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症状低血糖及血糖波动对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DCAN)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18年9月至2021年7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合肥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通过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收集患者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24 h平均血糖水平(24hMBG)、葡萄糖在目标范围内(血糖为3.9~10.0 mmol/L)时间(TIR)、葡萄糖低于目标范围(血糖<3.9 mmol/L)时间(TBR)和葡萄糖高于目标范围(血糖>10.0 mmol/L)时间(TAR),计算患者总低血糖(血糖<3.9 mmol/L)比例和无症状低血糖(低血糖发作时不伴心悸、头昏、饥饿、出汗、手抖等交感神经兴奋表现)比例。根据CGMS结果及患者有无低血糖症状,将患者分为无低血糖组、有症状低血糖组和无症状低血糖组;根据Ewing试验结果将患者分为DCAN组和无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N-DCAN)组。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Kruskal-Wallis H检验和χ²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评价T2DM患者发生DCAN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342例T2DM患者。其中,无低血糖组为246例,有症状低血糖组为44例,无症状低血糖组为52例;DCAN组为214例,N-DCAN组为128例。DCAN的发病率为62.57%(214/342)。与N-DCAN组相比,DCAN组无症状低血糖比例更高(χ²=10.60,P=0.001);与无低血糖组(χ²=10.716,P=0.001)及有症状低血糖组(χ²=5.490,P=0.019)相比,无症状低血糖组DCAN发病率均更高。与N-DCAN组相比,DCAN组患者MAGE、24hMBG和TAR均更高,TIR更低(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无症状低血糖和MAGE为T2DM患者发生DCAN的危险因素,OR值(95%CI)分别为2.324(1.093,4.941)和1.456(1.245,1.723)。结论无症状低血糖和MAGE是DCAN的危险因素。

  • 标签: 糖尿病,2型 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 无症状低血糖 血糖波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性心血管自主神经研究的进展。方法:选取老年T2DM患者(年龄≥60岁)120例,参照标准的心血管反射试验(CART)分为CAN组和非CAN组,并将RDW分为RDW增高组和RDW正常组。比较各组之间临床资料的差异。结果:120例患者中CAN检出率为46.67%(56/120)。与非CAN组比较,CAN组年龄偏大、病程偏长、高血压比例、甘油三酯(TG)、C反应蛋白(CRP)水平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AN组RDW[(14.40±1.56)%]水平显著高于非CAN组[(12.29±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DW与ValsalvaR-R比值、深呼吸心率差值、(立-卧)心率差值呈负相关(均P<0.05),而与(卧-立)舒张压差、(卧-立)收缩压差呈正相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RDW水平增高是老年T2DM患者发生CAN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老年T2DM患者CAN检出率较高,且RDW水平增高与CAN发生关系密切,可能是CAN发生的高危预测因子,临床应当加强RDW的检测,以评估CAN发生风险。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神经病变 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骶神经病变和下肢周围神经应用肌电图检查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疑似腰骶神经病变和下肢周围神经患者各56例和43例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肌电图检查和影像学超声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结果:腰骶神经病变诊断准确率对比,肌电图为92.86%(52/56)与超声诊断的96.43%(54/56)无明显差异(P>0.05);下肢周围神经诊断准确率对比,肌电图为93.02(40)与超声诊断的90.70%(39/43)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对骶神经病变和下肢周围神经采用肌电图检查能有效鉴别,具诊断准确率高的优势,具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肌电图检查 腰骶神经根病变 下肢周围神经病变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糖尿病周围神经属于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该疾病往往起病隐匿,而且疾病发展较为缓慢,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严重损害到患者的生命质量。近年来,有关糖尿病周围神经药物研究逐渐深入,并且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话题。

  • 标签: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药物治疗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主要治疗策略是以手术为核心的综合治疗。排粪、排尿与性功能障碍是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后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保护盆腔自主神经的TME手术可以有效降低上述问题的发生率。术中神经监测(IONM)可以协助术者在术中有效地识别并保护盆腔自主神经,是一种颇有前景的方式,但目前技术标准尚不统一,临床应用尚不普及。本综述整理了国内外IONM在直肠癌手术以及盆腔相邻器官手术中的研究,介绍了神经电刺激结合海绵体、膀胱、尿道、直肠内压监测及肌电反应监测等IONM的技术方法。提出目前研究面临的方法学不统一、专用设施缺乏等问题,并对这一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 标签: 直肠肿瘤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保留盆腔自主神经 术中神经监测
  • 简介:摘要皮肤含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其中自主神经与皮肤角质形成细胞、免疫细胞间均存在密切的交互联系,对皮肤生理功能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特应性皮炎患者皮损自主神经密度减少,同时伴有泌汗障碍等自主神经功能异常。通过恢复自主神经功能,可改善特应性皮炎症状。本文综述皮肤自主神经的结构和生理功能、特应性皮炎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异常的表现以及可能的治疗策略。

  • 标签: 皮炎,特应性 自主神经系统 神经免疫调节 屏障免疫
  • 简介:摘要外伤性视神经(TON)是由于直接或间接的外力作用导致视神经外伤、骨折压迫、挤压、牵拉所致的损伤。目前,虽然关于TON的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康复治疗等方面已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临床中仍存在一些争议。本文对TON的不同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及其存在的问题和争议做一综述。目前多数研究认为早期应用激素和手术减压对于TON患者的视力恢复是非常有帮助的,但仍需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来进一步验证。临床前的研究结果提示,干细胞治疗在TON修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将来有可能成为治疗TON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视神经损伤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康复治疗 干细胞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中医护理对糖尿病周围神经临床护理的影响。方法 选取8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中医护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护理模式,对患者护理后的身体状态等进行了调查评估。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乏力、肢体等症状改善非常显著,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糖尿病周围神经不仅要加强对患者病情的治疗,还应该注重临床护理干预,中医护理是综合患者身体症状的全方位护理模式,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着较好的效果。

  • 标签: 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中医护理 护理模式
  • 作者: 谢娴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创建时间:2022-10-10
  • 出处:《医师在线》 2022年第18期
  • 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浙江大学口腔医学院·浙江省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浙江省口腔生物医学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癌症研究院,杭州310000
  • 简介:摘要:周围神经是紫杉醇化疗过程中出现的常见不良反应,多数患者因不耐受而终止治疗,影响疗效,并且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目前尚未得到妥善解决。本文就紫杉醇致周围神经的预防和治疗的措施及药物进行综述,旨在为相关临床试验的开展以及防治用药提供参考。

  • 标签: 紫杉醇 周围神经病变 PIPN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甲钴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患者神经传导速度、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病例时间选择在2020年4月到2021年7月之间共计8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患者,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44例,其中常规组予以依帕司他进行治疗,研究组则增加甲钴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传导速度,比较两组患者氧化应激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感觉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高于常规组,研究组的SOD、MDA水平优于常规组(P

  • 标签: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甲钴胺 神经传导速度 氧化应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糖尿病周围神经患者实施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纳样本为2021年4月-2022年4月期间在院的7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患者,采取抽签分组,实验组以常规+针灸分析,对照组开展常规治疗,指标评估包括临床疗效、触觉神经传导效率、运动神经传导效率数据。结果: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实验组较好;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对照组较差;住院周期:实验组较短,临床有效人数对比实验组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针灸+西药治疗后有效提升糖尿病周围神经患者的疾病治愈率,缩短患者住院周期,改善患者神经系统,恢复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保证感觉神经传导速度。

  • 标签: 针灸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甲钴胺治疗糖尿病神经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9年10月-2020年12月本辖区慢病管理的88例糖尿病神经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使用维生素B12进行治疗),研究组(44例,使用甲钴胺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均有一定的好转,研究组在使用甲钴胺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腓肠神经传导速度(SNCV)得到明显的改善。结论:甲钴胺治疗糖尿病神经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甲钴胺 糖尿病神经病变 临床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视神经(TON)患者经视神经管减压术后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8年12月至2021年11月河南省人民医院经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TON 52例(52眼)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2组,32例经颅行视神经管减压术,20例经鼻内镜下行视神经管减压术。术后随访6个月,分析经视神经管减压术后患者视力恢复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经鼻手术有效率为65.00%(13/20)略高于经颅手术的59.37%(19/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9,P=0.165)。受伤与手术治疗时间间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视力为光感及以上21例,视力改善17例,有效率为80.95%;术前无光感31例,视力改善15例,有效率为4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结论视神经管减压术可有效改善TON患者视力,且两种减压手术术后6个月效果相似。术前无光感患者经手术治疗,视力恢复有效率低于术前有光感患者,应给予积极有效的治疗手段以提升术后生存质量。

  • 标签: 视神经病变,外伤性 外伤,颅脑 减压术,视神经,经颅 减压术,视神经,鼻内镜下,经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周围神经患者采用神经治疗仪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期间来我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患者,将其随机分成30例观察组和30例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用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方案基础上添加神经治疗仪,将两组最终取得的康复效果进行详细对比。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周围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最终患者生活质量和治疗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患者治疗中添加神经治疗仪,可有效提升临床疾病治疗效率,尽早改善患者的周围神经症状,提高血糖控制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神经治疗仪 效果分析
  • 作者: 黄荣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2-09-21
  • 出处:《中国误诊学杂志》2019年11期
  • 机构:          (九江市中医医院         江西九江              332000)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中医护理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的患者83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医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效果。护理后两组患者双侧胫神经MCV及SCV的传导速度均有所提高(P<0.05);观察组患者右侧胫神经MCV的传导速度提高成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021%;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7.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周围神经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中医护理,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较为明显,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中医护理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糖尿病周围神经患者以中药熏药方法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纳入就诊于我院的糖尿病周围神经患者,数量共计100例,入院时间为2021年4月-2021年9月期间。根据病患入院顺序分组。前50例到院者归入对照组,施以常规治疗,后50例到院者归为观察组,常规基础上结合中药熏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统计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密歇根神经筛查量表(MNSI)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前的血糖指标以及MNSI无差异,即P>0.05,治疗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疗效为98%,高于对照组80%,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患者的治疗,中药熏药有着理想效果,有利于病患血糖的控制,以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有着较高推广价值。

  • 标签: 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中药熏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木丹颗粒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中的对象均为我院2021年6月-2022年4月内分泌科病区收治,共收治患者50名,采用随机方式(红绿球)进行分组,将50名患者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治疗)和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方式基础上加用木丹颗粒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更高,两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木丹颗粒 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临床观察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