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3 个结果
  • 简介:罗马帝国经历了公元3世纪危机的打击,被动地进行了一系列变革,其中包括军事。从戴克里先到查士丁尼时代的军事重点解决了近卫军问题、蛮族雇佣军问题、军队重组问题和军事战略调整问题。帝国行政改革中的军民分治政策对这一时期的军事产生了重大影响。通过一系列变革,东罗马帝国军队完成了从古典时代以重装步兵为核心的体制向中古时代以骑兵为核心的体制的演变。这种新式军事体制为拜占庭帝国长达千年的统治提供了军事体制基础。

  • 标签: 戴克里先 君士坦丁大帝 查士丁尼 军事变革
  • 简介:军事思维变革取决于主体对客观条件的科学认知程度和对主观条件的自觉运用程度。当今时代,在由机械化军事形态向信息化军事形态演进的变革中,需要从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相互转化所展开的认识路径、知识路径、文化路径和实践路径等多重路向全面把握军事思维变革的实现路径。

  • 标签: 军事变革 思维变革 实现路径
  • 简介:2011年是九一八事变80周年。九一八事变是日本侵华的开始,也是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开始。中日关系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知识点多集中在日本帝国主义的罪行,中国人民的抗战等。此部分知识的考查往往与整个抗日战争的知识相联系。复习时.我们可从九一八事变的背景、过程等方面掌握。考查的题型有选择题、材料题、活动探究题。

  • 标签: 知识点 中日关系 抗日战争 中国人 选择题 探究题
  • 简介:1933年11月,陈铭枢、蔡廷锴、蒋光鼐等人举起联共抗日反蒋大旗,发动了福建事变,并在福州迅速成立了中华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即福建人民政府。但是,福建人民政府成立才两个多月便被迫宣布解散,"福建事变"遭到失败。"福建事

  • 标签: 蒋介石 福建事变 蔡廷锴 十九路军 福州 南京政府
  • 简介:第八次作代会11月25日在北京落幕。在当日公布的第八届中国作协全国委员会委员名单中。“80后”作家张悦然等位列其中,“80后”作家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介绍张悦然、霍艳、唐家三少等20多入进入中国作协和北京作协的文学评论家白烨认为,“80后”与作协互相走进、交流和沟通,这些有锐气新意的年轻人带来新鲜血液.

  • 标签: “80后” 中国作协 新军 文学评论家 委员会 张悦然
  • 简介: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对东北进行长达14年的殖民统治,给东北民众带来深重灾难。事变虽然已经过去整整80年了。但事变给东北人民造成的心理影响却依然存在,甚至作为民族性格的一部分遗传给后人。本文分别从奋起反抗,曲线救国,消极忍耐和同流合污四种表现,梳理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民众的心态。

  • 标签: “九一八”事变东北民众心态
  • 简介:据统计,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680万人,与此同时,职场即将迎来第一批“90后新军”。一向以“个性敢为”著称的90后们,在求职过程中的心态和表现也更加受到社会关注。

  • 标签: 90后 职场 新军 自由 高校毕业生 社会关注
  • 简介:方方是中国当代最有影响力的优秀小说家之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方方曾以世俗立场“原生态”地描写普通百姓粗鄙化的生存现状,以及僵化庸俗的现实对人的愚弄、迫压和异化而享誉文坛,成为“新写实”派代表性作家。在新世纪小说创作中,方方实现了对自己的超越,体现为叙事的变化,即从描写入的生存困境和人性异化到表现“人的生存命运”、“人性之困”和“人道主义”等思想内容。

  • 标签: 生存命运 人性之困 人道主义
  • 简介:2011年是“西安事变”爆发75周年.“西安事变”是初中历史教材中一个重要的知识点.中考命题的切入点会侧重“西安事变”本身这一事件的背景、时间、过程、和平解决的意义。同时也可能联系九一八事变或是和整个抗日战争进行纵向考查.另外也可能延伸国共关系的考查。命题方式以选择题、材料分析题、活动探究题为主。

  • 标签: 西安 爆发 中考命题 抗日战争 命题方式 材料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甘肃小说"八骏"之一王新军,以扎根西北农村朴实而温暖的写作风格,被评论界誉为"第三代西北小说家"群体当中的代表人物。他的小说大致可分三类,但都共同地带有王新军式的温情。本文将分析这三类小说如何体现王新军在贫瘠的西部所坚守的温暖的文学理想,以及作品中的人性观照。

  • 标签: 温暖 农民 人性观照
  • 简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市场环境常使得原初缔结合同时的形势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情事变更原则的适当和适度应用成为法律实践中的重要关注点。阐述情事变更原则的概念,并探讨商业风险和情事变更的几点主要异同,提出我国司法实践中对情事变更原则的判定以及建议,以期对社会合同管理有所裨益。

  • 标签: 情事变更 商业风险 预见性 显失公平 实际损失
  • 简介: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扣留蒋介石并致电中共。从中共和张、杨的往来电报中不难看出,起初称蒋介石是“反革命”,西安事变是“革命”。可以说,中共一开始做出审蒋罪行决策,与张、杨等人的态度不无关系。

  • 标签: 西安事变 中共 决策 “革命” 蒋介石 杨虎城
  • 简介:1936年12月12日爆发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随着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从分裂对抗到团结合作的序幕。而仅仅时隔半年之后,日本就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可以说,如果没有西安事变,中华民族的命运恐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境地。张学良口述历史的整理者、

  • 标签: 西安事变 历史心理学 人物性格
  • 简介:宝洁可能会经历更大的人事:变动,这是真正变革的前奏。宝洁正在全球推进所谓复兴计划的同时,11月28日传出了宝洁大中华区销售总裁翟峰离职的消息,核心团队也跟随离开。

  • 标签: 变革 大中华区 核心团队 宝洁 离职 总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考古学发现,人类社会发展到父系氏族时期,部分兵器已经与农具相分离,部落的建筑和社会组织都有了军事化的痕迹,私有制的诞生使人类为了政治和经济利益进行战争。而文化作为政治和经济在人类观念上的反映,与战争有着天然的联系。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战争的爆发除了政治和经济两个基本原因外,价值观念、民族意识、宗教观念等文化冲突也成为重要因素。

  • 标签: 军事文化 人类社会发展 解读 经济利益 父系氏族 社会组织
  • 简介:刘多荃,字芳波,东北风城人,保定军校毕业后,到张作霖的奉军任职。1925年,任张学良的卫队副队长。由于他忠实可靠、有勇有谋,张学良的卫队扩编成卫队旅后,刘多荃任第一团团长。

  • 标签: 西安事变 总指挥 保定军校 张学良 张作霖 常荫槐
  • 简介:近十多年来,西安事变的研究出现了众多成果,在史实分析和方法运用上都有重大突破,在中共与西安事变关系研究上形成了四大难点热点问题:中共与西安事变的发动,争论的主要焦点是中共是否知晓西安事变的发动;中共中央对西安事变的决策转变,争论的主要焦点是谁先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西安事变期间周恩来与蒋介石会面谈判问题,争论的主要焦点是周、蒋会面谈判有几次;西安事变释放蒋介石问题,争论的主要焦点是周恩来是否知晓并同意张学良亲送蒋介石去南京。

  • 标签: 中共与西安事变 难点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