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养血清脑颗粒(YXQNG)联用丙戊酸(VPA)对(PTZ)慢性点燃模型大鼠癫痫发作、EEG、认知功能及颞叶、海马T型Ca2+通道蛋白(Cav3.2)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TZ组、VPA组、VPA+YXQNG组、NS组,每组10只.前3组大鼠腹腔注射PTZ溶液制作慢性点燃模型,VPA组大鼠在注射PTZ前1h给予VPA灌胃;VPA+YXQNG组除给予VPA外,注射PTZ前1.5h给予YXQNG灌胃;NS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每天一次.8周后观察各组大鼠的行为学变化、Y型电迷宫检查大鼠的正确反应率、捕记EEG并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颞叶和海马Cav3.2的表达.结果给药8周后PTZ组大鼠全部达到完全点燃(连续3d出现Ⅳ级发作或达到Ⅴ级发作),VPA组和VPA+YXQNG组大鼠仅出现0~Ⅱ级发作;Y型电迷宫检查结果显示VPA+YXQNG组大鼠正确反应率高于PTZ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EG结果显示PTZ组大鼠癫痫发作时EEG有明显异常放电,总功率高于用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PA组、VPA+YXQNG组大鼠用药前后EEG总功率的差值均高于PTZ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VPA组、VPA+YXQNG组大鼠颞叶和海马Cav3.2表达低于PTZ组,VPA+YXQNG组大鼠颞叶和海马Cav3.2表达低于VP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YXQNG和VPA联用能降低癫痫大鼠发作级别、改善认知功能、减少脑部异常放电并降低脑组织Cav3.2水平,有抗癫痫和脑保护作用.

  • 标签: 癫痫 丙戊酸 养血清脑颗粒
  • 简介:醇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醇酸树脂、润滑油、抗氧剂、增塑剂、增黏剂及炸药等方面。季醇的生产是甲醛、乙醛在碱性条件下进行缩合反应,然后经脱醛、浓缩、结晶、离心、干燥等工序制得,该产品生产流程较长,工序较多,但对产品质量、收率、能耗起重要作用的是缩合工序。缩合工艺有钠法、钙法、高温成糖

  • 标签: 季戊四醇 节能 甲醛 乙醛 缩合反应 钠法
  • 简介:中国季醇发展迅速,不仅产能快速增加,而且生产技术也取得较大进步。1997年中国季醇生产能力和产量分别为5万吨和2万吨,2002年分别增加到10万吨以上和5万吨左右。目前中国有季醇生产厂家近30家,其中规模超过万吨级的企业主要有衡阳三化实业股份有限

  • 标签: 季戊四醇 发展现状 生产技术 醇酸树脂 聚氨酯
  • 简介:近几年,国内各地区竞相建设季醇装置,除云天化引进国外先进的10kt/a装置外,其它厂家都按老工艺生产。到目前为止,国内已有75kt/a的生产能力,而需求量只有25kt/a,不考察进口因素,开工率也只有30%。因此,各企业竞相降价来保证生产,从而使价格从1993年的18000元/t下滑到现在的8000元/t,造成国内企业严重亏损,部分装置已停车,到目前为止能维持正常生产的只有4-5家。

  • 标签: 中国 季戊四醇 工艺 优化 评价
  • 简介:摘要:季醇酯是一种重要材料,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加强对季醇酯合成工艺的研究,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及生产效率。本文将对季醇酯合成工艺现状加以介绍,分析季醇酯合成工艺的不同应用措施,明确催化剂应用时的反应特点,有助于创新合成方法。此外,对于合成工艺的深入分析,也为资源循坏利用提供了支持,有助于转变当前生产模式,落实绿色化发展的要求。

  • 标签: 季戊四醇酯 合成工艺 现状 要点
  • 简介:我国季醇现有年产能力约10万吨,表观消费量约6万吨,实际产量约5万吨,装置开工率约50%,产能呈现相对过剩局面。而国内现有生产装置中,大部分仅能生产工业级季醇,需求量大的高纯单季醇及出口前景好的二季醇和三季醇产量较小,远不能满足需求。

  • 标签: 季戊四醇行业 结构调整 中国 生产能力 价格
  • 简介:目的探讨激光氧液(LOF)对(PTZ)诱导癫痫反复发作大鼠海马谷氨酸(Glu)和γ-氨基丁酸(GABA)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SD大鼠200只随机分为模型糖水组(PTZ4-GS组)、模型激光氧液组(PTz+LOF组)、盐水糖水组(Ns+Gs组)、盐水激光氧液组(Ns+LOF组)和空白组(Sham组)五个亚组,选择处理后当天(0d)、3d、7d、10d和14d时间点进行观察,应用高效液相方法检测海马组织Glu和GABA含量。结果PTZ+LOF组大鼠经过激光氧液治疗后7~14d惊厥发生率显著下降,在第14天时比治疗前下降50%。同PTZ4-GS组比较在治疗7—14d时两者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TZ+GS组和PTZ4-LOF组发作后海马组织Glu的含量较Ns+Gs组、Ns4-LOF组和Sham组有显著增高(P〈0.05),PTZ+LOF组各时间点Glu含量较PTZ4-GS组下降(P〈0.05),以3d下降趋势明显;GABA含量在PTZ+Gs组和PTZ4-LOF组各时间点浓度也大于Ns+Gs组、Ns4-LOF组和Sham组(P〈0.05),点燃大鼠经LOF治疗后海马中GABA含量较PTZ+GS组明显升高,其中在7d、10d、14d三个时间点上较PTZ+G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OF能够降低大鼠癫痫发作后异常增加的Glu含量,升高GABA含量。

  • 标签: 癫痫 谷氨酸 Γ氨基丁酸 海马
  • 简介:目的观察致痫大鼠脑组织神经营养因子-4(Neurotrophin-4,NT-4)的变化,利用百里香与薄荷精油制备雾化吸入剂进行干预治疗,研究癫痫的发病机理及精油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实验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癫痫模型组、精油治疗I组、精油治疗Ⅱ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治疗组均用致痫亚惊厥剂量的(PTZ)腹腔注射制作Wistar大鼠慢性点燃模型。在低温条件下迅速取脑,通过免疫组化检测皮质区NT-4的变化。结果实验性癫痫大鼠模型制作成功,精油组和癫痫模型组实验动物均达到点燃标准,与癫痫模型组动物相比,精油组大鼠潜伏期劈显延长,但持续时间之间的差别没有显著性。免疫组化检测实验结果表明:癫痫模型组大脑皮质NT--4含量比正常对照组增加,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性(P〈0.05);精油组NT-4含量比癫痫模型组增加,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精油能够增强NT-4的表达,减轻癫痫发作时神经系统的损伤,可能有抗癫痫作用。

  • 标签: 癫痫 戊四氮 神经营养因子-4 精油吸入剂
  • 简介:介绍了三季醇的主要用途,考察了各种实验条件对反应总收率、三季醇收率及三季醇粒径的影响。在优选的反应及分离条件下,三季醇产率及总产率可分别达到8%和95%以上,三季醇粒径可由10~15μm增大至60-70/μm。

  • 标签: 三季戊四醇 分离工艺 总收率 粒径 合成 产率
  • 简介:概述了季醇的生产技术现状及进展,分析了国内外季醇的生产消费现状及发展前景,提出了发展我国季醇生产的一些建议。

  • 标签: 季戊四醇 生产 应用 市场
  • 简介:氧基酞菁锌的甲苯溶液旋涂成膜,经光学显微镜观察,薄膜表面光滑连续,小角度X射线衍射谱图中有规律的Keissig干涉峰说明膜厚均匀,红外反向光谱显示,未加热的薄膜中的分子排列无序,于150℃退火后,分子发生了共面聚集以接近垂直的角度直立在基片表面上,X射线衍射实验进一步证实了薄膜结构的有序性,并测定出了1.74A的晶面间距。

  • 标签: 四新戊氧基酞菁锌 旋涂膜 结构 分子取向 红外反向光谱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化工行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随着化工行业的快速发展,生产季醇的企业也逐年增多,季醇的年产量因而逐年提升,出现了一定的产能危机。因此,文章深入分析了我国季醇的生产消费现状,并对我国季醇的发展思路进行了深入阐述。

  • 标签: 季戊四醇 生产消费 发展思路
  • 简介:摘 要 : 本文首先阐述了氧化二的物化性能, 并针对介质氧化二贮罐进行了材料选择 腐蚀裕量选择 焊接接头系数选择 产品焊接试件要求。

  • 标签: 四氧化二氮 参数 材料选择 不锈钢
  • 简介:摘要:以异硬脂酸季醇酯为原料,研究了酸与醇的配比、温度、时间等因素对其酯化效果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了深度去酸处理,对产物的性能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酸醇物质的量比为4.3:1,温度为230℃,反应时间为8小时。产品的酸值(KOH)在深度脱酸后降低到0.04毫克/克。IR结果显示,产物的酯化反应较为彻底。测定了该产品的羟值(KOH)为13.36 mg/g、闪点325℃、倾点-43℃,满足了基础油的技术指标。本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对环境污染少等优点,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合成方法。

  • 标签: 异硬脂酸季戊四醇酯 直接酯化法 润滑油基础油 脱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