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6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及核技术领域的不断深化与拓展,核技术在社会各行各业的应用持续普及,放射利用单位和利用数量与日俱增,放射利用过程的规范与安全监管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给社会、环境带来潜在的安全隐患。因此,加强放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放射源,监管,对策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介绍某市放射应用和辐射安全管理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放射辐射安全管理对策建议。

  • 标签: 放射源 辐射安全 管理对策
  • 简介:摘要:通过对某市高风险放射核技术利用项目进行巡查,发现该类型辐射实践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针对隐患形成原因进行了探讨,向辐射环境监管部门提出初步的解决方案,避免发生辐射环境污染和人员误照射事件。

  • 标签: 高风险放射源, 辐射环境污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放射导致小鼠舌组织中增殖细胞和味觉细胞损伤与放射模式的关系。方法对成年C57/bl小鼠头颈部分别进行1、2、3次8 Gy放射,分别在照后第2、4、7、14天处死;取舌轮廓乳头组织,4 μm厚度冷冻切片,使用不同特异标记分子行免疫组化法标记舌上皮细胞。观察小鼠受照后的增殖细胞、Ⅱ型味觉细胞数量在不同放射模式下不同时间的变化情况,探讨不同放射剂量模式对味觉细胞的影响。结果增殖细胞数量在照射后第2天明显下降,第4天迅速回升至正常水平,与剂量模式无关。Ⅱ型味觉细胞数量在8 Gy 1次照射后第2天出现低谷,8 Gy 2次、8 Gy 3次照射后第4天降至最低,第7天缓慢回升。结论放射可使增殖细胞先降后快速恢复正常,可使Ⅱ型味觉细胞损伤后缓慢修复。高剂量放射后由于具有增殖功能的前体细胞的减少,导致味觉功能细胞数量的同步下降,可能是放疗后味觉功能障碍长久不能恢复的原因。

  • 标签: 味觉细胞/放射性损伤 放射模式 小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是保障中国经济长期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促进科技进步的支柱。近年来,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矿产资源开发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各种矿产资源中,伴生放射性矿物极为丰富,应用广泛。与其他矿物不同的是,伴生放射性矿物不仅含有常见的化学成分,而且还含有天然的放射性物质。对矿物在开采、加工、利用过程中因放射性而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通过相关研究,认为应建立完善的放射性矿产及其伴生放射性矿产管理利用体系和综合监测控制措施,以更好地保护环境。

  • 标签: 伴生放射性矿物 冶炼 环境放射性 危害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胸部肿瘤患者放射治疗期间,致放射性肺炎的临床护理。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肺癌患者胸部定位CT图像进行筛选与放射性肺炎发生相关的放射组学特征,构建机器学习模型,探讨放射组学在预测放射性肺炎发生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根治性调强放疗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6例,通过随访影像学资料及临床信息将其进行放射性肺炎分级,并收集其定位CT图像。将全肺作为感兴趣体积进行放射组学特征的提取,分析与发生放射性肺炎有关的放射组学特征及临床、剂量学特征。利用支持向量机进行模型构建,通过五折验证方式检测模型预测性能。结果提取出放射组学特征1029个,通过方差分析及LASSO方法共得到与发生放射性肺炎有关的放射组学特征5个。单纯利用放射组学特征构建模型的测试集曲线下面积(AUC)=0.67,利用放射组学特征结合临床、剂量参数构建模型的测试集AUC=0.71。结论在通过利用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定位CT图像进行构建的放射组学模型有预测放射性肺炎发生的潜能,加入临床及剂量参数后可进一步提高预测效能。

  • 标签: 肺肿瘤/放射治疗 放射组学 放射性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癌放射治疗所致急性放射性肺炎的临床治疗方式。方法:选择 2017.9月 -2019.6阶段内,在医院进行治疗的肺癌放射治疗所致急性放射性肺炎患者 88例,按照病情以及治疗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即参考组与研究组,每一个小组的患者均为 44例,给予前者加以西医手段治疗,给予后者加以中西医联合手段治疗,分析不同治疗模式下取得的治疗成效。结果:在治疗之后,研究组患者痊愈治疗数量为 18、好转数量为 24、无效数量为 2,总治疗率为 95.5%,明显小于参考组总治疗率 90.9%(痊愈 15例、好转 25例、无效 4例), P< 0.05; 研究组人员胃肠道不舒适症状3例、恶心呕吐 2例、总产生率为 11.4%,较参考组人员不良反应出现几率 22.7%小(过敏皮疹 4例、恶心 3例、胃肠道不舒适 3例), 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于肺癌放射治疗所致急性放射性肺炎患者,选择中西医联合的手段治疗,可以提升患者治疗效率,减少患者产生的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 标签: 肺癌 放射治疗 急性放射性肺炎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放射科作为医院的综合性科室,其职能集检查、确诊、治疗为一体,对于患者病情诊断及确定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其检查结果所提供资料与数据,对于医生而言,是辅助其确诊患者病情的重要信息。随着放射治疗技术的发展和对放射治疗精准度要求的不断提高,放疗工作者们对放疗计划的评判标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标签: 放射科工作 放射技术 重要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该篇继续教育对PET用放射性金属核素进行概述,介绍了基于其制备的放射性示踪剂的应用,重点阐述最常用的PET放射性金属核素68Ga、89Zr和64Cu及其优缺点。

  • 标签: 68Ga 89Zr 64Cu PET放射性金属核素 诊疗一体化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某三甲综合医院X线放射检查中陪检者穿戴防护用品的情况,为降低陪检者的受照剂量提供技术依据和解决方案。方法于2019年11月,选择2018年6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某三甲综合医院放射放射检查(X线和CT检查)过程中在检查机房内陪护的陪检者6 535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被提醒及指导分为未被提醒组(A组)2 126人次,被提醒穿戴组(B组)2 181人次,被提醒并指导穿戴组(C组)2 228人次,对防护用品穿戴情况(是否穿戴、穿戴是否完整)和不穿戴原因进行研究分析。结果A、B、C组陪检者防护用品的穿戴率分别为35.00%(744/2 126)、85.19%(1 858/2 181)、91.02%(2 028/2 228);完整穿戴率分别为15.00%(319/2 126)、54.79%(1 195/2 181)、88.00% (1 960/2 2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 969.06,P<0.01)。急诊、门诊、住院患者陪检者放射防护用品不规范穿戴的分别占47.39%(1 450/3 060)、28.63%(876/3 060)、23.99%(734/3 060)。拒绝穿戴防护用品的陪检者523人次,原因主要为担心患者病情情绪激动(33.8%,177/523)、病人病情紧急来不及穿戴(32.5%,170/523)。结论放射工作人员的干预可以有效提高陪检者放射防护用品正确穿戴率,可减少陪检人群放射照射量。

  • 标签: 放射诊疗 医疗照射 放射防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