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经过十多年的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活动,目前我国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普遍有所提高,但是高校教育中仍存在着重成才、轻成人,即重功利、轻素质的一些倾向。造成这一倾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对文化素质教育的理解还存在认识上的不足。应从3个层次上理解文化素质教育:其一,文化素质教育的锋芒是针对忽视人文教育,即解决“做人”的问题;其二,文化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加强中华民族文化教育,即解决“做中国人”的问题;其三,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交融,即解决“做现代中国人”的问题。

  • 标签: 高等教育 文化素质 人文文化 科学文化 民族文化
  • 简介:梦想是时代的缩影,是人类最原始的世界观和内心需求。要说童年时代的叔子与同龄的孩子们有什么不同,那就是他比别人读的古书多,接受的是爱国主义和传统文化的教育。

  • 标签: 杨叔子 内心需求 书香世家 石钟山 人生理想 湖口县
  • 简介:这本《叔子教育雏论选》选录了叔子先生1981年至2010年10月间的教育论述,凡90篇。先生十分谦虚,名之日“雏论”,而且一再宣称:他是校内外许多教育专家的学生,许多思想是向他们学来的。其实,文集涉及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诸多方面,可谓内容丰富;其中有很多影响深远的思想,可谓不刊之论,甚至是经典之论。

  • 标签: 教育论述 育雏 出版 育人 2010年 教育专家
  • 简介:翻开高中的某个漫漫长日,耳畔还萦绕着语文老师用低沉的声音,吟咏出《石钟山记》。第一次知道“湖口”这个地方,大抵出自此处。可惜,那时的我们只当它是一篇要记住字词句的课文而己,凼此,没有太多的人愿意去细细品读它,就如同高中记忆一隅,也安放着老师说的一句“华科有一位教授的考研要求,是背《论语》。”的话一样,不曾在心中泛起任何波澜。

  • 标签: 杨叔子 院士 学院 中国 流年 诗情
  • 简介:2013年4月18日,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科学家、教育家叔子应邀到湖北文理学院作了以“踏平坎坷,成人成才”为主题的报告。党委书记马小洁、校长李儒寿、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700多名师生代表一起聆听报告,报告会由副校长魏跃春主持。

  • 标签: 中国科学院院士 湖北 讲学 党委书记 副校长 科学家
  • 简介:宋公园作汽叔子鼎,汽即谶字,读为滥。汽是由邾分化出来的小国,此鼎是宋共公为二女儿出嫁所铸。鼎的出土地枣庄徐楼村一带是古书中所说的古滥国的地界。

  • 标签: 宋公园作汽叔子鼎 枣庄 徐楼村
  • 简介:少飞甜甜地叫了文碧华一声,少飞答应了文碧华,文碧华决定和少飞跟少勇一起打工

  • 标签: 嫂子真爱 拯救脸 最美嫂子
  • 简介:镇江自古英才辈出,这里记述的瑞年、青年和华年则是这英雄群体中的一门三烈。在抗日救亡风雨中成长瑞年姐弟3人出生于镇江城里一个普通的知识分子家庭。瑞年生于1916年,是家的长女,青年生于1921年为次女,胞弟华年生于1922年。

  • 标签: 杨青 英雄群体 杨瑞 英才辈出 第一次国共合作 知识分子家庭
  • 简介:宝森,字钟秀。祖朵仙,伯父小朵,均为著名微调花旦。父孝芳,业武生。堂兄宝忠,演须生。安徽庐州府合肥县(今合肥市)人。幼从名伶陈秀华习老生,时出演于斌庆班。摹拟余叔岩,颇为神似。曾到上海演唱,深受各界欢迎,声誉且驾宝忠而上之。尝与“四大名旦”之一的荀慧生合演于北京各戏院,唱作皆规矩大方,且独具特色,世称“派”。曩昔,曾与马连良、谭富英、奚啸伯并称“四大书生”。能戏甚多,如《南阳关》、

  • 标签: 杨宝森 杨派 余叔岩 荀慧生 谭富英 马连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近日来,我们班掀起了一阵魔方热。数学老师老师称得上是魔方高手,所谓“名师出高徒”,杨明豪在老师的指导下,玩魔方的技术已经是炉火纯青了。瞧,杨明豪坐在座位上开始速拧啦。他手指快速拨动着魔方,已经快到出现残影,看得人眼花缭乱。“咔咔咔……”三下五除二,短短十几秒钟,他就能将一个杂乱无章的魔方还原了。因此,他就有了一个外号,叫“快手杨明豪”,后来,同学们就干脆叫他“快手”了。

  • 标签: 数学老师 魔方 杨明 名师 座位 还原
  • 简介:从短片《指望》到电影史诗《一一》,约翰·安德森所著《德昌》一书全面评价了德昌所有的电影作品。德昌的电影作品致力于解答台湾人与台湾社会的关系这一问题,揭示了岛内杂烩文化中的生活所呈现出的复杂性。安德森确认了德昌电影中运用的关键性叙事策略、形式手法、道德视界以及社会政治关怀。通过对德昌电影

  • 标签: 杨德昌 电影作品 台湾社会 台湾人 安德 政治关怀
  • 简介:我的同学小,虽说是个男生,但他的性格总是既小气又有点“娘”。他课桌抽屉里躺着的一把小梳子,每至课后,总是被拿出来整理他那自认为很帅的发型。他桌上摆的任何东西,别人是碰不得的,如若不小心碰到,就要被他数落。他的同桌在考试时向他借文具,这本是举手之劳,他却要经历一番心理挣扎才慢悠悠地对别人说不借,弄得别人哭笑不得。

  • 标签: 中学生 作文 语文学习 课外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