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探分析在胸腔镜下不停跳房间缺损修补治疗房间缺损的护理配合及效果。方法随机本院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间收治的30例房间缺损型先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n=15)与对照组(n=15)。分别对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护理配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娴熟的配合、良好的沟通、丰富的临床经验是缩短手术时间及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点所在。

  • 标签: 胸腔镜 房间隔缺损修补术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房间缺损修补中护理配合措施。方法分析1例房间缺损修补患者临床资料,总结中护理配合措施。结果1例房间缺损患者顺利的完成了修补,且术后恢复良好。结论加强中护理配合,有助于房间缺损修补的顺利进行及成功。

  • 标签: 房间隔缺损 修补术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胸腔镜下房间缺损修补患者的护理措施和效果进行分析总结。方法:在于本院接受胸腔镜下房间缺损修补治疗的患者中抽取20例纳入观察对象,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例,对前者应用常规护理和后者应用综合护理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就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引流液量、术后卧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而言,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t=12.214,10.039,10.321,6.301,6.569;P

  • 标签: 胸腔镜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 护理
  • 简介:摘要:本文以探讨房间缺损修补期最佳护理方式为目的,通过对2022年4月14号于我院就诊的廖某患者的病情和案例进行分析,通过于患者术前给予心理护理和技能训练,于术后针对患者的系统进行严密监测,给予患者更细节性的呼吸道管理和早期活动干预措施,最终于患者转入普通病房后的日常查房记录为护理效果鉴别,查房显示患者恢复状况良好,各项指标均有显著好转,以此来证实了此项护理措施应用于房间缺损修复期的效果和价值。

  • 标签: 房间隔缺损修补术 围术期护理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机器人下心脏不停跳房间缺损修补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记录机器人下心脏不停跳房间缺损修补手术的护理配合过程。结果手术顺利,无并发症发生,房间修补后食道超声复查未见房间缺损的残留分流,效果可靠。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和熟练的手术护理配合是机器人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 标签: 房间隔缺损修补术 机器人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先天性心脏病房间缺损修补中的护理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我院自2023年1月到2023年11月所接收的20例先天性心脏病房间缺损修补患者。对照组施行常规化护理,实验组应用中全面护理。结果:实验组护理下的患儿护理质量比对照组的更高,家属满意程度也更高。结论:对于先天性心脏病房间缺损修补的患者,通过在手术过程中实施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手术效果和患者的康复速度。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心脏病手术 术中护理 护理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胸腔镜下房间缺损修补患者的护理配合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40例房间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围期护理,观察患者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升主动脉阻断时间,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40例患者中出现术后并发症的有3例(7.50%);患者对护理服务非常满意的有38例(95.00%);患者手术时间为(2.91±0.24)h。结论:全胸腔镜下房间缺损修补患者采用围期护理配合,患者恢复良好,值得推广。

  • 标签: 全胸腔镜 房间隔缺损修补术 护理配合 围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胸腔镜下房间缺损修补患者的护理配合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40例房间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围期护理,观察患者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升主动脉阻断时间,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40例患者中出现术后并发症的有3例(7.50%);患者对护理服务非常满意的有38例(95.00%);患者手术时间为(2.91±0.24)h。结论:全胸腔镜下房间缺损修补患者采用围期护理配合,患者恢复良好,值得推广。

  • 标签: 全胸腔镜 房间隔缺损修补术 护理配合 围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房间缺损行介入下封堵与直视下外科修补对左室舒张功能的远期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68例房间缺损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4例,观察组给予房间缺损介入下封堵治疗,对照组行直视下外科修补,术后对比其左室舒张功能的远期效果。结果68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无并发症。复查心脏彩超,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二尖瓣舒张晚期血流速度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存在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介入下封堵治疗房间缺损对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远期影响力较为显著,可在临床上应用。

  • 标签: 房间隔缺损封堵术 外科修补术 左室舒张功能 远期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房间缺损微创修补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40例患儿进行研究,均于本院2016年8月~2018年7月间行房间缺损微创修补治疗,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结果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的实验组,住院天数、术后卧床时间及住院费用均少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5.0%,对照组为65.0%,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房间缺损微创术患儿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缩短了住院时间、节省了住院费用,护理满意度高,值得采用。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房间隔缺损微创修补术 满意度
  • 简介:目的探讨常规正中胸骨开胸直视下与完全胸腔镜下房间缺损修补对先天性房间缺损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先天性房间缺损患者30例,分为15例开胸组行常规正中胸骨开胸直视房间缺损修补和15例胸腔镜组行完全胸腔镜下房间缺损修补,记录临床疗效相关数据。结果胸腔镜组的手术时间、SICU气管插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胸腔引流量均明显少于开胸组(均P〈0.05),且术后4周恢复工作者的比例与开胸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无死亡或严重并发症的出现。术后随访3个月两组均无残余分流等异常情况。结论完全胸腔镜下房间缺损修补的手术损伤较小,临床疗效较为理想,更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

  • 标签: 先天性房间隔缺损 房间隔缺损修补术 完全胸腔镜手术 正中胸骨开胸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成人房间缺损修补后心律失常进行临床观察的结果及科学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患此疾病病患52例,依照随机方式将其分为常规组与优质组,每组均为26例。对常规组病患实施基础护理,对优质组病患实施优质全面护理。结果优质组病患的护理效果明显比常规组病患好,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人房间缺损修补后心律失常病患的临床症状主要为室性早搏、房颤、窦性心动过缓/过速、室颤,对其实施优质全面护理措施,可获取到较好的效果,改善临床症状,提升护理质量。

  • 标签: 成人房间隔缺损修补术 心律失常 临床观察 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以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房间缺损患儿为例,分析观察房间缺损修补术后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本次采取随机盲选分组法,对我院2020年1-12月收治的84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房间缺损患儿分成两组,观察组42例患儿采取术后综合护理方法,对照组42例患儿采取术后常规护理方法,进一步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1)观察组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76%,与对照组的26.19%比较明显更低,两组数据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中,针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房间缺损患儿,在房间缺损修补的基础上,术后实施综合护理方法的效果显著,可缩短术后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值得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 房间隔缺损修补术 术后综合护理方法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经胸微创封堵与体外循环直视修补治疗房间缺损(ASD)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65例房间缺损(AS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进行随机分配,分别分配到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n=32)患者给予体外循环直视修补治疗,观察组(n=33)患者给予经胸微创封堵治疗,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经胸微创封堵与体外循环直视修补治疗房间缺损(AS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中切口长度、呼吸机使用时间、住ICU时长、VSA评分的对比有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进行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对比,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5.1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3.75%,两组患者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胸微创封堵治疗ASD相比体外循环直视修补临床疗效更显著,手术创伤小,治疗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有利于患者病情快速恢复,明显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经胸微创封堵术 体外循环直视修补术 房间隔缺损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房屋隔缺损封堵病人严密观察并总结护理对策。方法对房屋隔缺损封堵10例患者进行随访观察记录,患者术后3个月内病情恢复,健康教育指导,如有并发症,一经发现,立即采取对症治疗及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10例患者因治疗术后护理到位,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房间缺损封封术后,由于患者肢体制动时间、卧床时间表均较长,容易使患者产生不会舒适感,有些病人主诉心脏出现异物感,多见于成年女性患者,护理人员应加强与其沟通,做好术后护理及健康教育,缓解病人的紧张心理,有利于患者的早上康复。

  • 标签: 房间隔缺损封堵术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改良“达芬奇”(daVinciS)机器人手术系统行体外循环下房间缺损修补房间缺损修补+三尖瓣成形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术前进行心理护理,解除患者恐惧、焦虑、做好术前准备,改善心功能,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实施优质的护理措施。结果患者手术顺利,术后未出现并发症,恢复良好。结论积极的心里护理、术前准备,精细的术后护理是预防和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 标签: 改良机器人 房间隔缺损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病是成年人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根据缺损部位的不同可分为原发孔型、继发孔型、冠状静脉窦型、上腔静脉型和下腔静脉型等,以继发孔型房间缺损最为常见。目的讨论房间缺损临床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治疗原则为中小型缺损且年龄较小者可先行内科处理,无自然闭合可能者应及早行根治性治疗。

  • 标签: 房间隔缺损 治疗
  • 简介:间隔缺损是最常见的心脏病,传统的手术采用胸骨正中切口,全麻后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下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手术。全机器人心脏手术是21世纪外科学领域一项巨大的创新,是微创外科手术的一次飞跃,具有明显的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和美容效果等优势。我院于2009年9月22日利用达·芬奇S(daVincis)机器人手术系统开展了世界首例室间隔缺损修补,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室间隔缺损修补术 全机器人心脏手术 不开胸 机器人手术系统 护理 胸骨正中切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