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中医药治疗恶性淋巴瘤是否能通过调节免疫起到增效作用。方法:共入组符合纳入标准的恶性淋巴瘤患者30例,入组前抽取患者外周血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免疫相关指标,根据中医辨证论治予以芩连治疗,同时予CHOP化疗治疗。12周后再次抽取患者外周血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各项指标情况,根据治疗前后比较,对比免疫功能变化情况。结果:入组患者共30例,初治患者7例,临床有效100%,复发/进展患者共23例,临床有效率59.1%,临床获益率达91%。芩连辅助治疗前后Treg细胞变化情况发现,治疗前Foxp3比例为6.33±0.98,治疗后Foxp3比例为3.87±0.71,治疗前后Foxp3比例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恶性淋巴瘤 浙贝黄芩汤 增效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 恶性淋巴瘤护理效果分析。 方法 随机选择2017年4月至2020年4月期间接诊的66例基于美罗华治疗干预的恶性肿瘤疾病患者为此次探究对象,依据平行对照原则划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33例病患。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策略,观察组则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病患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病患的副反应情况,显著的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恶性 淋巴肿瘤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恶性淋巴瘤患者内科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体温超过38.5℃时给予头枕冰袋等物理降温,慎用乙醇擦浴,以防加重皮下出血。做好保护性隔离在患者接受化疗后,且骨髓受到抑制期间应减少探视人员,减少活动,尤其是少到人群聚集的地方活动,并戴口罩。观察并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呼吸音变化、动脉血气分析,痰液的量、颜色及患者的神志变化。

  • 标签: 恶性淋巴瘤 内科护理
  • 简介:恶性淋巴瘤是60岁以上老年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恶性淋巴瘤分为非霍奇金淋巴(NHL)和霍奇金淋巴(HL)两大类。NHL的发生率是HL的6倍,而且NHL的高峰发病年龄是老年人,HL的高峰发病年龄相对较年轻,因此本综述主要讨论NHL老年患者的疾病特点、预后、治疗及研究进展。

  • 标签: 60岁以上老年人 恶性淋巴瘤 诊疗进展 非霍奇金淋巴瘤 发病年龄 NHL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本文通过56例儿童恶性淋巴瘤化疗的临床护理,从多方面详细阐述了儿童这一特殊群体与其它病人化疗护理的不同。首先针对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进行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注意患儿静脉血管的保护;加强患儿胃肠道反应的护理,心血管呼吸系统的监测及减轻肾脏毒性等一系列化疗后毒性反应的监护及处理。

  • 标签: 儿童 恶性淋巴瘤 化学治疗 心理护理 静脉血管保护 静脉穿刺原则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参考WHO(2008版)造血和淋巴肿瘤分类标准,对22例淋巴临床特征、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探讨,以提高对淋巴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分类的认识。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5年12月病理诊断为恶性淋巴瘤22例患者,复习其临床资料,观察HE切片病理组织学形态与细胞学形态,并对淋巴的类型、免疫组化标记结果进行分析与探讨,按WHO(2008版)淋巴组织肿瘤分类标准,进行病理诊断与分类分型。结果(1)22例淋巴中,非霍奇金淋巴(NHL)21例(95.4%),霍奇金淋巴1例(4.6%)。NHL21例中B细胞淋巴15例(71.4%),T和HK细胞淋巴6例(28.5%)。B细胞性淋巴15例中,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DLBL)11例(73.3%),套细胞淋巴2例(13.3%),滤泡性淋巴1例(6.6%),小B细胞性淋巴1例(6.6%);T细胞和NK细胞淋巴6例,其中NK/T细胞性淋巴4例(66.6%),其中鼻型NK/T细胞淋巴3例,鼻外型NK/T细胞淋巴1例,周围T细胞淋巴非特异性1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ALK-1例。(2)22例HL和NHL中,男性18例,女性4例,男女比例为4.51,发病年龄35-81岁,平均年龄60岁,病位以颈部淋巴结多见。结论22例淋巴中,NHL发病远多于HL,NHL中以DLBCL多见;发病多见于中老年人,男性患者多见,以颈部淋巴结为多见起病部位。

  • 标签: 恶性淋巴瘤 临床病理分析 分类分型
  • 简介:摘要目的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分析。方法探讨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病理变化及鉴别诊断。通过收集我院100例恶性淋巴瘤的病理切片,采用免疫组化进行分析。结果恶性淋巴瘤是一种常见肿瘤,发病率高。结论而正确选择淋巴结活检的部位,处理好标本,获得质量良好的组织学切片是保证诊断可靠性的前提和关键。

  • 标签: 恶性淋巴瘤 病理诊断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探讨鼻腔鼻窦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表现、病理诊断及疗效。方法有针对性的选择在2010年1月到2012年12月这个时间范围内,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鼻腔鼻窦恶性淋巴瘤患者,所涉及的患者有8例,把他们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对于他们的临床资料和具体疗效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所涉及的研究对象在经过相应的治疗之后,症状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在后续的随访工作中相关数据表明,在1年之内出现死亡现象的患者有1例,在5年内死亡的患者有2例,有1例患者因为无法联系到而没有采集到相应的结果,有4例患者存活时间为5年以上,总的表现为5年存活率达到了50%。结论针对疑似为鼻腔鼻窦恶性淋巴瘤的患者,要尽最大可能在第一时间就展开与之相对应的病理学检查和确诊工作,最大程度上避免误诊的情况,所采用的主要治疗方案是要以化疗联合局部放疗为主,只有这样才能起到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

  • 标签: 鼻腔鼻窦恶性淋巴瘤 临床表现 病理学
  • 简介:目的分析以不同方式起病的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年2月至2005年2月期间在临床上造成误诊或漏诊的35例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霍奇金病患者2例,占5.71%,非霍奇金淋巴患者33例,占94.29%,非霍奇金淋巴患者中B-NHL占69.70%,T-NHL占30.30%;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7例,以呼吸系统症状为主3例,以消化系统症状为主20例,以血液系统症状为主2例,以其他表现为主3例。35例患者中完全缓解10例(28.57%),达到部分缓解13例(37.14%),死亡12例(34.29%)。结论非霍奇金淋巴比霍奇金病在临床上易造成误诊或漏诊,临床以某个系统表现为主,易造成误诊或漏诊。

  • 标签: 恶性淋巴瘤 临床诊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的临床特征,为早期诊断原发性胃肠道淋巴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13年2月-2014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7例原发性胃肠道淋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性发病率较女性高,其比例近,临床症状主要有体重减少、腹部包块与腹胀痛。内镜下可观察到黏膜不光滑,壁增厚,有不规则性的隆起,糜烂范围大和不规则性的溃疡,胃体、空肠、胃窦、回盲部与右半结肠等为易发部位。结论胃肠都淋巴在临床特点以及内镜表现等方面没有特异性,镜下检查时要对病灶进行多个位点的深挖活检,以增加阳性率。

  • 标签: 原发性 胃肠 恶性淋巴瘤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腔鼻窦恶性淋巴瘤的临床有效治疗方法以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01月到2013年03月收治的66例鼻腔鼻窦恶性淋巴瘤患者使用化疗及局部放疗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6例鼻腔鼻窦恶性淋巴瘤患者经过治疗病情均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好转,鼻塞和脓涕等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通过影像学检查显示肿瘤缩小,5年生存率是13.6%。结论对于鼻腔鼻窦恶性淋巴瘤疑似患者进行早期的病理学检查进行确诊,使用化疗以及局部放疗治疗能够有效提高近期疗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鼻腔鼻窦 恶性淋巴瘤 生存期 临床疗效
  • 简介:乳腺恶性淋巴瘤少见,复恩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发现1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61岁,体检发现右乳肿块而就诊。查体:双乳对称,无乳头凹陷、溢液、溢血。右乳晕外上象限可扪及一大小约50mm×35mm×18mm质硬肿块,表面不光滑,活动可,无皮肤粘连,元明显触痛,左乳触诊未及明显异常。

  • 标签: 乳腺恶性淋巴瘤 超声表现 华山医院 临床资料 乳头凹陷 皮肤粘连
  • 简介:1病历摘要患者男,48岁。因右下腹疼痛2个月于2009年4月9日入院。患者入院前2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腹疼痛,疼痛部位于麦氏点附近,呈持续性。在院外多次行腹部B超检查,诊断为“阑尾周围脓肿”。行抗炎治疗20余天,效果不佳,疼痛症状无明显缓解,为求进一步治疗来本院就诊。

  • 标签: 小肠恶性淋巴瘤 误诊
  • 简介:恶性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系统的恶性肿瘤,分为何杰金氏淋巴(HD)和非何杰金氏淋巴(NHL)。两者有相似的临床症状和表现特征[1,2]。以往诊断主要是CT扫描及淋巴管造影。但确诊主要是靠手术切除或穿刺病理检查[3]。本文就40例恶性淋巴瘤进行超声诊断分析,以探讨超声对恶性淋巴瘤的诊断价值以及进行临床分期,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观察疗效等。1 材料与方法40例病人均为我院住院病人,均经我院或外院病理诊断所证实。其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1.5~78岁,平均年龄43.2岁。病理分型为何杰金氏淋巴8例,非何杰金氏淋巴32例。B超检查应用阿洛卡SD5

  • 标签: 恶性淋巴瘤 超声诊断 病例报告
  • 简介: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以下简称本病)是起源于甲状腺淋巴细胞的恶性肿瘤,临床上很少见。我院收治甲状腺淋巴1例,报告如下。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恶性淋巴瘤 放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