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南朝禁卫武官制度主要是对东晋制度的继承和变革.南朝同样有以领军将军/中领军和护军将军/中护军为核心的禁卫武官制度,其下有左、右卫将军等各级禁卫武官.刘宋还陆续恢复了前代卫尉、虎贲中郎将、武卫将军、积射将军、强弩将军等禁卫之职.南齐明确规定左、右卫将军以下禁卫诸职构成"西省",与散骑诸职构成的"东省"相对.刘宋末年还出现了直閤将军,负责殿閤禁卫,极为机要.南齐直閤将军有了更大的发展,梁代又置位尊于直閤将军的朱衣直閤将军.南朝复置卫尉并具有"掌宫城管钥"的禁卫职能.所载大量低级禁卫武官名称,其中亦体现了梁天监旧制.

  • 标签: 南朝 禁卫武官组织系统 领军将军/中领军 左、右卫将军 直閤将军 西省
  • 简介:明代卫所新、旧武官的区别始于永乐初年,是靖难之役的直接产物。燕王朱棣通过靖难之役夺权成功后,为了犒赏自己的部下,在永乐元年(1403)规定:凡是在洪武三十二年(1399)至三十五年(1402)间随自己"奉天征讨"获功升职的武官皆为"新官",而洪武三十一年(1398)以前及永乐元年(1403)以后升授的武官皆为"旧官"。二者的差别主要是新官在优给、优养、比试制度等方面都要优于旧官。终明之世,新、旧官之间的差别一直存在。

  • 标签: 明代 卫所 武官
  • 简介:在唐朝近300年的发展时期中,有过无数危机与转折,其中“贞元册封”在云南历史,而且在唐王朝的历史上也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大事。在这次转折中,涌现出一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其中有德宗皇帝、大将军韦皋、云南王异牟寻等,还有被人忽略的磨些(音梭,下同)武官

  • 标签: 唐朝 韦皋 磨些族 武官 将军 云南
  • 简介:"土包子"学外交1949年初夏,我军解放青岛后,我所在的部队即投入紧张的海上练兵,准备解放台湾.9、10月份,正是海上训练的最好时节,碧蓝的海湾里,调来了各种战船,指战员日夜演练各种水上战斗动作,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就在这时,我接到命令:到北京参加外交人员学习班学习.

  • 标签: 中国驻 新中国 武官回忆
  • 简介:日前,广州市伊斯兰教协会会长杨棠阿訇告知笔者,在整修广州先贤古墓墓园时,发现一方回族将领蔡金章墓碑。予闻之大喜,因为蔡金章其人虽或不为汉族士人所知晓,然在广州回族父老当中却颇有名声。盛传蔡金章治军严明,作战果敢,屡立战功,深得督抚赏器,擢为一省军务总长。又耽爱本教(伊斯兰教),曾捐资修葺先贤墓园,冒险翻刻皇帝圣旨,护怙清真古寺云。

  • 标签: 广州市 回族 墓碑 发现 伊斯兰教协会 武官
  • 简介:明代的卫所遍及全国,是军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管辖着从各地征集和抽调来的军户及其家庭,构成数量庞大的军户迁移群体。卫所武官的调卫,即是人口迁徙的一种方式,《武职选簿》档案中对此有详细记载。武官的调卫,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现象:调换、改调、升调、降调,同时又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这对研究明代武官世袭和人口迁移有重要作用。

  • 标签: 卫所制度 武职选簿 武官 调卫
  • 简介:八旗与绿营,作为清朝的经制部队,因民族属性不同,在补用范围和选任方式上各异。但从清初开始,就有旗员充任绿营武官的现象,非常值得关注。本文按高级、中级与低级官员三个层级,分别论述其不同的补放方式,探讨清朝皇帝与各级行政机构在选任权上的划分。同时量化统计旗员补用绿营各级武官的比例,探究旗员补放绿营武官的成因,揭示统治者对绿营的统治方式,以及时代的兴衰对武官制度的影响。

  • 标签: 清代 绿营 八旗 选任
  • 简介:一、《隋书·礼仪志七》所载北周禁卫武官制度。《隋书》卷12《礼仪志七》载“後周警卫之制”,比较全面地记述了北周禁卫武官制度,是迄今为止认识北周禁卫武官制度最系统最权威的资料。兹先将有关记载引述如下,然後再作分析讨论。其文略云

  • 标签: 六官体制 北周 禁卫武官制度 中国 政治制度 历史渊源
  • 简介:宋代立国之初就确立了“崇文抑武”的基本国策。这一国策的实施,根本上解决了唐、五代以来武人割据一方威胁中央的局面,但同时也使宋代武官社会地位日益衰微,并产生了多重影响。

  • 标签: 宋代武官 社会地位 影响
  • 简介:明太仓州施贞石墓出土古籍《古今考》中存有散夹于各卷内的手抄文牍共14页,该手抄文牍性质为明嘉万时期太仓州太仓卫前千户所官员奖惩履历文册;其中"巡抚""巡按""巡盐御史"等官职的出现体现了明代御史"因事特设"的特点和巡查地方及考核官员的职责。该文牍在保存明代卫所官员履历资料和反映都察院御史考核卫所官员职能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文物和史料价值。

  • 标签: 手抄文牍 前千户所 “操院” “盐院”
  • 简介:2000年,台湾民进党在选举中获胜,台独逆流更甚于前。在台北国民党举行的声讨台独的万人集会上,相貌清瘦但体魄健壮的夏功权老人登上主席台,发表演讲痛斥台独分子妄图分裂祖国的险恶用心。说到气愤处,夏老咬破手指,用鲜血在一

  • 标签: 宋美龄 夏功权 爱国主义精神 侍从武官
  • 简介:“七·七”事变爆发的当月,国民党政府秘密派出了一支13人的“中国赴苏军事考察团”前往莫斯科。他们肩负蒋介石交办的特殊使命,在与斯大林会晤后,秘密接受了苏联暗中给予的军事援助。当年驻苏武官的回忆,披露了这段鲜为人知的珍贵史料。

  • 标签: 军事考察团 防空学校 苏联人 迪化 军事援助 何应钦
  • 简介: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国防科技工业取得的成就日渐引起世界的关注。但出于偏见和不了解,西方媒体对中国国防科技工业的报道和评价大多集中在渲染“中国威胁论”方面。在这些聒噪和喧嚣之外,也有很多欧美的有识之士在充分接触过中国国防工业体系之后,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对中国国防工业的发展现状和得失做出了较为客观的评价。他们对中国国防科技工业的看法也许有不准确之处,但他们自己产生的分析和看法或许会对我们有所启发。2012年5月24日,法国驻华大使馆组织了一场既注重专业性也强调科普性的讲座,主讲嘉宾是法国驻华国防武官方路易(LoTCFrouart)先生。方路易先生曾在法国国防部亚太战略司和驻韩国大使馆任职,在中国也工作了4年,其中担任使馆国防武官已经3年。虽然身为法国的中国国防问题专家,方路易先生这次讲座的听众却是在北京的普通人,既有法国人也有不少中国人,而且在讲座后还组织了--lJq~,l"的沙龙式座谈。与一般西方媒体相比,作为一位资深国防武官的方路易对中国国防工业改革和发展情况的解读更显得专业和客观。,但方路易到底是一位外国人,他接触到的有关资料是不全面的,他对中国人、中国国防政策以及国防工业体系的解读带有鲜明的主观色彩甚至偏见..方路易在座谈会后与本刊记者又做了简单的交流,他一再重申,座谈会上所阐述的观点仅代表他的个人意见,并不代表法国政府的立场。就像方路易在讲座中多次申明的,他尽力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普通听众阐明自己的看法。其中一些观点值得借鉴和肯定。本刊发表此文,也仅是为读者提供参考的资料,并不意味着证实文中所述之内容。

  • 标签: 国防工业 工业体系 中国人 法国人 国防科技工业 优化
  • 简介:10多年前,笔者为撰写《胡秋原全传》赴京专访了胡秋原老友、九秩高龄的贾亦斌将军。记得那天贾老上穿白衬衣,下着蓝条裤,脚踏平底布鞋,亲自走下楼,来到庭院门口笑脸相迎,给我宾至如归之感。

  • 标签: 蒋经国 文官 武官 功臣 抗日 胡秋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