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玉米 /大豆套作模式是近年来我国旱地栽培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高效多熟种植模式,能有效实现土地用养结合与养分互补,是以生物多样性为基础的生态农业。

  • 标签: 玉米 大豆 根际 土壤磷素有效性
  • 简介:固氮菌是采用遗传工程选育的新型菌种,有较强的固氮能力和促进水稻、甘蔗等农作物生长的作用。我校生物小组对固氮菌在当地的应用进行了调查。

  • 标签: 固氮能力 小学科学 西樵 根鲜重 平高 创造发明
  • 简介:通过盆栽试验,确定了烟草根结线虫生防菌淡紫拟青霉IPC菌株在烤烟K326和云85的生长和定殖情况及其对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入菌剂2周和4周时淡紫拟青霉IPC菌株能在烤烟K326外表分离到,内则不能分离到;而不同时期在烤烟云85的外表和内都能分离到.在6周时2种烤烟的外表和内的分离数达到最大,8周时分离数减少.每个时期在2种烟草根分离到IPC菌株的菌落繁殖单位(CFU)都是外最大,其次是表,内最小.IPC菌剂处理后烤烟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在2周比对照减少,4周时比对照增多,6周和8周时与对照接近.表明生防菌淡紫拟青霉IPC菌株可以在烟草外表定殖和生长,而在内则较困难,菌剂施用2周时对土壤微生物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4周后抑制作用减弱.

  • 标签: 淡紫拟青霉IPC 烤烟 根际 定殖 根际微生物
  • 简介:初步研究了常见肥种浸施肥对绿竹造林的影响。结果显示,浆内加入磷酸二氢钾、尿素、过磷酸钙对造林第1年的成活率、萌发率及新竹的数量、大小都具有一定的提高和促进作用。对新竹的株数的影响,不同肥种间无显著差异,但磷酸二氢钾、尿素与对照有显著差异;对新竹直径的和的影响,各肥种与对照之间都有显著差异,但不同肥种间无显著差异。

  • 标签: 绿竹 浸根 施肥 效应
  • 简介:通过对我国18个省市地区的农作物土壤进行采样,使用木霉菌选择性培养基(TSM)和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PDA),对采样土壤中的木霉菌(Trichodermaspp.)进行分离和纯化,再与同一地区的多种植物病原菌进行平板对峙测试,筛选和保存了1300余株有拮抗功能的木霉菌株。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ITS&Tef1-α)鉴定,这些菌株分属9个木霉菌种。其中哈茨木霉(T.harzianum)和棘孢木霉(T.asperellum)为优势菌种,分别占29.07%和29.91%(总数:393和382株);其次是绿色木霉(T.viride),占筛选总数的14%(总数:185株);而渐绿木霉(T.viridescens)和康宁木霉(T.koningii)分别占7.53%和7.00%(总数:99和92株);深绿木霉(T.atroviride)和钩状木霉(T.harmatum)分别只占5%以上(总数:69和67株);长枝木霉(T.longibrachiatum)和橘绿木霉(T.citrinoviride)的群落在我国农作物土壤中的分布最少,分别只占1.5%和0.5%以上(总数:21和7株)。同时,为了解不同地区的木霉菌株对上海地区的草莓灰霉菌(Botrytiscinerea)的拮抗作用的差异性,选用14个不同地区的木霉菌株,通过对峙培养拮抗测定,筛选出6个木霉菌株,进一步做了抑制草莓灰霉病的室内生测试验。结果显示,来源于华东地区的木霉菌株TR78和TR85,在平板对峙试验中对草莓灰霉菌生长的抑菌率分别为85.49%和82.90%,室内生测对灰霉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0.19%和80.02%,显著高于(P〈0.05)其他菌株对灰霉病的防治效果。

  • 标签: 木霉菌 根际土壤 种质资源 多样性
  • 简介:以不同连作年限草莓土壤为材料,研究不同连作年限草莓土壤养分含量、酶活性、微生物数量及优势真菌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草莓土壤pH值和有机质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土壤速效钾、速效磷及碱解氮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土壤细菌、放线菌量呈先下降(0~5a)后上升(5~10a)趋势,真菌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土壤脲酶和蔗糖酶活性以连作5a最低,过氧化氢酶活性随着连作年限增加而上升;从连作土壤中分离鉴定出5种优势真菌:胶孢炭疽菌(C.gloeospo)、尖孢镰刀菌(Fusariumoxysporum)、枝状枝孢菌(Cladosporiumcladosporioides)、微紫青霉(Penicilliumjanthinellum)、产紫青霉(Penicilliumpurpurogenum).

  • 标签: 草莓 连作 土壤微生物 优势真菌
  • 简介:摘要:黑果腺肋花楸果实中具有丰富的多酚类物质,抗氧化性较强,可以有效地清除人体内的自由基,保护生物酶系统免遭破坏,保持人体正常生理机能,同时,其在药用、食用、园林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黑果腺肋花楸自20世纪90年代引种到国内以来,越来越受消费者的关注和欢迎,栽培面积迅速增加,应用前景广泛。

  • 标签: 黑果花楸 根际土壤 功能 微生物 筛选
  • 简介:摘 要:植物促生菌(Plant Growth 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因其能直接改变土壤元素形态、分泌生长素及抑制植物病原菌,从而促进植物生长发育,提高作物产量。本文重点梳理了PGPR在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植物抗逆性、抑制植物病原体及实际应用的功能方面进行了介绍,旨在为今后PGPR的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 标签: PGPR 促生机制 应用
  • 简介:摘要:湿地植物根部微生物对于植物健康和水质净化至关重要,但控制湿地植物从表至内微生物组组装的生态过程尚不完全清楚。本文以深圳市某人工湿地常见植物菖蒲(Iris ensata)、美人蕉(Canna indica)和蜘蛛兰(Hymenocallis littoralis)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的方法,研究这3种植物表至内细菌的群落组成、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差异。

  • 标签: 高通量测序 植物部位 β多样性 显著性差异分析 功能预测
  • 简介:设施农业是我国首要重点,而设施蔬菜农田具有高度集约化的特点,多年连作,土壤环境恶化,肥力降低,农作物病虫害严重。其中土传病虫害是引起连作障碍的主要因子,研究其治病机理,并介绍微生物在防治连作障碍中的应用。

  • 标签: 根际促生菌 连作障碍 生物防治 设施农业
  • 简介:摘要我国经济发展离不开水利工程的兴建,水利工程具有一定特殊性,多数建设在大山大河附近,施工条件比较恶劣,对施工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因此在现场管理上也面临一定难度,加上各种因素的影响,致使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水平较低。面对这种情况,相关施工企业高度重视现场管理工作,组建了专门的管理团队,并且制定各种管理制度。管理人员要高度重视每个环节的管理,为工程质量提供保障,同时保障工程顺利开展,并顺利完成。

  • 标签: 水利工程 施工现场 管理技术 分析
  • 简介:摘要:植物促生菌(PGPR)是定殖在植物并且能够促进植物生长发育的一类有益细菌,本研究从南宁市武鸣区黄瓜土和黄瓜根系中筛选出2株具有产IAA能力的菌株,分别命名为HH01和HH02。定量分析测定其产IAA能力,通过盆栽试验验证其促生能力。结果显示,菌株HH01和HH02产IAA浓度分别达到141mg/L和93mg/L;2株菌对黄瓜地上部分生长存在显著促进作用,其中HH01较HH02提苗促生长效果更好。本研究筛选出的优良PGPR菌株,可为今后生物菌肥推广应用提供菌种资源。

  • 标签: 黄瓜 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 IAA 盆栽试验 促生效果
  • 简介:师傅委派弟子去照看一片稻田。第一年,这位弟子小心翼翼地打理,稻田里的水从不短缺。水稻长得很茂盛,并获得了好收成。

  • 标签: 施肥 稻田 弟子 水稻
  • 简介:下课,我告诉老师,韩丁丁在花园里大便。老师气呼呼地把他找来,劈头盖脸一顿训:“你怎么敢在花园里拉屎?”韩丁丁心虚地说:“我在给花儿们‘施肥’呢!”老师哭笑不得地说:“那也不能在大庭广众下随意大小便哪,这样多不好!”

  • 标签: 施肥 老师 花园
  • 简介:为研究土壤特性对烤烟生长及其土壤生物学特征的影响,在大田条件下,通过壤土掺沙和壤土掺泥处理,分析烤烟微生物群落和土壤酶活性的变化。土壤微生物PLFAs多样性指数分析表明,不同土壤处理中壤土各多样性指数都相对较高。微生物生长分析表明,壤土有利于以糖类、脂肪酸类、氨基酸及酚酸类为碳源的微生物生长,掺沙后土壤则有利于以羧酸类、胺类为碳源的微生物生长,掺泥后土壤的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则表现最差。土壤酶活性分析表明,蔗糖酶活性以壤土最高;过氧化氢酶活性为壤土掺沙﹥对照﹥壤土掺泥;脲酶活性为壤土掺泥﹥对照﹥壤土掺沙。综合认为,壤土特性条件下土壤通透性能好,烤烟微生物结构与功能多样性丰富,且有利以酚酸为碳源微生物类群的繁殖,加之相应的土壤酶活性协调,因而最有利烟草生长。生产上可以通过适当客沙或客泥来改良土壤,以改善土壤生物学特性,促进烤烟生长。

  • 标签: 土壤特性 烤烟 生长 微生物群落 土壤酶活性
  • 简介:土壤微生物是植物修复及其强化修复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土壤微生物生态效应有助于深入探索修复机制,从而进一步提高修复效率。微生物生态效应反映土壤生态变化,对于有效评估强化调控生态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在总结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根微生物生态效应研究的基础上,综述强化调控措施与土壤微生物可能存在的相互影响,并分析利用微生物分子生态学技术评估强化调控措施施用风险的可行性。

  • 标签: 环境学 强化措施 植物修复 根际微生物 分子生物学技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论文通过连续4a实验研究重点探讨了O3对微生物量氮的积累效应。结果显示,对照组土壤微生物量氮随着小麦生长过程有先升高后降低的时序特征,且实验四年,变化相同,在臭氧熏气下,土壤微生物量氮也有同样的变化趋势,但是臭氧浓度的升高抑制了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并且臭氧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在第一年,T2处理组的抑制率明显高于T1处理组,随着浓度的上升,抑制率从0.4%上升到了1%。在长时间臭氧胁迫下,臭氧对土壤微生物量氮的抑制作用随臭氧作用时间的增长而增强,T2浓度实验下,第四年与第一年抽穗期微生物量氮差最大。

  • 标签: 小麦 微生物量氮 抑制率
  • 简介:在福建省东山县滨海沙地,对连栽条件下木麻黄林地和非土壤化学性质和酶活性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二代木麻黄林的和非土壤pH值均小于一代林,表明木麻黄连栽引起土壤酸化;土壤有机质、CEC值、水解性总酸度、全氮、水解氮、速效钾、交换性Mg^2+和ca^2+含量随着木麻黄连栽而降低,且心土层(20-40cm)差异更大,但土壤全磷、全钾变化不大;与一代林相比,二代木麻黄土壤磷酸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减弱,多酚氧化酶活性增大,脲酶无明显变化。第二代木麻黄林地土壤养分的消耗、生物活性的降低和有毒物质的累积等,可能造成土壤肥力衰退,林木生长受阻。

  • 标签: 木麻黄 连栽 根际 土壤化学性质 酶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