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使用3MFiltekTMZ350和登仕柏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前牙邻面龋的疗效进行临床观察和对比方法临床选择422颗患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11颗,实验组使用3MZ350充填,对照组使用登仕柏复合树脂充填。按照各自产品说明书的步骤进行窝洞处理、黏结、充填、固化和磨光,经过半年、1年、2年后观察疗效。结果两种树脂的继发龋、边缘密合性、边缘着色、表明粗糙度、色泽匹配、牙龈健康状况Z在1年左右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Z350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前牙不仅满足了病患的美观要求,避免了冠修复造成的牙体损伤,同时大大降低了病人的经济负担。

  • 标签: 复合树脂,充填。
  • 简介:当今牙科学科发展及临床进展迅猛,新材料及新技术的不断出现让修复学尤其是美学性修复的领域有了极大暴涨性成长。经典的树脂美容修复是众多牙科医生修复牙体缺损微创方式中的首选。然而随着树脂材料本身的发展.对于材料的选用、修复牙位的范围、修复方式及具体技巧的变化,许多医生无法具悉其详。

  • 标签: 复合树脂修复术 牙科医生 牙体缺损 美容修复 树脂材料 修复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纳米树脂及自酸蚀黏接剂在前牙冠折美容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外伤致冠折或切角缺损前牙45例62颗牙齿,取模型,用蜡恢复外形后翻制硅橡胶印模,作为背板,分层填充牙釉质色及牙本质色树脂,精修,抛光,并在6、12、18、24个月对所有患牙随访,评价其临床效果。结果62颗患牙填充体,有2例树脂出现部分脱落,1例前牙切端出现磨损,3例出现树脂修复体边缘着色,56例填充体在24个月内的各项评价指标均达到临床满意。结论纳米树脂修复冠折前牙,磨除的牙体组织少,美观效果较好。

  • 标签: 前牙冠折 纳米复合树脂 直接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可见光固化前牙含瓷复合树脂修复中切牙切角缺损失败的原因,以便改进方法,增强临床的修复效果。方法对2004—2007年到我院就诊的60例中切牙切角缺损的病例用登士柏公司生产的可见光固化前牙含瓷复合树脂以及配套的酸蚀剂,粘结剂及光固化灯进行临床修复。结果经过3年的疗效观察,修复后优良者32例,占53.33%;一般者21例,占35%;较差者7例,占11.67%。结论可见光固化前牙含瓷复合树脂修复中切牙切角缺损已普遍应用于临床,但修复后也出现了一些失败的病例。这就要求临床医生牢记可能引起失败的原因,这样会使修复效果更趋于完美。

  • 标签: 含瓷树脂 中切牙 切角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对前牙间隙修复患者进行树脂修复、瓷贴面修复,做好效果比较。方法:通过选取90例前牙间隙及缺损患者,均于2020.3-2022.8月间收治,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研究A组、研究B组),对照组采用树脂修复,研究A组不备牙瓷贴面,研究B组备牙瓷贴面,做好满意度以及复查标准分析。结果:修复体美学效果分析,研究A组、研究B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A组、研究B组、对照组中修复体美学效果评分分别为9.31±0.47、9.52±0.36、8.69±0.81,经比较,研究B组效果最优,三组患者具有一定差异(p<0.05)。结论:对于瓷贴面材料来说,硬度、完整度具有明显优势,整体基础稳定,经研究表明,使用瓷贴面整体满意度较高。

  • 标签: 树脂修复 瓷贴面 前牙间隙修复 临床对比
  • 简介:改性树脂路面快速修复材料具有粘结性能好,养护时间短,耐腐蚀等优势,是一种安全、耐久、环保的路面快速修复材料,在修补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具有广阔的前景。本文对改性树脂快速修复材料特点进行分析,简要介绍了施工技术,并就其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进行了分析。

  • 标签: 水泥路面快速修复 改性环氧树脂 施工工艺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纤维桩树脂修复残根、残冠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病例80例,86个患牙,其中残根40个、残冠46个,经完善根管治疗后随机分为两组,39个采用纤维桩树脂修复,47个采用铸造桩核修复,两组均制作烤瓷冠粘结固定,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随访2年,纤维桩树脂核组成功率为92.31%,铸造桩核组成功率为91.49%。结论两组均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在某些方面,纤维桩树脂核更具优势。

  • 标签: 纤维桩 桩核 残根 残冠
  • 简介:光敏复合树脂可解决四环素牙、氟斑牙、变色牙、牙齿缺损患者的牙体修复.笔者从1998年6月至2001年2月对36例患者进行3年观察,发现4例光敏复合树脂修复材料有脱落、折断现象,现就其原因进行初步分析.

  • 标签: 光敏复合树脂 患者 修复材料 牙齿缺损 变色牙 氟斑牙
  • 简介:本文着重介绍应用复合树脂对临床不同类型牙体美容缺陷进行美学修复的临床设计方案、洞斜面设计、牙体美学分层修复颜色设计理念与方法,并结合临床病例对修复过程中重要环节如口腔微笑分析、牙体比色、牙体预备、酸蚀、粘接、牙体修复、抛光修整等操作步骤及临床要点进行归纳、总结。旨在为临床医生合理应用复合树脂进行牙体修复,获得良好美学效果提供借鉴和帮助,以期共同努力提高复合树脂牙体美学修复水平。

  • 标签: 复合树脂 美学牙科 牙体修复 粘接技术 临床治疗 微笑美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探究应用纳米树脂对前牙损伤患者进行美容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自2016年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50例前牙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光固化树脂材料进行前牙修复,研究组采用Z350纳米树脂进行前牙修复,比较两组患者美容修复后的外形美观、色泽修复、面容改善评分、美容修复的总有效率及患者对修复的满意度。结果经美容修复后,研究组患者对前牙的外形美观、色泽修复、面容改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美容修复的总有效率以及患者对修复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前牙损伤患者采用Z350纳米树脂进行美容修复,能有效提升前牙外形的美观程度和修复前牙色泽,从而能有效改善患者面容和提高患者对美容修复治疗的满意度。

  • 标签: 前牙 纳米树脂 美容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牙缺损分层美容树脂修复术的护理配合。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212例(452颗牙)前牙牙体缺损患者,在经治疗后半年复诊时,对失败病例做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经统计,失败病例包括缺损18颗(3.98%)、边缘着色10颗(2.21%)、继发龋6颗(1.33%)、边缘密合度能探及边缘缝隙7颗、明显边缘缝隙4颗,共计11颗(2.43%)、表面光滑度较正常釉质粗糙,可接受3颗、表面粗糙4颗,共计7颗(1.55%)。结论?前牙缺损分层美容树脂修复术的护理配合,具有较为显著的效果,而加强对关键步骤的护理配合,前瞻性分析其中容易出错点,并采取相应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减少失败病例的出现,提高治疗成功率,使患者更满意。

  • 标签: 前牙缺损 分层 美容 树脂修复术 护理 配合
  • 简介:摘要在大面积牙体缺损的修复中,单一应用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中,由于咀嚼力的作用充填物比较容易脱落。针固位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在不增加咀嚼压力的作用下,材料对来自侧向力的固位和抵抗力均显著增强。从牙齿健康所增进的裨益,以及对保留天然牙列重要性的认识出发,要求保留因龋病或创伤而造成的大面积缺损的牙齿,在不增加治疗成本的前提下,利用针固位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可使这种要求得到满足。

  • 标签: 针固位 光固化树脂修复 大面积的牙体缺损
  • 简介:摘 要:为了解决城市道路管网局部缺陷问题与原位点状修复工艺在实际应用中质量能得到有效控制,结合武汉新洲区阳逻旧城管网改造项目具体实施情况,对原位点状修复工艺进行研究,确定适合的施工工艺流程、材料固化时间控制、材料比例控制等关键因素。

  • 标签: 城市管网修复 非开挖 局部修复 原位点状修复 树脂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直接树脂充填法和间接树脂充填法修复后牙病理性磨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近期收治的60例后牙病理性磨损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间接的树脂充填修复法,对照组给予直接的树脂充填修复法,比较治疗1年后树脂充填的临床效果及咀嚼效率的情况。结果治疗1年后复查,间接法组患牙树脂充填体A级率优于直接法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及治疗1年后,间接法组的咀嚼效率高于直接法,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接树脂法比直接树脂充填法修复后牙病理性磨损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以及咀嚼效率,值得临床上的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直接树脂充填法 间接树脂充填法 牙齿磨损 临床效果
  • 简介:前牙直接修复,尤其是中切牙,对称性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临床医师可以利用根据蜡型制作的硅橡胶导板来修复腭侧壁和切缘:但是,椅旁徒手再现对称性,比如邻接面外展隙、宏观和微观表面结构、色彩学特征,结果常常不可预知。本文分步描述Ⅳ类洞的修复,既简化修复过程,又检查和纠正邻接面外形的对称性和色彩学特征。

  • 标签: 树脂修复 对称性 中切牙 前牙 直接修复 蜡型制作
  • 简介:目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评估玻璃-瓷内置体和不同复合树脂应用技术对边缘渗漏的作用。材料和方法将30个离体人磨牙分为3组,每组10个,分别于其颊面制备标准圆形五类洞。第一组复合树脂整层一次充填,第二组复合树脂分两层充填,第三组复合树脂并入β-石英瓷内置体充填。牙齿经热循环处理,然后放入0.5%碱性品红中24小时,切片并检查微渗漏。结果在充填体的近He边缘,用分层充填技术和用β-石英内置体的修复体之间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而用整体固化技术的修复体与其它技术相比,微渗漏显著增加。在龈边缘,用β-石英内置体的修复体微渗漏显著减少。用整体技术的修复体表现出显著增加的染料渗透性。结论应用玻璃-瓷内置体可以减少五类洞复合树脂修复体的边缘微渗漏。

  • 标签: 玻璃-瓷内置体复合树脂 修复 微渗漏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观察流动树脂和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楔形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56例1208个楔形缺损牙随机分为2组,经牙面处理后,A组用流动树脂充填修复楔形缺损,B组用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充填修复楔形缺损,随访2年。结果半年后复查A组成功率为96.55%,B组成功率为94.03%,P>0.05两组无显著差异性;1年后复查A组成功率为94.2%,B组成功率为90.93%,P>0.05两无组显著差异性;2年后复查,A组成功率为93.46%,B组成功率为84.95%,P<0.05两组有显著差异。结论流动树脂修复楔形缺损的临床疗效比较理想。

  • 标签: 树脂 楔形缺损
  • 简介:目的评价3种不同类型的复合树脂和一种有机化陶瓷复合树脂(ormocer)材料充填V类洞后的微渗漏情况。材料和方法在20颗近期拔除的离体磨牙颊侧和舌侧面制备40个V类洞。窝洞的牙台向边缘位于釉质上,龈向边缘位于牙本质上。牙齿被随机分为4组,每组5颗,充填如下:组Ⅰ,用流动树脂(TetricFlow);组Ⅱ,用混合型复合树脂(Z100);组Ⅲ,用可填压型复合树脂(Solitaire2);组Ⅳ,有机化的陶瓷复合树脂(Admira)。所有实验组,都严格按说明书进行操作。所有树脂材料一次完成充填。牙齿温度循环(200个循环;在4℃~60℃)后,浸入0.5%的碱性品红溶液中放24小时。所有的牙齿纵向剖开,在立体显微镜下进行观察。记录染料渗入的深度并用多个独立样本的非参检验和两个独立样本的非参检验来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各组间釉质和牙本质的微渗漏在统计学上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本研究中所有修复材料在减小微渗漏方面具有相同的效果。

  • 标签: 复合树脂修复体 微渗漏 同类型 充填V类洞 混合型复合树脂 树脂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