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越来越强, 我国实施的退耕还林、人工育林、中幼林抚育等政策加快了我国林业的发现,杉木作为我国林业重要发展的林木品种,因其生产速度快、适应能力强、经济效益高被广泛种植,但不同的抚育措施,对杉木林的生长效果影响不同,林木的生长速度不一,目前来说杉木林多以中小径材为主,缺乏大直径的杉木材,因此我们需要加强杉木林的科学抚育,选择优良育苗、科学规划管理来提高杉木林的生长速度,本文通过对杉木林的不同生长抚育措施来探讨适宜杉木林生长的最佳抚育措施,来提高林业质量、改善林业结构,促进我国林业的快速发展。

  • 标签: 杉木林 抚育措施 生长效果
  • 简介:摘要:以山西省特定区域的风景园林设计及规划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关于城市风景园林的设计及规划内容,从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山体、水系及各种植被等角度进行了分述,选择出适合当地风景园林规划及设计实践的方案,最大程度提升了省内的风景园林设计及规划综合质量。

  • 标签: 风景园林,区域特点,设计分析
  • 作者: 袁晔 方艺璇 刘功稳 高焱 沈光思 刘志鹏 朱柯雨 郑苗 毕擎 赵晨 徐又佳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6-15
  • 出处:《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1年第05期
  • 机构:浙江省人民医院(杭州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骨科 310014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 215004,苏州大学唐仲英医学研究院血液学研究中心 215123,苏州市中医医院骨伤科 215009,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 215300,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 215004,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质疏松症临床中心 215004,浙江省人民医院(杭州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骨科 310014,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 215004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质疏松症
  • 简介:摘要目的铁蓄积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生相关,髋部骨质疏松骨折存在骨髓造血细胞自噬异常;本研究希望了解铁蓄积导致骨量下降与造血细胞自噬功能之间相关性,探索骨质疏松症新的危险因素。方法使用雄性小鼠腹腔注射枸橼酸铁铵构建铁蓄积小鼠模型,ELISA检测血清铁蛋白和骨生成指标I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1NP),micro-CT检测股骨骨密度,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小鼠股骨和胫骨骨髓造血干祖细胞比例和细胞凋亡,流式成像检测骨髓造血干祖细胞自噬溶酶体形成;使用造血细胞条件性敲除Atg7基因小鼠Atg7flox/flox; Vav-Cre(本文以Atg7-/-表示)对Atg7-/-小鼠股骨进行micro-CT扫描、股骨和胫骨骨髓造血干祖细胞进行转录组测序。结果两组比较后铁蓄积组显示:血清铁蛋白升高、血清骨生成指标P1NP表达减低、股骨骨密度下降(P<0.05),骨髓造血干祖细胞比例异常升高(P<0.05)且伴随细胞凋亡比例增加(P<0.05),骨髓造血干祖细胞自噬溶酶体形成受抑制;在Atg7-/-小鼠中,骨髓转录组测序结果提示:铁代谢活动增强,铁载体相关基因Lcn2、膜铁转运相关基因Tfr2,Slc40a1(Fpn1)、Steap3、线粒体亚铁血红素生成通路中酶的调控基因Cpox的mRNA表达均升高,Atg7-/-小鼠骨量下降(P<0.05)。结论铁蓄积导致骨量下降可能与骨髓造血细胞自噬功能抑制相关;骨髓造血细胞自噬异常与骨量下降存在相关性。

  • 标签: 铁蓄积 骨量下降 造血细胞 自噬
  • 简介:摘要:自然水体含酚量降低,对于人们正常用水产生的影响较小,但当水体中被排放入大量工业废水,酚类性质的化合物含量提升,就会使破环水体结构,造成污染问题。酚类水体污染不仅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状态产生不利影响,引发急性中毒、神经系统紊乱等相应症状,还会对相关渔业、农田种植等产业产生相应的影响,导致水生植物、鱼类等死亡比例提升。当前,对水体中挥发酚检测方法多样,本文主要对常见的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HJ 503-2009)进行分析,并结合测定干扰要素的调查研究,对技术的具体应用形式进行总结。

  • 标签: 干扰因素 水体测定 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
  • 简介:摘要:森林资源进行有效的利用和整合,必须要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分类,本文从森林资源的森林分类、清查资源、动态监测以及经营方案等方面进行分析,期待为未来森林资源的合理规划和利用提供参考的建议。

  • 标签: 森林资源 分类经营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性别人群脂质蓄积指数(LAP)与颈动脉硬化患病风险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6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市中心医院健康医学部体检的大连市机关事业单位职工2 740例,其中男1 583例,女1 157例,收集该人群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及颈动脉超声等数据,计算体质量指数和LAP值。根据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将研究对象分为颈动脉硬化组(IMT ≥ 1.0 mm)和颈动脉正常组(IMT<1.0 mm),比较两组临床指标的差异。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颈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LAP预测颈动脉硬化的界值。结果男、女颈动脉硬化组在年龄、腰围、LAP、体质量指数、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收缩压、舒张压、高血压和糖尿病患病率均高于颈动脉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校正年龄、体质量指数、臀围、腰围、是否吸烟、是否饮酒、是否患高血压、是否患糖尿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后,女性LAP每增加一个四分位间距会增加颈动脉硬化的患病风险1.316倍(OR = 1.316,95%CI 1.063~1.629,P = 0.012);而对于男性,在校正上述因素以后,LAP对颈动脉硬化患病风险的独立影响消失;在女性,LAP预测颈动脉硬化的曲线下面积(AUC)达到0.713,显著高于体质量指数(AUC为0.614)和腰围(AUC为0.654),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男性人群中三个指标对颈动脉硬化的预测效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ROC曲线计算的预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最佳LAP截断值:男性为32.13 cm·mmol/L,女性为33.70 cm·mmol/L。结论LAP是女性人群发生颈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其对于颈动脉硬化的预测能力高于体质量指数和腰围,LAP ≥ 33.70 cm·mmol/L可作为筛查女性人群颈动脉硬化的最佳界值。

  • 标签: 颈动脉硬化 肥胖 脂质蓄积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性别人群脂质蓄积指数(LAP)与颈动脉硬化患病风险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6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市中心医院健康医学部体检的大连市机关事业单位职工2 740例,其中男1 583例,女1 157例,收集该人群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及颈动脉超声等数据,计算体质量指数和LAP值。根据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将研究对象分为颈动脉硬化组(IMT ≥ 1.0 mm)和颈动脉正常组(IMT<1.0 mm),比较两组临床指标的差异。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颈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LAP预测颈动脉硬化的界值。结果男、女颈动脉硬化组在年龄、腰围、LAP、体质量指数、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收缩压、舒张压、高血压和糖尿病患病率均高于颈动脉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校正年龄、体质量指数、臀围、腰围、是否吸烟、是否饮酒、是否患高血压、是否患糖尿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后,女性LAP每增加一个四分位间距会增加颈动脉硬化的患病风险1.316倍(OR = 1.316,95%CI 1.063~1.629,P = 0.012);而对于男性,在校正上述因素以后,LAP对颈动脉硬化患病风险的独立影响消失;在女性,LAP预测颈动脉硬化的曲线下面积(AUC)达到0.713,显著高于体质量指数(AUC为0.614)和腰围(AUC为0.654),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男性人群中三个指标对颈动脉硬化的预测效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ROC曲线计算的预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最佳LAP截断值:男性为32.13 cm·mmol/L,女性为33.70 cm·mmol/L。结论LAP是女性人群发生颈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其对于颈动脉硬化的预测能力高于体质量指数和腰围,LAP ≥ 33.70 cm·mmol/L可作为筛查女性人群颈动脉硬化的最佳界值。

  • 标签: 颈动脉硬化 肥胖 脂质蓄积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江西省成人脂质蓄积指数(LAP)与糖代谢异常的关系。方法于2018年3至7月在江西省14个城镇社区居委会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法入选18岁及以上受试者4 790名,对所有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包括人口统计学、受试者特征、疾病药物史、生活方式及心理情况等)、体格检查[测量计算身高、体重、腰围、血压、体质指数(BMI)、腰高比(WHtR)、LAP和内脏脂肪指数(VAI)值]和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诊断标准,诊断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和多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LAP水平(四分位数分组)与糖尿病前期、糖尿病的关系。结果糖耐量正常组2 996名,糖尿病前期组1 097例,糖尿病组697例。3组研究对象中,年龄、收缩压、舒张压、BMI、腰围、LAP、VAI、FPG、2hPG、TC、TG、LDL-C随糖代谢严重程度增加而增加,而HDL-C降低(P均<0.05)。根据LAP四分位数分为Q1组(LAP<16.52)1 196例,Q2组(16.52≤LAP<29.52)1 198例,Q3组(29.52≤LAP<50.22)1 195例及Q4组(LAP≥50.22)组1 201例。随着LAP水平的增高,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的患病率呈递增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校正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糖尿病家族史、家庭收入、吸烟史、饮酒史、运动情况、血压及BMI后,以低LAP水平组(Q1)为参照,最高LAP水平组(Q4)的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患病风险优势比(95%可信区间)分别为2.94(2.26~3.83)和5.00(3.58~6.97)。结论LAP与血糖代谢异常密切相关,LAP值越大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患病风险越高,对糖代谢异常的预警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标签: 糖尿病 脂质蓄积指数 糖代谢异常 糖尿病前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合理的造林密度对楠白木的生长及其经济效益起到关键的作用,本文用不同密度的八年生楠白木实验林的观测数据资料,分析造林密度对林分生长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以探究楠白木合理的造林密度。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造林密度对楠白木林分胸径、蓄积、出材生长有显著影响,对树高生长量无显著影响,造林密度为3.0m×3.0m时较为合理。投资管理成本与造林密度成正比,造林密度越大,成本越高;总收入、纯利润与造林密度呈抛物线的关系,当造林密度为3.0m×3.0m时,八年生楠白木产量最高,经济效益最大。

  • 标签: 楠白木 造林密度 林分生长 经济效益
  • 简介:【摘 要】 目的:通过对飞行员的体检指标分析,掌握飞行员健康状况,为制定和实施有针对性地预防、诊疗、健康教育和健康保障提供依据。方法:对137例飞行员2017-2019年连续三年一般状况(年龄、身高、体重、心率)的调查及对血压、血脂(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胆固醇)、尿酸、空腹血糖进行检测,今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各检测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2017-2019年受检者中肥胖检出率分别为2.92%,3.65%,4.38%;高血压检出率分别为13.13%,17.51%,18.25%;血脂异常检出率分别为28.47%,33.58%,34.31%; 高血糖检出率分别为3.62%,8.03%,10.95%。收缩压和年龄、心率、空腹血糖、甘油三酯、尿酸、BMI有相关性,且均呈正相关;舒张压和年龄、心率、空腹血糖、甘油三酯、尿酸、BMI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有相关性,且均呈正相关。结论:飞行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及肥胖的检出率逐年升高;血压与年龄、心率、空腹血糖、甘油三酯、尿酸、BMI、低密度脂蛋白及胆固醇存在正相关关系。

  • 标签: 高血压,血脂异常,高血糖,肥胖,飞行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局部枸橼酸抗凝的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RCA-CRRT)应用于肝衰竭患者时,发生枸橼酸蓄积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入住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行RCA-CRRT肝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在CRRT过程中是否存在枸橼酸蓄积(血清总钙/游离钙比值≥2.4)将入选患者分为蓄积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平均动脉压(MAP)、去甲肾上腺素(NE)用量、血乳酸(Lac)浓度、肝功能状态、枸橼酸量、滤器使用时间及预后;用非条件逻辑回归分析患者发生枸橼酸蓄积的危险因素。结果48例行RCA-CRRT的肝衰竭患者中有20例发生枸橼酸蓄积蓄积组),共进行96次CRRT;其余28例患者未发生枸橼酸蓄积(对照组),共进行106次CRRT。两组年龄和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蓄积组患者MAP较低〔mmHg(1 mmHg=0.133 kPa):66.9±13.6比86.4±8.3,P=0.032〕,NE用量较高(μg/min:16.3±8.4比5.9±2.8,P=0.015),血Lac水平较高(mmol/L:4.89±1.45比2.98±0.87,P=0.004),肝功能受损更严重〔总胆红素(TBil,μmol/L):220.4±45.2比163.4±43.8,P=0.012;肝功能Child-Pugh评分(分):12.0±2.5比8.8±1.4,P=0.029;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分):31.30±8.22比21.78±6.40,P=0.041〕,每小时枸橼酸用量(mmol/h:27.4±6.9比19.3±4.9,P=0.032)及总枸橼酸用量(mmol:3 393±809比1 819±502,P=0.039)更高。虽然两组患者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蓄积组28 d病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0.0%比28.6%,P=0.039)。非条件逻辑回归分析显示,MAP〔优势比(OR)=2.901,95%可信区间(95%CI)为0.921~19.493,P=0.019〕、NE用量(OR=2.098,95%CI为1.923~12.342,P=0.002)、血Lac水平(OR=5.201,95%CI为3.211~9.433,P=0.012)、Child-Pugh评分(OR=1.843,95%CI为0.437~7.420,P=0.018)、MELD评分(OR=3.012,95%CI为0.384~12.843,P=0.031)、每小时枸橼酸用量(OR=4.254,95%CI为1.734~11.839,P=0.011)和总枸橼酸用量(OR=4.109,95%CI为1.283~18.343,P=0.001)是发生枸橼酸蓄积的危险因素。结论肝功能严重受损患者合并组织低灌注时,应避免使用枸橼酸抗凝或减少枸橼酸用量,以避免发生枸橼酸蓄积

  • 标签: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局部枸橼酸抗凝 肝衰竭 枸橼酸蓄积 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