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试验目的展示特福力(22%悬浮剂)在推荐剂量下对桃树蚜虫的防治效果。2供试药剂特福力,美国陶氏益农公司提供。10%吡啉可湿性性粉剂,江苏克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礼泉县植保植检站提供。3试验时间及地点2018年3月26日至5月3日,在陕西礼泉新时乡东黄村二组王小蒙果园里进行试验。4试验地概况试验地面积为2亩。作物:桃树,早熟品种为“突围”,晚熟品种为“花王”。树龄4年。株行距2m×3m。亩产量2000~2500kg。

  • 标签: 药效试验 防治效果 桃蚜
  • 简介:近日,美国授粉管理委员会、美国蜂蜜生产商协会、全国蜜蜂顾问委员会、美国养蜂联合会和几个养蜂人对环保署(EPA)开展的农药对蜜蜂的风险评估结果提出质疑。美国第九巡回法庭计划公开审理上述团体对EPA提起的控诉。原告请求改变的标签,更改生物经济评估部门对授粉昆虫价值和其既定习性的评估和EPA的风险评估过程。

  • 标签: 风险评估 蜜蜂 环保 管理委员会 诉讼
  • 简介:目的为寻找更多的杀白蚁复配药剂,研究了不同比例复配剂对白蚁的毒力及联合作用情况。方法采用药膜法测定了及其不同比例混配剂对乳白蚁的毒力,用孙云沛法求混剂的共毒系数,确定混剂的联合作用。蛄果毒力测定结果表明:96h后对乳白蚁的LC50值为1.211mg,L,的为16.143mg/L。为5:1、20:1及40:1时,共毒系数分别为175.1、154.2和155.8,有显著的增效作用;为1:10和1:20,共毒系数分别为55.9、82.6,表现出拮抗作用。为l:1时,表现出相加作用,共毒系数为100.8。结论的混配剂在不同比例对乳白蚁的联合作用有增效、相加和拮抗作用。

  • 标签: 毒力 虫螨腈 氟虫胺 混配 白蚁 共毒系数
  • 简介:采用玻璃管药膜法,建立了以吡啉、脒、噻嗪、噻、烯5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及对桃蚜室内敏感品系(SN)的LC90值作为区分剂量,测定桃蚜对6种杀虫剂敏感性变化的方法,并与浸叶法测得的抗性水平进行了相关性分析,验证了利用区分剂量快速测定桃蚜田间种群对6种杀虫剂抗性水平的准确性。结果表明:6种杀虫剂对桃蚜室内敏感品系的LC90值分别为150.01、1170.81、54.19、951.34、245.98及133.60ng/cm2。在此区分剂量下,河南省驻马店地区桃蚜种群(ZM)的死亡率在82%~96%之间;河北省玉田地区甘蓝桃蚜种群(GL)的死亡率在35%~82%之间,桃树桃蚜种群(TS)死亡率在3%~30%之间。分析表明,在选定的区分剂量下,桃蚜田间种群的死亡率与其对杀虫剂的抗性水平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在0.8188~0.9999之间。同时,通过相关性方程计算得到的江苏省南京地区桃蚜种群(NJ)对6种杀虫剂的理论抗性水平与实际检测所得抗性水平结果接近。因此,以玻璃管药膜法确定的吡啉、脒、噻嗪、噻、烯对桃蚜室内敏感品系的LC90值作为区分剂量,通过测定桃蚜田间种群的死亡率,可以快速表征田间种群对6种杀虫剂的敏感性变化,从而对其抗性水平进行初步评估。

  • 标签: 桃蚜 新烟碱类杀虫剂 氟啶虫胺腈 抗性 玻璃管药膜法 区分剂量
  • 简介:性能优异,其可靠的技术、原料保证以及巨大的市场空间等因素决定了其良好的发展前景,但直至2009年底国内生产能力仅为1000吨/年,远不能满足国内需求,此现状值得引起国内农药生产企业重视。

  • 标签: 市场潜力 国内需求 2009年 市场空间 生产能力 农药生产
  • 简介:摘要:环丙是南通泰禾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自主创制的间二酰胺类杀虫剂,其原研企业从化合物、组合物、制备方法、晶型、应用等多个角度进行了国内外的专利布局。本文通过对环丙的专利申请趋势、重点申请人以及相关重点专利进行收集和分析,探讨其发展趋势,为农药领域的研发主体在拓宽研究思路方面提供参考信息。

  • 标签: 环丙氟虫胺 专利 技术
  • 简介: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在东北黑土、江西红壤和太湖水稻土中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在土壤中降解较慢,其在好气条件下的东北黑土、江西红壤和太湖水稻土中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165、267和42d,在渍水条件下的3种土壤中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31、173和32d。在pH偏中性的太湖水稻土中降解最快;微生物对在土壤中的降解起主要作用;渍水条件有利于的降解,推测降解的微生物主要是厌氧菌属。

  • 标签: 氟虫腈 降解 土壤 代谢产物 半衰期
  • 简介:目的使用白蚁诱杀盒(含)防治香榧树白蚁后,检测在香榧中的残留量。方法利用气相色谱法对香榧样品中的残留量进行检测。结果及其3种代谢物在香榧中的平均添加回收率在66.5%~115.8%之间,相对标准差介于2.2%~15.6%之间,符合农药残留分析要求。而香榧样品中残留量检出浓度低于0.001mg/kg。结论使用诱杀盒防治白蚁后,香榧果实无毒、无氟残留,符合环保要求。

  • 标签: 香榧 氟虫腈 残留量 气相色谱法
  • 简介:利用荧光标记法及分子模拟法,研究了与昆虫γ-氨基丁酸(aminobutyricacid,GABA)受体的相互作用。荧光标记试验结果显示,与家蝇脑内GABA受体有较强的相互作用,其最大结合量[RT]值和亲和常数K_d值分别为(21.3±2.5)pmol/mgprotein和(109±9)nmol/L。分子模拟结果显示:与果蝇RDL受体间形成3条氢键;两者之间的CDOCKER的相互作用能为–137.93kJ/mol。试验和理论两方面均证实,对昆虫GABA受体的强亲和性是导致对昆虫产生高毒性的重要原因。

  • 标签: 氟虫腈 昆虫 Γ-氨基丁酸受体 分子模拟 荧光标记
  • 简介:2017年7月20日,比利时通过RASFF系统通报鸡蛋中检出。问题鸡蛋已被销往12个国家或地区。据报道,问题鸡蛋产自荷兰,被不恰当的用于养鸡场的清洁物品中,造成鸡蛋被检出残留物。

  • 标签: 氟虫腈 鸡蛋 监管 事件 欧洲 F系统
  • 简介:目的:为了探讨对白蚁的防治效果;方法:试验采用击倒法、传毒法、群体法和模拟法;结果:0.05%以上浓度的对台湾乳白蚁的击倒速度、传毒能力强,处理的木材具有较强的抗蛀能力,0.05%,0.1%,0.5%施药15d后全部死亡;结论:对台湾乳白蚁有很好的杀灭效果,值得研究与推广应用.

  • 标签: 氟虫胺 台湾乳白蚁 药效 击倒法 传毒法 群体法
  • 简介:为探讨及筛选对红火蚁(SolenopsisinvictaBuren)高效低毒的有效剂型。将制成液体与干粉饵剂,采用饵剂诱杀的方法评价其对红火蚁的野外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种饵剂对红火蚁均具有很好的防控效果。0.05%液体饵剂作用迅速、高效,药后3d,0.05%液体饵剂的蚁巢减退率达72%,且随时间的增长,活动蚁巢减退率不断提高,18d蚁巢减退率、活动工蚁减退率均达100%,而0.05%干粉饵剂作用效果缓慢、持久,药后1~6d内蚁巢未见消退,药后6d蚁巢减退率才逐渐上升,32d后才达100%。由此可见,防控红火蚁效果迅速、高效、稳定;既可以作干粉毒饵,也可以作水剂毒饵。同时建议使用水剂毒饵来防控红火蚁。

  • 标签: 红火蚁 剂型 诱杀效果
  • 简介:采用室内生物活性测定法系统测定了烯对烟粉虱不同态的毒力、成虫持效性、抗性风险评估和不同施药方法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烯对烟粉虱低龄若虫和高龄若虫均表现出较高毒力,对成虫也有一定毒力,而对卵效果较差。烯水剂100mg/L处理时对烟粉虱成虫1~15d的校正死亡率在80.18%~92.13%之间,随着时间的延长,烯对烟粉虱的防效降低。烯喷雾和灌根方法效果较好,从速效性来说,喷雾好于灌根,从持效性来说,灌根优于喷雾,两种方法均显著高于单叶施药和涂茎法。经过8代6次选育,烟粉虱对烯抗性发展缓慢,与选育前相比敏感性降低2.653倍,烟粉虱对烯的抗性现实遗传力为0.1025,在50%~90%的筛选压力下,要获得10倍抗性,需要9~21代,表明烟粉虱对烯有产生抗性的风险。

  • 标签: 烟粉虱 烯啶虫胺 生物活性测定 使用技术 风险评估
  • 简介:摘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一紫外检测器(HPLC—UVD)测定了烯在稻田水、土壤、水稻植株和糙米样品中的消解动态及最终残留。田水样品用二氯甲烷萃取;土壤样品用水提取后经二氯甲烷萃取;水稻植株和糙米样品依次用水、丙酮提取,提取液经液液萃取及柱层析净化;HPLC—UVD检测。当烯在田水和土壤中的添加水平为0.1~5mg/L和0.1—5mg/kg,在植株和糙米中的添加水平为O.2~5mg/kg时,其平均添加回收率在77.2%~100.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1.9%一12.9%之间。烯在稻田水、土壤、植株和糙米中方法的定量限(LOQ)分别为0.1mg/L和O.1、0.2、0.2mg/kg,检出限(LOD)分别为0.04mg/L和O.04、0.08、0.08mg/kg。温室模拟消解动态试验结果显示,以推荐使用高剂量的20倍(有效成分1500g/hm。)施药,烯在稻田水、土壤以及水稻植株中的消解动态规律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其半衰期分别为0.58、3.31及2.70d,消解速率较快。最终残留试验表明,于大田分蘖期按推荐使用高剂量的1.5倍(有效成分112.5g/hm2)分别施药3次和4次,间隔期为7d,距最后一次施药7d后采样,糙米中烯的残留量均低于LOD值(0.08mg/kg)及日本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MRL)值(0.5mz/kg)。

  • 标签: 烯啶虫胺 水稻 土壤 残留 消解动态
  • 简介:目的:研究用于有害生物防制的新药的合成以及制剂1%康星杀蟑胶饵的药效;方法:实验室,模拟现场及现场等试验;结果:不同试验表明及1%康星杀蟑胶饵对德国小蠊和白蚁的药效测定均达到国标A级;结论:原药及制剂对蟑螂和白蚁杀灭效果显著,具有科学、安全、方便、省时、省力和省钱等特点,值得研究和推广应用.

  • 标签: 氟虫胺 合成 胶饵 研制 应用 蟑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