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正>这是一桩历史的冤案。一八九四年九月二十四日,中日甲午黄海海战的第六天,硝烟未散,济远舰管带(舰长)方伯谦即被正法。清帝赐予的罪名颇为吓人:“首先逃走,致使船伍牵乱,实属临阵退缩。”于是,一个小舰长便背负了黄海大海战失败的全部罪责。从此,方伯谦成了历史的罪人。时至今日,已达八十余年。历史的实际果真如此吗?这要从头查起。我们透过纷繁的史料,可以从中得出结论:给方伯谦定罪的唯一根据,乃是战后海军提督(司令)丁汝昌向北洋大臣李鸿章拍发的一纸电文。电文虽短,干系至大,现全文摘示:

  • 标签: 方伯谦 李鸿章 黄海海战 丁汝昌 丰岛海战 电文
  • 简介:摘 要:“信史”要求记录翔实明确可信的历史,中国传统史学历来讲求信史原则,文史资料之所以得以流传深远,根本原因就在于其真实性。甲午海战中方伯谦以“临阵脱逃”罪承担起海战失败的最大责任,但通过史料分析可看出方伯谦固然有错,但并不能只以丁汝昌一纸电文来看待此事。信史原则是考察和说明历史发展过程中现象、问题、人物的原则与方法,而面对大量关于方伯谦事件有关史料,去鉴别史料文献的虚实和价值,去把握历史事实,求实取信,分析方伯谦一案历史本真方能看清方伯谦事件之全貌。

  • 标签: 信史原则 方伯谦 求真求实 甲午海战
  • 简介:方伯谦(1853—1894),福州人,历任北洋水师威远、济远舰管带,累迁至副将。在甲午中日丰岛海战中以一敌三,受嘉奖;而在黄海海战后,竟被清廷以“逃军”罪名正法。方到底是位英勇善战的爱国将领还是贪生伯死的胆小鬼?笔者认为应尊重客观史实,细加考究,解开疑点,还其本来的面目。日本军阀发动的甲午中日战争,完全是一次有计划有准备,经过精心策划、蓄谋已久的侵略行动。中方败局早在开战之前就已铸定。从1894年7月日军丰岛突袭到1895年4月《马关条约》签订,历时八个多月,由于清政府腐败、懦怯,再加上淮系军阀头目李鸿章“和”战

  • 标签: 甲午中日战争 海战 中国历史 方伯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