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给予探讨。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就诊的心律失常患者800例,采用动态心电图进行检测,比较用药前后患者的心律失常。结果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后,800例患者中有78例患者的心律失常加重,且患者出现的加重现象各不相同,抗心律失常药物加重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9.7%。结论在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心律失常患者时,确实存在心律失常加重现象,因此,患者用药后,要进行严密观察,必要时立即停药或采取其他有效方法给予治疗。

  • 标签: 心律失常 抗心律失常药物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抗心律失常药物和冠脉造影术治疗房颤的效果。方法选择在2010年1月-2011年6月间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30例房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观察组采用冠脉造影术,对其定期随访,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不同的治疗之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效果上有明显的差异,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脉造影术治疗房颤患者,能够有效的减少房颤的复发,使更多的患者维持窦性心律,治疗效果优于抗心律失常药物,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抗心律失常药物 冠脉造影术 房颤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围术期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效果观察与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5月至2013年12月治疗的10例ICD患者,总结围术期护理体会和抗心律药物应用观察.结果10例ICD患者均痊愈,术后随访半年无并发症.结论加强ICD患者围术期护理和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能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同时减少并发症发生.关键词ICD;围术期;抗心律失常药物;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175-01

  • 标签:
  • 简介:摘要心律失常是心动频率和节律的异常,可分为快速型与缓慢型两类,快速型心律失常比较复杂,临床上以心房纤颤、室性早搏最为常见。多年来,我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心律失常积累了一些临床体会,对高血压伴发快速心律失常;冠心病伴发室性心律失常;糖尿病伴发心律失常;缓慢型心律失常等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大多数都取得很好疗效,大量病例证明中药稳心颗粒、益心复脉颗粒等药物在临床上的使用给予中药抗心律失常治疗的美好前景。

  • 标签: 心律失常 稳心颗粒 益心复脉颗粒,
  • 简介:心脏性猝死(suddencardiacdeath,SCD)是心血管病的严重并发症,遗传性原发性心律失常综合征和急性冠脉综合征是SCD的两大主要病因。抗心律失常药物在临床上应用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无论是在SCD相关疾病急性期的抢救还是在后续的治疗和预防上,抗心律失常药物都是基础的治疗措施。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抗心律失常药物在应用指征、使用方法上都有所改变,同时新兴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研发和应用为这一领域带来新的方向与热点,现对SCD相关疾病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与进展做简要阐述。

  • 标签: 心脏性猝死 心律失常 抗心律失常药物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在我国的临床研究治疗中,心律失常是一种多发病和常见病,心律失常的病理复杂多变。常由年高体弱或久病正虚所致瘀阻、寒滞、痰凝、气郁而发病。临床上用于治疗心律失常药物,会有很大的不良反应,使用不当,甚至还会诱发心律失常。自临床使用奎尼丁以来,已经使用了数百年。现代治疗心律失常一般采用器械治疗和射频消融治疗,但是治疗心律失常的主要手段依然是药物治疗。

  • 标签: 心律失常 药物治疗 现状和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丹参预处理对利多卡因抗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用10%的水合氯醛腹腔注射给予大鼠麻醉,麻醉后尾静脉注射丹参注射液预处理,20分钟后注射氯化钡(BaCl2)诱发大鼠心律失常,待大鼠出现稳定心律失常后静脉注射利多卡因进行治疗,以心律失常持续时间的长短为指标,观察丹参预处理对利多卡因抗心律失常作用的影响。结果丹参注射液预处理组大鼠心律失常持续时间明显缩短,治疗后再次心律失常时间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预处理能增强利多卡因的抗心律失常作用,有协同效应。

  • 标签: 氯化钡 利多卡因 丹参 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心律失常属中医“心悸”病证范畴,是人类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目前仍然是医学界研究攻关的热点和难题。笔者从痰病学论治心律失常的相关性研究作一总结,试为中医药治疗心律失常探索更多的理论依据及思路方法。

  • 标签: 心律失常
  • 简介:问:近段时间我总觉得心慌,快走两步就觉得有点喘,心跳也会加快。以往上楼梯我从没觉得吃力,但现在爬到3楼便要休息一下。去医院检查,诊断为心律失常。医生告诉我不用服药,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注意规律生活即可。请问,心律失常病情严重吗?长沙阳晓雅答: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的病症,是指心跳的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或激动次序的异常。引起心律失常的原因很多,分良性和病理性两种。由于人的生活方式改变,如熬夜、过度劳累、生活无规律等导致的良性心律失常,多出现在年轻人身上,其表现的症状为心跳加快,有轻微的不适感。此外,感冒发烧、心肌炎等疾病也会引起心律失常

  • 标签: 心律失常 病情 生活方式 注意规律 年轻人 心肌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律失常的中医针灸治疗方法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心律失常患者30例的中医针灸治疗方法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收治的心律失常患者30例经针灸治疗显效10例,有效20例,总有效率100%。结论针刺治疗心律失常具有一定疗效,尤其对于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者效果明显。

  • 标签: 心律失常 中医治疗 针灸
  • 简介:摘要胎儿心律失常是妊娠期常见的异常情况,其发生率约为1~2%,给准父母带来极大的困惑和忧虑,对很多围产科、儿科及心脏科医师来说,胎儿心律失常的临床决策及治疗监测指导是全新的领域,是他们所面临的挑战。

  • 标签: 胎儿 心律失常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快速性心律失常药的药理作用及应用。方法对抗快速性心律失常药物可根据其对正常心肌组织的电生理作用分为I、Ⅱ、Ⅲ和Ⅳ4大类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进行分析。结果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于多种通道和多种受体,如胺碘酮对钠通道、钙通道、钾通道、a受体、β受体都有阻滞作用。结论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药物的主要作用是降低心脏自律性,延长有效不应期,改变传导速度。

  • 标签: 抗快速性心律失常 药物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步长稳心颗粒治疗老年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经心电图检查证实有心律失常的老年病人,服用步长稳心颗粒4周,观察服药前后临床症状及心电图变化。结果?服药4周后,62例病人临床总有效率达70.96%。房性、室性早搏明显减少,对窦性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改善不明显。结论?步长稳心颗粒可明显改善老年心律失常病人的临床症状,对自律性增高的房性、室性期前收缩疗效显著。

  • 标签: 心律失常 药物治疗 老年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