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福,男,汉族,字寿堂,生于1939年,积玉斋主人。现为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东方艺术家学会、中国书画创作院理事、高级书法师、北京华夏书画院院士。近年来作品在全国和国际书法大赛中获金奖和一等奖12次、银奖和二等奖8次、优秀奖6次。2010年5月获上海榜书法大赛优秀奖登在书法报第1期上。2012年5月获上海榜书法大赛优秀奖登在书法报第22期上。

  • 标签: 1939年 2010年 优秀奖 协会会员 书画创作 书法
  • 简介:箕(1452—1505),湖北嘉鱼人,明代理学名士,师从陈献章,曾数次到江门求学。曾撰修《新会县志》,著有《大厓李先生诗文集》。《明史》及《明儒学案》中有其传记,但学界对其研究较少。为便于对箕相关问题研究的展开,通过爬梳史料,对其生平事迹进行钩稽。

  • 标签: 明代 嘉鱼 李承箕 年谱
  • 简介:抗战时期的国民政府军政部兵工署第21工厂(其前身为南京金陵兵工厂,现为重庆长安汽车责任有限公司)厂长干,是我国现代兵器工业史上最具成就且享有盛誉的兵工专家。他自1919年踏入兵工行业的大门,到1947年主动辞去兵工署第21工厂厂长职务,前后服务兵工界近30年,从科长、技正、工程师、课长、处长、部长直到厂长、副署长,未曾一日间断过,这在中国近代兵器工业史上是少有的;他主持金陵兵工厂(抗战时期更名为兵工署第21工厂)20余年,呕心沥血,千辛万苦,先后完成了该厂内部的整理,内迁过程中的拆卸、搬迁及迅速复工等工作,并领导该厂不断拓展、不断扩大,最终成为抗战时期中国最大的兵工企业,为支撑抗战作出了贡

  • 标签: 国民党组织 兵工厂 抗战时期 兵工企业 工厂厂长 三民主义
  • 简介:明代箕曾数次远赴江门师从陈献章问学,深得白沙之学的真传,黄宗羲《明儒学案》将箕列入白沙之门。箕在诗文创作或与友朋的书信中,彰显出其对心与理、动与静、名与实、出与处、孝与义、义与利等理学方面的考究,强调“动静有同功,内外无二致”“本然之心”及“教有义方,一本于我”的理学思想。

  • 标签: 明代 李承箕 理学思想
  • 简介:请求判令时风集团赔偿四原告因昌云死亡而造成的损失182201.74元,本案受害人昌云乘座存在缺陷的车辆因缺陷而发生事故导致其死亡,[评析]本案属受害人昌云乘座被告时风集团生产的三轮农用车因车辆发生事故致其死亡

  • 标签: 产品责任 时风集团产品 李承富诉
  • 简介:摘要高层建筑是城市发展的必然产物。高层建筑反映了现代新的技术成就,给城市带来了新的活力及形象,但是由于目前许多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格格不入,使人们对它产生了的冷漠感、距离感。本文探讨了高层建筑在设计处理方面与城市空间环境的结合、协调问题,以达到科学合理的利用城市空间的目的。

  • 标签: 高层建筑设计 城市空间 协调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房地产业的飞速发展,高层建筑越来越多。设计时结构方案选择不合理,将导致建筑安全隐患、预算与实际花费悬殊等不良后果,所以结构设计方案的选择和优化显得非常重要。结构优化的过程往往是一个反复修改和计算的过程。在结构方案设计阶段,结构设计师能够初步确定一个合理的结构设计方案,对其进行结构计算分析后进行优化,使结构的受力更加合理、建筑材料得到最高效的利用,对工程结构的设计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 标签: 结构方案 结构设计 结构施工图 优化
  • 简介:摘要在当前社会经济水平飞速提高与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包括公路在内的交通事业也随之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起公路的质量。由此也就使公路的养护技术成为了公路管理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对施工阶段与使用阶段常常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有效规避是使公路得以正常运转的关键。笔者在本文之中尝试性的以公路的施工养护为切入点,简要分析当前我国公路养护技术之中所存在的相关问题,并且结合这些相关问题提出几点自以为有效的管理和防范方法。

  • 标签: 公路施工 养护技术 管理措施 防治措施
  • 简介:或许,在猫世界里,踩到尾巴是不可以饶恕的吧。我家来了一只猫。它不怕人地喵喵叫,而我恰好有整盒的猫粮和一只洁白磁盘,我们便一拍即合,刚见面就亲近起来。这只猫个头挺大,初见时是傍晚,便取名曰大。大是美国猫,想必听不懂中文,但我们还是叫得十分亲切,柔意盎然。柔意盎然,这正是大。通体漆黑,四爪洁白,两颗玻璃珠般的眼睛中间,有一小块长椭圆形的白毛。朋友说,这是比纯黑猫还要更通灵的猫,是非常聪明的。比起通灵黑猫的神秘乖戾,

  • 标签: 块长 玻璃珠 白毛 上台阶 家林 推拿按摩
  • 简介:我喜欢八月终九月初夏末短短的几天,尤其喜欢这期间的海滨.我每年一到八月下旬,总要去海滨,我不爱好游泳,却喜欢于秋意来临,避暑的客人纷纷离去之后,在日益清静的海滨散步.终短何日好。

  • 标签: 九月初 巴协 我不知道 就这样 下乙 跑来跑去
  • 简介:甫良重返上海,已是1941年的秋天。公共租界里正时疫流行,每天都有贫民死于霍乱与伤寒。头发斑白的胡石言在戒备森严的外苏州河桥上等了很久,才见到一辆挂着日本军旗的轿车笔直驶来,停在哨卡前。就在车门被拉开的瞬间,警戒线外的记者们开始骚动,举着的相机发出一片陕门按动之声。甫良脸上蒙着一只黑色的眼罩,一条左腿已经失去,裤管被高高地扎在腰间。他从一名日本军官手中接过两根拐杖,拄在腋下,姿势古怪地走到胡石言面前,扭头,用那只独眼扫视着桥上的那群记者。说,记得明天多买几份报纸。

  • 标签: 公共租界 苏州河 警戒线 日本 记者
  • 简介:一在我面前,有两个人。一个是我的父亲,一个是母亲。父亲叫曾国安,母亲叫黄元淑。直到今天我仍然对这两个名字感到陌生。我从未叫过父亲和母亲的名字。在我的印象中,父母的名字只有在我填家庭成员的表格时才会想到。每次听到别人大声的叫父母的名字时,我都会觉得很不好意思。

  • 标签: 母亲 父亲 名字 父母 家庭成员 煤油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上班必经之地。被开垦成了蔬菜园绿爬上一层层山坡地走近。松垮的土再下一场大雨,就要坍塌下来水从小山顶流下流入农人砌筑起的小池里他要用春水来灌溉他种下的果蔬你看见墓地,就在菜地的角落处一块青砖立起的碑。看不清主人的名字

  • 标签: 山坡地 菜园 灌溉
  • 简介:临近半夜。忽然雨就来了。落在尚未合上的杏黄牛皮书的字里行间,浸了松花色的帘子。伏在桌子上打盹的人被惊醒,接来新雨浅斟一盏茉莉香片,风过犹香。虽不是旧年的雨水。却也是萃了天地日月精华的灵物“一杯为品,两杯即是解渴的蠢物”——如今谁记得许多。虽是个不会品茗之人,倒也有一套穷讲究的茶经,第一泡切记迅速倒掉,清灰尘的。第二泡不妨浸久些,才甘。

  • 标签: 《晚茶》 中学 语文 作文
  • 简介:家宝与香是在达铺镇的篾香坊认识的。达铺镇俗称篾香之城。制香作坊不计其数。刚去时,家宝做晾香工,后来作坊缺人手,又去“染香脚”——“染香”与“晾香”,是做香工艺中最后的几道工序,无足轻重,埋汰又赚钱不多。家宝的理想,是做一名成熟的制香师傅。香比家宝稍晚一年去那家香坊打工。那是一个暴雨初歇的下午。雨水浇过的晒香场赤红遍地。日头刚一露脸,便像熔炉里的铜汁四处泼溅,耳际里听到潮湿的水泥地面发出被吮吸的寒牢声响……家宝被老板训了一通,因为那场暴雨来得迅疾,晾晒的篾香未及收好,有一些被淋了雨。老板黑着脸,口口声声要扣家宝工钱。

  • 标签: 作坊 暴雨 老板
  • 简介:一五一节前一天的下午,我和七十三岁的老爸又来到德惠公园,陪他第三次相亲。

  • 标签: 五一节 中国 当代文学 小说
  • 简介:<正>清晨,师达坐在摇摇晃晃的公共汽车上恹恹地时断时续地打着盹儿,一个紧急刹车使他猛地睁大了眼睛。他挺直腰板,向车窗外望去,已经司空见惯的城市风景使他很快又收回了目光。车厢内,目力所及的乘客们都是熟悉的陌生人了,在这些人身上,师达十分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目光茫然、神态慵懒,把真心藏得很深,心的触角却探得很远……这是都市人共同的影子,也是都市人共同的悲哀。来自农村的师达跻身于城市已经十年了,这个城市也已接纳了他,

  • 标签: 目力所及 熟悉的陌生人 紧急刹车 城市风景 高考落榜 回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