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血清的存在能满足细胞的生长繁殖需求,但实际生产中血清提取工艺复杂,成本高昂,给大规模生产带来困难,不利于商业化开发。常见细胞源疫苗血清残留对疫苗免疫效果有很大的影响,而无血清培养基避免了血清所带来的血源性污染等问题,其成分和含量明确,制备流程简易,提高了实验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有利于获得高质量的生物产品,与天然培养基等传统的培养基相比有着许多优势。随着生物科学的发展,细胞血清培养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已成为生物工程重点研究课题。我们简要综述了无血清驯化细胞的发展历程、应用,及血清培养基的组成成分、优缺点等内容,以期对未来细胞培养技术的发展进程提供助力。

  • 标签: 无血清 培养 细胞株
  • 简介:摘要肺癌是第一大常见恶性肿瘤,肺癌干细胞的研究为肺癌诊断和治疗带来新的契机。为更好了解肺癌干细胞以及研究靶向肺癌干细胞的肿瘤疗法,肺癌干细胞的分离鉴定显得尤为重要。血清培养法已经是分离培养肿瘤干细胞的经典方法,也被广泛应用于肺癌干细胞的分离。本文综述了无血清培养基分离肿瘤干细胞的研究应用。

  • 标签: 肺癌干细胞 无血清培养基 分离
  • 简介:本研究观察血清培养培养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并比较与含10%胎牛血清培养培养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异同.采集正常足月剖宫产胎儿脐带,用MesenCult-XF血清培养液或含10%胎牛血清培养培养.观察不同培养培养的间充质干细胞细胞的形态、免疫表型、细胞周期、增殖分化潜能及对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采用血清MesenCult(R)-XF培养培养的MSC平均传代倍增6.57±0.7倍,含血清培养培养的MSC平均传代倍增4,59±0.45倍(P<0.05);两种培养培养的MSC均表达CD44、CD90、CD73、CD105抗原,不表达CD31、CD45、HLA-DR及CD34等抗原,表达程度无明显统计学差异;血清培养培养的MSC(65±5.2)%均为G0/G1期细胞,含血清培养培养的MSC(62±3.1)%为G0/G1期细胞(P>0.05);两种培养培养的人脐带MSC均可向成脂细胞、成骨细胞分化;血清培养培养的脐带MSC按1000、5000、10000、20000个细胞/孔接种密度与反应细胞和刺激细胞共培养的每分钟闪烁值(CPM)分别为(6.43±0.47)×104、(4.30±0.38)×104、(1.97±0.13)×104和(0.24±0.03)×104,含血清培养培养的MSC与不同密度的混合淋巴细胞共培养的CPM值分别为(7.85±0.07)×104、(5.64±0.12)×104、(3.09±0.18)×104和(1.73±0.05)×104.结论:血清培养培养的细胞均为MSC,有传代增殖潜能,传代可达临床治疗MSC细胞量,并可避免异种蛋白致敏.

  • 标签: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无血清培养液 MesenCult-XF无血清培养液 细胞治疗
  • 简介:摘要:文章主要是分析了Vero 细胞血清培养基的组成,在此基础上讲解了Vero细胞血清细胞培养基的发展,望可以为有关人员提供到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血清培养基分离U2OS人骨肉瘤肿瘤干细胞,并鉴定相关肿瘤标志物表达。方法体外培养人骨肉瘤U2OS细胞株和U2OS人骨肉瘤肿瘤干细胞,免疫荧光检测U2OS人骨肉瘤肿瘤干细胞球中CD105表达。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人骨肉瘤U2OS细胞株和U2OS人骨肉瘤肿瘤干细胞Nanog和Oct4蛋白表达。采用半定量PCR检测人骨肉瘤U2OS细胞株和U2OS人骨肉瘤肿瘤干细胞SOX2、Nanog和Oct4mRNA的表达。结果荧光显微镜下可见,U2OS人骨肉瘤肿瘤干细胞球中部分细胞CD105呈阳性表达。免疫印迹检测结果显示人骨肉瘤U2OS细胞株的Nanog和Oct4蛋白相对表达量为0.853±0.404和0.603±0.153,均明显低于U2OS人骨肉瘤肿瘤干细胞0.973±0.305和0.827±0.322(均p<0.05)。半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U2OS人骨肉瘤肿瘤干细胞SOX2、Nanog和Oct4mRNA的相对表达量为0.190±0.027、0.178±0.025、0.170±0.021,均明显高于人骨肉瘤U2OS细胞株0.032±0.009、0.086±0.016、0.019±0.006(均p<0.05)。结论人骨肉瘤U2OS细胞株中存在肿瘤干细胞,血清培养可用于分离培养人骨肉瘤肿瘤干细胞。

  • 标签: 骨肉瘤 骨肉瘤干细胞 无血清培养基 悬浮培养
  • 简介:目的: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ssueinhibitorofmetalloproteinase-1,TIMP-1)是与乳腺癌预后不良显著相关的分子。本研究旨在探讨TIMP-1的作用机制是否包括其降低血清所导致的细胞凋亡。方法:对TIMP-1表达质粒进行酶切及序列测定;用脂质体转染的方法将含TIMP-1的质粒及对照质粒分别转染到MCF-7细胞中,Westernblot检测TIMP-1蛋白的表达;在血清培养条件下,流式细胞仪检测对照质粒转染克隆与TIMP-1稳定表达克隆凋亡的变化。结果:与转染对照质粒的克隆相比,TIMP-1转染克隆中TIMP-1蛋白的表达显著上调。血清培养条件下,对照克隆细胞相对凋亡率为(7.18±1.12)%,TIMP-1表达克隆T10和T13相对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63±0.39)%和(1.07±0.9)%(P〈0.05)。结论:TIMP-1过表达降低血清所导致的细胞凋亡。

  • 标签: TIMP-1 无血清培养 MCF-7 细胞凋亡
  • 简介:目的:研究血清培养基悬浮培养人结肠癌细胞系HT29,筛选并鉴定HT29结肠癌细胞系中肿瘤干细胞相关亚群。方法:通过血清培养基筛选结肠癌细胞系肿瘤于细胞相关亚群。应用克隆形成实验、表面标志检测、双苯酰亚胺(Hoechst)33342染色检测来确定培养细胞中肿瘤十细胞比例及其培养后的肿瘤干细胞含量变化。结果:结肠癌细胞系HT29中约50%的肿瘤细胞在血清培养基中能够存活、增殖,形成自南飘浮的细胞球。细胞球可连续传代,若重新接种于含血清培养基中可重新贴壁分化,分化后细胞与培养储存的HT29细胞形态无明显差异。流式细胞仪检测表面标志,HT29细胞系中CD44+细胞含量为(44.18±2.18)%.而细胞球中CD44‘细胞含量为(83.41±11.21)%:双苯酰亚胺33342染色检测提示HT29中侧群(sidepopulation,sp)细胞含量为(3.82±0.08)%.而细胞球中含量明显增高。结论:结肠癌细胞系HT29可在含生长因子的血清培养基中悬浮生长,并维持细胞系。该细胞系中含有一定比例的具有增殖和自我更新能力的结肠癌干细胞样细胞亚群。表面标志以及双苯酰亚胺33342检测差异提示细胞球中仅部分细胞具有干细胞的功能。

  • 标签: 结肠癌 肿瘤干细胞 侧群细胞 无血清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人结直肠癌细胞系血清培养形成细胞球的最佳方法,以及对球体内的间质化标志物进行检测。方法结直肠癌细胞系LOVO、HT29、SW480、SW620及HCT116悬浮培养在添加了细胞生长因子的血清培养基(SFM)中,并传代更新及诱导分化。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系细胞球中间质化标志物N-cadherin及Vimentin的表达情况。结果特制的SFM中5种细胞系均能形成细胞球,与亲代细胞保持一致的细胞形态,并能稳定的传代增殖,加入血清诱导分化贴壁生长。细胞球中表达间质化标志物N-cadherin及Vimentin。结论结直肠癌细胞可以通过血清培养方法得到悬浮生成的细胞球,细胞球内可检测到间质标志物的表达。

  • 标签: 结直肠癌 肿瘤细胞球 无血清培养 上皮-间质转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清中生殖激素的水平及双侧睾丸体积,探讨其与不育精子症患者之间的相关性,提供诊断及治疗的依据。方法应用磁分离酶联免疫检测法。根据血清生殖激素FSH、LH、PRL,T基础浓度的测定结果,将96例精子症男子分为三组进行结果分析。结果无精子症血清生殖激素用x±s表达。A组FSH3.07±1.6mIU/mL;B、C组PSH、LH、PRL分别为8.52±1.98mIU/mL、33.32±18.88mIU/mL、4.37±0.98mlU/mL、8.32±5.19mIU/mL、16.23±4.45ng/mL、17.94±8.85ng/mL。A、B、C三组(下称三组)T分别为4.32±1.72ng/mL、3.58±2.49ng/mL、2.97±1.92ng/mL。以上所测数据与相应项目的生育男子正常参考值(x±s)(下称正常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A组LH2.76±0.92mIU/mL、PRL12.25±4.29ng/mL,其水平低于正常组,与其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三组T,T/LH值明显降低,且双侧睾丸体积缩小,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本研究证明,检测生殖激素水平异常及双侧睾丸体积缩小,与男性不育精子症有密切关系。

  • 标签: 生殖激素 男性不育 无精子症 下丘脑-垂体-睾丸轴 睾丸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测定血清FSH与睾丸体积比值,分析穿刺有精子与穿刺精子患者该比值的相关性,从而预测精子症患者精子的存在性,探讨精子症患者穿刺取精的可行性。方法128例研究对象均确诊为精子症的患者,其中包括梗阻性精症患者(OA)和非梗阻性精症患者(NOA),使用Prader睾丸模型测量患者睾丸体积的大小,化学发光法测定患者血清FSH的水平,并计算其血清FSH/睾丸体积值,经皮附睾或睾丸穿刺成功后镜下检测有无精子,并根据穿刺结果分为精子组和有精子组。结果无精子组睾丸体积平均数小于有精子组,精子组血清FSH水平平均数高于有精子组,精子组血清FSH/睾丸体积值平均值高于有精子组,并且两组之间都有统计学差异,其中以血清FSH/睾丸体积值两组之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虽然精子的年龄平均数小于有精子组,但两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利用ROC曲线优选的睾丸体积切点值为12ml,此点其敏感性为92.4%,特异性为94.1%,睾丸体积ROC曲线的AUC为0.923;优选的血清FSH水平切点值为12.58mIU/ml,此点其敏感性为74.8%,特异性为83.8%,FSH水平ROC曲线的AUC为0.802;优选的血清FSH/睾丸体积值的切点值为1.16,此点其敏感性为98.2%,特异性为95.5%,血清FSH/睾丸体积值ROC曲线的AUC为0.981。其中以血清FSH/睾丸体积值诊断准确性最高。结论睾丸体积、血清FSH以及FSH/睾丸体积比值对预测精子症患者睾丸精子存在性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其中以FSH/睾丸体积比值最有意义。

  • 标签: 无精子症 睾丸体积 卵泡刺激素 穿刺取精术
  • 简介:腹股沟疝是外科常见病,根据区域性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腹股沟疝发病率为0.3%~0.5%,而60岁以上老年人腹股沟疝患病率可高达1%~5%。根据国外相关流行病学资料统计,腹股沟疝术后血清肿发病率为0.5%~78.0%。血清肿形成原因可能与患者自身因素、补片因素、医源性因素等有关,对于Ⅰ~Ⅱ型血清肿患者,多无需治疗即可自行吸收,如想加快吸收可采取理疗、热敷、腹带加压、中药外敷等创性治疗。针对Ⅲ型、Ⅳ型血清肿,明确诊断后可酌情考虑理疗或穿刺抽液等方法治疗。预防术后血清肿,可于术前调整患者一般状态,并个体化选择手术方式,术中精细解剖、妥善处理疝囊,并放置负压引流,术后适时拔除。本文现将腹股沟疝张力修补术后血清肿的治疗作一综述。

  • 标签: 腹股沟 疝修补术 血清肿 综述
  • 简介:目的通过对精子症患者进行睾丸穿刺活检及检测血清性激素水平,探讨睾丸生精功能、睾丸体积与血清LH、FSH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精症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法检测其血清性激素水平,采用睾丸模型测量睾丸体积,并常规消毒进行睾丸穿刺活检,据睾丸穿刺活检结果将其分为生精功能基本正常组(A组)、生精功能低下组(B组)、唯支持细胞综合征组(C组)、穿刺有精子组(D)、穿刺精子组(E)。同时,选择同期在宁波市鄞州第二医院体检的50例健康男性作为对照组,对其进行精液常规和性激素水平检查。分析睾丸生精功能、睾丸体积与血清LH、FSH水平的相关性。结果A、B、对照组3组血清LH、FSH水平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C组血清LH、FSH水平显著高于A、B、对照组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LH、FSH水平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E组血清LH、FSH水平显著高于D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睾丸发育不正常组血清LH、FSH水平较睾丸发育正常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睾丸生精功能与血清LH、FSH水平呈负相关(r=-0.473、-0.441,P〈0.05),睾丸体积与血清LH、FSH水平呈负相关(,-0.643、-0.715,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LH、FSH水平的测定对预测精症患者睾丸生精功能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可用于指导临床穿刺处理及预后的判断。

  • 标签: 无精子症 睾丸生精功能 睾丸体积 血清性激素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 PCT联合血培养检测诊断菌血症的价值。方法:分析我院 2018年 1月— 2019年 9月疑诊为菌血症的急性发热患者 121例。结果:纳入患者共确诊菌血症 94例,局部感染 27例; 94例菌血症患者血培养、 PCT及二者联合检测阳性率分别为 27.66%、 84.04%、 87.23%( P< 0.05);血培养诊断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 27.66%、 92.59%、 92.86%、 26.88%, PCT检测为 84.04%、 88.89%、 96.34%、 61.54%,二者联合检测为 87.23%、 85.19%、 95.35%、 65.71%。结论: PCT联合血培养检测诊断菌血症的应用价值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血清降钙素原 血培养 菌血症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定量检测与血培养的结果对比。方法选自我院近两年来进行血清降钙素原定量检测与血培养的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研究。结果血清降钙素原定量检测与血培养相比,在疾病的诊断中血清降钙素原定量检测是一个非常有应用价值的诊断微生物学指标。结论血清降钙素原定量检测在疾病的早期诊断中具有诊断快速、病程监测、用药指导等优势,其检测方法发展迅速,可进行快速定性或准确定量检测。

  • 标签: 血清降钙素 原定量检测 血培养结果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精子症患者睾丸活检病理分型与血清抑制素B(InhB)的关系,了解血清InhB评估睾丸生精功能状态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09~2013年我院精子症患者的睾丸活检病例,依据睾丸生殖病理标准进行诊断分型,统计各型的病例数并给予分组,同时检测血清InhB水平。结果分组情况如下,生精功能基本正常组(n=12)、生精功能低下组(n=55)、生精细胞发育不完全阻滞组(n=37)和生精细胞发育完全阻滞组(n=23)、唯支持细胞综合征组(n=36)、Klinefelter综合征组(n=2)。上述6组血清InhB水平分别为(147.83±36.75)、(71.72±13.94)、(69.19±12.59)、(65.70±11.03)、(25.17±9.95)、(18.00±2.83))pg/ml。InhB水平在生精细胞发育不完全阻滞组、生精细胞发育完全阻滞组与生精功能低下组之间及唯支持细胞综合征组与Klinefelter综合征组之间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睾丸活检是诊断无精子症的最直接方法,可直观反映生精功能受损的程度。血清InhB水平与受损程度相关,唯支持细胞综合征及Klinefelter综合征患者下降最为显著,可一定程度上反映生精功能受损的情况,也是判断无精症患者睾丸生精功能有效的诊断指标。

  • 标签: 无精子症 睾丸活检 病理学分型 抑制素B
  • 简介:背景:早期诊断肝硬化并予早期干预可阻止病情进展,避免或延缓肝硬化失代偿发生。筛选血清创标记物是肝硬化临床诊断和评估研究的重要内容。目的:评价血清miR-192和miR-29a在肝硬化创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和real-timePCR筛选验证发现在肝硬化患者血清中差异表达明显的miRNAs——miR-192和miR-29a,以real-timePCR检测两者在120例肝硬化患者和76名健康对照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二元logistic回归建立两者联合检测诊断肝硬化的数学模型,ROC曲线评估诊断效能。结果:肝硬化组血清miR-192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miR-29a表达水平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由两者联合检测数学模型计算得到的风险评分诊断肝硬化的价值明显优于单一指标检测[ROC曲线下面积(AUC):0.968对0.887和0.933],且优于临床常用肝硬化血清创诊断指标APRI、FIB-4和ARR(AUC:0.796、0.793和0.571)。血清miR-192、miR-29a表达水平以及两者联合检测的风险评分与肝硬化Child-Pugh分级显著相关(P<0.05)。结论:miR-192、miR-29a以及两者联合检测的风险评分可作为肝硬化创诊断和评估新的血清分子标记物。

  • 标签: 血清 生物学标记 肝硬化 无创诊断 miR-192 miR-29a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创正压通气对COPD急性发作期(AECOPD)患者血清炎症介质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8例AE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应用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炎症介质及肺功能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本组38患者经创正压通气治疗后TNF-α、IL-6、IL-8水平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的FVC、FEVl、FEVl/FVC及PEFR水平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正压通气治疗能够改善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的血清炎症介质水平及肺功能,临床疗效可靠。

  • 标签: COPD急性发作 无创正压通气 血清炎症介质 肺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与血液细菌培养诊断菌血症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2例于我院进行治疗(收治于2015年3月—2017年8月)的菌血症患者作为此次观察组的研究对象,并选取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中的52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照组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给予PCT和血液培养检测,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PCT阳性检出率。结果经过检验,观察组的PCT、血液细菌培养和两种方法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降钙素原与血液细菌培养联合使用对菌血症的诊断可发挥准确的作用,建议临床推广。

  • 标签: 血清降钙素原 血液细菌培养 菌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