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8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RVO-ME)患者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D-OCT)图像特征,探讨外界膜(ELM)及椭圆带(EZ)完整性与RVO-ME患者预后视力的相关性。方法:系列病例研究。随机抽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就诊于山西省眼科医院的RVO-ME初发患者30例(30眼),进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裂隙灯显微镜与SD-OCT检查,并用OCT自带的卡尺对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经黄斑中心凹500 μm半径以内的ELM、EZ缺损长度进行测量。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CMT、ELM及EZ缺损长度与治疗后视力改善值的相关性、初始BCVA(LogMAR)与治疗后BCVA(LogMAR)的相关性以及治疗后CMT、ELM及EZ缺损长度与治疗后BCVA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后视力改善值与初始CMT(r=-0.67,P<0.001)、初始ELM缺损长度(r=-0.82,P<0.001)、初始EZ缺损长度(r=-0.79,P<0.001)均呈负相关,而与发病年龄无相关性(r=-0.18,P=0.540)。初始BCVA与治疗后BCVA呈正相关(r=0.67,P<0.001)。治疗后BCVA与治疗后CMT(r=0.38,P=0.040)、治疗后ELM缺损长度(r=0.54,P=0.002)、治疗后EZ缺损长度(r=0.39,P=0.030)均呈正相关。结论:ELM及EZ的完整性可作为判断RVO-ME患者预后视力的重要指标,初诊视力也是RVO-ME患者水肿消退后预后视力的影响因素。

  • 标签: 视网膜静脉阻塞 黄斑水肿 外界膜 椭圆体带 最佳矫正视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特发性黄斑裂孔(IMH)患者手术前后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毛细血管层血流面积(CBFA)与椭圆带缺损直径(DEZA)的变化,分析两者与视力恢复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研究。2019年5月至2020年1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眼科确诊为IMH并接受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的23例患者23只眼(IMH患眼组)及其健康对侧眼23只(对侧眼组),以及年龄、性别与之匹配的正常健康者30名30只眼(正常对照组)纳入研究。手术前及手术后1、3、6个月,所有受检眼均采用国际标准Snellen视力表检测最佳矫正视力(BCVA),统计分析时转换为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视力记录。采用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检测3组受检眼的CBFA、DEZA。CBFA:以中心凹为中心、半径1 mm圆形区域的视网膜色素上皮层下脉络膜毛细血管层血流面积。DEZA:水平方向上椭圆带缺失区直径。对比分析3组受检眼手术前后CBFA及logMAR BCVA的差异以及IMH患眼组组内手术前后CBFA、DEZA、logMAR BCVA的变化。3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各观察指标之间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手术后视力与基线各因素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手术前及手术后6个月,IMH患眼组logMAR BCVA分别为1.26±0.7、0.48±0.22,CBFA分别为(1.49±0.30)、(1.92±0.17)mm2,DEZA分别为(1 080.22±576.98)、(433.78±423.04)μm。与手术前比较,手术后6个月IMH患眼组BCVA明显提高,CBFA明显增大,DEZA明显缩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53、7.77、6.58,P<0.01)。IMH患眼组手术前CBFA小于对侧眼组、正常对照组(F=14.13,P<0.01);IMH患眼组手术后CBFA与对侧眼组无明显差异(t=4.32,P=0.37 ),但仍小于正常对照组(t=4.07,P<0.01 )。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手术前及手术后6个月的logMAR BCVA与DEZA呈正相关(r=0.69、0.75,P<0.01);手术前及手术后6个月的CBFA与DEZA呈负相关(r=-0.49、-0.89,P<0.05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术后logMAR BCVA与手术前DEZA呈正相关(t=2.32,P=0.02)。结论IMH患眼经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后BCVA明显提高,CBFA明显增大,DEZA明显缩小。手术前后logMAR BCVA与DEZA呈正相关,DEZA与CBFA呈负相关。

  • 标签: 视网膜穿孔 局部血流 体层摄影术,光学相干 椭圆体带
  • 简介:证明了夹住椭圆薄膜的整个边界不是使薄膜的椭圆性成立的必要条件.特别地,给出了两类边界条件.分别叫做部分自由边界条件和共轭边界条件,它们使得椭圆薄膜具有椭圆性但其边界没有被完全夹住.这些结果纠正了Slicaru在下面的文章中所犯的错误:Ontheellipticityofthemiddlesurfaceofashell,C.R.Acad.Sci.Paris,t.322.Serie,p.97-100.1996.最后,通过例子说明,当椭圆薄膜的边界不限制任何条件时,使应变能有限的位移向量空间可非常大.

  • 标签: 薄膜 椭圆性 Bochner技巧
  • 简介:平时,你认直观察过玻璃杯吗?从不同的角度来看,玻璃杯口会有不同的形状。如果你是横着拿,正看杯口.它就是个圆形。如果把玻璃杯口慢慢倾斜,做出要喝水的动作,那么圆的上、下就会越来越扁。这个新的形状就是“椭圆”。

  • 标签: 椭圆 玻璃杯 形状
  • 简介: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椭圆。倾斜的杯口、人脸的形状……就连八大行星绕太阳运转的轨道都是椭圆哦!

  • 标签: 椭圆 制造 小学 数学教学
  • 简介:古希腊有一位数学家发现,通过切割圆锥的方法可以很容易地做出一些重要的数学曲线。下面是4种最重要的曲线的圆锥截线做法.

  • 标签: 曲线 椭圆 圆锥截线 数学家 古希腊
  • 简介:作图问题始终是几何学中吸引人的课题.学生在初中仅用圆规和直尺已经能作许多图形:等分一条线段或一个角,经过一点作一条直线的垂线,经过圆上(或圆外)一点,作圆的切线等等.到了高中学习了椭圆,学生自然会想:“仅用圆规和直尺,经过椭圆上(或椭圆外)一点如何作椭圆的切线?”

  • 标签: 椭圆 切线 光学性质 作图问题 高中学习 几何学
  • 简介:椭圆是圆锥曲线的重点内容,高考主要考查椭圆的概念和性质,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等,题型选择、填空、解答均有,选择、填空题主要考查椭圆的标准方程及几何性质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运用;解答题以椭圆为载体,重点考查求椭圆的方程和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等.

  • 标签: 椭圆问题 位置关系 几何性质 标准方程 圆锥曲线 题型选择
  • 简介:涉及本专题知识的高考命题热点是:①椭圆定义,如1999年全国卷第(15)题,2002年京皖第(22)题,等;②几何性质及基本量的相互关系,如2000年京皖卷第(9)题,2001年全国卷第7题,等;③已知椭圆方程求几何量,如1998年全国卷理第(2)题,2001年京皖卷第(14题),2002年

  • 标签: 高中 数学教学 教学参考 椭圆 复习指导 解题
  • 简介:一、椭圆中的定点问题例1(2018届高三“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考试联盟”10月联考数学)已知椭圆E的中心在坐标原点,焦点在坐标轴上,且经过A(-2,0),B(2,0),C1,3/2三点。

  • 标签: 椭圆 追踪 定点问题 坐标原点 坐标轴 数学
  • 简介:在泰山版小学信息技术第三册(上)的内容中,提及利用系统的“画图”程序,从一幅图中编辑裁取出一个椭圆形的图片。教材只是用二个图片进行对比,说明图片经过修改能得到椭圆形的效果,但没有相应的编辑方法。这个学习内容,可以说既有趣又实用,然而“画图”程序并没有提供椭圆裁剪的功能,教材也没有提供使用的方法,

  • 标签: 画图 裁剪 椭圆 编辑方法 信息技术 学习内容
  • 简介:圆锥曲线中的范围问题,是指确定某个变量的范围(如离心率、斜率、截距,点的坐标等),使得问题中给定的几何图形具有某种几何性质或满足某种位置(数量)关系.由于这类问题内涵丰富且极具综合性,因而倍受命题者的青睐.本文以椭圆为例,对这类问题的探求谈一点浅见.

  • 标签: 范围问题 探求 椭圆 圆锥曲线 几何性质 几何图形
  • 简介:椭圆的学习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求轨迹的问题。解决有关椭圆的轨迹问题主要有两种思路:(1)可先设动点的坐标为(x,y),然后根据已知的等量关系列出等式,再化简等式得到对应的轨迹方程;(2)首先分析图形中的几何关系,然后设出相应的椭圆的标准方程,求出a,b的值即可求出轨迹方程。

  • 标签: 轨迹问题 椭圆 轨迹方程 等量关系 标准方程 等式
  • 简介:圆是特殊的椭圆,相比椭圆来说具有更多优美的性质.通过换元法可将椭圆“圆化”,从而把椭圆问题转化为关于圆的问题,使解题过程更简捷.

  • 标签: 椭圆 问题转化 解题过程 换元法
  • 简介:摘 要: 圆和椭圆是有关联的,椭圆具有圆的某些特性,比如特殊角 利用圆的这种特性,把椭圆周长公式推导出来,这个特性就是,不论圆的半径 R 是多少,当把四分之一的圆弧拉直后,它所对应的夹角 不变,因为这个特性适用于椭圆,所以椭圆的周长公式 L=4BC=4 就可以推导出来 。

  • 标签: 特性 特殊角 函数连续性 圆周长 椭圆周长
  • 简介:1.定义法例1已知△ABC的顶点B、C的坐标分别为(-3,0),(3,0),AB和AC边上的中线交于G,并且|GF|+|GE|=5,求点G的轨迹方程.

  • 标签: 标准方程 求法 椭圆 轨迹方程 定义法 ABC
  • 简介:江口拱坝的设计充分利用了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的拱坝体型优化研究成果,拱坝选用了椭圆拱坝方案,是目前完全采用优化体形作为基本体形且已建成的最高的拱坝(坝高140m),也是我国最早的3座椭圆拱坝之一.本文简要介绍了江口拱坝体型优化研究过程,并详细介绍了设计所采用的椭圆拱坝方案,同时对拱圈中心线曲率半径从拱冠到拱端的合理变化趋势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对拱坝进行优化设计效率很高,可满足设计规范要求,设计出的拱坝坝体应力分布较好,坝体方量较小;对拱坝设计规定拱圈中心线曲率半径从拱冠到拱端必须增大不是必要的,只要对拱坝的应力、稳定有利,曲率半径增大和减小都应是允许的.

  • 标签: 拱坝 设计 体型优化 椭圆线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