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既往的刑事再审程序改革注重指导理念的革新、强化,聚焦于“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理念的批判与“依法纠错”理念的推行。然而,理念革新主导的刑事再审改革成效不彰、沉疴如故,甚至改革主政者革故鼎新的理念都没有进入地方司法实务部门的话语系统。刑事再审程序改革遭遇挫折是多重因素合力的结果,但指导理念的泛意识形态化无疑是其中的重要原因。刑事再审程序改革遭遇的挫折促使我们反思、检讨并超越理念革新主导的改革模式。

  • 标签: 刑事再审程序 指导理念 理念革新 司法改革
  • 简介:廉政嘹望2014年第13期刊发以了官场检讨为主题的报道。《羊城晚报》评论认为,从法治的要求来看,对官员的奖惩都须于法有据。官员适用处分是惯例,适用检讨则只能是例外。

  • 标签: 检讨 官员 《羊城晚报》 官场 廉政 法治
  • 简介:本论文主要就民事财产诉讼若采用协同主义将可能产生之诸多问题加以检讨。修正之提出原则(修正之辩论主义)一直以来为德国立法上、实务上及多数通说之见解。然而,1978年德国法官Wassermann主张民事诉讼于财产诉讼关系应直接放弃辩论主义,改采协同主义。如此协同主义之提倡,是否于德国1976及2001年修法后被立法者所采用?德国现今立法上、实务上与多数学说上究系采用修正提出原则(修正辩论主义)抑或协同主义?凡此有于本文加以厘清之必要。台湾地区"民事诉讼法"于2000年修法后,于立法上是否已采用协同主义,抑或仍采用修正辩论主义之立场?于台湾较为多数之学者与现今实务上究系采用修正辩论主义抑或协同主义?此等问题均须于此文中加以澄清。当事人与法院关于事实与证据提出方面之权能、责任应如何明确划分,民事诉讼究应采取修正提出原则(修正辩论主义)抑或协同主义始为妥当,尤其究系修正辩论主义较为符合现今法治国民事诉讼程序之基本价值,较能贯彻第一审程序集中原则,抑或协同主义较为符合与较能贯彻,则成为现今民事诉讼极须厘清之课题,此亦为本文所关注之焦点。

  • 标签: 修正辩论主义 修正提出原则 协同主义 法治国民事诉讼程序第一审程序之集中
  • 简介:法律规范性是法哲学领域经久不衰的核心问题,千百年来学界鸿儒均为此不吝笔墨。奥斯丁将法律规范性归为具有服从习惯的主权者之命令,凯尔森将其归为基础规范,哈特则以承认规则分别予以反驳。本文从法律规范性问题入手,一步步揭开承认规则作为一种社会规则的魔幻面纱,剖析其解决法律规范性问题的具体方案,并检讨德沃金、波斯特玛对该方案的批评。本文试图说明哈特在某种程度上误解了法律规范性,他将规范性等同于有效性,以为义务依赖内在观点,实际上没有为法律科予义务提供一个正当性基础。

  • 标签: 法律规范性 承认规则 社会规则
  • 简介:王国维先生将甲骨文中某一类符号认定为"夔"即"嚳"字,并认为"夋"(即俊)字是"夔"字讹误的结果。同时,他又接受春秋以后众多注家观点,将"嚳"与古代某些文献中的告、俈、诰字认定为同一个字,这一认定具有较高权威性。文章从字构形与字义角度,论析甲骨文中被王国维认定为"夔"(即"嚳")的字符从构形角度看,其本字应该认定为"夋"(即俊,帝俊),"夔"字义项与"夋"多有类同,应该是"夋"字构形在后世繁复化的产物。同时,在甲骨文中,"告"字的字义与"嚳"无关,由"告"字衍生的告、俈、诰等字本义都和"嚳"没有关系。后世文献中作为商人高祖的"嚳"在商代并不存在,商人甲骨文的高祖是"夋"(即俊),后演化为夔,嚳是周初出现的称谓,是周人为了在意识形态的神话层面颠覆商人神话中商周地位等级而从"夔"字衍生的一个神帝。而舜则是周人去神话化、神话历史化过程中,由商人神话至上祖神帝俊转化为历史传说人物的结果。

  • 标签: 王国维 夔、夋、嚳、舜 甲骨文 商周神话
  • 简介:《人民警察法》首次从法律层面设定了警察盘查制度。从当下盘查实践来看,我国警察盘查制度还存在诸多突出问题。为更加有效地规范、控制警察盘查权,完善警察盘查制度,我国应当尽快修订《人民警察法》,在此基础上适时启动《盘查法》的制定,并努力从盘查权的法律性质、行使盘查权的基本原则、盘查权的启动标准、盘查的范围与深度、盘查的时限、启动继续盘问的证据条件、继续盘问的程序、盘查的司法监督与救济等环节完善我国的警察盘查制度。

  • 标签: 警察盘查制度 法律渊源 突出问题 制度完善
  • 简介:就业歧视严重侵害了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违背社会公正,加剧了社会矛盾.我国现行法律对于就业歧视问题的规范零散且原则,适用性不强,导致实践中对于各类就业歧视现象的规范效果不尽理想.在对就业歧视进行界定和类型划分的基础上,对我国现行反就业歧视法律规范进行分析,归纳其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提出制定单行《反就业歧视法》,并就就业歧视规定模式、适用范围、法律责任、判定标准、救济途径设计、举证责任配置等具体内容提出了对策建议,使立法从彰显立法态度转向满足大众需求.

  • 标签: 平等就业权 就业歧视 反就业歧视法
  • 简介:文章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国内主要音乐期刊2中有关中国近现代音乐作品研究的300余篇文献资料进行综录、评注等工作,发现这一领域的研究始终处于重复、缺乏新进展的胶着状态下。受《检讨》一文的启示,本文认为史学观念的单一与陈旧是导致这一现象的最根本原因,并从意识和潜意识层面对这一原因进行了深刻剖析,以期从中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

  • 标签: 中国近现代 音乐作品 史学研究 史学观念
  • 简介:在长期沉寂后,东京审判研究近年在中国有了长足发展。2013年在中国举行了东京审判国际学术讨论会,共有中外30位学者在讨论会上作了内容广泛的报告。本文对会议组织的东京审判研究的由来与展望、东京审判的意义、韦伯判决书的重大意义、东京审判中的人物、中国对日审判、东京审判法庭辩论辨析、东京审判和B、C级审判、东京审判国际检察局、东京审判的语言和文字翻译等报告内容作了扼要介绍和简评。

  • 标签: 东京审判 日本战犯 军事法庭 国际学术讨论会
  • 简介:发回重审乃上级法院纠正下级法院错误判决的手段之一,目的在于保障当事人获得公正审判的机会。科学构建发回重审事由,有利于发回重审功能的实现。分析发回重审事由设计的理论依据,原审违反法定程序应当是发回重审的唯一事由,事实认定不清不能单独作为发回重审的事由。《民事诉讼法》第170条关于发回重审事由的设计有违诉讼法理,欠缺正当性。应当区分严重程序违法与一般程序违法而设定发回重审的事由,前者乃绝对的发回重审事由,后者只有在影响裁判结果且以维持审级制度为必要的情况下,才构成发回重审的事由。

  • 标签: 程序违法 发回重审 公正审判 审级利益
  • 简介:全面深化改革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主要议题,从改革的总目标、总任务、重要领域、关键环节到各方面改革的系统部署和具体要求,体现了党中央对深化改革的最新认识和深刻把握;全会在总结35年改革经验基础上,提出了对改革规律新的理论概括,使改革的内涵得以升华。

  • 标签: 改革 深化 升华
  • 简介:《民法通则》第58条第4项和《合同法》第52条第2项关于恶意串通行为无效的规定,不仅内涵不明,而且还与通谋虚伪表示、无权处分、无权代理、债权人的撤销权以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等规范之间存在诸多无谓的竞合,甚至抵牾,从而导致现行立法在体系上有重大瑕疵。因此基于体系和谐的考虑,我国未来的《民法典》应当回归传统,不宜继续再将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利益的情形作为一种无效的原因而予单独规定。

  • 标签: 恶意串通 通谋虚伪表示 无权代理 撤销权 无权处分 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 简介:目次一、解释刑法条文应当恪守的基本规则——“实质解释论”的困境与反思(一)“释法”与“造法”之间的界限(二)缺失方法论基础的实质正义可能只是“感觉正义”二、法哲学立场的转换对提升刑法解释学品质的意义(一)解释者如何避免诠释学上的“循环解释”现象?(二)法律解释学与逻辑学三段论的关系三、刑事领域内进行“法的续造”的基本规则与方法(一)刑法解释应当避免出现违宪解释之结果(二)在“制定法内造法”应当遵循的基本规则与方法(三)“科际整合”与人权思维在刑法解释学上的功用

  • 标签: 涵摄 刑法解释学 实质的解释论 法安定性 疑义有利被告
  • 简介:在民事纠纷解决的合意形成机制中,存在着某些相互矛盾的现象,造成合意的方法在实际运行中出现理想与现实相互脱节的情形。对此,与其在理论上各执一词,不如从当事人的角度观察,可能会得出更加符合实际的结论。其中,自愿与强制是一对客观存在的矛盾体,它们既互相排斥,又彼此依存;合意动机的不同,会影响当事人对于合意的态度和合意的效果;事实与责任在客观上构成了合意的形成基础;而在合意与决定之间始终存在着不可逾越的界限。

  • 标签: 民事纠纷 纠纷解决 合意 正当性
  • 简介:在当前的中国,倘若要对具有全局性影响的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排排队,拉出一个清单,那么,排在前面的、在清单中位居显位的,肯定是收入分配问题。中共十八大报告有多处地方且以较大篇幅专门谈及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紧接着,国务院又批转了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制定的《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可以说,一场关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攻坚战已拉开序幕。

  • 标签: 收入分配改革 税收改革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突围 经济社会发展 收入分配问题
  • 简介:12月10日,江苏省政府公布了56个部门责任清单,明确规定省级政府部门必须承担哪些责任、必须做哪些事情、每个部门的“职责边界”。由此,江苏省成为继浙江、安徽后第三个建立责任清单的省份。

  • 标签: 改革 政府部门 江苏省 责任 省政府 清单
  • 简介:陕西:召开深改小组第六次会议12月15日,陕西召开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听取了各市(区)改革进展情况和全省镇村综合改革汇报,原则通过了省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工作试点《方案》、省司法体制改革分工《实施方案》、加强省委巡视力量实行集中编制集中人员集中管理《工作方案》。

  • 标签: 司法体制改革 资金整合 集中管理 陕西 省委
  • 简介:课程是学分制的核心。落后的高职课程对高职学分制改革形成巨大制约。要认识到高职课程改革在学分制改革中的核心价值。在高职学分制改革实践中,要注重发挥课程改革的龙头作用。

  • 标签: 高职课程 学分制 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