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诊断技术在脑静脉窦血栓临床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脑静脉窦血栓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MRI检查,其中18例并行MRV检查,25例行CT检查,行脑血管静脉血管造影检查者为16例,比较检查结果。结果30例行MRI检查,检查符合17例,符合率为56.67%,CT检查符合为6例,符合率为20.0%,明显低于MRI符合率(P<0.05);MIR+MRV检查、DSA检查符合率均为100%。结论在脑静脉窦血栓的临床诊断上,MRI与MRV准确性高,对其形成有重要诊断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核磁诊断 脑静脉窦血栓 诊断价值 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在增强扫描应用静脉套管针,观察所取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科600例增强扫描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在使用套管针后的效果。结果通过护士娴熟的穿刺技术、穿刺部位的选择、套管针的连接及应用、心理护理等方面,使得减轻了患者的疼痛感,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结论核磁共振检查已经在临床工作中广泛应用,静脉套管针的应用,降低了穿刺部位的外渗状况,降低了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具有良好的效果。因此,值得在临床工作推广应用。

  • 标签: 核磁增强扫描 静脉套管针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诊断脑静脉窦血栓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脑静脉窦血栓患者30例,对所有患者都进行MRI诊断检查,其中20例患者联合进行MRV检查,24例患者实施CT检查,观察核诊断脑静脉窦血栓的效果。结果MRI检查以及MRI联合MRV检查的诊断准确率都明显高于CT检查的诊断率(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静脉窦血栓患者实施诊断检查,能够提高诊断准确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核磁诊断 脑静脉窦血栓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乳腺癌诊断核磁共振检查(MRI)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到我院就诊的47例疑似乳腺癌患者,予以3.0核磁共振检查(MRI),以病理检查为标准,观察乳腺癌的诊断符合率。结果经病理检查结果显示,本组47例疑似乳腺癌患者,乳腺癌26例,发病率为55.32%,其中11例肿物<2cm,15例肿物≥2cm;经MRI检查结果显示,乳腺癌24例,其中,9例肿物<2cm(诊断符合率为81.82%),15例肿物≥2cm(诊断符合率为100.00%),整体诊断符合率为92.31%(24/26)。结论将检查用于乳腺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正确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乳腺癌 核磁检查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胶质瘤手术前后应用核磁共振(MRI)弥散张量成像(DTI)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接诊的脑胶质瘤患者25例进行研究,术前术后皆予以常规MRI与DTI检查,对比分析临床效果。结果18例Ⅰ-Ⅱ级患者术后临床症状有显著改善(P<0.05),但7例Ⅲ-Ⅳ级患者术后症状无显著改善(P>0.05);肿瘤病灶区、灶周水肿区平均弥散系数(MD值)相较于正常白质区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3个区FA值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核磁共振DTI可明确脑胶质瘤和周围脑白质纤维束关系,其MD值与FA值可区分不同区,为术前手术方案确定与术后预后评估提供参考,值得借鉴。

  • 标签: 核磁共振 弥散张量成像 胶质瘤 术前术后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腹部CT与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结石诊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2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肝外胆结石患者70例,通过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腹部CT与胰胆管成像检测,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70例患者经腹部CT检查后,检出率为51.4%(36/70);经仪胆管成像检查后,检出率为91.4%(64/70),仪胆管成像检出率显著高于腹部CT(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比较,诊断肝外胆结石时,仪胆管成像检出率显著高于腹部CT,结果更加准确,因此可在临床诊断中广泛应用。

  • 标签: 腹部CT 核磁胰胆管成像 肝外胆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诊断在判断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2月~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血管性痴呆患者30例为A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30例为B组,并选择同期健康老年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均给予诊断,扫描、计算患者两侧海马体积、大脑左右径与颞叶沟回间距,进行比较分析。结果B组海马体积显著大于A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颞叶沟回间距明显高于A组、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的临床判断上,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核磁诊断 血管性痴呆 判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后路椎间盘镜髓摘除的全程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2月期间进行后路椎间盘镜下髓摘除的96例的临床全程护理资料。结果96例并发椎间盘炎1例,神经根水肿1例,经积极治疗后症状消失;96例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7天。结论作好后路椎间盘镜髓摘除手术术前、护理能有利于手术的顺利完成,术后密切观察术后病情、预防各类并发症、作好出院指导能有效巩固手术疗效,避免疾病复发。

  • 标签: 后路椎间盘镜 髓核摘除术 全程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路椎间盘镜下髓摘除的护理配合,方法,对34例后路椎间盘镜下髓摘除的护理配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进展顺利,手术时间30~90分钟,中出血5~15ml,无因手术体位或其他护理问题引起的并发症。结论后路椎间盘镜下髓摘除具有创伤小,切口小,对病人的生理,心理影响小,出血少,安全性高,疗效满意的优点,良好的手术配合与手术护理密不可分。

  • 标签: 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盘镜 护理
  • 简介:一束平行粒子经有界磁场偏转后会聚于一点,此现象为聚焦;一束粒子从一点向不同方向经有界磁场偏转后平行射出,此现象为发散。近几年的高考与各地联考题中频繁出现此类题型,现从模型、母题、子题等方面来研究此类问题,以期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 标签: 发散 聚焦 应用 有界磁场 偏转 粒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加用关节松动、超短波及温热治疗卒后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卒后肩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关节松动、超短波及温热治疗。结果治疗4周后,与治疗前相比较两组VAS评分及Furl-Meyer上肢功能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VAS评分及上肢功能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O.05)。结论关节松动、超短波结合温热治疗有助于改善脑卒中患者肩痛症状。

  • 标签: 关节松动术脑卒中肩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手法碎小切口白内障摘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于2012年1月到2014年1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120对(120眼)老年性白内障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分别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对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及和第七天的裸眼情况和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后1天及7天视力情况相比较可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并发症方面相比较可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小切口摘除与超声乳化对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方面相比较差异显著,临床效果好,应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手法碎核 小切口白内障 超声乳化
  • 简介:你知道在网络世界中被视为“全民公敌”的计算机病毒是怎么产生的吗?20世纪60年代初,在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贝尔实验室,程序员道格拉斯·麦克利、维克特·维索斯基和罗伯特·莫里斯在玩一种叫“芯大战”的电子游戏。因为程序是游走在计算机的记忆的,因此便被命名为芯大战。在玩游戏的过程,三个年轻人却意外制造了“计算机病毒”的雏形。

  • 标签: 磁芯 计算机病毒 电子游戏 贝尔实验室 网络世界 程序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