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民族区域自治是党和国家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是保障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法律。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和关心下,历届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党的民族政策的落实,遵守和执行民族区域自治的规定,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了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巩固和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 标签: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法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民族自治地方 民族政策 巩固和发展
  • 简介: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以下简称《民族区域自治》)颁布实施二十周年。今天,由省委宣传部、省委统战部、省人大民宗侨委、省民宗委、省政协民宗委、省司法厅、省法制办共同召开全省纪念《民族区域自治》颁布实施二十周年座谈会,总结交流全省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民族区域自治》的成绩和经验,

  • 标签: 《民族区域自治法》 省委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司法厅 统战部 人大
  • 简介:今年十月一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颁布实施五周年纪念日。五年来,我国在少数民族平等权利、维护和发展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建设事业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自治地方的经济、文化、教育等项事业日益繁荣,团结进步事业稳步发展。本刊特陆续刊出辽宁省及其他民族自治地方近年来的发展建设情况,以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颁布实施五周年。

  • 标签: 《民族区域自治法》 自治县 少数民族干部 民族自治地方 全面贯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 简介:如何解读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目标,其对我国的民族政策、特别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什么影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文章从全面深化改革、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入手,全面、深入地阐释了新时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的新内涵、新要求。

  • 标签: 全面深化改革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法
  • 简介:贵州是多民族的省份,是全国8个民族省区之一。民族区域自治颁布施行以来,在中共贵州省委的领导下,省人大常委会、民族自治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按照法律赋予的职权,加强民族立法工作。特别是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西部大开发和新阶段扶贫开发的新形势,贵州制定配套法规的步伐明显加快,取得较好成效。截至今年9月,由省人大常委会制定或批准的决议、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和规定等配套法规共99件,仍然有效的70件。制定了《贵州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批准14个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修改自治条例的决定。

  • 标签: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配套法规建设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省人大常委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民族自治地方
  • 简介:摘要2008年与2009年,西藏3.14事件与新疆7.5事件的相继爆发,使得本已逐渐淡出国家核心政治话题的民族问题成为了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主要以《中华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以下简称《民族区域自治》)为着力点,找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目前所存在的困境并对其作出详细的阐述,最后针对面临的困境提出可行性建议,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所面临的困境提供出路,使我国56个民族紧紧融合人在一起。

  • 标签: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称谓 民族领土
  • 简介:修改后的全面地总结了自1984年这部我国基本法颁布以来以法治理国内民族事务的重要经验,深刻地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制度尤其是经济制度所发生的巨大变化,高度地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尤其是各少数民族人民加快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集中地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代表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带领他们尽快实现共同进步与繁荣的决心与行动.今后的任务是,认真贯彻执行,加强民族团结,加快民族自治地方的社会发展.

  • 标签: 《民族区域自治法》 民族法制建设 民族团结 共同繁荣
  • 简介: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自从1984年颁布实施以来,在促进民族自治地方的发展,维护祖国统一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该在颁布实施以来,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问题,需要对该进行修改。2001年2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决定”,本次修订是我国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大举措,本文就我国民族区域自治修改的相关问题进行了阐述。

  • 标签: 民族区域自治法 修改 背景 意义
  • 简介:民族区域自治,是我们党和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我国具体情况相结合的伟大创举,也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重要政治制度,是完全适合我国国情的具有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的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提高了少数民族的政治地位,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

  • 标签: 民族区域自治法 中国 政治制度 单行条例 监督机制
  • 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的颁布和实施,促进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巩固和发展,促进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本文对30年来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意义和成就、法制建设等的研究进行梳理和评述,建议进一步完善民族区域自治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立法工作,进一步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汇聚创新发展力量。

  • 标签: 民族区域自治法 研究评述 30年
  • 简介:摘要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演进受形势发展和历史大环境所决定,并在实践中已发挥出巨大的作用。但在新形势下也存在立法配套不够和立法质量不高等问题,应在尊重少数民族文化习惯和地区实际的前提下,不断进行完善发展。

  • 标签: 民族区域自治法 演进 完善
  • 简介: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法律。《民族区域自治》颁布实施30年来,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从而影响该法律的全面贯彻落实。为今之计,必须坚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自信不动摇,维护我国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的尊严和权威,尽快制定和出台自治自治条例,切实帮助民族自治地方加快经济社会发展。

  • 标签: 民族区域自治法 贯彻落实 思考
  • 简介:民族区域自治的现代化是指我国民族区域自治逐渐由传统法制走向现代法制,并达到民族法制的基本要求。目前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在三个方面与民族法治化还存在较大差距。它们是:民族区域自治法律体系不完善;民族区域自治法律观念不强且有偏差;民族区域自治实施机制不健全。所以为了实现民族区域自治的现代化,还应在这三个方面进一步完善。

  • 标签: 民族区域自治法 现代化 法治
  • 简介:民族区域自治是一项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模式,是我国的三大民族政治制度之一,本文分析了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必然选择,民族区域自治号主法制血肉不可分割的关系。

  • 标签: 中国 民族区域自治 民主法制建设 民族问题
  • 简介:<正>宽甸满族自治县位于辽宁省东南部的鸭绿江畔,北与桓仁、集安县接壤;西与本溪、凤城县毗邻;南接丹东市;东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隔江相望。边境线长215.5公里。幅员6200多平方公里。辖22个乡镇,252个村街,总人口45万人。宽甸县是少数民族聚居之地。有满、朝鲜、蒙古、回、壮、苗、锡伯等14个少数民族,其中满族占总人口的44.6%。宽甸地形略呈三角形,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400米。全县总面积929万亩。突出特点是山多耕地少,自然地貌构成为“九山半水半分田”,是较典型的山区,林产、矿产资源丰富,加之温带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适于粮食、特产业发展。

  • 标签: 民族团结 《民族区域自治法》 民族自治地方 少数民族干部 朝鲜族 县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