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968年逝世的番禺人邬庆时,在民国时期研究地方志数10年,编纂过9部县志,出版了方志专著,对方志理论有所建树,解放后曾编纂两广少数民族史料,居住于广州文明路,与梁方仲、冼玉清等学者、诗人有往来。但是,查新编的《番禺县人物志》、《番禺县志(人物部分)》、《广州市志·人物志》均未见收入。为此,笔者请曾与邬氏有交往的广州诗人、现隐居番禺的区友云先生寻找邬氏的资料,十分感谢他写了一些所知情况,并手抄邬庆时之子祥光、孙敏穗所撰的《邬庆时生平记述》寄来(原载1987年10月《番禺文史资料》,笔者未作核对)。

  • 标签: 方志理论 县志 人物志 地方志 番禺 逝世
  • 简介:在罗田大河岸滚石坳燕子山南,有近代学者王葆心的莹墓。墓门两旁石刻有董必武同志的亲笔对联。联曰:“楚国以为宝,今人失所师。”读王先生的纷繁浩著,想王先生的治学精神,足见董老对王先生的评价十分精当。

  • 标签: 王葆心 方志学 近代学者 董必武同志 王先生 大河岸
  • 简介:<正>我国方志学,是一门历史相当悠久的学科。它是历史科学的一个分支。方志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有它本身的理论体系和具体内容,主要是研究地方志的性质,方志的编纂宗旨和编修原则,方志的结构和体例,方志的类别和各类方志的作用(社会效益),方志的编纂方法以及方志的整理和利用等一系列理论和实际问题。近代学者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认为“方志学之成立,实自实斋始也。”从此以后,许多有关方志学的论著,几乎都唱同一个调子,把章学诚作为中国方志学的创立者,认为中国方志学形成于乾嘉时代。其实,这是一种传统的偏见,必须重新加以鉴定。

  • 标签: 建康 乾嘉时代 历史文献 学术史 方志学 高似孙
  • 简介:探讨地方志的性质,从方志、类方志书、方志工作三重性质出发,阐述地方志机构除了编纂地方志书以外,还编纂各类地情读物,进行方志理论的指导与研究、地情开发等工作.这三种称谓使地方志的工作范围、任务更加明确,中心更加突出,利于事业科学有序发展.

  • 标签: 方志机构 类方志书 方志工作 性质
  • 简介: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秘书长郦家驹1989年3月25日在北京市地方志工作会议上说:首都北京市正式成立了以陈希同市长为主任的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是我国地方志工作的一件大事。现在我们可以宣布,到目前为止,全国除西藏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已全部建立了专门的修志机构。这些机构都由地方政府领导,由地方政府主要领导同志主持,也有一部分退居二线的老同志在发挥他们的影响。现在,各省的修志工作已经有了一批成果。例如贵州省志的地理志、名胜志,湖南省志的地理志、财政志等等。我国幅员

  • 标签: 修志工作 财政志 湖南省志 地理志 地方政府领导 志稿
  • 简介:李宝田在《北京地方志》1990年1期撰文论述地方志在现代科学中的地位。文章得出结论:地方志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为适应科学发展和社会的实际需要,已从它的母体科学(历史学、地理学或其它科学)中分化出来,形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研究对象、方法、手段并承担特定研究任务的一门独立学科。这门学科已不是以特定的专门事物为其研究对象,它是在各种专门研究基础之上,以不同等级和层次的行政区域,特定的客观事物,以人为主体,以其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及其活动为对象,研究其在时间上的发展,空间上的变化为目的的一门综合科学。

  • 标签: 李宝田 综合科学 人工环境 现代科学 其在 经济投入
  • 简介:河南省地方史志编委会主任邵文杰1988年10月在检查驻马店地区修志工作时讲话指出:在新志中最重要的是写好共产党志。因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就没有新中国。建国后,党领导一切。现在虽然党政分开,但总的讲仍然是共产党领导的。在政治编中,不能因为突出别的内容,就把别的内容摆在共产党前头。现在编纂的有些县志和志稿,对共产党写得不很成功,多是开始写县委会,接着写党的代表

  • 标签: 方志编纂 修志工作 地方史志 志稿 专志 分志
  • 简介:<正>我国地方志起源何时,议说不一。有说起于周时诸侯记它一国之书,若《晋乘》《楚祷杌》之类;有说起于汉朱赣作《地理书》;有说起于东汉的《汝南先贤》《襄阳耆旧》《关东风俗》等传;有说晋常璩的《华阳国志》,这书今天还在,体例很似方志。古代地方志大多已经散佚,我们不知它们的体例,也不能分别他的种类了。自刘宋至隋、唐,记山川郡邑的书、有、志、乘、记、谱、疏、编、录、图、经、事类等名称。但是这些书,仅仅是记述方域山川风俗物产,还没有达到如今存方志完整的体例。方志体例完整,可以说始自唐李吉

  • 标签: 地方志 方志体例 志书 县志 类别 盐井
  • 简介:自治区开展新方志的编纂工作迄今已近十个年头了。十年来,在编好新方志中,档案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为方志提供了大量的基本的资料,同时随着方志编纂工作的不断发展,使档案利用工作出现了新的局面,并大大丰富了档案文献的内容,从而使档案更好地为四化服务。这充分说明方志与档案工作的密切关系。弄清档案与方志的内在联系与区别,对促进档案工作的发展和提高编史修志的质量都有重大意义。本文拟就档案与方志的关系和方志编纂工作对档案工作的促进与影响谈几点认识。

  • 标签: 方志编纂 编史修志 编纂工作 地方史志 档案工作 档案利用工作
  • 简介:浙江是方志的发源地之一。从第一部方志问世以来的2000多年岁月中,浙江编修方志的传统绵延不绝,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今年,我省又将启动新一轮修志工程——解读“方志之乡”。

  • 标签: 方志 修志 发源地 成就
  • 简介:<正>关于方志性质的争论,由来已久。归纳起来不外有二种意见:一是方志属于地理类。从源流上看,它由汉魏地记、隋唐图经发展而来,到宋代最后定型。从图书分类上看,历代图书目录都把方志归入地理类。二是方志属于历史学的范畴,主张最力的是清代方志大家章学诚,他竭力反对方志是地理书,并把地理学派痛斥为“陋儒”。三是方志既不属地理,又不属历史,它是一种史地两性兼而有之的边缘学科。其中第二种意见已为越来越多学者所接受,持第三种意见的人也不少。笔者不甘寂寞,愿当“陋儒”,坚持方志属于地理学的范畴这一传统观点。现不揣浅陋,把个人的理由陈述如下,供方志学的专家学者批评指教。

  • 标签: 中国地方志 地理环境 方志学 图经 方志性质 章学诚
  • 简介:我们南宁地区12个县(市),第一届社会主义新县(市)志计划编修12部,1993年底前就基本完成了这12部新县(市)志的编修任务.在基本完成第一届新县(市)志编修任务之后,地区行署着重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抓好县(市)级综合年鉴的编写.

  • 标签: 南宁市 中国 广西 地方志 编纂工作 综合年鉴
  • 简介:互联网作为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虽然自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进入商业化领域,但却在很短的时间里飞速发展,成为席卷全球的革命性浪潮,其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对文化的交流与发展的影响将是巨大而深远的。随着网络时代的快速到来,21世纪的地方志载体必然发生重大变革,网络方志必将成为新世纪方志的重要组成部分。

  • 标签: 发展 浪潮 信息技术 商业化 变革 全球
  • 简介:钱钟书先生说过:上帝要惩罚人类,有时来一个荒年,有时来一次瘟疫或战争,有时产生一个道德家,抱有高尚的一般人实现不了的理想,伴随着和他的理想成正比例的自信心和煽动力,融合成不自觉的骄傲。我觉得改动一下,拿来形容时下中国的企业和中国的经济学家倒是

  • 标签: 道德学家 经济学家 CEO 首席执行官 现代企业制度
  • 简介:姓氏与家族渊源有着直接的关系,可以看作是中国宗族血统关系的特种徽号。从学术研究的角度上讲,姓氏是研究中华民族的源头、迁徙、流变,研究民族分化、融合的重要依据之一,是进行人类学、社会学、民俗学、历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因此,对姓氏资料的收集、保存、整理、甄别与发掘利用,很有文化价值。

  • 标签: 姓氏 新方志 客家民系 潮汕地区 族谱资料 宗族观念
  • 简介:清乾隆、嘉庆年间,是纂修方志的繁荣时期,方志种类极多,而且范围甚广。综观当时参加编纂方志的人物,大致可分为三派,即辑佚、考据派,官吏、士绅派和史学派。

  • 标签: 方志学 纂修 史学 考据派 乾隆 编纂
  • 简介:1999年韩章训研究员的《普通方志学》出版后,受到海内外方志学界的关注。这部并不“普通”的《普通方志学》运用当代科学理论,适应跨世纪信息时代的需求,丰富和发展了当代方志学理论。著者又用两年时间,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理论为指导,

  • 标签: 方志学 方志理论 学理 研究员 著者 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