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53岁女性患者,左上肢伸侧大量红色丘疹、结节18年.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轻度增厚,表皮突不规则向下延伸,基底层黑素增加,真皮浅中层可见境界不清楚的肿瘤细胞浸润,肿瘤细胞呈梭形、胞质嗜酸性,核呈细长梭形、两端钝圆、位于细胞中央,未见异形性及核分裂像;Masson三色染色:肿瘤细胞被染成红色,其间夹杂少量被染成蓝色的胶原纤维;α-SMA染色阳性.诊断:皮肤毛发平滑.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故未行治疗.

  • 标签: 毛发平滑肌瘤 皮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内镜下诊治食管平滑的方法。方法我院2012年5月-2016年4月期间,对普通胃镜检查发现食管隆起,怀疑平滑者进一步行小探头超声内镜(MPS)检查,详细记录病变大小、影像结构、起源层次等声学特点。对超声内镜诊断的食管平滑,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用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内镜粘膜下挖除术(ESE)进行治疗。结果小探头超声内镜诊断42例食管平滑患者,共45枚瘤体。EMR切除11枚瘤体,肿瘤均位于粘膜肌层,直径0.3~0.8cm。ESD切除29枚瘤体,肿瘤位于固有肌层,直径为0.9~1.5cm。ESE切除5枚瘤体,肿瘤位于固有肌层,直径为1.5~2.6cm,1例发生食管穿孔,1例发生活动性出血且内镜止血失败,此2例转外科手术治疗。随访期内,所有患者均无复发。结论超声内镜可对食管平滑进行准确的术前诊断和评估。EMR、ESD治疗绝大部分食管固有肌层肿瘤是有效并且安全的,ESE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根据病灶的大小、部位和向腔内外突出情况灵活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内镜治疗是发展的方向。目前,对于内镜治疗困难且可能有残留的固有肌层肿瘤仍需外科治疗。

  • 标签: 平滑肌瘤 食管 内镜诊断 内镜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剖宫产术中行子宫平滑剔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9月—2016年12月收治的58例妊娠合并子宫平滑行剖宫产术中剔除术病例,选择同期50例无并发症的单纯行剖宫产术的产妇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剔除术的手术时间较未合并子宫肌瘤单纯行剖宫产者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失血量、术后恶露干净时间、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产褥病率、子宫复旧不良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所有P>0.05)。肌瘤剔除术病例病理标本均为子宫平滑。结论在具备娴熟的手术技术、充分掌握手术指征以及做好围手术期准备下,剖宫产术中行子宫平滑剔除术是安全可行的,不会增加患者风险,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妊娠 剖宫产术 平滑肌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静脉内平滑病(intravenousleimyomatosis,IVL)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0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妇科收治的1例IVL患者进行临床诊治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经期延长,月经量多,贫血(65g/L),下腹部可扪及一肿物。术前诊断为“子宫平滑”.入院宫腔镜检查可见宫腔内充满白色“蠕虫”样小肿块.腹腔镜下见子宫左侧壁充满灰白色条索状肿物,延至阔韧带宫旁组织,行全子宫及双侧输卵管切除术.病理诊断子宫静脉内平滑病伴大片玻璃样改变.结论子宫IVL发病少见,具有良性组织学特征和低度恶性潜能。主要通过手术治疗,辅助激素治疗。

  • 标签: 子宫静脉 内平滑肌瘤病 病理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子宫平滑剔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腹腔镜下行子宫平滑剔除术患者的详细临床资料,以同期30例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作对照,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行子宫平滑剔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和并发症少等优点,较为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子宫 平滑肌瘤 腹腔镜 肌瘤剔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子宫平滑的主要临床特点及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2013年9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58例妊晚期合并子宫平滑行剖宫产术中肌瘤剔除术病例,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详细分析,随机选择同期50例非妊娠单纯子宫平滑患者手术标本进行对照研究。结果58例妊娠期子宫肌瘤37例(63.8%)发生多种变性及坏变,50例非妊娠期肌瘤中仅3例(6%)发生变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3例妊娠期肌瘤的存在核分裂及核异型明显高于非妊娠期肌瘤(0例)。妊娠期肌瘤的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强阳性率表达明显高于非妊娠期(P<0.05)。结论妊娠期子宫平滑以育龄妇女为主,肌瘤易发生变性及核分裂活跃,妊娠平滑生长与孕激素、雌激素水平升高有密切关系。

  • 标签: 妊娠 子宫平滑肌瘤 临床病理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对子宫平滑肿瘤增殖细胞的活性进行研究;方法以我院40例子宫平滑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肿瘤增殖细胞活性进行观察分析;结果usMT患者中PCNA阳性率处于85%~100%,且具有显著不同,患者的LMS之间差异性非常显著(P<0.01);对BLM患者与LM患者比较,核仁直径与核仁颗粒之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但LM与LMS之间无显著差异,LM是单一型,CL为单一型,BL为单一型与混合型混合,LMS则为弥散型与聚集型;结论在usMT患者由良性过渡到恶性的过程中,细胞的增殖活性显著升高,PCNA的阳性表达在usMT中没有鉴别意义,但可参考其阳性率进行鉴别。

  • 标签: 子宫平滑肌肿瘤 增殖细胞 活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脏血管平滑脂肪瘤的CT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到2016年5月所收治的8例肝脏血管平滑脂肪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行CT平扫及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并对结果进行归纳分析。结果肝脏血管平滑脂肪瘤位于肝尾叶者1例(12.5%),位于肝左叶者2例(25.0%),位于肝右叶者5例(62.5%)。其中肿瘤的平均直径为(4.84±1.13)cm,最小直径为2.1cm,最大直径为11.8cm。1例患者为肌瘤型,2例患者为血管瘤型,1例患者为脂瘤型,混合型患者最多共4例。结论CT检查能够清晰地显示出肝脏血管平滑脂肪瘤的全部影像特征,有利于提高肝脏血管平滑脂肪瘤的确诊率,同时也有利于理解掌握CT表现与肝脏血管平滑脂肪瘤病理类型之间的相互关系。

  • 标签: 肝脏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CT表现
  • 简介:原发性静脉平滑肉瘤是指来自静脉血管壁中层的平滑细胞的恶性肿瘤,其发病原因不明,发病机制不清,病例数罕见。软组织肉瘤在所有恶性肿瘤中所占比例﹤1%,其中,平滑肉瘤约占全部软组织肉瘤的6%,而血管壁起源的平滑肉瘤所占比例更少(﹤2%)。科学准确的检测手段及手术是治疗原发性静脉平滑肉瘤的关键,吉林大学第二医院血管外科于2012年2月收治原发性髂外静脉平滑肉瘤患者1例,并及时对其进行手术治疗,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平滑肌肉瘤 原发性髂外静脉平滑肌肉瘤 下肢深静脉血栓 手术切除
  • 简介:目的探索miR-17在血管平滑细胞(VSMCs)中对视网膜母细胞瘤(RB)基因和蛋白水平的调控作用,以及对增殖效应的影响。方法培养HA-VSMCs并诱导其增殖,应用芯片技术筛选出差异表达水平最显著的微小RNA(miR)。在293T细胞应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验证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的miR-17与RB的靶向结合作用。分别向VSMC转染miR-17mimic和miR-17inhibitor并建立阴性对照,检测RB水平及细胞增殖相关指标PCNA表达水平。结果荧光素酶报告分析证实miR-17与RBmRNA-3’UTR具有靶向结合效应。转染miR-17mimic促进VSMC增殖相关指标PCNA表达上调,并且可以下调RB蛋白及mRNA水平,转染miR-17inhibitor后下调PCNA表达且可上调RB表达(P〈0.05)。结论miR-17通过靶向结合RBmRNA-3’UTR调控RB表达从而调控VSMCs增殖。

  • 标签: 血管平滑肌细胞 增殖 miR-17 视网膜母细胞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B-EGF的表达情况对肺动脉平滑细胞(PASMC)增殖、迁移的影响,以及HB-EGF对PASMC的作用与PI3K/AKT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将人肺动脉平滑细胞(HPASMC)分为对照组、HB-EGF组、CRM197组、LY294002组。采用MTT法测定HPASMC的增殖情况;采用Transwell法测定HPASMC的迁移情况;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AKT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HB-EGF组细胞的增殖、迁移明显增强(P<0.05),而AKT蛋白表达水平亦升高(P<0.05);而CRM197组、LY294002组细胞的增殖、迁移均被抑制(P<0.05),AKT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结论HB-EGF可刺激PASMC的增殖和迁移,其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

  • 标签: HB-EGF PI3K AKT 肺动脉平滑肌细胞 增殖 迁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食管间质瘤和平滑肿瘤的临床鉴别方法并探究治疗原则。方法分析诊断为平滑的60例患者及食管间质瘤40例患者的临床鉴别方法及探讨治疗原则。结果43例原诊断为食管平滑中有15例为CD117(+),其余28例为CD117(-),17例食管平滑肉瘤CD117(-)和CD34(-),40例间质瘤CD117(+)及CD34(+)。食管间质瘤及平滑临床表现差异不明显。结论单采用临床表现无法将食管间质瘤及平滑区分,CD117等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法是区分两种肿瘤的必要手段。临床根据肿瘤的特征采取相应切除术治疗。

  • 标签: 食管间质瘤 平滑肌瘤 CD117
  • 简介:摘要患者女,65岁,绝经20年。因腹痛2年入院,B超示盆腔实质性占位,体检左下腹触及一包块,即行剖腹探查,术中于宫底浆膜面见一圆形突起,剔除送检。大体椭圆形组织8.0×7.5×5.0㎝,表面见2个淡黄色圆形突起,有灰白色薄层包膜。切面为淡黄色脂肪组织,其间夹杂少量灰白色区。镜下瘤组织主由平滑和成熟脂肪细胞构成。子宫平滑脂肪瘤是一种罕见的子宫良性肿瘤,并且瘤体一般较小,而本例瘤体较大,平均直径6.8cm,实属罕见。且绝经近20年后发生,故可排除平滑脂肪变性。

  • 标签: 子宫肌壁 平滑肌 脂肪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气管支气管结核(TBTB)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TBTB患者1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结核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痰菌转阴率、病灶吸收情况、支气管镜下疗效、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痰菌转阴率、胸部CT变化显示病灶吸收率、支气管镜下治疗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气管支气管结核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且安全性高,远期疗效显著。

  • 标签: 支气管镜 介入治疗 气管支气管结核
  • 简介:摘要血管平滑细胞(VSMCs)增殖在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再狭窄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中药对VSMCs的细胞周期进行调控,有效抑制血管平滑细胞的增值,日益备受关注。本文综述了目前中药对VSMCs细胞周期调控的相关研究。

  • 标签: 中药,平滑肌细胞,细胞周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肾血管平滑脂肪瘤在CT下的表现,同时对患者进行治疗,总结临床经验。方法针对我院25例疑似肾血管平滑脂肪瘤患者进行CT检查和诊断,分析CT下患者病情表现,同时针对患者施加有效的治疗方法,25例患者均为我院2013年2月到2015年11月间收治。结果患者的脂肪成分不同,CT下表现不一,扫查可见患者病灶大小在4~10.5cm之间。经手术治疗患者均顺利恢复。结论25例肾血管平滑脂肪瘤的CT表现均表现出不同,对患者CT扫查结果进行分析后,及时对患者进行引导和治疗,25例患者经过治疗均顺利恢复,因此CT诊断及治疗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CT表现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气管支气管结核疾病采取电子支气管镜下介入治疗的具体护理方法以及护理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以往一年之内所接诊的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资料100例进行对比分析,根据护理方案的差异将所选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改良后护理管理模式,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接受不同护理措施之后的护理满意度情况,将所得各项数值进行统计学计算。结果研究组接受改良后护理管理模式之后,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临床中针对接受电子支气管镜下介入治疗的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在其护理工作中应用改良后护理管理模式,能够显著提高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气管及支气管结核 电子支气管镜下介入治疗 护理方法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