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前全身照射急性放射反应与照射不同总剂量及分次剂量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9年12月于石家庄平安医院造血干细胞移植前接受6 MV X线全身照射预处理的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按照射总剂量分为8 Gy组(12例)、10 Gy组(31例)和12 Gy组(5例),按分次照射剂量分为4 Gy/次组(17例)和5 Gy/次组(31例),总结比较各组患者放疗后的口腔黏膜、咽部、涎腺、上消化道、下消化道及肺的急性放射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照射总剂量8 Gy组咽部急性放射反应0级11例(91.7%),1级1例(8.3%);10 Gy组0级10例(32.3%),1级13例(41.9%),2级4例(12.9%),3级3例(9.7%),4级1例(3.2%);12 Gy组0级2例(40.0%),1级、2级、3级各1例(20.0%);照射总剂量8 Gy组咽部急性放射反应较10 Gy组和12 Gy组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38,P=0.003);其他部位急性放射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分次照射剂量4 Gy/次组咽部急性放射反应0级13例(76.5%),1级2例(11.8%),2级、3级各1例(5.9%);5 Gy/次组0级10例(32.3%),1级13例(41.9%),2级4例(12.9%),3级3例(9.7%),4级1例(3.2%);分次照射剂量4 Gy/次组咽部急性放射反应较5 Gy/次组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06,P=0.009);其他部位急性放射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造血干细胞移植前全身照射总剂量8 Gy及分次剂量4 Gy/次能减轻咽部急性放射反应

  • 标签: 造血干细胞移植 移植预处理 全身照射 辐射剂量 急性放射性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对放射治疗患者照射区域皮肤涂抹皮肤防护剂对预防皮肤损伤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3月至2021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放射治疗的100例恶性肿瘤患者纳入研究,按照数字表格中的奇偶序号规律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医护人员给予常规皮肤护理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照射区皮肤涂抹皮肤防护剂,观察围治疗期间两组患者皮肤状况,统计皮肤反应发生率、损伤程度以及发生皮肤损伤的时间,对比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皮肤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皮肤反应程度轻于对照组,发生时间晚于对照组,各指标对比均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放射治疗 皮肤防护剂 皮肤反应 预防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是观察京万红烧伤膏治疗急性放射湿性皮肤反应的疗效。方法将20例出现III-IV皮肤放射损伤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10例,应用常规处理后创面内局部应用京万红药膏均匀涂抹,对照组10例仅给予常规处理创面。结论治疗组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

  • 标签: 京万红烧伤膏 急性放射湿性皮肤反应 愈合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癌放射治疗所致急性放射肺炎的临床治疗方式。方法:选择 2017.9月 -2019.6阶段内,在医院进行治疗的肺癌放射治疗所致急性放射肺炎患者 88例,按照病情以及治疗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即参考组与研究组,每一个小组的患者均为 44例,给予前者加以西医手段治疗,给予后者加以中西医联合手段治疗,分析不同治疗模式下取得的治疗成效。结果:在治疗之后,研究组患者痊愈治疗数量为 18、好转数量为 24、无效数量为 2,总治疗率为 95.5%,明显小于参考组总治疗率 90.9%(痊愈 15例、好转 25例、无效 4例), P< 0.05; 研究组人员胃肠道不舒适症状3例、恶心呕吐 2例、总产生率为 11.4%,较参考组人员不良反应出现几率 22.7%小(过敏皮疹 4例、恶心 3例、胃肠道不舒适 3例), 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于肺癌放射治疗所致急性放射肺炎患者,选择中西医联合的手段治疗,可以提升患者治疗效率,减少患者产生的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 标签: 肺癌 放射治疗 急性放射性肺炎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心因性反应进行研究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2例急性心因性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抑郁、自伤自杀、呆滞少语、思想散漫、怪异动作症状最多,分别为14例(63.7%)、16例(72.7%)、12例(54.5)和18例(81.8%)。患者应激因素与家庭问题有关的15例,占68.2%,与工作及学习有关的5例,占22.7%,与其他问题有关的2例,占9.1%。结论急性心因性反应有其特有的应激因素和临床特点,发病人群以以低收入、低学历的年轻女性为主。

  • 标签: 急性心因性反应 分析 临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反应堆退役将产生大量放射废物金属,熔炼处理可使其减容、再循环再利用,以大量减少放射废物处置量,回用绝大部分金属。熔炼处理有减容、整备、包容放射核素、降低比活度、便于放射监测等优点,但会产生二次废物、对一些放射核素的去污效果不理想等缺点。因此采用这项工艺要预先用其他去污工艺去污,预计去污效果和落实再循环再利用的去向,还必须有效控制二次废物。

  • 标签: 反应堆退役 放射性金属废物 熔炼处理
  • 简介:摘 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是保障中国经济长期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促进科技进步的支柱。近年来,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矿产资源开发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各种矿产资源中,伴生放射矿物极为丰富,应用广泛。与其他矿物不同的是,伴生放射矿物不仅含有常见的化学成分,而且还含有天然的放射物质。对矿物在开采、加工、利用过程中因放射而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通过相关研究,认为应建立完善的放射矿产及其伴生放射矿产管理利用体系和综合监测控制措施,以更好地保护环境。

  • 标签: 伴生放射性矿物 冶炼 环境放射性 危害
  • 简介:放射皮肤损伤是放疗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易发生在皮肤较薄的颈、胸、腋窝、腹股沟等照射野部位,可造成正常组织细胞渐进性变化、坏死,乃至广泛的纤维化损伤,给患者带来难以忍受的痛苦,而且有可能影响治疗计划顺利实施,严重时导致放疗中断。

  • 标签: 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 中医中药治疗 组织细胞 治疗计划 并发症 照射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在核燃料循环过程中,不仅会产生许多放射污染物质,同时也会产生许多非放射污染物质,比如重金属和有机物等。各种污染物的存在以及污染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加了污染场地修复的难度,混合污染场地修复是当前场地修复所遇到的一大难题。本文在总结放射以及非放射物质污染场地的修复经验的基础上,介绍了混合污染场地修复的一些基本的方法和措施,对混合污染场地的修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放射性污染 放射性和其他有害物的混合污染 修复
  • 简介:目的探讨头颈部肿瘤患者放射口腔黏膜反应的有效预防措施。方法将69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5)及对照组(n=34)。观察组外用金因肽(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喷剂喷人口腔黏膜表面,每次放疗治疗前后15min各喷一次,至放疗疗程结束。对照组放疗治疗前后15min用朵贝氏液漱口至放疗结束。结果观察组口腔黏膜反应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1),口腔黏膜反应出现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因肽喷剂可预防和减轻放疗所致口腔黏膜反应

  • 标签: 金因肽 放射治疗 口腔黏膜反应
  • 简介:放射脑病(radiationencephalopathy,REP)是脑肿瘤或鼻咽癌放射治疗后引起的一种少见但严重的并发症,临床及影像学诊断比较困难,常误诊为肿瘤复发或转移。我院收治1例鼻咽癌患者,接受放射治疗后3年,发现右颞叶占位,影像诊断不明确,手术后病理证实为放射脑病。本文就此病例的诊断及治疗过程进行讨论。

  • 标签: 放射性脑病 诊断 治疗
  • 简介:放射肺损伤是胸部肿瘤放射治疗的常见并发症之一,由放射肺炎和放射肺纤维化两部分组成。放射肺炎一般属于急性反应,常发生在放疗后1~3个月。主要表现为干咳、程度不一的呼吸困难,有时有发热,影像学表现为放射区的不均匀密度增高及纵隔密度增高。放射区外也有密度改变,但较少发生。放射肺纤维化为放射肺损伤慢性阶段,常发生在放疗结束后2~6个月甚至更长时间以后,主要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严重时可出现肺动脉高压引起右心衰竭,影像学表现为较原照射区收缩的高密度影,周围可见代偿性肺气肿呈现低密度。

  • 标签: 胸部肿瘤 放射治疗 肺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治疗因实施放射治疗导致患者发生放射肺炎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将本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接受肺癌放射治疗的患者66例,按照随机抽取单双号的方式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每组33例。对比组患者实施常规抗感染治疗,而研究组患者实施抗感染药物治疗与清肺百合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从患者发生放射肺炎的概率、患者白细胞下降发生率、临床影像生理评分(CRP)及身体机能状态量表(KPS)来看,研究组都优于对比组患者,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采取中西医药物与放疗相结合治疗可以有效降低肺癌放射肺炎的发生率,同时预防白细胞降低,从而提高放疗效果。

  • 标签: 肺癌 放射性 放射性肺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50%葡萄糖加维生素B12、庆大霉素、地塞米松、利多卡因治疗急性放射湿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及总结护理体会。方法24例接受放疗的患急性放射湿性皮炎的癌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14例使用50%葡萄糖加维生素B12、庆大霉素、地塞米松、利多卡因混合液治疗作为实验组,10例同期常规用药治疗作为对照组。结果实验组的愈合时间和中位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使用50%葡萄糖加维生素B12、庆大霉素、地塞米松、利多卡因混合液治疗急性放射湿性皮炎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有助于放疗的顺利进行,提高治疗效果,且方便、经济实惠。

  • 标签: 50%葡萄糖 维生素B12 庆大霉素 地塞米松 利多卡因 放射性皮炎 护理
  • 简介:摘要放射治疗时对腹盆腔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局部治疗的方式之一,随着当前化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对于肿瘤的控制率也越来越高,有效延长了患者的有效生存期,但是对患者进行放射治疗却容易导致患者出现放射肠炎。虽然目前在放射肠炎发病机制方面有些许多的研究以及进展,但是临床治疗中还是没有相当规范和详细的治疗方法。本文总结了以往文献研究当中的有效治疗方案,为后续放射肠炎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

  • 标签: 急性放射性肠炎 中西医 结合 治疗 现状 进展
  • 简介:摘要急性放射皮炎是鼻咽癌放疗患者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主要表现为红斑、脱屑和溃疡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无公认的标准防治方法。本文主要就鼻咽癌急性放射皮炎的防治方法进行文献回顾,并提出问题及展望,为临床和科研提供一定参考。

  • 标签: 放射性皮炎 鼻咽肿瘤/放射疗法 预防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