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地中海气候(Mediterraneanclimate),又称副热带夏干气候。年降水量在300~1000毫米之间。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流下沉,炎热干燥,阳光充足,降水少,约占全年的30%~40%;冬季受西风控制,锋面气旋活动频繁,气候温和,降水丰沛,约占全年的60%~70%。该气候区分布于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如地中海沿岸、加里福尼亚沿岸地区、智利中部、非洲南端好望角地区以及澳大利亚西南角等地。受地形、洋流等因素的影响,各区域地中海气候特征也有差异

  • 标签: 地中海气候 成因差异On the causes of the world&rsquo s Mediterranean climate difference
  • 简介:摘要 : 教育来源于生活,生活化教学是地理教学的趋势。本文在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背景下,以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气候 --东西干湿差异显著》一节为例,利用 生活化情境主线,结合生活角色扮演等教学方式,探索生活化教学在初中地理课 堂中的应用。

  • 标签: 学生 地理教学 生活化 角色扮演
  • 简介:军民一心抗御“麦莎”:8月5日,今年第9号台风“麦莎”在浙江沿海一带登陆,给浙江、江苏、上海、安徽、山东等东南沿海省市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为保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少受损失,各级党组织积极组织党员干部、边防支队、武警部队官兵和人民群众一起抢险救灾,充分体现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革命军人的先锋模范作用。

  • 标签: 台风 “麦莎” 中国 东南沿海地区 抢险救灾 基层党组织
  • 简介:对2015年全国公众气象服务评价调查结果的分析显示,我国公众中男性对气候变化认识程度以及对气象灾害预警的认知水平和满意度都比女性高。城镇女性选择环保产品、环保出行及愿意对生活或工作方式做出改变来应对气候变化的比例高于城镇男性,而农村男性选择调整或改变种植或养殖方式、改变种植或养殖品种及转换谋生方式的比例高于女性。男性选择购买相关气象或气候保险、参加培训或辅导的比例比女性高,而女性选择学习气象灾害和气候变化相关的专业知识比例高于男性。女性对气象服务信息的需求比例比男性高。建议:1)积极推进气候变化及其灾害认知的社会性别研究,建立灾害认知性别数据库,将社会性别融入到气象灾害风险管理的整个过程;2)在气象服务中引入社会性别视角,加强针对女性的宣传和指导,开发适合女性的服务产品和信息传播渠道,提升她们应对灾害的意识和能力。

  • 标签: 社会性别 气候变化 气象灾害 公众认知
  • 简介:摘要:南北方气候差异明显,地下水位、地质条件、土质情况、气温、降雨量等均不同,对于工程给排水设计而言,也要因地而异。文章根据深圳市某项目现场给排水施工实践,针对给排水专业具体设计内容,在充分考虑地域气候特征的基础上,给出了一些合理化的设计建议。

  • 标签:
  • 简介:气候变暖是人类迄今为止面临的最重大环境问题,也是20世纪末21世纪初以来世界面临的严峻挑战。为解决这个问题,同时也为了应对挑战,国际社会作了多方面的努力。气候谈判在经历了《京都议定书》阶段后,目前已进入后《京都议定书》阶段。气候谈判是一场国际博弈,各个国家都想从博弈中获得自己的利益。气候变化、气候谈判给予我们的启示是:气候问题是环境问题、发展问题同时也是政治问题。围绕气候问题进行的谈判是经济战、政治战。解决包括气候变暖问题在内的环境问题需要热情和勇气,更需要智慧和耐心。

  • 标签: 气候谈判 气候变化 《京都议定书》 气候变暖问题 环境问题 国际社会
  • 简介: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南北差异、东西变化都很大。在学习我国气候这部分内容时要善于从复杂性中寻找规律性,辨别我国气候的重要分界线、熟悉我国气候的特征。

  • 标签: 气候特征 分界线 辨别 南北差异 复杂性
  • 简介:一、信风带内的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气侯大致分布在南北纬10°之间的亚马孙河流域、刚果河流域和马来群岛,处在赤道低压带控制下.全年高温多雨。然而在马达加斯加岛的东部、澳大利亚的东北部、

  • 标签: 热带雨林气候 特区 马达加斯加 马来群岛 澳大利亚 东北部
  • 简介:大陆内部及西海岸.常年在副热带高气压带和沿岸寒流影响下.终年炎热干燥。然而在南美洲西侧的热带沙漠气候却直逼赤道。究其原因主要是秘鲁寒流的降温减湿作用.

  • 标签: 沙漠气候 特区 大陆内部 副热带 热干燥 西海岸
  • 简介:在过去当人们想要清楚汽车是否能够抵御冬季的恶劣条件时,往往在某个寒冷的地方进行试验驾驶。唯一的问题是,这种方法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这就意味着将汽车和工程师运送到世界各地,等待合适的气候条件。

  • 标签: 气候试验 气候条件 工程师 汽车 驾驶
  • 简介:摘要:苏尼特左旗,位于内蒙古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西北部。气候属于温带干旱、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蒸发量高达 2678 mm 。年平均日照为 3196 h,年均气温 1-2 C,最低气温 -36 C,最高气温 39. 3 C。平均风力 4级左右,主风向为西北风,全年 8级以上的大风日不少于 76 d。灾害频发 ,年平均风沙日为 110 d,常见干旱雪灾,十年九旱 ,三年遇雪灾。地貌类型以高平原、低山丘陵为主 ,土壤类型以淡栗钙土和棕钙土为主。植被类型为以小针茅为建群种的荒漠草原。 关键词:气象站;气候分析 引言:根据锡气发〔 2019〕 35号《 WMO百年观测站历史资料整编及标识建设工作实施方案》要求,深度挖掘苏尼特左旗国家基准气候站 1956年至 2018年气压、气温、空气相对湿度、降水、积雪、日照、蒸发、地面温度、风向风速、冻土深度、天气日数等要素历史数据,通过多种历史数据提取,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比,并把数据分析成果运用到业务和服务中,为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和环境气象业务、气象科研提供基础数据集。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腾冲国家基准气候站2014~2018年迁站前后观测报表的降水和温度观测资料,对近5年迁站前后降水和温度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月、4月及9~12月腾冲国家基准站旧站的降水量比新站的降水量要低,3月份新站和旧站的降水量基本持平;其余各月新站的降水量要比旧站的降水量要低,新站秋季降水量增加,春季、夏季和冬季降水量减少;腾冲国家基准站旧站和新站的气温之间存在明显的正温差,说明旧站存在城市热岛效应,且春季和冬季热岛效应最大,其次是夏季,秋季热岛效应最不明显;腾冲国家基准站新站和旧站各月平均最低气温的差值要比平均最高气温要高,可认为城市热岛效应的出现主要是通过增强最低气温将气温日较差达到最低的方式来提升旧站气温数值;腾冲国家基准站旧站和新站气温存在差异的原因可能是海拔高度、台站选址、城市热岛效应等的共同作用。

  • 标签: 新站 旧站 降水 温度 差异
  • 简介:2011年,气候系统研究所在气候系统模式研发、陆面过程对我国气候的影响以及我国云南持续性干旱的成因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研究,取得可喜的进展。

  • 标签: 气候系统模式 陆面过程 研究所 持续性 干旱
  • 简介:【教材版本】八年级《地理》(人教版·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气候”。【课标要求】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 标签: 气候 教学设计 教材版本 自然环境 《地理》 人教版
  • 简介:世界上最冷的地方——南极洲年平均气温在零下25℃以下,前苏联南极东方科学考察站曾测得极端最低气温-89.5℃。常年有人居住的最冷的地方,要数俄罗斯东西伯利亚的维尔霍扬斯克和奥伊米亚康地区。

  • 标签: 世界 气候 科学考察站 东西伯利亚 南极洲 前苏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