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年人心理健康的性别差异及影响因素,为缩小心理健康性别差异、促进两性健康公平、制定分类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13年12月至2014年6月期间无锡市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数据,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主城区18周岁及以上的成年人2 600例作为调查对象,最终2 396例完成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及一般健康问卷(GHQ-12)。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男女心理健康的因素。结果本次调查的2 396例调查对象中,男性1 143例,女性1 253例,年龄(48.46±16.47)岁。女性心理健康问题阳性检出率19.23%(241/1 253),高于男性心理健康问题阳性检出率14.87%(170/1 143)(P<0.05)。在GHQ-12心理行为特征的表现上,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出现过于担心而失眠、更容易觉得自己没有决断力、更容易感到痛苦忧虑、更容易感到失去自信,而男性比女性反映更不能享受生活(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女性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为外来人口、中老年、无配偶、小学及以下学历、有躯体疾病、有睡眠问题(均OR>1,P<0.05);影响男性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为老年、无配偶、初中及以下学历、1万元以下年均收入、吸烟、饮酒、不主动获取健康知识、有躯体疾病(均OR>1,P<0.05)。结论成年人心理健康问题存在性别差异,在制定心理健康促进策略时,除考虑男女共有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危险因素外,还应按性别差异制定分类的干预策略,以提高心理健康促进效果。

  • 标签: 心理健康 性别差异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无性别风服装作为一种新的服装风格,从本世纪开始流行并成为时尚的新流行趋向。它打破了常规服装与性别的界定,传递出一种新世代的精神。本文利用标出性和格雷马斯方阵对其进行分析,结合符号学理论与时尚传播理论,性别与服装进行探讨并进一步研究无性别服装的形成背景与影响。

  • 标签: 符号学 服装 格雷马斯方阵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中国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性别差异。方法以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9月30日中国31个省份107家医院的26 592例AMI患者为对象,采用自制问卷收集患者年龄、性别、身高、体重、AMI类型、心脑血管病史、用药史、生活方式和AMI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超重和(或)肥胖、吸烟和早发冠心病家族史等]资料,将具有完整危险因素信息的24 394例患者纳入研究,分析AMI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性别差异。结果患者年龄为(62.2±13.8)岁,其中男性18 162例(74.5%),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18 209例(74.6%)。男性患者年龄为(60.2±13.7)岁,低于女性[(68.2±12.3)岁];体质指数为(24.2±3.0)kg/m2,高于女性[(23.8±3.4)kg/m2];超重和(或)肥胖、吸烟、血脂异常、早发冠心病家族史、肥腻饮食和AMI病史比例分别为51.8%、55.2%、7.2%、3.8%、80.4%和7.7%,均高于女性(分别为45.9%、9.9%、5.8%、2.3%、65.0%和5.9%);高血压、糖尿病、缺乏运动和卒中病史比例分别为46.5%、17.2%、77.8%和8.5%,均低于女性(分别为61.4%、24.8%、81.7%和11.1%);均P<0.05。男性和女性患者外周血管病史的比例分别为0.6%和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显示:有别于对全部患者的分析结果,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血脂异常比例、青年和中年组早发冠心病家族史比例、老年组超重和(或)肥胖、缺乏运动比例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中国AMI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存在性别差异,高血压和糖尿病更常见于女性患者,超重和(或)肥胖、肥腻饮食和吸烟等更常见于男性患者。

  • 标签: 心肌梗塞 危险因素 性别因素 年龄分布 横断面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性别因素对瑞马唑仑抑制患者喉罩置入反应效力的影响。方法择期手术需置入喉罩的患者,年龄18~60岁,BMI 18~28 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按性别将其分为2组:男性组(M组)和女性组(F组)。采用改良Dixon序贯法进行试验,第1例患者静脉注射瑞马唑仑0.3 mg/kg,患者意识消失、BIS值≤60或改良警觉镇静评分(MOAA/S)<1分时,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3 μg/kg、罗库溴铵0.6 mg/kg,3 min后置入喉罩。置入喉罩时出现吞咽、牙咬喉罩、呛咳、体动或置入喉罩后2 min内MAPmax或HRmax升高幅度大于基础值的20%为阳性反应。若喉罩置入反应阳性或给予瑞马唑仑3 min后MOAA/S评分仍>1分,则下一例增加瑞马唑仑剂量,否则降低一个剂量,相邻剂量相差0.03 mg/kg,重复此过程,直至出现第7个交折点。采用Probit法计算瑞马唑仑抑制喉罩置入反应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及其95%可信区间(CI)。结果F组29例和M组22例完成本试验。F组ED50及其95%CI为0.146(0.106~0.175) mg/kg;M组ED50及其95%CI为0.203(0.131~0.237)mg/kg,M组ED50高于F组(P<0.05)。结论瑞马唑仑抑制女性患者喉罩置入反应的效力强于男性患者。

  • 标签: 性别因素 苯二氮类 喉面罩 剂量效应关系,药物
  • 简介:摘要随着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不孕症夫妇拥有了自己的孩子。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10年,全球大约有500万婴儿经过ART治疗后出生。ART是否会对子代出生性别产生影响,会产生何种影响,至今尚不明确。而随着ART新生儿数量的增加,未来可能会对人口构成产生深远影响。目前已知的可能影响ART新生儿性别比的因素有:双亲年龄、授精方式、胚胎移植阶段(卵裂期/囊胚期)、移植胚胎类型(新鲜胚胎/冷冻胚胎)等,本文拟就目前已知可能影响ART新生儿性别比的因素展开综述。

  • 标签: 生殖技术,辅助 性别比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青年女性初发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住院患者可改变危险因素、冠脉病变、再灌注及药物治疗的特征。方法入选2007年1月至2017年12月北京安贞医院首次诊断为ACS的18~44岁住院患者。7 106例患者纳入分析,男6 593例(92.8%),女513例(7.2%)。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2 254例(31.7%)、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 704例(9.9%)和不稳定性心绞痛(UA)4 148例(58.4%)。收集患者基本特征、实验室检查、冠脉造影及冠脉病变等数据,与男性进行对比,分析女性ACS危险因素和冠脉病变等疾病特点。结果可改变危险因素男性以血脂异常(87.5%)、超重/肥胖(83.8%)和吸烟(68.5%)最普遍,女性以血脂异常(63.4%)、超重/肥胖(63.4%)和高血压(45.5%)最普遍。男性与女性患者中≥1个危险因素的比率分别为99.1%和87.9%。2007至2017年,男性高血压、糖尿病和超重/肥胖患病率呈上升的趋势(趋势P<0.01),血脂异常患病率和吸烟率呈降低的趋势(趋势P<0.01)。女性危险因素变化趋势无统计学意义。男性冠脉造影检查比例高于女性(96.6%比93.4%,P<0.01),女性左主干(LM)病变高于男性(7.3%比4.1%,P<0.01),男性多支病变(43.4%)多见,女性单支病变(47.0%)多见。青年初发STEMI患者中,女性氯吡格雷/替格瑞洛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CEI/ARB)的使用率均低于男性(76.8%比86.1%和46.5%比60.2%,均P<0.01)。青年初发UA患者中,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他汀和ACEI/ARB的使用率均低于男性(均P<0.05)。女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KillipⅡ级及以上比例高于男性(38.6%比25.6%,P<0.05)。结论青年ACS患者绝大多数为男性。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可改变危险因素的患病率很高。女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更容易出现急性心力衰竭,再灌注及药物治疗率普遍低于男性。

  • 标签: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青年 女性 危险因素 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北京市社区老年人衰弱的性别差异及相关因素。方法2015年11月至2016年1月采用整群抽样抽取北京市东城区4个社区1 557名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为对象,采用自制问卷调查收集其人口学特征、社会支持和经济情况、健康体能状况、患病情况、认知功能、情感和老年综合评估等资料。应用衰弱指数(FI)模型进行老年人衰弱状况评估,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和Fairlie分解法分析不同性别老年人衰弱相关因素及各因素对不同性别老年人衰弱差异的贡献率。结果对象年龄为(74.5±8.5)岁,范围为60~102岁;其中男性641名,占41.2%。FI[M(Q1,Q3)]为0.09(0.06,0.14),男性为0.08(0.05,0.13),低于女性[0.10(0.06,0.15)](P<0.001);女性中衰弱占比为14.9%(137/916),高于男性[8.4%(54/641)](P<0.001)。老年女性和男性衰弱的共同相关因素包括:年龄≥80岁,婚姻状况为非已婚(未婚、分居、离异或丧偶)、独居者衰弱的发生风险较高,参加集体活动≥3次/周和经常锻炼者衰弱的发生风险较低,均P<0.05。Fairlie分解结果显示,生活方式、家庭支持、婚姻状况和社会支持对老年人衰弱的性别差异贡献率分别为32.21%、15.26%、8.23%和4.34%(均P<0.05)。结论北京市社区老年女性衰弱程度和衰弱占比均高于同龄男性,生活方式、家庭支持、婚姻状况和社会支持等因素与老年人衰弱性别差异相关。

  • 标签: 虚弱老人 性别因素 横断面研究 Flairlie分解法
  • 简介:摘要:男女平等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实现男女平等是衡量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尺度。一个国家的性别观念的状况·衡量着这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的程度。而中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中小学开展性别平等教育,是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需要。在小学开展性别平等教育有助于规范小学生的思想认知,并打破中国男尊女卑的传统文化观念,让新时代的年轻人能够有更为开放平等的思想观念,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 标签: 道德与法治 性别平等教育 小学教育
  • 简介:摘要:男女平等是指女孩和男孩享有平等的权利、责任和机会,这是一项基本人权。在承认和尊重性别差异的基础上,充分保护每个性别的利益和需要。对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和学生来说,两性平等的概念必须是不容置疑的。消除性别歧视是保护女性生存权、受教育权和所有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也能为学生的成长创造有利的环境。因此,研究和反思农村小学课堂中的性别问题,有助于促进我国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

  • 标签: 农村小学 性别不平等 现象 研究
  • 简介:摘要:性别平等观念的缺失在现代教育中普遍存在,这也造成了教育成为传播社会性别偏见的主要媒介。教育是社会主流文化的思想折射,所以在教育这方面应该特别注意性别偏见这一问题。性别偏见的形成主要有教育传播者、受教育者的直接接受与教育教材与活动所导致。本文会详细从这几个角度来分析教育中存在的性别偏见现象,以及其产生的影响并且给出相应的可实施且长期的解决方案。本文可以让人们意识到性别偏见的存在以及加强人们对于性别偏见问题的重视。

  • 标签:
  • 简介:摘 要:服饰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同时也反应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人类在社会文化长期生活中,女裙男裤的穿着方法是逐渐发展形成的一种普遍的穿着方法,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符号,具备审美文化的功能。无性别的服饰文化与女裙男裤穿着方式本应该是相矛盾的。无性别似乎就是对原有的推翻和重新定义,随着多样化服饰设计的发展,无性别服饰设计也越来越受到了关注,呈现着向上的发展趋势。

  • 标签: 无性别 服饰 装饰 设计
  • 简介:摘要:性别平等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性别观念的发展体现了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在中小学开始性别平等教育,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实践,有利于促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培育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利于构建先进的性别文化。

  • 标签: 性别平等 学校教育 一视同仁 和谐发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南京市来自6个行业体检人群血尿酸的年龄、性别分布特点,和高尿酸血症(HUA)的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2年至2016年南京市4家医院参加健康体检的107 478例体检者,比较不同性别、不同年份的HUA发病率;按照血尿酸值分为正常组和HUA组,比较两组代谢指标、年龄,计算不同行业体检人群的血尿酸水平,并采用多因素 logistic回归方法计算HUA发病危险OR值。结果HUA总体患病率为14.9%,男性HUA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20.5%比2.5%, χ²=5 850.1,P<0.01),女性HUA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呈上升趋势(20~29、30~39、40~49、50~59、60~69和≥70岁组的HUA患病率分别为1.0%、0.7%、0.9%、2.7%、3.8%和9.6%;趋势P<0.01)。HUA组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患病率及体重指数均高于血尿酸正常组(P≤0.01)。卫生行业人群血尿酸水平[(298±91)μmol/L]和HUA患病率(10.4%)最低,公安行业的血尿酸水平[(342±82) μmol/L]和HUA患病率最高(16.5%)。血尿酸水平与血脂、血糖、血压等代谢指标相关(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高血压、高甘油三酯、高胆固醇、肥胖、职业类别和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相关。结论南京地区体检人群中男性HUA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女性HUA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卫生行业体检人群的血尿酸水平和HUA患病率最低,而公安职业类别人群最高。男性、高血压、高脂血症、肥胖、职业类别与HUA的发生相关。

  • 标签: 高尿酸血症 患病率 横断面研究
  • 简介:摘 要:近年来,两性相关的话题在互联网和文化界引起了很多讨论。社会趋势中,传统的“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的思想已经逐渐被人们摒弃,女性角色在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一些影视剧也体现了这一思潮。众声喧哗之中,热度本身常常模糊了讨论的价值。文章在此背景下,通过影视剧中的社会性别符号解读,对社会学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 标签: 性别社会学 影视剧 性别符号 两性关系
  • 简介:摘要:性别平等教育的使命就是在幼儿的心目中播下性别平等的种子。在幼儿园开展关于性别平等教育,是对幼儿进行性别平等概念和行动力上的培养,帮助幼儿在各方面得以发展,可以有效提升和改进幼儿园的德育教育,对于素质教育进行全面推行起到积极的影响。

  • 标签: 幼儿园 性别平等教育
  • 简介:摘要:珍妮特·温特森作为现代英国女性主义作家的代表人物,其作品《给樱桃以性别》中体现了强烈的女性主义色彩。本文采用福柯的"空间权力"理论,分析了该部小说中的角色形象从身体空间和灵魂空间层面打破了"空间权力"的规训。通过对小说的解读探索女性在自我意识层面突围的道路,促进女性的灵魂觉醒。

  • 标签:
  • 简介:摘要炎症性肠病是一类免疫介导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在疾病治疗方面存在的性别差异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本综述就炎症性肠病在治疗策略选择、治疗效果、预后及药物依从性等方面存在的性别差异,总结了目前相关研究进展,为实现炎症性肠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 标签: 炎性肠疾病 生物制剂 药物依从性 性别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