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期间的心理干预措施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8月—2016年8月间接收的58例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基础上的心理干预,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实施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SAS、SD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妇科恶性肿瘤 化疗 心理护理 效果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妇科恶性肿瘤化疗病人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40例病人为研究,分常规组合干预组,对比两组护理情况。结果干预组病人的SDS得分低于常规组,两组病人有关护理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干预组病人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两组病人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妇科恶性肿瘤化疗病人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缓解病人不良情绪,提高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妇科恶性肿瘤化疗病人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从口腔溃疡发生的原因、影响化疗性口腔溃疡发生的高危因素、口腔溃疡的临床表现及分度标准、预防、治疗及护理多个方面进行分析,笔者依据自身多年经验提出合理化建议,提供给相关人士,供以借鉴。

  • 标签: 恶性肿瘤 化疗 口腔溃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科恶性肿瘤患者静脉化疗治疗过程中使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9月-2015年9月间收治的血液科恶性肿瘤患者78例进行实验,所有患者均行静脉化疗同时实时综合护理干预,使用FACT-L中的日常活动、认知能力、社交功能、情绪控制方面评价其干预前后的生命质量差异。结果护理干预后患者的各项评分均显著改善,与干预前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血液科恶性肿瘤患者行静脉化疗时使用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普及。

  • 标签: 血液科 恶性肿瘤 静脉化疗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局部热疗联合化疗治疗复发耐药的恶性肿瘤的疗效。方法收集111例复发耐药晚期肿瘤患者,采用深部热疗联合化疗进行治疗。结果111例复发转移晚期肿瘤热疗的近期临床获益率为(CR+PR+SD)76例(68.5%),疾病进展(PD)35例(31.5%)。生活质量改善,KPS评分显著改善者29例(26.1%),改善45例(40.5%),无改善37例(33.3%)。结论本研究的111例复发耐药的恶性肿瘤,热疗联合化疗大大提高了有效率,逆转耐药,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为晚期复发耐药患者提供了一条新的治疗途径。

  • 标签: 晚期复发耐药恶性肿瘤 热化疗 疗效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干预与护理应用于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期间的作用。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5月~2016年10月接收的行化疗治疗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84例,随机抽取42例,作为干预组,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护理,剩余42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护理完成后调查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HAMA、HAMD评分相近,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干预组HAMA、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给予心理干预及护理后,可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况,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妇科 恶性肿瘤 化疗 心理干预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研究护理干预减轻恶性肿瘤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将100例恶性肿瘤化疗计划相同的患者进行随机分配,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患者50例,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为干预组实施特别干预护理。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后证明干预组经过对患者实施特别干预护理后,患者产生恶心呕吐的情况明显减轻,且发生的概率远远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护理干预能够让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发生恶心呕吐的情况有效减轻。

  • 标签: 护理干预 恶性肿瘤 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恶性肿瘤化疗产生不良反应的护理。方法对80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相应的饮食护理、心理护理以及其他相关的护理方法。结论在化疗前后期间进行对比发现进行了相关护理的恶性肿瘤患者比无护理的病人其不良反应显著减少了,同时也提高了医院的临床工作效率,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是可行的。

  • 标签: 恶性肿瘤患者 化疗期间 不良反应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恶性肿瘤化疗患者护理中应用人文关怀的效果。方法择本科室2016年10月到2017年10月间恶性肿瘤化疗120例患者,分为常规组(n=60)和干预组(n=60),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实施人文关怀干预,对比两种护理模式的效果。结果干预组护理后患者SAS、SDS评分、恶心呕吐及乏力发生率较常规组降低,护理满意度较常规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在恶性肿瘤化疗患者护理中应用人文关怀效果显著。

  • 标签: 恶性肿瘤 化疗 人文关怀 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恶性肿瘤化疗患者PICC相关血栓形成的原因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2016年10月我院肿瘤科收治的411例PICC置管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深静脉血栓(deepveinthrombosis,DVT)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护理对策。结果411例患者中,有12例发生血栓,399例未发生血栓。经溶栓和抗凝联合治疗方法治疗10~28d后行彩超复查,其中10例患者的DVT基本消失,2例患者的DVT明显减少。结论肿瘤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较低,与缺乏常规常规筛查和血管内皮损伤有关,经过规范的护理和抗凝治疗,可以继续正常使用导管至治疗结束。

  • 标签: 恶性肿瘤 PICC 血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心理护理在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随机选取的100例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之上,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的均要低于对照组(P<0.05);与护理前相比,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评分下降幅度均要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消极情绪,还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心理护理 恶性肿瘤 化疗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病人放、化疗联合治疗期间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及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8月于我科进行放、化疗联合治疗的115例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患者,具体阐述治疗期间的护理安全管理方法。结果115例本组患者均完成全部治疗,无意外事件、骨折、压疮及护理并发症等。结论恶性肿瘤骨转移是肿瘤患者晚期常见的并发症,放、化疗联合治疗可能出现很多隐患,如自残、病理性骨折、瘫痪、压疮等,对其进行护理安全管理,可避免意外事件发生,保障了治疗效果,对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有一定效果。

  • 标签: 恶性肿瘤骨转移 放化疗联合治疗 护理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内热灌注化疗治疗卵巢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卵巢恶性肿瘤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内热灌注化疗治疗。对两组患者在术后5d内肛门排气时间、最高体温和CA125水平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5d最高体温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CA125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内热灌注化疗治疗方法在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加以应用,使患者术后排气时间减少,使CA125水平明显得到改善,在临床治疗中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腹腔内热灌注化疗 卵巢恶性肿瘤 临床治疗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动脉栓塞灌注化疗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符合研究标准的128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为65例,对照组为63例,对于实验组采用采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供血血管末端+注入化疗药物+明胶海绵栓塞动脉分支的近端;对组照采用相同化疗药物静脉注入治疗。结果实验组总体有效率达到67.7%,对照组总体有效率为38.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已经失去手术时机的患者采用动脉栓塞灌注化疗能够将肿瘤的大小以及肿瘤控制进展有效控制,并且还能够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以及卵巢癌和宫颈癌患者的生命时间。

  • 标签: 动脉栓塞灌注化疗 治疗 妇科恶性肿瘤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5.3-2017.3期间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对全部患者进行随机划分,即实验组、对照组各43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选择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化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改善情况予以对比分析。结果在对两组患者进行不良反应对比时,其主要包括呕吐与腹泻、重度恶心和倦怠乏力等,实验组恶心呕吐发生几率为6.9%(3/43),倦怠乏力几率4.6%(2/43),腹泻发生几率4.6%(2/43),对照组恶心呕吐发生几率为25.5%(11/43),倦怠乏力几率20.9%(9/43),腹泻发生几率23.2%(10/43),对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其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将心理护理应用其中,不仅可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而且还能提升整体护理水平,确保患者可以早日恢复健康,值得临床对其进行相关借鉴和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妇科恶性肿瘤 化疗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临床患有恶性肿瘤患者的术后化疗治疗中,PICC置管的具体应用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这一时间段内收治的98例患有恶性肿瘤的患者为对象,所有患者在术后化疗中均接受PICC置管处理,将所有的患者均匀分为传统组与个性组,传统组患者接受临床常规性质护理,个性组患者则接受个性化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护理干预后的不良反应情况及具体的护理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个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明显更少,且护理情况远好于传统组,双方数据比对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恶性肿瘤患者接受PICC置管处理的过程中,个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 标签: PICC置管 恶性肿瘤 化疗 术后 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期间的心理干预与护理策略进行分析与研讨。方法将2015年3月-2017年3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66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选取为研究对象,将她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均为33例患者,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实行心理干预,之后再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无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不同方式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前,而且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对其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以使患者的心理状况得到有效的改善,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有效的改善,具有较好的护理效果,值得推广于临床中采用。

  • 标签: 妇科恶性肿瘤 化疗 心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