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7月1日,“通过环境无害管理减少电器电子产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持久性有毒化学品排放全额示范项目”在北京正式启动。环境保护部对外合作中心副主任余立风在启动会上说,随着科技快速发展,电子新产品不断出现,电子废物处理也必须重视科技前沿、

  • 标签: 电子废物 无害化处理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环境无害化管理 环保 电子产品
  • 简介:《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GB16548—2006)是国家制定的关于病害动物及动物产品无害处理的基本规程和技术标准。《规程》中的生物处理要求通过用焚毁、制、掩埋或其他物理、化学、生物学等方法将病害动物尸体和病害动物产品或附属物进行处理,以彻底消除病害因素,保障人畜健康安全。传统的掩埋、焚毁和制等病死畜禽无害处理方法在生物安全性、环境友好性和生态文明性等方面存在弊端。高温生物复合降解是一种无害处理成本较低、操作方便快捷、处理彻底并能实现变废为宝的无害处理技术,本文对此技术进行了介绍,并以湖北省宜昌市某无害处理中心为例,对高温生物复合降解无害处理技术的处理成本进行了分析,以期为从业者提供参考。

  • 标签: 高温生物复合降解 无害化处理技术 处理成本 分析
  • 简介:高温生物降解无害处理技术能有效杀灭病死动物尸体中的细菌和病毒,处理后的废渣可作为肥料循环利用,安全环保.具有占地面积小、运行成本低的优点,是今后病死动物无害处理的主要发展方向。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动物卫生监督局于2012年引进北京爱牧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的病死动物高温生物降解处理设备,投入使用并对其进行技术研究。现对该技术的使用情况作深入探讨,供广大同行参考。

  • 标签: 病死动物 无害化处理 高温生物降解技术 推广应用
  • 简介:1月22日,由河南省养猪行业协会主办的“2014年河南省养猪战略高峰论坛”在郑州成功举办。新大牧业、牧原集团、谊发牧业、鑫欣牧业、银发牧业、瑞祥农牧集团、河南诸美集团等我省大型生猪养殖企业的代表参加了论坛。参会企业代表围绕“养殖排泄物和病死动物无害处理”这一主题,结合企业实际分别汇报了现代养猪工艺、粪污处理新技术及病死猪无害处理新技术等内容,论坛内容丰富、亮点纷呈、拳刊编辑部根据论坛录音整理刊发部分论坛精华,以飨读者。

  • 标签: 无害化处理 养殖企业 排泄物 死猪 高峰论坛 养猪工艺
  • 简介: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养殖环节和屠宰环节病死猪无害处理工作,尤其是2013年新闻媒体曝光的黄浦江漂浮死猪事件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曲靖市是云南省的生猪养殖和调出大市,养殖基数大,病死猪数量多,监管任务繁重。养殖环节病死猪无害处理监管工作的开展,对有效防控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流行、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和保护人体健康做出了积极贡献。本文针对曲靖市养殖环节病死猪无害处理工作存在问题开展了调研,提出对策措施。1.病死猪无害处理情况曲靖市是云南省畜禽商品生产和消费的重要地区,畜产品产量和畜牧业产值均占全省的1/4强。畜禽养殖数量、肉类产量、畜牧业产值等主要指标长期稳居全省第一,畜牧业产值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50%。2013年生猪存栏845.1812万头,其中,能繁母猪84.087万头,农户户均生猪存栏5.76头,猪肉总产145.933万t,全市9个县(市、区)有8个县(市、区)获国家生猪调出大县奖励。经统计2014年上半年畜禽疫病死亡25.5404万头只。2014年全市年出栏50头以上规模场(小区)数量为5857个,饲养生猪275.6194万头,占该地区饲养量比重33%,病死猪无害处理数55363头,病死率为2.01%,全部由规模场(小区)自行进行无害处理,主要是深埋,处理费用由政府补助的每头80元和规模场(小区)自行支付;散养户共饲养生猪5479510头,病死猪无害处理数81569头,病死率1.49%,由散养户自行进行无害处理,主要是深埋,处理费用全部是由散养户自行支付。

  • 标签: 无害化处理 监管工作 曲靖市 死猪 农业总产值 生猪养殖
  • 简介:近年来,由动物疫病引发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病死动物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自2013年年初上海黄浦江死猪漂浮事件后,国务院于2013年5月8日召开常务会议研究决定,要抓紧建立病死动物无害处理机制。为此,农业部部长韩长赋亲自到华东调研。9月25日,农业部在浙江杭州召开了病死动物无害处理长效机制试点工作启动会,标志着国家层面已经正式启动了病死动物无害处理的相关工作。河北省保定市地处京畿要地,养殖量大,输出动物及动物产品多,病死动物数量较多,病死动物及其产品无法进行有效的集中处置成为影响该市动物疫病防控及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最为突出的因素。因此,建立病死动物无害处理场迫在眉睫。

  • 标签: 河北保定 病死动物 无害化处理 现状 对策
  • 简介:<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从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角度来认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进一步阐述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的历史背景、现实依据、理论基础和科学内涵,科学回答了坚持这一总目标必须解决好制度模式选择、价值体系建设等重大问题,为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是社会主义现代事业的重要内涵。国家治理体系和治

  • 标签: 治理能力 全面深化改革 干部学习 治党治国 现代化理论 历史背景
  • 简介:<正>推进国家治理主体多元"治理"是对"管理"的扬弃。在国家治理体系下,治理国家不再仅仅是国家机关的事情,各个社会主体都应当担负起相应责任,做到各尽所能、各尽其责。在政府与市场、社会关系方面,要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大力向市场放权,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过多干预,把市场问题更多地交由企业等市场主体解决;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培

  • 标签: 治理主体 组织管理制度 微观经济活动 经济体制改革 治理方式 市场问题
  • 简介:无害错误在美国刑事诉讼领域一直饱受实践和理论的争议,尽管理论上存在值得反思之处,但实践中上诉法院及联邦最高法院却十分推崇。无害错误在适用上的争议反映出寻求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之间的矛盾。在最小损害原则的前提下,以充分尊重程序正义为基础,允许上诉法院适用无害错误规则,在一定范围内容忍初审法院不完美的审判是可取的。而要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界定错误的范围及适用无害错误的标准。我国虽然在法律上没有明确无害错误的概念,但该规则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皆有值得借鉴之处。

  • 标签: 上诉程序 无害错误 适用标准
  • 简介: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的关键在于社会治理的制度体系建设、制度创新和制度执行力的不断提升。当代中国社会治理面临多方面的挑战:社会自我治理能力的提升始终达不到预期目标,社会贫富分化严重造成社会怨气不断蔓延,暴力恐怖事件、食品药品安全事件和生产安全事件考验着我们的公共安全体系,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缺乏强有力的保障,人为激化社会矛盾的体制弊端没有得到根治,思想道德的约束调节功能不能适应时代要求。对此,要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在新的起点上完善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和源头治理;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善于利用社会组织提高治理水平;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促进社会和谐;健全公共安全体系,打造社会安全保障网。

  • 标签: 社会治理 制度体系 治理能力 现代化
  • 简介:<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国家治理能力则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等各个方面。

  • 标签: 治理能力 内政外交 执行能力 党的建设 生态文明 世界社会主义
  • 简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的制度建设和制度执行力的集中体现。国家治理体系是一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主要指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各个领域的体制机制和法律法规安排。国家治理能力则是指运用制度体系管理困家和社会各方面事务,使之相互协调、共

  • 标签: 治理能力 治理体系 国家 现代化 制度建设 制度体系
  • 简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也是人民主体地位的体现,切实发挥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国家治理功能,不仅关系到我们的制度优势能否得到更好的体现,进一步增强我们的制度自信,更关系到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能否全面实现。在此意义上,当前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对国家治理现代有着双重的指向性意义:一是制度意义,亦即人大理念、规范、体制机制的不断完善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的核心内涵;二是功能意义,亦即充分发挥人大制度的实践功能,推进国家以科学、民主、法治的现代方式进行有效治理,这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的集中体现。二者的有机结合构成人大制度之于国家治理现代的完整涵义。

  • 标签: 国家治理 人大制度 治理功能 现代化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根本政治制度
  • 简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不断提升国家治理能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进行了全面战略部署,必将为中国未来的可持续协调发展提供强大推动力,全面促进国家治理模式的现代转型。本文从六个方面探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的路径。

  • 标签: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现代化 科学路径
  • 简介:新一轮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推进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在此,非常有必要澄清的是究竟什么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如众所周知,在当下国际语境中。

  • 标签: 治理体系 现代化 能力 高等教育 体制改革 教育管理
  • 简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是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大理论观点,在中共文献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都是首次。科学把握这一论断,可以从五个维度进行分析。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维度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中国的重要成果;从中国共产党思想史的维度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反映了中共治国理政思想的新变化;从中国共产党转型的维度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是中共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型的重要标志;从中国现代历程的维度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反映了国家现代的客观要求;从中国改革历程的角度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反映了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

  • 标签: 中国共产党 国家治理体系 治理能力
  • 简介:<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系统总结我国35年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深入分析今后一个时期国内外环境和形势的变化,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不仅是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

  • 标签: 治理能力 全面深化改革 体制改革 阳光政府 权力运行机制 政府机构设置
  • 简介:一、国家治理现代的重大理论实践意义国家治理现代是一个具有重大战略实践意义、重大理论实践价值的崭新命题。战略具有根本性、长远性、方向性和全局性。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首先明确战略方针,“没有明确的战略方针,好多事情都不好办”。^[1]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第一次提出国家治理现代的概念,强调“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2]

  • 标签: 国家治理 现代化 实践价值 社会主义制度 邓小平同志 三中全会
  • 简介:对国家治理概念的内涵及其理论贡献应当在三组概念的辨析中来掌握。国家治理是国家政权的所有者、管理者和利益相关者等多元行动者在一个国家的范围内,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合作管理,它的目的是增进公共利益,维护公共秩序。国家治理体系可以在框架结构等静态层面来剖析,也可以在国家治理运行过程中来理解。国家治理现代构成了我国政治发展和政治现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治理及其现代概念的提出反映了我们党在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和现代规律认识上的新贡献。

  • 标签: 国家治理 国家治理体系 国家治理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