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考察大蒜油明胶包衣的稳定性。方法以大蒜素含量为测定指标,测定大蒜油和混合物于光照、高温和高湿条件下的含量变化。结果在光、热、湿的影响因素下,明胶包衣中大蒜素的含量没有明显变化,而混合物中大蒜素的含量明显下降,说明明胶包衣降低了大蒜油的挥发性。结论大蒜油明胶包衣具有一定的抗光照性、热稳定性和湿稳定性,其稳定性明显优于单纯大蒜油。

  • 标签: 大蒜油 明胶微丸 稳定性
  • 简介:报告了阿霉素磁性明胶球(Adr-MG-ms)的制备与性质,研究了超细氧化铁粒子的合成和磁性明胶球(MG-ms)在狗体内的栓塞效果。阿霉素磁性明胶球由2%阿霉素(Adr)、68%明胶和30%的磁铁粒子组成,球的平均粒径为22μm。在体外实验中,药物释放速度证明球有缓释的性质,磁铁粒子的平均粒径约为10nm,磁性明胶球与^99mTc标记磁性明胶球通过导管分别输入狗的肝动脉内进行栓塞,照相和血管造影显示在未加外磁场时磁性明胶球在左右肝叶分布几乎相等,而在1200高斯的外磁场作用下,靶部位肝左叶的球分布是肝右叶的2.25倍,而甲状腺、脑、心脏的球很微量,结果表明磁性明胶球在外磁场作用下是一个很好的治疗肝癌的栓塞剂。

  • 标签: 阿霉素 磁性明胶微球 肝动脉栓塞
  • 简介:药品制剂生产中需经过起始物质、半成品(中间体)、散装品、终产品这四个过程[1]。在药物制剂发展过程中,以小(pellets)、囊(microcapsules)、球(microspheres)、泡(1ipospheres)和颗粒(microgranules)技术和产品为代表的多元制剂(muhiparticulatedosageforms)因其具有的优点发展迅速,而且其在上述制剂过程中有些药物已经以制剂中间体的形式在我国获得批准。显然,在多元制剂中,分成小和微粒(Pelletsandmicroparticles)两大类,小被称为大颗粒(1argerparticles),粒径以毫米计,而微粒包含囊、球、泡和颗粒[2],其粒径一般小于1mm,故粒径以微米计。

  • 标签: 小丸 制剂生产 质量 微丸 药物制剂 中间体
  • 简介:摘要目的制备托西酸舒他西林明胶球,去除苦味。方法用正交设计法优化托西酸舒他西林明胶球的制备工艺,以及高效液相法测定托西酸舒他西林明胶球的含量,计算球载药量。结果托西酸舒他西林的最佳制备工艺为油水相比例为2080,药物与明胶比例为4060,乳化剂用量为3.0%,明胶浓度为10g/mL。结论该制备工艺可行性好,去除托西酸舒他西林的苦味,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 标签: 托西酸舒他西林 明胶微球 正交设计
  • 简介:中药制备工艺研究中的评价指标中药制备工艺研究中常用的评价指标有,中药的制备方法中药制剂中很早就有制剂,中药制备工艺的研究

  • 标签: 中药微 丸药学 微丸
  • 简介:摘要: 研制克拉霉素( CLM)缓释,先将其制备成速释的固体分散体,再以固体分散体为原料,加入 HPMC等骨架缓释材料,挤出滚圆法制备克拉霉素缓释,并通过单因素实验以溶出度为指标对处方进行了优化。得到最佳处方工艺筛选为:固体分散体时 CLM与聚维酮( PVP)之比 1∶2, CLM与 PVP、大豆磷脂之比 1∶2∶1;缓释中固体分散体的量为 15%,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HPMC)用量为 4.5%。克拉霉素缓释制备工艺简单易行,值得进一步的工业化生产。

  • 标签: 克拉霉素 缓释微丸 制备工艺 释放度
  • 简介:摘要目的设计并制备以明胶为针尖、透明质酸为底座的可分离式微针,探讨其实现透皮载药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模板法制备针,选用明胶作为载药针尖,透明质酸作为基座。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针微观形貌,万能拉力机检测其力学性能,穿刺实验证明其结构可分离。结果制备的针形貌完整,呈圆锥形针状阵列;力学测试结果表明,当针应变为300 μm时,应力为(25.72±8.07)N;透皮实验结果表明,明胶针可穿透新西兰大白兔耳朵,透明质酸底座被少量清水溶解。结论可分离式微针制作简单,使用方便,可穿透皮肤角质层,具有潜在的透皮载药应用前景。

  • 标签: 分离微针 明胶 透皮 给药
  • 简介:摘要 目的:综述中药近年来的制备工艺的进展,主要包括中药的研究现状、中药的优势和制备方法。方法:查阅相关中药的文献综述,对其进行分析归纳。结论:中药作为新型制剂,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良好的研究价值。

  • 标签: 微丸 中药微丸 制备工艺
  • 简介:明胶的生产方法,包括浸皮、脱色、加灰、加酸、清洗、加热出胶、蒸发、滴胶、烘干、包装等,其中浸皮、脱色、加灰、加酸和清洗按以下工序步骤:1、焖皮:将水、皮、生石灰、二氧化氯、氯化钠按100:30-60:5-20:15-30:5-15的比例混合并充分搅拌,放置5至10天;

  • 标签: 生产方法 明胶 二氧化氯 生石灰 氯化钠 脱色
  • 简介:目的:制备返魂草,改善口感,服用方便。方法:采用层积法制备返魂草,通过含量测定,确立最佳制备工艺。结果:采用淀粉、晶纤维素等辅料层积法制备,其含量检测指标符合规定。结论:以淀粉、晶纤维素等为辅料制备出的溶出度重现性好,质量稳定,口感好。

  • 标签: 返魂草微丸 制备工艺 含量测定
  • 简介:摘要制备二甲双胍缓释明胶球并对其进行包衣,同时对其相关性质进行考察。以天然可生物降解的明胶为载体材料,液体石蜡为油相,司盘-80为乳化剂,用乳化-交联法制备二甲双胍明胶球并考察了球形态、粒径大小和分布、载药量和包封率等性质。此工艺制得的明胶球粒径分布良好,包衣球达到了缓释口服球制剂学的要求。制备工艺简便、重现性好。

  • 标签: 二甲双胍 缓释 载药量 包封率
  • 简介:采用连续流动系法对肝动脉栓塞用莪术油明胶球的体外释放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流速、介质、交联剂用量及交联时间和球的粒径均对体外释放有影响,但灭菌对球的体外释放无影响。12小时后,释放80%的药物。药物从球中的释放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释放机制为溶蚀加扩散。

  • 标签: 莪术油 莪术醇 明胶微球 体外释放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挤出滚圆法制备尫痹,研究制备的最佳工艺和处方。方法用挤出滚圆造粒机制备尫痹;采用单因素考察和正交设计筛选最优处方和工艺条件;考察粉体学性质、收率和体外溶出效果。结果用挤出滚圆法制备的尫痹圆整度好,大小均匀,收率高,体外溶出迅速。结论挤出滚圆法可以制备中药尫痹。该工艺简便易行,制得的质量好。

  • 标签: 尫痹 挤出滚圆法 正交设计 溶出度
  • 简介:目的制备复方中药舒胸速释,筛选速释的最佳制备工艺和处方,使理化性质差异较大的各成分达到同步释放。方法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复方中药舒胸速释,以阿魏酸、红花黄色素、三七总皂苷为体外溶出考察的主要指标性成分,对中加入的崩解剂种类和用量、粘合剂和表面活性剂等处方因素进行筛选,并采用正交设计试验以筛选最优处方。结果在处方中加入复合崩解剂(20%泡腾崩解剂、5%羧甲基淀粉钠),以70%乙醇(含2%十二烷基硫酸钠)为粘合剂,可使制备的舒胸速释在1min内迅速崩解。在模拟人体胃肠道生理条件下,舒胸速释中红花黄色素和三七总皂苷体外释放的f2值为77.34,红花黄色素和阿魏酸的f2值为58.67,三七总皂苷与阿魏酸的f2值为67.83,表明三者的释放度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通过加入复合崩解剂,可以使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的舒胸速释迅速崩解,从而使复方中药中理化性质差异较大的各种成分达到同步释放。

  • 标签: 舒胸速释微丸 挤出滚圆法 同步释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三丙烯酸酯明胶球(TAGM)门静脉栓塞(PVE)的安全性以及TAGM联合弹簧圈PVE与完全弹簧圈PVE诱导未来残余肝(FLR)增生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3月至2018年6月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胆道一科连续完成的、因各种肝脏疾病需行大部肝切除21例患者资料。根据栓塞材料不同分为行远侧TAGM+近侧弹簧圈PVE组(TC组)和行远侧+近侧弹簧圈PVE组(CC组)。比较两组患者PVE后并发症、肝功能、血常规、FLR增生度、肝切除类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TC组共纳入8例患者,其中男性、女性各4例,年龄(55.3±7.7)岁。CC组共纳入13例患者,其中男性11例,女性2例,年龄(52.6±11.3)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种类、FLR体积、FLR体积比、标准化FLR体积比、手术类型及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肝衰竭率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成功实施PVE,TC组均实现了FLR有效增长,其中1例患者因肿瘤进展未能手术;CC组有4例患者未能最终手术,其中1例患者因出现门静脉左支、主干血栓,1例患者因肿瘤进展,另外2例患者因FLR增长不足。与CC组相比,TC组FLR增生度更高[(9.0±2.8)%比(5.2±3.8)%,P<0.05],增生速度[(11.4±7.1) ml/d比(6.9±5.2) ml/d,P>0.05]、增生率[(33.6±20.1)%比(20.9±15.1)%,P>0.05]有更高的趋势。结论采用TAGM联合弹簧圈行PVE安全有效,比完全弹簧圈PVE能诱导更高的FLR增生度。

  • 标签: 肝疾病 门静脉栓塞 三丙烯酸酯明胶微球 弹簧圈 大部肝切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晚期肺癌介入治疗中应用钢圈+明胶海绵颗粒栓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1月-2021年9月收治的晚期肺癌介入治疗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在随机数字表下将其1/1纳入两组,对照组单纯明胶海绵颗粒栓塞,观察组钢圈+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1年平均生存时间长于对照组(P

  • 标签: 微钢圈 明胶海绵颗粒栓塞 晚期肺癌 介入治疗 生存情况
  • 简介:摘 要 目的:优选芯粒径及缓释层增重,得到与原研一致的产品。方法:采用多功能制粒 /包衣机上药、包缓释层的工艺,比较不同粒径、不同包衣增重,筛选出长效缓释最佳工艺。结果:通过实验得出 500~600μm晶纤维素芯以及 17%缓释层增重,最佳。结论:该工艺操作简便、实用,可以用于产品的大生产。

  • 标签: 盐酸文拉法辛 缓释微丸
  • 简介:目的:采用流化床上药包衣技术制备埃索美拉唑镁肠溶.方法:选择含药层药物浓度、隔离层增重、肠衣层增重为影响因素,以肠溶耐酸力和释放度为评价指标,采用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肠溶处方,并对最优处方进行验证.结果:最优处方为上药浓度19.16%,隔离层增重17.15%,肠衣层增重66.15%,优化处方实测值与预测值相近.结论:该处方工艺可行,重复性良好,质量稳定可靠.

  • 标签: 埃索美拉唑镁 肠溶微丸 Box-Behnken 效应面法 处方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