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作者指出颈椎损伤大多数根据力学或形态学进行分类,不能对稳定性进行量化。同神经功能一样,稳定性是关系到治疗和预后的一个主要决定因素。本文的目的是研究一种针对下颈椎(C3~7)损伤的稳定性进行量化的方法的可信度。在该量化系统中,每一脊柱节段被分成4部分(前、后、右柱和左柱),每一部分均根据骨折移位和韧带损伤严重性单独进行评分

  • 标签: 损伤严重度评分 颈椎损伤 可信度 评估 稳定性 神经功能
  • 简介:摘要创伤评分、创伤登记和创伤数据库建设是创伤中心质量改进的基石。简明损伤定级(AIS)/损伤严重评分(ISS)自2008年起被各国用作创伤中心评审的依据,现已发展为全球公认的创伤评分系统。笔者介绍自1971年以来发布的9个版本AIS中代码数量和分值设定的变化,以及近年来AIS/ISS评分体系的应用效果,并结合临床多发伤患者,分析AIS/ISS目前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错误。我国创伤登记和数据库建设的重点不是提出新的创伤评分,而应是先正确、准确地应用AIS/ISS。

  • 标签: 多处创伤 简略损伤量表 损伤严重度评分
  • 简介:目的:通过层次分析法(analytichierarchyprocess,AHP)和专家咨询法(Delphitechnique),建立颌面部解剖损伤严重的评估方法.为颌面部损伤严重的评价提供研究手段。方法:首先采用AHP法将颌面部解剖损伤按软组织伤和硬组织伤分层建立详细的损伤指标,并将最终评价指标按损伤程度分级,再用Delphi法对每一层的评价指标分别两两比较评分,求出评价指标的组合权重,将其与评价指标的程度分级相结合,获得颌面部解剖损伤严重的评价方法。结果:得到颌面部解剖损伤严重的评价方法即平均组合权重(Ci)与评价指标的严重分级(Pi)的乘积和(即∑i=1^mCi·RPi)。结论:Delphi法和AHP法结合,是建立颌面部解剖损伤严重评价的有效方法,可使颌面部解剖损伤严重评价的定性描述定量化。

  • 标签: 颌面部损伤 层次分析法 DELPHI法 损伤严重度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创伤严重评分严重外伤患者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我院80例2017年2月至2018年11月严重外伤患者。随机数字表分组,常规急救护理服务组采取常规护理,常规护理+创伤严重评分组则采取常规护理加上创伤严重评分院前急救护理。比较常规急救护理服务组、常规护理+创伤严重评分组急救时间;治疗前后严重外伤患者APECHEII评分;死亡率。结果治疗前常规护理+创伤严重评分组APECHEII评分低于常规急救护理服务组,常规护理+创伤严重评分组急救时间更少,P<0.05,常规护理+创伤严重评分组死亡率低于常规急救护理服务组,P<0.05。结论常规护理加上创伤严重评分院前急救护理的效果理想,可减少死亡的发生率。

  • 标签: 创伤严重度评分 严重外伤患者 院前急救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创伤严重评分严重外伤患者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我院 80例 2017年 2月至 2018年 11月严重外伤患者。随机数字表分组,常规急救护理服务组采取常规护理,常规护理 +创伤严重评分组则采取常规护理加上创伤严重评分院前急救护理。比较常规急救护理服务组、常规护理 +创伤严重评分组急救时间;治疗前后严重外伤患者 APECHEII评分;死亡率。结果治疗前常规护理 +创伤严重评分组 APECHEII评分低于常规急救护理服务组,常规护理 +创伤严重评分组急救时间更少, P< 0.05,常规护理 +创伤严重评分组死亡率低于常规急救护理服务组, P< 0.05。结论:常规护理加上创伤严重评分院前急救护理的效果理想,可减少死亡的发生率。

  • 标签: 创伤严重度评分 严重外伤患者 院前急救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毒严重评分(PSS)和APACHE-Ⅲ评分系统在评价急性中毒患者中毒严重程度及判断预后中的价值,比较二者的一致性。方法54例急性中毒患者入院后立即进行PSS评分和APACHE-Ⅲ评分,然后将两组数据分别进行一致性检验、秩和检验、相关性分析及确切概率法检验。结果PSS与APACHE-Ⅲ评分值与毒物种类没有相关性(P>0.05),PSS、APACHE-Ⅲ评分值与入住院时间具有相关性(P<0.01,P<0.01);不同PSS评分值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APACHE-Ⅲ评分值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急性中毒方面PSS与APACHE-Ⅲ对疾病严重程度判断和预后预测中的价值具有同样量化的评估能力。APACHE-Ⅲ预后预测准确性只适用于对群体效果的判断,对个体的准确性尚难以判断。

  • 标签: 中毒评估 中毒严重度评分 APACHE-Ⅲ
  • 简介:摘要胸腰椎骨折在脊柱外科中十分常见,对其治疗方案的研究也一直是脊柱外科的热点。随着对胸腰椎骨折损伤程度的不断研究,提出了多种损伤分型及对应治疗方案,其中胸腰椎损伤分型和严重评分系统(TLICS)作为临床中最重要的指导方式之一。该文就胸腰椎损伤分型和严重评分系统在临床中的应用予以综述。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评分系统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创伤患者中执行基于创伤严重评分法创伤评分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甄选对象:医院急诊内就诊的创伤患者,甄选时间区2021年06月-2022年06月,合计60例,辨识组别原则(就诊时间段),20201年06月-2021年12月就诊的30例创伤患者归属于对照组(执行常规管理模式),2022年01月-2022年06月就诊的30例创伤患者归属于观察组(执行基于创伤严重评分法创伤评分的护理管理模式)。执行不同护理管理模式,分析其对患者干预结局、护理安全与质量、护理满意度的影响。结果:比较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干预结局更优,护理安全与质量统计数值少,护理满意度评估数量多P

  • 标签: 创伤严重度评分法 护理管理模式 创伤 干预结局 护理安全与质量 护理满意度
  • 简介:目的探讨中毒严重程度评分(PSS)对急性乌头碱中毒的预后分析。方法乌头碱中毒患者入院后行PSS评分,同时观察记录其心肌酶变化,评价预后与PSS评分的关系,评价其临床使用价值。结果急性乌头碱重度患者的血清心肌酶均有升高趋势,且随者PSS评分增加,心肌酶指标上升越明显,且患者住院时间与死亡率越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入院时PSS评分能有效评价急性乌头碱中毒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与预后。

  • 标签: 急性乌头碱中毒 PSS评分 预后
  • 简介:目的研究外伤性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高血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前瞻性对118例中、重型外伤性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进行研究,监测入院时、入院后3d、7d和两周时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血糖、GCS,于出院时和三个月后作GOS预后评分,分析血糖水平与损伤严重和神经功能预后的关系。结果死亡患者入院时血糖水平显著高于存活患者(260mg/dLvs130mg/dL,P〈0.005)。入院时血糖≥260mg/dL的患者均死亡。结论弥漫性轴索损伤常发生应激反应性早期高血糖,它是损伤严重的指示剂和可靠的预后预测指标。

  • 标签: 高血糖 弥漫性轴索损伤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损伤分类及严重程度评分(OTLICS)4分的急性症状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患者的治疗方法选择。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附属红会医院收治的108例急性症状性OVCF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1例,女87例;年龄55~92岁[(71.6±5.3)岁]。所有患者OTLICS均为4分。76例采用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组),32例采用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周、3个月、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伤椎恢复情况(伤椎后凸Cobb角和伤椎前缘高度比)、相邻节段椎体骨折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2~18个月[(13.4±4.2)个月]。术后1周、3个月、6个月手术治疗组VAS[(3.5±1.0)分、(2.1±0.6)分、(2.0±0.4)分]低于非手术治疗组[(6.4±1.7)分、(5.3±1.5)分、(3.3±0.6)分](P均<0.05),ODI[(45.8±10.3)分、(35.3±8.6)分、(26.5±7.1)分]低于非手术治疗组[(65.7±12.1)分、(58.3±10.7)分、(45.6±9.3)分](P均<0.05),SF-36评分[(82.8±1.4)分、(85.0±1.5)分、(88.0±1.3)分]高于非手术治疗组[(80.4±1.3)分、(81.5±1.4)分、(85.6±1.1)分](P均<0.05),而末次随访时VAS、ODI、SF-36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6个月、末次随访时手术治疗组Cobb角[(18.3±3.9)°、(17.5±3.0)°、(17.8±1.6)°]小于非手术治疗组[(22.4±2.2)°、(22.5±1.7)°、(22.1±1.3)°](P均<0.05),伤椎前缘高度比[(75.4±8.6)%、(76.6±8.6)%、(75.2±8.3)%]高于非手术治疗组[(63.5±7.6)%、(65.2±7.4)%、(62.8±7.2)%](P均<0.05)。手术治疗组术后发生邻近椎体骨折6例(8%),非手术治疗组发生2例(6%)(P>0.05)。手术治疗组术后出现并发症8例(11%),非手术治疗组出现6例(19%)(P>0.05)。结论对于OTLICS 4分的急性症状性OVCF患者,应及时行手术治疗,可迅速缓解疼痛、矫正畸形、促进功能恢复,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胸椎 腰椎 骨质疏松性骨折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重度损伤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予以探究。方法本次研究中,选取的84例重度损伤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均为2010年2月~2015年2月期间所接收,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将其按照不同护理方案,随机均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自42例患者,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不同护理方案的应用效果展开对比。结果对应组别的患者接受相应的护理方案后,从护理总满意度方面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7.62%,78.57%,证明(P<0.05)。结论将综合护理方案应用到重度损伤患者的护理工作中,相比其他的护理方案来说,取得了较高的临床护理满意度,对于减轻患者的病情有积极的影响。

  • 标签: 重度 肾损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伤严重评分法在创伤患者院内急救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纳入60例创伤患者,结合护理方案差异进行分组,以常规护理为对照组,创伤严重评分法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总有效率、护理安全性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上述各项指标均比对照组好,P<0.05。结论:创伤严重评分法用于创伤临床护理效果确切。

  • 标签: 创伤严重度评分法 创伤患者 院内急救 护理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度颅脑损伤CT表现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之间的关联性。方法选取从2009年5月-2011年5月间来我院脑外科就诊的颅脑损伤患者中110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分析对象,110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结合脑CT资料进行对照分析,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初次CT扫描阳性率为90.9%,10例(9.1%)CT扫描未发现异常病灶,其中重型患者70例,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5-8分,特重型40例,GCS2-4分,死亡12例,占10.9%。结果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降低,颅脑CT显示颅内血肿面积增大,说明病情加重;反之,提示病情减轻或明显好转。结论重度颅脑损伤CT表现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密切相关,两者的变化均能提示颅脑损伤病情发展趋势,可作为脑损伤预后判断指标。

  • 标签: 重度 颅脑损伤 计算机断层扫描 GCS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重症护理评分系统与分级护理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效果。方法 为了方便进行对比分析,本次将以抽取数字签的(奇偶数相同数量各 45)的方式进行分组,抽到奇数的归为实验组,抽到偶数的归为参照组,其中奇数代表的是重症护理评分系统护理,偶数代表的是分级护理,对本次分组对比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本次分组对比的住院时间、留管时间以及直接护理时间,从这三方面来看,对比结果显示( p<0.05),表示差异显著;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病死率上来看,对比的结果依然为(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通过对比分析后可看出,重症护理评分系统的应用价值较高,可用于重症颅脑损伤的患者中。

  • 标签: 重症护理评分系统 重症颅脑损伤 分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胃肠损伤(AGI)评分对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感染性胰腺坏死及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间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AP数据库中719例A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MAP组(506例)、MSAP组(112例)和SAP组(101例),对3组AP患者进行AGI、APACHEⅡ、MCTSI和BISAP评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分析比较上述4种评分系统对AP患者住院天数、病情严重程度、胰腺感染性坏死及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MAP组无感染性胰腺坏死发生和患者死亡;MSAP组9例发生感染性胰腺坏死,2例死亡;SAP组19例发生感染性胰腺坏死,8例死亡。AGI评分与AP患者住院天数有较强的相关性(r=0.619)。AGI、APACHEⅡ、MCTSI、BISAP评分预测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MSAP+SAP)的AUC值分别为0.967(95% CI 0.951~0.982)、0.769(95% CI 0.729~0.899)、0.842(95% CI 0.809~0.875)、0.862(95% CI 0.832~0.893);预测感染性胰腺坏死的AUC值分别为0.803、0.677、0.692、0.724,95% CI分别为0.724~0.882、0.573~0.781、0.582~0.801、0.636~0.812;预测患者死亡的AUC值分别为0.915、0.597、0.659、0.812,95% CI分别为0.843~0.986、0.444~0.751、0.498~0.882、0.698~0.926。AGI评分的预测价值均最高,其次为BISAP评分,且这两项评分的相关性最高。AGI联合BISAP评分对病情严重程度、感染性胰腺坏死和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AUC值分别为0.988、0.837、0.942,95% CI分别为0.982~0.994、0.770~0.903、0.897~0.987)优于AGI、BISAP单项评分。结论AGI评分联合BISAP评分可以更有效地预测AP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发生感染性胰腺坏死或患者死亡。

  • 标签: 急性胃肠损伤 胰腺炎 预后
  • 简介:摘要1例32岁男性乳腺增生患者自行口服乳癖舒片(5片、3次/d)约2年,因治疗效果不佳,医嘱加用小金胶囊7粒口服、2次/d。单用乳癖舒片期间患者肝功能正常。2药并用50 d后,患者出现尿黄、皮肤黄染伴瘙痒。12 d后实验室检查示丙氨酸转氨酶(ALT)1 068 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562 U/L,总胆红素(TBil)106.9 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84.6 μmol/L及碱性磷酸酶(ALP)175 U/L。诊断为药物性肝损伤重度),考虑与小金胶囊有关。停用上述两种药物,给予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和注射用腺苷蛋氨酸保肝治疗。12 d后实验室检查示ALT 163 U/L,AST 52 U/L,ALP 142 U/L,TBil 36.1 μmol/L,DBil 21.7 μmol/L。此后患者再次自行服用上述药物,20 d后上述症状与肝功能异常复现。停用小金胶囊,予抗炎保肝治疗,23 d后,肝功能检测结果示ALT 25 U/L,AST 19 U/L,ALP 76 U/L,TBil 14.3 μmol/L,DBil 3.6 μmol/L。

  • 标签: 化学和药物性肝损伤 小金胶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的观察及要点,提高治愈率,预防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及促进康复。方法回顾总结20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观察及护理措施。结果本组20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治愈15例,好转2例,死亡1例,植物生存2例。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其临床特点是病情重、变化快、病程长、患者致死致残率高、并发症较多。及时抢救及综合治疗是救治关键,临床应用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术后加强监护实施正确的及时的有效护理,能有效预防并发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 标签: 颅脑损伤 重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