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牙髓及根尖疾病患者采取氢氧化钙糊剂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所接收的148例牙髓及根尖疾病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按照临床上所采取的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FC组和研究组,各组患者分别为74例。FC组采取甲醛甲酚合剂进行治疗,研究组则采取氢氧化钙糊剂进行治疗,对比FC组和研究组的治疗效果以及术后疼痛反应程度。结果研究组的牙髓疾病成功率68例(91.89%)以及根尖疾病成功率率67例(90.54%)均高于FC组49(66.22%)、52例(70.27%),研究组术后疼痛反应率6例(8.11%)明显高于FC组17例(22.97%),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牙髓及根尖疾病患者采取氢氧化钙糊剂进行治疗,提高了牙髓以及根尖的治疗成功率。

  • 标签: 氢氧化钙糊剂 牙髓 根尖周疾病 疼痛反应 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Vitapex糊剂治疗根尖炎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128例牙根尖炎患者,根据填充糊剂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64例,使用传统根管糊剂填充,观察组64例,使用Vitapex糊剂填充根管,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44%,对照组为87.50%,差异明显(P<0.05)。结论与传统根管糊剂相比,Vitapex糊剂治疗根尖炎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Vitapex糊剂 根尖周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硝唑和地塞米松联合治疗牙根尖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牙根尖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根管填充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复方甲硝唑糊剂根管填充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经治疗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6.3%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甲硝唑与地塞米松联合应用于牙根尖病患者的治疗,临床效果显著,药源充足,价格低廉,也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 标签: 甲硝唑 地塞米松 联合 牙根尖周病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老年人的牙髓病和根尖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特点。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2月——2017年2月于本院口腔科就诊的67例牙髓病或根尖病老年患者,将其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89颗患牙根管治疗的有效率,6个月、12个月后的治疗效果。结果根管治疗有效的牙数为82颗,占所有患牙的92.1%;6个月后复查的成功率为89.9%,12个月后为88.8%。结论根管治疗的成功率非常高,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的减弱,牙髓病和根尖病的治疗非常关键。

  • 标签: 老年 牙髓病 根尖周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硝唑和地塞米松治疗牙根尖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牙根尖病患者60例,采用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甲硝唑与地塞米松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用药,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8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疼痛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发生疼痛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甲硝唑与地塞米松联合治疗牙根尖病疗效显著,临床症状改善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甲硝唑 地塞米松 牙根尖周病
  • 简介:目的:评估牙髓血运重建术与根尖诱导成形术治疗年轻恒牙根尖炎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6颗诊断为根尖炎的年轻恒牙,采用牙髓血运重建术和根尖诱导成形术治疗的各13颗牙。比较治疗后两组临床效果、患牙牙根长度、根尖孔大小和牙根面积(RRA)。结果:术后3个月,牙髓血运重建组根尖孔大小的改变和RRA的增长明显快于根尖诱导成形组(P<0.05),而牙根长度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6个月,牙髓血运重建组RRA的增长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而根尖孔和牙根长度的改变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与根尖诱导成形术相比,牙髓血运重建术治疗根尖炎的年轻恒牙效果更佳。

  • 标签: 牙髓血运重建术 根尖诱导成形术 年轻恒牙 根尖周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非手术根管再治疗-根尖手术联合治疗难治性根尖炎临床疗效及预后效果。方法在我院收治的难治性根尖炎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前组用非手术根管再治疗-根尖手术联合治疗,后组用常规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好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着较大差异,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难治性根尖炎通过非手术根管再治疗-根尖手术的联合治疗,取得良好临床疗效和预后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非手术根管再治疗 根尖手术 难治性根尖周炎 临床疗效 预后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硝唑和地塞米松治疗牙根尖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牙根尖病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甲硝唑和地塞米松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8.21%,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硝唑和地塞米松治疗牙根尖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甲硝唑 地塞米松 牙根尖周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奥硝唑合剂在牙髓根尖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牙体牙髓病患者100例分为两组,每组50例,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奥硝唑合剂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率与疼痛程度进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较高,不良反应率与疼痛程度显著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牙髓根尖病患者应用奥硝唑合剂辅助治疗不仅能够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而且还能降低不良反应,减轻疼痛程度,在临床上推广普及很有价值。

  • 标签: 奥硝唑合剂 牙髓根尖周病 治疗效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Vitapex糊剂与传统根充糊剂治疗牙髓根尖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126例(126颗牙)牙髓根尖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63例,观察组采用Vitapex糊剂行根管填充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糊剂进行填充,对患者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0.48%,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率73.0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itapex糊剂治疗牙髓根尖炎,较传统根充糊剂疗效显著,术后疼痛感轻,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不同糊剂 牙髓病 根尖周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vitapex糊剂在乳牙根尖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76例乳牙根尖炎患儿,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选择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填充,观察组患儿选择vitapex糊剂填充,评价两组患者治疗成功率。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成功牙数分别为75个、86个,治疗成功率分别为82.4%、94.5%,观察组治疗成功率更高(P<0.05)。结论在乳牙根尖炎治疗中应用vitapex糊剂,能够提高治疗成功率,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vitapex糊剂 乳牙根尖周炎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牙慢性根尖炎一次根管治疗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90例乳牙慢性根尖炎一次根管治疗患儿,信封方法分对照组45例和实验组45例,对照组予护理常规,实验组予干预性护理对策。比较两组满意比率;一次根管治疗时间、治疗中疼痛度;护理前后咀嚼功能;感染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满意比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一次根管治疗时间、治疗中疼痛度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咀嚼功能相似,P>0.05;护理后实验组咀嚼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牙慢性根尖炎一次根管治疗者实施干预性护理对策效果好,可改善咀嚼功能,减少感染发生率。

  • 标签: 乳牙慢性根尖周炎 一次根管治疗 护理对策
  • 简介:欧洲心脏病学会(ESC)与欧洲血管外科学会于2017年发布了新版的《ESC外动脉疾病诊治指南》。与2011版指南相比,更新了14条推荐建议,新增了16条推荐建议。其中对于外动脉疾病的抗栓治疗,亦给出了详细的推荐意见以及循证医学证据。本文根据指南更新的循证医学证据,结合临床实际问题,重点对指南给出外动脉疾病抗栓药物治疗推荐意见进行解读,以期医务工作者能更好的理解和遵循指南。

  • 标签: 外周动脉疾病 抗栓药物治疗 指南解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发根尖病隐裂牙保存治疗的相关因素。方法90例并发根尖病隐裂牙病例,采取术前健康宣教、临时结扎患牙、调合、根管治疗、备牙、临时冠制作、全冠修复等治疗并进行分析。结果遵守保存治疗步骤病例,隐裂牙的成功保存达80%。结论并发根尖病隐裂牙,需遵循保存治疗步骤,注重保存治疗的相关因素,使患牙保存率增加。

  • 标签: 牙隐裂 根尖周病 保存治疗 相关因素
  • 简介:目的:研究雌激素缺乏大鼠根尖炎病变区HMGB1的表达。方法:将4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OVX组及SHAM组,暴露两组大鼠下颌第一磨牙髓腔,分别于开髓后0、7、14、21d时处死大鼠。采用HE染色、酶组织化学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法观测根尖病变组织的骨破坏程度,破骨细胞数、HMGB1的表达。结果:较SHAM组而言,OVX组大鼠根尖炎病变区骨吸收范围增大,破骨细胞数目增多,HMGB1的表达增强。结论:雌激素缺乏可增强大鼠根尖炎病变区HMGB1的表达。

  • 标签: 雌激素缺乏 根尖周炎 HMGB1
  • 简介:目的分析基牙牙髓炎、根尖炎对固定修复体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3月—2017年10月接收的固定修复后基牙并发牙髓炎根尖炎患者42例,观察诊断时确定患牙的体征依据,统计治疗后固定修复体保存情况。结果医生诊断时,以根尖部牙龈充血、肿胀、压痛为依据28例,占66.7%;以牙片为依据6例,占14.3%;以根尖部瘘管为依据5例,占11.9%;以犬齿凹压痛为依据3例,占7.1%。经治疗后,修复体保留且根管治疗顺利完成,保持原本的固定义齿功能患者19例,占45.2%;原固定修复体去除14例,占33.3%;姑息保留9例,占21.5%。结论临床诊断固定修复后基牙并发牙髓炎、根尖炎时,根尖部牙龈充血、肿胀、压痛及牙片为确诊的主要依据,不过经治疗后固定修复体的保留率尚不足50%,固定修复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患者基牙的牙髓情况。

  • 标签: 固定修复 基牙 牙髓炎 根尖周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氢氧化钙与Vita治疗慢性根尖炎疗效。方法随机选取自2014年11月—2017年11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慢性根尖炎的患者120例,随后采取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即氢氧化钙组以及Vita组,每组各60例。其中氢氧化钙组患者在进行根尖预备后采取氢氧化钙糊剂进行药物填封,而Vita组患者在进行根尖预备后采取Vita进行药物填封,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发生率、治疗两后的疗效以及治疗一年后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患者的疼痛发生率、治疗两后的疗效以及治疗一年后的疗效等情况均较好,但是Vita组患者的疼痛发生率、治疗两后的疗效以及治疗一年后的疗效等情况显著优于氢氧化钙组,两组患者的数据经过对比发现,数据差异明显,符合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根尖炎患者采取Vita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 标签: 氢氧化钙 Vita 慢性根尖周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氢氧化钙治疗慢性根尖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7年7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130例慢性根尖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65例观察组采用氢氧化钙治疗,65例对照组行甲酚甲醛治疗。观察两组疼痛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疼痛情况更优,两者I级、III级对比差异较大,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0.76%,高于对照组76.92%,P<0.05。结论氢氧化钙治疗慢性根尖炎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疼痛。

  • 标签: 氢氧化钙 慢性根尖周炎 甲酚甲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次法根管治疗术治疗牙髓病和根尖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3月~2018年4月,选择本院收治的牙髓炎和根尖病患者共计144患者为研究样本,根据抛硬币法分为参照组和治疗组各72例,参照组采取多次法根管治疗术,治疗组采取一次法根管治疗术,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牙髓炎成功率高于参照组,P<0.05。但两组根尖炎治疗成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疼痛发生率、操作次数和疗程时间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一次法根管治疗术治疗牙髓病和根尖病疗效显著,且治疗周期更短,操作次数更少,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一次法根管治疗术 牙髓病 根尖周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