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慢性光化皮炎与免疫介导的迟发型超敏反应相关,但具体的发病机制未完全明确,治疗方法主要为防晒、外用糖皮质激素及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口服烟酰胺、羟氯喹等有效,严重者应用免疫抑制剂。

  • 标签: 慢性光化性皮炎 发病机制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光化皮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对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结果18例患者均为中老年男性,平均年龄63.6岁,平均病程6.3年。皮损均首发于曝光部位,以红斑、丘疹为主要表现,伴瘙痒。组织病理呈慢性皮炎样改变17例,假性淋巴瘤样改变1例。光斑贴试验阳性7例。经严格避光,系统及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结论本病好发于老年男性,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特征、组织病理及光斑贴试验;严格避光及抗炎治疗有效。

  • 标签: 皮炎 光化性 慢性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在本文当中,主要是针对了慢性光化皮炎发病机制以及治疗做出了全面的分析研究,并且在这个基础之上提出了下文之中的一些内容,希望能够给与同行业人员提供一定价值的参考。

  • 标签: 慢性光化性 皮炎 发病机制 治疗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确定光接触性变应原在慢性光化皮炎(CA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按照英国光学皮肤病研究组推荐的光斑贴试验方案,以PhilipsTL20W/09N为光源,采用20种光斑贴变应原,对69例CAD患者进行光斑贴试验。结果69例CAD患者中光斑贴试验阳性58例占84.06%。最常见的变应原依次为氯丙嗪、对氨基苯甲酸、重铬酸钾。结论光接触性变应原与CAD发病密切相关。CAD患者应避免接触光斑贴试验中呈阳性反应的变应原。

  • 标签: 斑片试验 皮炎 光变态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羟氯喹对慢性光化皮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来我院进行慢性光化皮炎治疗的20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各10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行他克莫司软膏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行羟氯喹进行治疗,并对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的身体体征评分、临床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过程中所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身体症状体征进行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过临床治疗之后两组患者在身体症状的评分上要低于治疗之前,同时实验组患者在治疗之后的症状评分为3.46±0.56分,对照组患者在治疗之后的症状评分为5.66±0.81分,实验组患者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体有效率是96.0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体有效率是80.00%,实验组在治疗总有效率上要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在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上是2.00%,对照组是14.00%,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羟氯喹作为一种有效的慢性光化皮炎药物,可以有效地缓解皮肤疾病的症状,改善病人的生存品质,并且副作用很少,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慢性光化性皮炎 羟氯喹 皮肤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慢性光化皮炎(CAD)是一种春夏季多见于中老年男性的光敏性皮肤病,其典型表现为在光暴露部位反复出现浸润红斑、丘疹伴痛痒。发病机理与光敏物质的存在密切相关,尤其在高原地区、紫外线强及日照长的地区患病率较高。本文综述了CAD的中西医治疗进展,强调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的重要性。在传统中医治疗方面,通过辨证斟酌、清热解毒和补气养血等原则,中药应用在CAD的治疗中展现出潜在的疗效。西医治疗方面,光疗法和药物治疗如PUVA疗法和皮质激素的应用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 标签: 慢性光化性皮炎(CAD) 中西医结合治疗 光敏性皮肤病
  • 简介:慢性光化皮炎(chronicactinicdermatitis,CAD)是常见的特发性光照性疾病,起病方式因人而异,且不同阶段可有不同的临床表现,易与其他皮肤疾病相混淆,容易误诊或漏诊。该病治疗起来比较棘手,常规抗过敏治疗后仍持久不愈或反复发作,日晒后加重。为提高CAD的治疗效果,本次研究对收治的60例CAD患者给予药物及心理疏导联合治疗,报道如下。

  • 标签: 慢性光化性皮炎 心理疏导治疗 临床分析 药物 DERMATITIS 皮肤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物联合含青刺果及马齿苋的保湿霜和防晒乳治疗慢性光化皮炎的有效性。方法2017年5月至2018年8月,将216例就诊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慢性光化皮炎患者分为4组,对照组(52例)每天口服依巴斯汀、硫酸羟氯喹4周,外用地奈德乳膏2周;试验1组(54例)口服依巴斯汀、硫酸羟氯喹基础上外用保湿霜,每天2次,外用防晒乳,每天1次;试验2组(56例)口服依巴斯汀、硫酸羟氯喹基础上仅外用保湿霜,每天2次;试验3组(54例)口服依巴斯汀、硫酸羟氯喹基础上仅外用防晒乳,每天1次。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4周、6周各随访1次,通过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评分法评估疗效,并检测4个组患者皮损处表皮含水量、经表皮水分丢失及皮脂含量,通过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RCM)观察皮损处炎症反应、血管扩张等情况。结果治疗6周后,试验1组有效(54例,占85.2%)明显高于试验2组(56例,占62.5%)、试验3组(54例,占64.8%)及对照组(52例,占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创性皮肤检测结果,3个试验组经表皮水分丢失分别为(16.42±8.64、21.59±12.34、19.79±11.79),较治疗前(38.76±12.59、38.37±14.48、39.2±13.93)明显降低,表皮含水量(42.15±10.25、35.5±12.91、33.42±12.83)及皮脂含量(37.96±11.16、31.5±8.31、34.09±12.51),较治疗前表皮含水量(21.30±11.04、16.86±10.88、14.73±12.00)及皮脂含量(13.64±10.10、15.67±12.60、9.42±7.75)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试验2组、试验3组及对照组比较,试验1组经表皮水分丢失明显降低,表皮含水量及皮脂含量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1组RCM镜下海绵水肿(0.97±0.68)、蜂窝状结构紊乱(0.82±0.77)及血管扩张(1.03±0.73)改善情况优于试验2组(1.51±0.56、1.0±0.77、1.31±0.68)和试验3组(1.35±0.85、1.35±0.85、0.97±0.80)、对照组(1.85±0.74、1.85±0.74、1.53±0.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联合保湿霜及防晒乳治疗慢性光化皮炎有效性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和药物加外用保湿霜或防晒乳,提示临床慢性光化皮炎治疗不仅要抗炎、抗光敏治疗,还需同时辅以保湿和防晒。

  • 标签: 慢性光化性皮炎 保湿霜 防晒乳 治疗 临床研究
  • 简介:异位性皮炎(异位性湿疹)是一种慢性、复发性、剧烈瘙痒性炎性皮肤病,此病经常影响婴幼儿、儿童和青少年皮疹的特点是瘙痒性丘疹和斑疹,易演变为脱屑和苔藓化,呈典型的屈侧分布.,在大多数情况下,此病与个人或家族的异位性(季节性鼻炎、哮喘或湿疹)有关。

  • 标签: 异位性皮炎 异位性湿疹 炎性皮肤病 季节性鼻炎 瘙痒性 复发性
  • 简介:目的:初步建立小鼠背部慢性皮炎-湿疹模型。方法:用二硝基氯苯同时建立小鼠背部及耳廓慢性皮炎-湿疹模型,比较两种模型的皮肤肿胀度、表面皮损及组织病理变化。同时参照文献建立急性接触性皮炎模型进行比照。结果:耳部及背部模型组皮肤表面均呈现片状红斑、角化、表面结痂,皮损情况及病理组织像与对照组、急性模型组均有显著差别。结论:低浓度DNCB反复刺激小鼠背部皮肤可建立慢性皮炎-湿疹模型。

  • 标签: 皮炎 湿疹 接触性皮炎 动物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光化唇炎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3例光化唇炎采用曲安奈德局部治疗。结果23例均治愈,随访2年无复发17例,复发3例,失访3例,疗效满意。结论曲安奈德局部治疗光化唇炎是安全、高效的,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光化性唇炎 曲安奈德
  • 简介:皮炎”这个名词与“湿疹”同义,接触性皮炎是指接触外界物质引起的湿疹样皮疹。它可分为外源性湿疹(由外源性因素引起),以及与之相反的内源性湿疹,如异位性湿疹(图i)。

  • 标签: 接触性皮炎 异位性湿疹 外源性因素 外界物质 内源性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慢性皮炎湿疹患者中常见的接触性变应原并探讨其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及临床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2013年7月至2014年12月在北京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252例慢性皮炎湿疹患者进行瑞敏标准变应原系列斑贴试验,应用统计学方法比较常见变应原阳性率的高低与慢性皮炎湿疹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皮疹发生部位、个人过敏史和家族过敏史的相关性.结果252例患者斑贴试验总阳性率37.70%,变应原阳性率位居前5位的依次是硫酸镍、芳香混合物、对苯二胺基质、重铬酸钾、卡巴混合物.男性患者重铬酸钾、对苯类混合物和卡巴混合物三种变应原的阳性率高于女性患者.老年组(≥60岁)的卡巴混合物阳性率高于非老年组;非老年组的硫酸镍阳性率明显高于老年组.有个人过敏史、皮疹泛发的患者的总阳性率较高.结论慢性皮炎湿疹患者斑贴试验的总阳性率<40%;主要变应原为硫酸镍、芳香混合物、对苯二胺基质、重铬酸钾、卡巴混合物;变应原阳性率的高低与患者的性别、年龄、个人过敏史及发病部位有一定关联.关键词慢性皮炎湿疹;斑贴试验;变应原Analysisonpatchtestresultsin252patientswithchronicdermatitis/eczemaYANGMin,BaoYing-qiu,CHANGJian-min(DepartmentofDermatology,BeijingHospital,Beijing100730,China)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commonallergensamongchronicdermatitis/eczemapatientsandthecorrelationbetweenthesecommonallergensandpatients’gender,age,andclinicalcharacteristics.MethodsWeusedRuiminstandardallergensseriestopatchtest252patientswithchronicdermatitis/eczemainouroutpatientdepartmentfromJuly2013toDecember2014.Correspondingstatisticalmethodswereusedtoanalyzethecorrelationbetweenthepositiveratesofcommonallergensandpatients’gender,age,durationofthedisease,locationanddistributionofthelesion,individualhistoryofallergy,andfamilyhistoryofallerGgy.ResultsTheoverallpositiverateoftestedallergensin252patientswas37.70%.Thefivemostcommonpositivetestedallergensare(fromfirsttofifth)nickelsulfate,fragrancemix,4-phenylenediaminebase,potassiumdichromate,andcarbamix.Malepatientshadhigherpositiveratesforpotassiumdichromate,paraGbensin,andcarbamixcomparedtofemalepatients.Thepatientsinelderlygroup(above60yearsold)hadhigherpositiverateforcarbamixandsignificantlylowerpositiveratefornickelsulfatecomparedtonon-elderlygroup.Thepatientswithindividualhistoryofallergyorgeneralizedrashhadhighertotalpositiverateoftestedalergensthanthosewithnohistoryofallergyornon-generalizedrash.ConclusionThetotalpositiverateofpatchtestinginchronicdermatitis/eczemapaGtientsis<40%.Themainallergensfoundinourstudyincludenickelsulfate,fragrancemix,4-phenylenediaminebase,potassiumdichromate,andcarbamix.ThepositivKeeryatweosrodfsseveralallergenswererelatedtopatients’gender,age,individualhistoryofallergy,andthedistributionofrash.chronicdermatitis/eczema;patchtest;allergens中图分类号R7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024-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药浴治疗急慢性皮炎湿疹的效果。方法;本次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慢性皮炎湿疹患者为对象,按治疗方法将患者分成2组,各组50例患者,对比各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较对照组更显著,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NRS评分明显少于行常规治疗的对照组( P

  • 标签: 中药药浴 急慢性皮炎湿疹 疗效 观察  分析
  • 简介:光敏性皮炎的种类很多,最常见的是在面部、双臂等裸露部位发生的小丘疹,它与日晒性皮炎不同,没有强烈的日晒史,不是每人都发生,也不会引起大面积脱皮。

  • 标签: 光敏性皮炎 香料 复发 病因
  • 简介:摘要近年国内外指南更新了特应性皮炎(AD)类别,增加了老年AD分型。老年AD的病因与遗传、皮肤屏障功能障碍、免疫失调及生活方式有关。但多数老年AD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误诊十分常见。充分认识老年AD的发病机制和临床特征,根据老年AD临床特点制定个体化的诊疗方案,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疾病负担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皮炎,特应性 老年人 治疗 临床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