强,丘陵、山地、沟边、路旁均能生长,是一种常绿阔叶树,叶厚革质,且树干光滑能起防火作用,因此也是防火林带的优良树种。本文对油茶载培技术及病虫害的防治做了一些简要分析。

  • 标签: 油茶 栽培技术 病虫害防治 科学防治
  • 简介:本文主要致力于分析茶叶籽油与油茶籽油的主要组成成分,着重于梳理茶叶籽油与油茶籽油主要组成成分含量的差异.通过对组成成分的应用范围研究,为更合理、更科学地开发利用茶叶籽油和油茶籽油提供理论支撑.

  • 标签: 茶叶籽油 油茶籽油 脂肪酸 甾醇 功能性
  • 简介:摘要利用低产油茶树桩做砧木改造嫁接山茶花越来越受到重视,其出现的病虫害防治报道甚少,笔者根据广西大树型油茶嫁接山茶花的主要病虫害进行研究防治,分别描述了茶茎溃疡病、花叶病毒病、木蠹蛾和炭疽病(茎基部)的病原、症状、发生规律以及防治技术,为广大养护油茶嫁接的茶花经营者提供帮助,

  • 标签: 油茶 嫁接 山茶花 病虫害
  • 简介:试验采用最常用的解有机磷微生物巨大芽孢杆菌、解无机磷微生物假单胞菌和传统磷肥过磷酸钙,对‘云油茶3号’进行喷施处理,对比其苗木生长情况,分析不同处理对苗木生长的影响,寻求最佳菌肥和配比。研究结果表明:油茶苗经过水施不同种类和浓度肥料处理且经过1个生长季之后,对于白花油茶(‘云油3号’)而言,D4处理和C4处理对苗高增长量最大;地径也是D4处理的增长量最大,其他肥料增长不明显。进而得出:水施过磷酸钙0.7g或者混合菌粉(巨大芽孢杆菌3.5g+假单孢菌3.5g)可以很好地促进‘云油3号’苗高生长;水施过磷酸钙0.7g可以很好地促进‘云油3号’地径生长。

  • 标签: 解磷微生物 云油茶 苗高 地径
  • 简介:通过选取我国27个产业部门,根据集中度、生产效率划分为4大部门,分别验证产业扩散与产业效率之间的变动关系,同时运用空间滞后趋同模型分别对这四大类产业部门的区域产业收敛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哈佛学派提出的关于产业利润的“集中度——利润率”假说并不完全适应我国产业部门;集聚、低效率部门和集聚、高效率部门并未出现区域产业增长的趋同现象,扩散、低效率部门和扩散、高效率部门却出现了明显的区域产业趋同现象。国家应根据不同产业部门的生产特性、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采取差别化、针对性的产业规制和刺激政策,更好地提高我国产业部门的生产效率,促进不同产业部门的集中和扩散。

  • 标签: 集中度 全要素生产率 产业扩散 区域产业增长趋同
  • 简介:基于中国投入产出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文化产业与信息产业产业关联及波及效应。结果表明:在2002年、2007年和2010年三个时期,文化产业对信息产业的中间需求率逐步下降,但两大产业的中间投入依赖性较强,关联性和融合度呈增加趋势。文化产业和信息产业的细分产业间具有较强的后向关联和前向关联。文化产业对信息产业的需求拉动程度约为文化产业对信息产业的需求感应程度的3倍,但文化产业对信息产业的需求感应度增加较快。文化产业对信息产业的波及效应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 标签: 文化产业 信息产业 投入产出法 产业关联 波及效应
  • 简介:房地产业年内或推营改增超九成房企担忧税负上升按照规划要求,“十二五”期间要完成“营改增”任务,目前,还有包括房地产业、建筑业、金融业和生活服务业等几个行业未纳入试点。市场普遍预期,2015年将是营改增税制改革的收官之年。不少房企担忧房地产业纳入营改增范围后会增加企业运营成本。据普华永道对全国近20家大中型房地产企业进行的调查发现,超过90茗的受访企业均表示了对税负上升的担忧,其中近40g的企业认为税负会明显上升。(来源:北京青年报)

  • 标签: 产业链 企业运营成本 房地产业 “十二五” 生活服务业 房地产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