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采用水提和酯提2种方式提取炭团菌液体培养菌液中高效抑制樟子松病菌活性物质。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提取物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采用悬滴法测定其对病原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炭团菌液体培养菌液乙酸乙酯提取物稳定性试验选用紫外线、温度、pH、氧化剂与还原剂以及贮存时间5个因子。结果表明:炭团菌液体培养菌液的5种提取物对樟子松病菌均有一定的抑菌活性,乙酸乙酯提取物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最高,达到73.20%;乙酸乙酯提取物、超声波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对病原菌孢子萌发抑制率均超过90%。乙酸乙酯提取物对自然环境下的紫外线、温度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并且有一定的抗氧化还原能力和良好的耐热性,长期贮存不影响其抑菌活性,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和很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炭团菌 提取物 樟子松枯梢病菌 抑菌活性 稳定性
  • 简介:白屈菜、兴安白芷、毛莨、毛穗藜芦4种植物的粗提物对樟子松病病原菌的茵丝生长抑制效果较好,平均抑制率为75.06%;抑制病原茵孢子萌发效果较好的有毒植物是兴安白芷;兴安白芷的抑制浓度值最小,数值为19.00mg/ml。综合抑茵效果来看,筛选出兴安白芷为最优抑制樟子松病病原茵有毒植物。

  • 标签: 有毒植物 粗提物 樟子松枯梢病 抑制作用
  • 简介:通过对红松苗木类型的分析,提出了防治红松苗木的技术措施和方法.

  • 标签: 红松苗木 枯梢 防治技术
  • 简介:杉木用途广,种植效益高,在种植杉木的时候,做好病害的防治非常重要。为了有效控制杉木苗期病的发生,作者开展了田间试验,对防治药剂进行了筛选。试验表明试验所采用的5种药剂对杉木幼苗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复配药剂防治效果75.8%,可以有效控制病害的蔓延。

  • 标签: 梢枯病 防治 SPSS统计分析软件 HSD法
  • 简介:摘要杉木苗期病是一种新型的杉木病害,若不加以防治,将会严重损害到杉木种植的经济效益。为寻找有效的杉木苗期病防治方法,本文通过利用4种化学药剂进行了田间防治试验,以期能为有效需要提供参考。

  • 标签: 杉木 梢枯病 田间防治
  • 简介:以沈阳地区芹菜斑病菌的纯培养菌株为试材,通过对菌丝生长、孢子萌发的营养及环境条件的多因子试验,明确了芹菜斑病菌菌丝生长以在CDAMS—VI培养基上最好,其次是CSA、CCSA和PDA,菌丝生长及产孢对碳源、氮源种类有明显的选择性。菌丝生长的最适pH值为4~5,最适温度为21℃,致死温度为39℃(处理40min),光照明显抑制菌丝生长。病菌分生孢子在水和芹菜汁中不能萌发,在水琼脂上萌发最好;孢子萌发的适宜pH值为4.6~6.6,适温为17—25℃,致死温度为42℃(处理20min),RH100%最适宜孢子萌发。光照和变温处理可促进分生孢子器的形成,病菌在PDA上从孢子萌发到分生孢子器形成并释放出分生孢子需要16~18d。

  • 标签: 芹菜斑枯病菌 培养条件 孢子萌发 孢子器形成
  • 简介:文章叙述毛竹病的发生蔓延主要是由于经营粗放、竹林结构不尽合理、立竹度偏低、采伐无节制与挖笋不合理等原因造成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倡竹木混交、加强抚育管理、加强预测预报、减少林内病害侵染源及加强检疫工作等预防措施。

  • 标签: 毛竹枯梢病 发生蔓延原因 预防措施
  • 简介:连续3年在江西省境内,对松病的分市、危害及病原菌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及病原鉴定。结果证明松病遍布我省6个地区、10个市及30余个县的火炬松林、湿地松林,从苗木到幼树仍至大树均可发病.发展迅速,危害较严重.已有成片死亡、马尾松发病很轻。该病害病原苗是Diplodiapinea(Desm)Kickx。

  • 标签: 松树 枯梢病 分布 病原菌
  • 简介:论述了落叶松病的形态特征及危害程度,通过技术方法和技术措施提出综合防治意见。

  • 标签: 落叶松 枯梢病 形态 防治
  • 简介:cong叶病毒在活体外可以产生致病毒素,用改良PS培养基培养所得滤液经TLC分离获得I、Ⅱ、Ⅲ、Ⅳ、V5种组分,其Rt值分别为0.31、0.47、0.74、0.80和0.90,在乙醇中最大紫外吸收峰分别为240、247、223、236和258nm。生物测定结果表明,组分Ⅱ、Ⅲ、Ⅳ对马唐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以组分Ⅳ生物活性最高。粗毒素对禾本科杂草种子萌发抑制效果高于对阔叶杂草,而对玉米、水稻、油菜等种子萌发影响很小。试验还发现,毒素对马唐的防效最高,与百草药效相当。毒素对马唐叶绿素a的含量影响不大,但对叶绿素b和叶绿素总含量影响较大。

  • 标签: cong叶枯病菌 毒素 分离 除草活性 除草剂
  • 简介:水稻白叶枯病是由黄单胞菌水稻致病变种引起的一种细菌性枯萎病害,严重危害水稻产量。水稻受白叶侵染后,通过对相关基因表达变化进行检测,是研究水稻-白叶病菌分子互作机理的一种重要手段。为了筛选出稳定表达的内参基因,以确保后续基因表达分析结果的可靠性,本研究以接种了白叶病菌PXO61、PXO99的水稻叶片为研究材料,在侵染后不同时间点取样,对6个常用的水稻内参基因(TUB,EF1α,UBQ5,ACT,18SrRNA和GAPDH)的表达进行qRT-PCR检测并用geNorm、NormFinder和BestKeeper三种软件对6对常用内参基因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6个内参基因在两种白叶病菌侵染后的表达量变化均有差异;综合三种软件算法,受白叶PXO61和PXO99侵染后水稻叶片中表达最稳定的基因为EF1α、ACT和TUB,为水稻响应白叶病菌基因表达及其进一步的功能研究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 标签: 水稻白叶枯 水稻内参基因 QRT-PCR
  • 简介:樟子松PinusSylvestrisvar.mongolica松科Pinaceae(松属)常绿大乔木,树高30m,胸径lm,1年生小枝淡黄褐色,无毛;2~3年生枝灰褐色;冬芽淡黄褐色至赤褐色,卵状椭圆形,有树脂.

  • 标签: 樟子松 区域分布 气候条件 生长发育
  • 简介:对草坪离蠕孢叶病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病害由禾草离蠕孢(Bipolarissorokiniana)引起。该病原菌的菌丝生长及产孢的最适温度为30℃,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5℃,菌丝的致死温度为65℃,而孢子的致死温度则为55℃;该菌对酸碱度的适应能力较强,中性偏酸性的条件对菌丝的生长有利,而pH值为8.0时最易产孢;各碳源对菌丝的生长均有促进作用,但不同碳源对产孢量的影响很大,单糖和双糖利于产孢,多糖对产孢的影响不大。氮源对菌丝生长和产孢量非常重要,无机氮效果较好,硝态氮好于氨态氮,有机氮效果最差。花粉、叶面物质和草坪草汁液可促进孢子萌发。

  • 标签: 草坪草 禾草离蠕孢 菌丝生长 孢子萌发
  • 简介:苹果炭疽叶病是由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ides)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现已上升为世界苹果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了解不同来源的苹果炭疽叶病菌致病力差异及明确苹果种质资源对苹果炭疽叶病的抗性,对品种选育、品种合理布局以及控制病害的流行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研究对不同来源的79株病原菌进行了室内致病力测定,获知该菌致病力差异明显,其中强致病力菌株所占比例大。同时,本研究也对327份苹果种质资源进行了室内抗病性鉴定,其中高抗资源160份,中抗资源6份,中感资源22份,高感资源139份。表明我国现保存的苹果种质资源中存在丰富抗病种质。进一步按苹果分类系统分析发现,抗病资源在当前栽培的主要品种群中均有分布,特别是红玉品种群、富士品种群抗病资源最为丰富。

  • 标签: 苹果炭疽叶枯病 胶胞炭疽菌 致病力 抗病资源
  • 简介:<正>我真的不知道家里藏着一条大蛇。村上人家议论,说我家的蛇是狐仙,能跟人一样讲话,还有生杀的魔力,它想让你白天死,也不会活到晚上。它会在你走路时横躺在道路中间,只要你跨过它的身子。一只脚便给缠住了,接着就用尾巴当鞭子猛抽你全身,第一鞭,你会觉得头晕目眩,第二鞭,你会感到气急败坏,第三鞭,你就差不多要断气了,就这样一二三!你就死定了。它也会晚间趁你入睡出击,悄悄爬上

  • 标签: 就这样 一路走好 透不过气来 生杀 娶媳妇 天刚
  • 简介:美术课练习画竹时,我一直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古人画竹只画五六节?为什么古人画竹不画竹?也许是约定俗成吧。

  • 标签: 中学生 作文 语文学习 课外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