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对于这段吊诡的历史,李约瑟的答案是:“欧洲宗教改革,文艺复兴,成立民族国家,实行资本主义,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一套行动,一有俱有”;“中国之经济制度,迥不同于欧洲。继封建制度之后者为亚洲之官僚制度或官僚封建制度,而不为资本主义……大商人之未尝产生,此科学之所以不发达也。”他并不认为科学是西方文化的产物——中国缺少的不是科学,而是现代科学。

  • 标签: 李约瑟难题 科学技术 资本主义 封建制度 官僚制度 宗教改革
  • 简介:试解李约瑟难题安作相李约瑟难题的提出李约瑟(JosphNeedham,1900-1993),这位世纪的同龄人,热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一部《中国科学史》使他闻名于世,也成为中国人民的挚友。他以惊奇的心情,赞叹中国在中古时期高超的科技水平。他熟知中国历...

  • 标签: 李约瑟难题 《梦溪笔谈》 科技成果 中古时代 近代科学革命 知识阶层
  • 简介:摘要:本文从对“李约瑟难题的界定入手,探讨了STS视域破解“李约瑟难题”的方法。通过分析STS的内涵,探析了“李约瑟难题”的内容实质,重点从社会文化、社会制度、经济发展、科技人才教育培养等几个方面分析了“为何近代科学没有产生在中国”;进而从科学技术与社会视域下的“教育体制改革”“强化科学技术交流”“扩大社会科技共享”等方面提出了破解“李约瑟难题”的具体建议。

  • 标签: STS 李约瑟难题 科技发展
  • 简介: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儒家思想长期占据着主流地位,它在维护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封建制度的同时,阻碍了近代科学在中国的产生.本文从儒家思想在封建社会占主流地位论证入手,分析了儒家思想中的伦理观、价值观和宇宙观等方面对近代科学的阻碍机理.

  • 标签: 李约瑟 李约瑟难题 儒家思想 官方哲学 近代科学
  • 简介:李约瑟所作《文明的滴定》提供了迄今对于"李约瑟难题"最具有系统性的解答,对于透视明清时代中国科技状态与发展潜质乃至理解整个中华文明历史研究,有重要参考意义。本文首先指出,理解李约瑟该书,首先需要把握他的方法论倾向,包括谨慎的历史进步论、反对欧洲中心主义、不承认五种社会形态依次递进说、结构论与文明史观。进而,文章将李约瑟对"李约瑟难题"的解答归纳为3项论说,即"亚细亚官僚制度"是中国难以在明清之际实现向现代科技飞跃的体制原因、现代科学与古代中世纪科学具有本质区别、中西自然法观念差异及有机论与机械论世界观差异构成中西科学道路差异的重要原因,并结合作者本人对明清历史的研究进行解读与评论。结论认为,李约瑟倾一生之力就"李约瑟难题"所做的回答是一份宝贵知识财富,其中包含一些推测、模糊,甚至可质疑成分,但确乎提供了关于明清中国没有兴起现代科学的迄今为止最为全面、深入的参考答案。

  • 标签: 李约瑟 李约瑟难题 明清社会 中西科学
  • 简介:摘要拥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国拥有光辉灿烂的历史,为何近代科学产生于欧洲却没有产生于中国?英国学者李约瑟抛出的这个问题让几代中外学者苦苦探索着其中的奥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遗憾的是至今都没有一个公认的最为权威的答案。对此问题的回答有很大现实意义,只有完全破解了“李约瑟之谜”,才能抓住问题之根本,从而推动当代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

  • 标签: 李约瑟难题 封建制度 重农抑商 儒家思想
  • 简介:问题的提出约600年前的这个时节,我国明朝航海家郑和正率领着他那庞大的船队劈波斩浪于印度洋之上。这是他那个时代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航海活动,在人类绚丽多彩的征服海洋的画卷上,又增添了浓重的一笔。在1405—1433的28年中,郑和船队七下西洋,遍访亚洲和非洲的三十余个国家,每每在“洪涛接天,巨浪如山”的茫茫大海中“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履通衢”。

  • 标签: 中国 明朝时期 “郑和下西洋” 李约瑟 航海事业
  • 作者: 佚名
  • 学科: 军事
  • 创建时间:2019-10-25
  • 简介:而说为什么中国古代科学脱离的其自我发展的轨道而在近代为西方科学所,本文对以郑和航海为代表的中国航海业的中衰和著名的李约瑟难题进行了比较研究,使得中国传统科技和航海事业均缺乏深刻的社会动力

  • 标签: 李约瑟难题 比较研究 研究启迪
  • 作者: 佚名
  • 学科: 军事
  • 创建时间:2019-10-13
  • 简介:从对郑和航海和中国传统科学技术的中衰的比较研究中,(三)郑和下西洋和中国传统科技都表现出一定的内敛性、封闭性、保守性,因为如果假设中国传统科学技术体系可能实现自我突破

  • 标签: 李约瑟难题 比较研究 研究启迪
  • 简介:在阐述李约瑟难题的基础上,提出在中国科技发展仍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的今天,破解该难题是极具有现实意义的。并从制度化儒家的形成及其对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发展影响的视角,对李约瑟难题内容中的核心部分进行了试解,对如何消除这种思想的残余,进而加速中国的科技发展,给出一些建议性的看法。

  • 标签: 李约瑟难题 制度化儒家 中国科技发展
  • 简介:李约瑟难题是中西比较科学史研究中的一个著名问题,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尝试从科学精神缺失的角度解答"李约瑟难题",并进一步探讨导致近代中国科学落后的真正原因。

  • 标签: 李约瑟难题 科学精神 科学落后 原因
  • 简介:摘要:近期我认真研读了世界著名的中国科技史家李约瑟博士撰写的《东西方的科学与社会》,收获良多、感触颇深。全文围绕一个问题,即“中国古代有杰出之科学成就,何以近代科学崛起于西方而不是中国?”,以对比分析中欧两种制度,以及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各个领域的差异作为切入点进行分析阐释。我也将从四个方面为大家阐释和解读这篇文章,同时也提出我的个人观点和看法。最后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下“李约瑟难题”的现实意义。

  • 标签: 官僚制度 生产方式 创新思维
  • 简介:所谓象思维,是指产生于阴阳五行理论和象数易学,以元气、阴阳、五行和卦象等为基本思维要素,具有一定推演规则.并通过对诸思维要素的推演来建构多种象模型,进一步用这些象模型来解释并把握宇宙、社会和人生的一种思维方式。象思维的逻辑过程分为三个步骤:观物取象、象有其理、以象释物。象思维促成中国古代自然哲学和自然科学领域产生了大量象模型理论。但在以近代科学思维方法为参照的前提下,象思维显示出四种局限性特征:玄思性特征、感性化特征、普适性特征以及封闭性特征。由于这些局限性特征,导致象思维固然能够建构庞大的象模型理论,但并不能促成近代意义上的科学革命在中国产生。

  • 标签: 象思维 象模型理论 科学 李约瑟难题
  • 简介:亚里士多德对知识的层次划分、科学产生要素的理论分析与推动科学产生的教育实践,可以总结为亚里士多德的科学观。借用这一科学观,可以从三个方面对李约瑟难题进行探究:细化科学的内涵,理清两个追问的意义,从教育角度回答李约瑟难题。基于上述探讨,可以检视清代教育制度对"惊奇、闲暇与自由"的鼓励不足且消极,科学因此无从提升,逐渐落后于西方。这些教育问题至今仍存在,中国科学要迎头赶上,还需要进行更大力度的教育改革。

  • 标签: 亚里士多德 李约瑟难题 清代教育制度
  • 简介:偶像,是我们价值观、人生观的榜样,他们或育睿智的思想,或育励志的人生。孔子曰:“见菩无不及。”2014—2015学年度,本刊特设“名家讲堂”,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偶像“菩”的力量。开篇,我们采访了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第一副院长叶小史,请他讲讲对于“文明复兴”的思考。

  • 标签: 李约瑟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 党组书记 文明复兴 人生观 价值观
  • 简介:古代中国科技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是当时公认的世界科技中心。然而,近代中国科技每况愈下引起了中外学者的关注,尽管至今没有形成共识,但“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是根本问题之一,杰出人才培养的最大障碍是“读书做官”价值观及其主导的“知识评价”制度。因此,培养杰出人才的根本措施,是转变弥漫于古今教育的“读书做官”价值观,改革“知识评价”制度。

  • 标签: 钱学森之问 杰出人才 知识评价
  • 作者: 佚名
  • 学科: 军事
  • 创建时间:2019-11-05
  • 简介:然后请李约瑟作《中国之科学与文化》的专题演讲,  李约瑟在遵义、湄潭访问浙江大学期间,中国科学社遵义地区社友会10月25日上午9点在浙大文庙大成殿召开科学社年会

  • 标签: 李约瑟浙江大学
  • 作者: 佚名
  • 学科: 军事
  • 创建时间:2019-05-28
  • 简介:李约瑟的意义就是研究中国科学史,    对于李约瑟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史的工作本身,    李约瑟的巨著确实主要是研究中国科学史

  • 标签: 中国误读 李约瑟纪念 李约瑟诞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