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中国文坛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涌现出一批以女性文学为研究方向的女批评家.说到眼下的领军人物,避不开南开大学乔以钢、厦门大学林丹娅,以及山西籍首都师范大学女性文化研究基地的王红旗.而山西,也紧随国内女性批评家脚步,以集结的力量发力前行.她们如绣娘一般,用一根根精美的丝线编织起一件件华丽的锦衣,送给细细丈量过身段的人.而后退居一旁,含笑静赏.

  • 标签: 山西文坛 崛起评论家 悄然崛起
  • 简介:提起黄宗英、柯岩、冰心,众所周知是文坛大家。了解熟悉20世纪70年代末拨乱反正和思想解放进程的国人,对她们无不充满崇敬之情。

  • 标签: 黄宗英 柯岩 文坛 冰心 20世纪70年代 女侠
  • 简介:评委白烨、李敬泽、李洱、陈建功、张燕玲、郭运德、郜元宝、施战军、程光炜(以姓氏笔画为序),对编辑部评出的十三篇候选论文,经过独立审读,以邮寄方式投票评出以下六篇获奖论文(以得票多少为序):

  • 标签: 优秀论文 《南方文坛》 获奖论文 邮寄方式 李敬泽 陈建功
  • 简介:1949年香港左翼文坛对东北“萧军批判”运动进行了热烈的宣传与讨论,大致经历了前期的以转载、引述为主的宣传报导,中期的聂绀弩与林默涵关于批评态度是否“严刻”的争论和后期的传达上级决议与指示精神的三个阶段。随着中共夺取全国政权的形势日益明朗,即将离港北上的香港左翼文坛从‘《文化报》事件”中汲取了最新的理论资源和批判经验。拉近了他们与解放区文艺运动的关系,加深了这批旅港文艺工作者对解放区文艺政策的认识,参与“萧军批判”运动的这段经历,是他们提前了解、适应即将到来的新时代、新局面和新任务的一次“预习”。

  • 标签: 香港左翼文坛 萧军批判 1949年
  • 简介:文畅先生以市级官员兼国家一级作家的身份进行了近60年的文学创作,写下了大量的诗词,纵观其诗词作品,有题材广、意境深、笔触现实、体裁多样等特点。用真性情揭示、展现和勾勒出一幅幅描摹伟大社会改革和恢宏璀璨的历史画卷,体现出强烈的时代性、人民性、思想性。

  • 标签: 文畅 诗词 广 现实
  • 简介:阶级艺术论争,是20世纪前期无产阶级文学阵营和纯文学阵营之间展开的文学论争。20世纪10年代后期,以本间久雄、大杉荣和加藤一夫为代表的无产阶级文学阵营,明确指出第四阶级的文学才是当下最重要的艺术,由此诞生了早期无产阶级文学的萌芽,但这时的认识局限于对'民众'和'民众艺术'概念的讨论上。进入20年代后,以中野秀人和平林初之辅为代表的无产阶级文学家认为,无产阶级代表了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无产阶级文化是高于资产阶级文化的。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性质对比来看,无产阶级劳动大众的精神和文学精神都比资产阶级高贵,因此无产阶级文学也是优于资产阶级文学的,这就肯定了艺术的阶级性。而以菊池宽、久米正雄和芥川龙之介为代表的纯文学主义者,则主张艺术本身所具有的自律,即超阶级性,认为若无产阶级艺术从属于无产阶级运动,那么无产阶级艺术也就不可能存在艺术至上主义思想。阶级艺术论争是之后展开的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有力前提,也是我国20世纪30年代文学论争的理论源泉之一。

  • 标签: 阶级性 超阶级性 无产阶级文学 纯文学
  • 简介:石才夫(广西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欢迎大家前来参加《南方文坛》改版20周年座谈会以及《南方文坛》年度优秀论文颁奖。现在请允许我介绍出席会议的领导和嘉宾(略)。

  • 标签: 《南方文坛》 优秀论文 颁奖会 座谈会 改版 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