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伴固有动脉缺损的手指创面修复现状及其治疗进展,为临床上此类损伤的修复提供参考。方法以"动脉缺损""皮肤软组织缺损"和"digital artery defect""soft tissue defect"为中英文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EMbase和PubMed数据库检索2000年1月—2018年12月关于伴有动脉缺损的手指创面修复的文献。共检索到文献632篇,排除无法获得全文、内容不符、重复性及低质量文献,最终纳入51篇文献,进行分析总结。结果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穿支皮瓣的广泛应用、医患对修复的结果要求提高及修复理念的不断改进,伴有固有动脉缺损的手指创面修复方式逐渐由创伤较大的血管移植联合皮瓣转移覆盖、邻指指动脉岛状皮瓣转移修复等方式,向创伤小、疗效好的flow-through皮瓣方式发展,达到了在较小医源性损伤的情况下,同时解决主干血管损伤重建和创面覆盖的目的。结论flow-through穿支皮瓣兼具穿支皮瓣和桥接固有动脉的优点,通过一次手术即可有效解决主干血管损伤重建和创面覆盖,符合当前修复重建的理念,具有最大的经济性,是修复伴有固有动脉缺损的手指损伤创面的最佳方式。

  • 标签: 指损伤 动脉损伤 软组织损伤 flow-through皮瓣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手指软组织缺损应用固有动脉侧方血管链皮瓣和固有动脉岛状皮瓣修复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04月-2021年05月收治的72例手指软组织缺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6)和研究组(n=36),对照组应用固有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术治疗,研究组应用固有动脉侧方血管链皮瓣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后皮瓣情况、皮瓣感觉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皮瓣淤紫、水泡、冬季发凉、肿胀、痛性瘢痕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皮瓣感觉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固有动脉侧方血管链皮瓣手术治疗手指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更佳理想,更有助于皮瓣感觉恢复,值得推广。

  • 标签: 指固有动脉 侧方血管链皮瓣 岛状皮瓣修复 手指软组织缺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固有动脉顺行岛状皮瓣修复邻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应用固有动脉顺行岛状皮瓣修复邻软组织缺损20例,皮瓣面积1.8cm×1.5cm~3.6cm×2.2cm。结果20例固有动脉顺行岛状皮瓣均成活,伤的外形和功能良好。结论固有动脉顺行岛状皮瓣修复邻近、中节软组织缺损成活率高,伤形态和功能恢复好,值得推广。

  • 标签: 指固有动脉 岛状皮瓣 修复
  • 简介:目的阐述单纯双侧固有动脉节段性损伤的特点及处理.方法对1999年9月~2000年10月期间收治的11例13单纯双侧固有动脉节段性损伤进行归类及相应处理:开放性损伤11,固有动脉节段性损伤伴皮肤挫伤,行血管移植术或静脉皮瓣游离移植术修复;闭合性2,固有动脉节段性损伤,密切观察伤血液循环,及时行血管移植术修复.结果13血液循环恢复良好,均成活,功能评价优.结论单纯双侧固有动脉节段性损伤应积极处理,常需行血管移植术,正确治疗能获得满意疗效.

  • 标签: 断指再植 指固有动脉 节段性损伤 血管移植术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掌侧固有动脉背侧支岛状皮瓣移植修复体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3月至2021年5月,对22例体软组织缺损采用掌侧固有动脉背侧支岛状皮瓣移植修复。其中拇指9例,示5例,中、环各3例,小指2例;修复指端8例,腹7例,背及甲床7例。软组织缺损范围0.8 cm×0.5 cm~1.5 cm×0.8 cm,皮瓣切取面积1.0 cm×0.7 cm~1.8 cm×1.0 cm。供区6例直接拉拢缝合,其余予以中厚皮片覆盖,加压包扎。术后通过门诊、电话或微信随访其临床疗效。结果术后1例因缝合过紧致皮瓣肿胀、青紫,给予间断拆线后解除;2例皮瓣术后出现张力性水疱,1周后消退;1例皮瓣远端坏死,经换药后愈合。其余皮瓣均顺利成活,切口及供区植皮均I期愈合。随访6~18个月,平均10个月。末次随访:皮瓣外形、质地均良好,恢复保护性感觉,患屈、伸功能也恢复正常,TPD为7~11 mm。除未能重建体的特殊结构,如指甲、腹螺纹及精细的感觉外,重建了体原有的基本外形及功能。依中华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结果优11例,良9例,中2例,优良率91%;供区无功能影响。结论采用掌侧固有动脉背侧支岛状皮瓣移植修复体软组织缺损伤,操作简单、成功率高、疗效满意,而且不损伤体主干血管,值得推广。

  • 标签: 岛状皮瓣 指掌侧固有动脉背侧支 修复 指损伤 显微外科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固有动脉侧方掌侧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01年5月~2012年11月我院指端缺损患者28例,受伤别及切取皮瓣的侧别分别为左食指8例,右食指6例;左中指6例中;右中指8例。致伤类型甲中部离断10例,甲根部离断7例,腹缺损7例,桡侧半斜形缺损4例。缺损面积最大为3.5cm×3.5cm,最小为1.5cm×1.2cm,所有患者均为固有动脉侧方掌侧皮瓣手术修复。结果25例皮瓣全部成活,供区创面Ⅰ期愈合,术后随访7~12个月,伤术后皮瓣质地、厚度、色泽与受区相似,不臃肿、耐磨,手指伸屈功能满意。结论手术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皮瓣切取后供区损伤小可以直接缝合,手术可在局麻下进行。

  • 标签: 指固有动脉 侧方掌侧皮瓣 指端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示近节掌侧固有动脉为蒂的双叶皮瓣修复拇指末节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自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应用以示近节掌侧固有动脉为蒂的双叶皮瓣修复10例拇指末节缺损,其中男8例,女2例,左手4例,右手6例,年龄27~60岁,平均40.2岁。致伤原因:机器压砸8例,绳索勒断2例,缺损程度在I°~II°,其中3例为再植后坏死。10例均为择期手术,手术距受伤时间3~5 d,平均3.8 d,均采用以示近节掌侧固有动脉为蒂的双叶皮瓣修复拇指末节缺损,术后门诊随访。结果本组10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10.4个月。皮瓣质地柔软,外形满意,2-PD为6~8(平均7)mm,移植髂骨均未见明显吸收。手功能按手指关节总活动度法(TAM)评定,结果优8例,良2例。结论以示近节掌侧固有动脉为蒂的双叶皮瓣是修复拇指末节缺损的一种理想方法,切取供区损伤小,修复效果佳,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指掌侧固有动脉 双叶皮瓣 拇指缺损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游离Flow-through腓浅动脉皮瓣修复手指伴掌侧固有动脉缺损创面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6月至2019年12月,对7例7掌侧固有动脉缺损创面的患者,应用游离Flow-through腓浅动脉皮瓣修复手指创面,同时桥接修复掌侧固有动脉。其中拇指2例2,示3例3,中指2例2。手指缺损创面面积为2.5 cm×3.0 cm~5.0 cm×7.0 cm;掌侧固有动脉缺损为1.0~3.0 cm。皮瓣切取面积为3.0 cm×3.5 cm~5.5 cm×8.0 cm,皮瓣供区直接缝合或植皮覆盖。术后予预防感染、抗痉挛、抗凝血、镇痛、补液等支持治疗,卧床制动1周。每月定期随访,在医师指导下行功能锻炼。结果7例7皮瓣及体全部成活,未发生血管危象,伤口一期愈合。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8个月,皮瓣色泽、质地好,弹性良好,外形饱满,无明显臃肿,术后6个月均恢复保护性感觉;手指无明显肿胀、萎缩,皮肤温度正常,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体功能,优3例,良4例;小腿供区无明显瘢痕增生,外形良好,功能无影响。结论游离Flow-through腓浅动脉皮瓣修复手指伴掌侧固有动脉缺损创面,手术操作简单,皮瓣血供可靠,皮瓣外形满意,并能同时修复掌侧固有动脉缺损,手指血供、外形、功能恢复良好,供区无明显影响,是一种较理想的修复方法。

  • 标签: 腓浅动脉皮瓣 血流桥接 手指 软组织缺损 指掌侧固有动脉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应用示桡侧固有动脉转位在拇指近节基底撕脱离断再植中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自2019年8月至2020年10月我们共收治拇指近节基底撕脱离断8例,其中完全离断7例,不完全离断1例,离断拇指双侧固有动脉均自近端抽出。完全离断拇指一期选择示桡侧固有动脉转位重建拇指血运;不完全离断拇指一期选择静脉游离移植桡动脉转位重建拇指血运,术后18 h出现动脉危象,行血管探查,示桡侧固有动脉转位重建拇指血运。结果术后再植拇指全部存活,伤口Ⅰ期愈合,术后6~8周骨骨折愈合,拔除克氏针。术后随访时间为6~9个月,平均8个月。再植拇指指腹饱满,体无明显萎缩,外展及对掌活动自如。指端感觉恢复至S5 1例,S4+ 4例,S3+ 3例。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5例,良2例,可1例。示功能正常。结论示桡侧固有动脉解剖恒定,重建离断拇指血运疗效肯定,且术中体位舒适,操作方便。

  • 标签: 再植术 拇指 动脉转位 旋转撕脱离断
  • 简介:目的探讨游离静脉皮瓣修复手指腹伴有双侧固有动脉缺损的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取健侧、弃、足底内侧、足背、腕掌侧静脉皮瓣倒置后将皮瓣静脉与固有动脉吻合,桥接血管缺损,恢复血流通道,闭合创面。结果5例19个游离静脉皮瓣仅1例一侧坏死约0.5cm×0.5cm,其余皮瓣均成活,手指远端血运正常,皮肤外形美观。结论游离静脉皮瓣损伤小,是修复手指近节腹伴有双侧固有动脉缺损的较好皮瓣。

  • 标签: 静脉皮瓣 指固有动脉 双侧 软组织缺损 游离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掌侧固有动脉顺行推进皮瓣在合并掌侧软组织缺损的断指再植中的治疗效果。方法2018年12月至2020年1月,共收治6例手指离断合并掌侧软组织缺损的患者,其中3例合并双侧掌侧固有动脉缺损,1例单侧掌侧固有动脉缺损。首先行断指再植术,直接吻合或取浅静脉桥接修复掌侧固有动脉,掌侧留有面积为0.5 cm ×1.5 cm~1.2 cm×2.0 cm的创面,采用了同指带单侧掌侧固有动脉和神经的顺行推进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推进皮瓣面积1.5 cm×5.0 cm~2.2 cm×6.0 cm。均一期行急诊手术修复,术后定期随访。结果本组6例术后皮瓣及断指全部成活。随访2~12个月,平均6个月,皮瓣血运良好,再植体及皮瓣外形饱满,TPD 4~6 mm,患近指骨间关节主动活动正常,远指骨间关节活动度35°~60°。结论对合并掌侧软组织缺损的离断手指,应用掌侧固有动脉顺行推进皮瓣进行修复,操作简单,创伤较小,是一种较理想选择。

  • 标签: 推进皮瓣 指掌侧固有动脉 修复 断指再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掌侧固有动脉背侧支皮瓣修复指端斜形部分缺损的手术方法和优越性。方法2013年6月至2015年3月,对30例42指端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掌侧固有动脉背侧支皮瓣修复,术中根据情况于近节或中节体尺背侧或桡背侧设计皮瓣,皮瓣以掌恻固有动脉背侧支为血供,并携带固有神经背侧支重建皮瓣感觉,供区于腕前区取全厚皮皮游离植皮覆盖创面。其中示指指端皮肤缺损14,中指指端皮肤缺损13,环指指端皮肤缺损10,小指指端皮肤缺损5,皮瓣切取面积最大为26mm×18mm,最小为10mm×7mm。结果术后30例42创面皮瓣修复及供区皮片均成活。随访3~7月,皮瓣外观及手指功能恢复满意。皮瓣两点分辨觉平均为3.39~6.40mm。结论掌侧固有动脉背侧支皮瓣修复指端斜形部分缺损,皮瓣血运可靠、不牺牲主要血管及神经,术操作简便、安全,术后效果满意,是修复指端软组织缺损较为理想的方法。

  • 标签: 指掌侧固有动脉背侧支 指端缺损 外科皮瓣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游离掌侧固有动脉近节穿支皮瓣修复手指指端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2009年3月至2021年1月,对15例16指端软组织缺损的患者,采用游离掌侧固有动脉近节穿支皮瓣进行修复,皮瓣在示尺侧、中指两侧、环桡侧近节侧方设计切取,切取面积1.8 cm×1.2 cm~4.5 cm×2.2 cm,皮瓣内携带掌侧固有神经背侧支及0.5~4.5 cm的掌侧固有动脉主干,皮瓣切取后,供区掌侧固有动脉再重新吻合者3例3,移植吻合者2例2,不吻合者10例11,将皮瓣内携带的掌侧固有神经背侧支与受区手指残端的掌侧固有神经缝接,恢复皮瓣的感觉,供区均切取腕横纹或肘横纹处皮肤植皮关闭。术后定期门诊、电话或微信随访,观察患者皮瓣外观、感觉及手指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15例16皮瓣及供区植皮全部成活,伤口一期愈合,术后随访4个月~12年,皮瓣质地优良,外形饱满,TPD达7~11 mm,手指关节功能均恢复良好,未主诉供区感觉不适。按照Michigan手部功能问卷评定标准,15例患者对手部整体外观及功能非常满意。手指活动度按照TAM评定标准,15例均为优。结论掌侧固有动脉近节穿支游离皮瓣血管解剖恒定,供区隐蔽、创伤小,皮瓣切取简单,效果好,是修复指端软组织缺损的一种理想的方法。

  • 标签: 指掌侧固有动脉 穿支皮瓣 指损伤 修复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骨髓腔放血在仅吻合掌侧固有动脉的指尖离断再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1月-2019年5月,共收治20例23指尖离断,离断指尖完整,彻底清创后,远、近端骨髓腔适当扩髓,将1或2枚7号注射针头用倒打法自指尖插入至骨髓腔,仅吻合掌侧固有动脉(或静脉动脉化)行指尖再植,术后通过注射针孔渗血,改善静脉回流。术后抗感染、抗凝、抗痉挛等治疗,并患肢保暖、抬高患肢等处理,术后定期随访。结果本组共23指尖离断再植,其中21成活,2坏死,成活率91%。术后随访6~12个月,成活指指甲生长良好,无畸形,腹饱满,痛、温觉恢复,TPD达5~7 mm。结论仅吻合掌侧固有动脉的指尖离断再植经针孔自骨髓腔放血可提高再植成活率,是一种值得临床采用的方法。

  • 标签: 指尖再植 骨髓腔放血 仅吻合动脉 静脉回流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比较固有动脉顺行,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2年7月本院收治的手指软组织缺损者62例纳入研究,依据不同治疗方式分组,各31例,对照组固有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观察组顺行岛状皮瓣手术,对比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高(P

  • 标签: 手指软组织缺损 顺行岛状皮瓣 逆行岛状皮瓣 指固有动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Flow-through尺动脉腕上支穿支皮瓣在伴掌侧固有动脉缺损的手指创面中应用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15年6月-2019年6月,对收治的24例(男18例,女6例)伴有掌侧固有动脉缺损的手指创面,设计切取Flow-through尺动脉腕上支穿支皮瓣修复,利用尺动脉腕上支及分出的下行支桥接掌侧固有动脉重建指端血供,上行支穿支皮瓣覆盖创面,供区直接缝合或局部转移皮瓣修复。术后通过门诊及电话、微信方式进行随访,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手指总主动活动度(TAM)测定法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术后24例皮瓣及供区创面均I期愈合,其中2例术后皮瓣远端出现水疱予换药处理后好转。术后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7.6个月。皮瓣外形、质地优良,供区线形瘢痕,愈合良好,无疼痛、麻木等并发症。结论Flow-through尺动脉腕上支穿支皮瓣,血管解剖恒定,切取方法简单,充分利用其上行支及下行支,可作桥接血管重建指端血供,同时覆盖软组织创面,效果满意,是一种治疗伴有掌侧固有动脉缺损创面的较理想的方法。

  • 标签: 尺动脉腕上支穿支皮瓣 Flow-through皮瓣 指掌侧固有动脉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吻合血管的第二掌背动脉(second dorsal metacarpal artery,SDMA)皮瓣修复手指掌侧皮肤伴双侧固有神经、动脉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17年2月至2019年3月,我们对11例手指掌侧皮肤伴双侧固有神经、动脉缺损患者采用SDMA皮瓣修复创面,皮瓣近端切断的SDMA与创面远端的固有动脉吻合,取手背桡神经浅支桥接修复固有神经,重建手指末梢血运及感觉。结果术后1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10~18个月,平均16个月,1例皮瓣边缘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其余皮瓣均顺利存活,术后皮瓣外观、质地良好。伤末梢血运好,腹的温度、颜色与周围皮肤基本一致。腹皮肤两点分辨觉为7~10 mm,平均8.8 mm。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手功能:优9例,良2例。结论应用吻合血管的SDMA皮瓣及神经移植修复手指掌侧皮肤伴固有动脉、神经缺损,在一期修复手指缺损创面的同时重建患末梢血运及感觉,临床疗效满意,是一种较好的修复方法。

  • 标签: 指损伤 外科皮瓣 第二掌背动脉 显微外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