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改变是心电图危急值内容,其发生原因除了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外,还可能为脑源性、外伤性等引起,现报道外伤致酷似急性心肌梗死电图1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1岁,因“外伤性胸痛、胸闷4小时”入院。4小时前因工作时前胸部不慎被铁片砸伤,当即出现剧烈胸痛,伴胸闷不适,无咳嗽及咯血,无头晕、头痛,无恶心、呕吐,无咯血,生命体征稳定。急诊胸部+中上腹部CT示:(1)左上肺少量出血;(2)右下肺背侧渗出性病变;(3)心包积液(血)。急诊心电图(图1)示:窦性心律,频率98次/分;P-R间期固定0.15s;QRS波:时限0.13s,V1呈R型,R波升支有切迹,V4呈RS型,V5呈qRS型其S波粗顿,V2、V3呈qRS型伴ST段呈弓背型抬高0.3mv及T波倒置。心电图诊断:(1)窦性心律;(2)V2、V3导联异常q波伴ST段呈弓背型抬高0.35mv及T波倒置,提示符合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或急性心脏挫伤心电图改变;(3)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急诊(时间21:09)肌红蛋白593.9ng/ml,肌钙蛋白26.73ng/ml,肌酸激酶(CK)1262U/L,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70U/L,白细胞29.4×109,中性粒细胞比例88.04%,超敏C反应蛋白和血脂正常。超声多普勒提示:两侧胸腔积液,心包积液。

  • 标签: 外伤 酷似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心电图诊断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研究进展。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6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诊断措施,观察组采取心电图诊断措施。结果观察采用常规诊断和心电图诊断后两组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情况,观察组23例中,对于心电图诊断后的结果,准确率95.65%;对照组23例中,准确率78.26%。观察组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心电图诊断模式运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工作中,充分满足患者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有助于提高诊断率,可帮助患者及时治疗及恢复,对临床症状和预后的改善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效果显著,治疗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与运用。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分析 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律失常临床探析。方法:本文选取 5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律失常患者,按照年龄段划分两组,对照组年龄低于 60岁,治疗组年龄不低于 60岁,两组开展心电图动态检测过程,对其相关指标大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不同年龄段患者开展相应的诊断治疗过程后,治疗组患者年龄不低于 60周岁,其中房性早搏、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单纯室性早搏、复杂室性早搏以及房室传导阻滞六项指标大小分别是 8.00%、 8.00%、 16.00%、 8.00%、 16.00%以及 16.00%,其中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两项指标大小和对照组的心律失常对应指标大小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律失常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非常高,一旦没有及时实施治疗过程,很容易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巨大的威胁,其中心律失常救治不及时是引起急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死亡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 标签: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临床探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胸痛症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心电图特点。方法选取2018年2—9月期间在广州新海医院就诊的无胸痛症状AMI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必要时加做右室和后壁导联,每位患者3小时做1次心电图,共做3次。结果100例患者中具有典型AMI改变63例,改变不典型的37例,Q波异常40例,ST-T改变67例,T波改变56例,R波异常34例。100例患者中有24例前间壁心肌梗死、9例前侧壁心肌梗死、22例下壁心肌梗死、5例下壁合并右心室心肌梗死、18例高侧壁心肌梗死、17例心内膜心肌梗死、5例广泛前壁心肌梗死。结论对无胸痛症状的AMI患者必须及时做心电图心肌酶和心肌坏死标记物动态观察,结合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做到早发现,早诊治。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AMI) 无胸痛症状 心电图
  • 简介:【摘要】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冠心病的典型症状,若该疾病患者未得到有效控制,极易并发休克、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等情况,严重者还会对其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在早期对患者进行诊断可为治疗奠定基础,临床上通过对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改变情况的观察来选择治疗方案。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心电图改变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全面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律失常的心电图情况以提高临床医疗工作的安全可靠性。方法由参与本次研究的相关人员回顾性分析本院于2014年5月~2017年8月期间接收的100例AMI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心电图结果以及其它相关资料。结果研究显示,在该批患者中,室性早搏者共72例(72.00%),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者共8例(8.00%),窦性心动过缓与窦性心动过速者各为5例(5.00%),室颤、房颤、房早以及房室传导阻滞与束支传导阻滞者均各为2例(2.00%),室性早搏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并发症患者,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共有10例患者最终死亡,其中,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致死者共2例(20.00%);室颤致死者共4例(40.00%);房室传导阻滞及束支传导阻滞致死者各2例(20.00%)。结论在AMI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室性心律失常的所占比例最高,同时其亦是导致AMI患者发生猝死的关键因素,其他类型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相对较低,因而临床在对该类患者进行治疗时应就其实际病情予以针对性治疗。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电图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心电图诊断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心肌梗死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给予心电图检查,筛选50例心电图呈ST段抬高者为对照组,50例心电图呈非ST段抬高者为观察组,对两组共100例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ST段抬高患者并发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30%,而观察组非ST段抬高患者并发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为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1个月的对症处理后,患者的症状、体征均有所恢复,观察组50例患者均顺利康复出院,其中,2例患者仍伴有轻度憋气症状;对照组患者死亡1例,5例伴有轻度憋气。结论心电图是临床上用于诊断心梗的最主要诊断方法之一,早诊断能大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心电图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0例,采用心电图法进行检查,回顾分析患者的心电图诊断资料。结果经过心电图诊断,发现30例患者中10例患者心前区疼痛伴有压痛与咽喉痛,10例患者伴有间断性胸闷,7例患者伴有夜间间断性胸痛,3例患者CK值且cnl值高于正常值。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诊断的过程中,心电图检查能够提升诊断准确率,帮助患者提升后期治疗效果,值得进行推广。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心电图诊断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心电图诊断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心肌梗死患者给予心电图检查,筛选50例心电图呈ST段抬高者为对照组,50例心电图呈非ST段抬高者为观察组,对两组共100例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ST段抬高患者并发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30%,而观察组非ST段抬高患者并发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为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1个月的对症处理后,患者的症状、体征均有所恢复,观察组50例患者均顺利康复出院,其中,2例患者仍伴有轻度憋气症状;对照组患者死亡1例,5例伴有轻度憋气。结论心电图是临床上用于诊断心梗的最主要诊断方法之一,早诊断能大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心电图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心肌梗死的患者心电图诊断及心电图表现。方法26例心肌梗死心电图定位及特殊类型的心电图表现进行分析。结果心肌梗死患者,出现典型心肌梗死临床症状15例,不典型症状11例。结论发生心肌梗死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心电图上可先后出现心肌缺血、损伤和坏死三种类型的心电图表现。

  • 标签: 心肌梗死 心电图定位 特殊类型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血管内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手段,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手段的基础上实施尿激酶溶栓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0%,并发症发生率为10.0%;对照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0.0%,并发症发生率为40.0%,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血管内科治疗,效果明显,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血管内科 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左主干闭塞所致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特点。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12月15例急性心肌梗死经急诊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急性左主干闭塞的临床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其急诊常规心电图表现,总结急性左主干闭塞所致急性心肌梗死的常规心电图特点。结果急诊常规心电图检查距发病时间为(2.10±1.23)h,平均心率为(94.0±16.62)次/分(70—120次/分)。15例患者中,1例院前急救时发生心室颤动,经电转复治疗成功;3例患者发生室性早搏;无束支传导阻滞发生。心电图检查13例患者(86.67%)存在aVL导联和V1-6导联ST段抬高,表现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2例患者表现为aVR导联以外广泛导联ST段压低。15例患者中13例患者(86.67%)存在aVR导联ST段抬高≥0.05mV,抬高幅度为(0.151±0.103)mV(0.05—0.30mV)。结论左主干闭塞所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心电图可床旁进行即时检查,有助于此类患者的及时检出,从而为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 标签: 左主干闭塞 急性心肌梗死 心电图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电图网络诊断系统在心肌梗死临床诊治及转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124例高度怀疑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行心电图检查,依据患者在我院心电图室工作站中有无既往心电图检查报告记录将入选病例分为实验组(62例,有既往心电图检查报告记录)和对照组(62例,无既往心电图检查报告记录),对比观察两组心肌梗死诊治及转诊情况。结果实验组诊断心肌梗死59例,同心肌酶指标诊断结果一致。确诊病例中,20例留院治疗好转,39例转上级医院。对照组诊断心肌梗死57例,19例未测定心肌酶指标即转院,15例留院治疗好转,后期转院3例,放弃治疗3例。结论心电图网络诊断系统可保存患者既往心电图记录,既能院间共享,又能充分利用基层医疗资源进行网内逐级会诊,能有效降低心肌梗死未确诊患者的转院风险,在优化心肌梗死诊断及处理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心肌梗死 心电图 网络诊断系统 诊断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突然性心肌梗塞死亡患者的心血管内科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文选取了我院从2009年10月份到2011年10月份期间收入并给予治疗的80例突发性心肌梗塞死亡的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并且随机的将这80名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的患者各有40名。对这两组患者都采取了病情评估与常规的治疗,在这基础之上再对对照组给予常规他汀与双联抗血小板的治疗,对观察组采取了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方式,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在观察组中有19例显效,占比为47.5%;18例有效,占比为45.0%;3例为无效,占比为7.5%,总的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中有5例显效,占比为12.5%;有24例为有效,占比为60.0%;有11例为无效,占比为27.5%,总的有效率是72.5%;观察组中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的优于对照组(P<0.05);在观察组中发生的不良反应的概率为7.5%(3/40),而对照组中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为32.5%(13/40)。结论心肌梗塞死亡的患者能够通过心血管内科治疗而取得比较好的临床效果,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方式的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状况比使用常规他汀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方式的治疗效果更加显著。

  • 标签: 心肌梗死 心血管内科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心电图与冠脉造影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间收治的6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于入院后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6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ST-T变化与选择性冠脉造影(CAG)的关系。结果通过心电图心肌梗死的定位诊断可以诊断前壁MI的罪犯血管是左主干,STⅢ抬高可以诊断下壁MI的罪犯血管是左冠状动脉回旋支。本组66例患者冠脉造影大致正常2例,异常59例,发生右冠状动脉2例,发生左回旋支1例,发生左前降支1例,发生左回旋支+右冠状动脉1例。结论急性心肌硬死相关罪犯血管以右冠状动脉病变为多,少部分为回旋支病变。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电图 冠脉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院前急救在AMI伴心脏骤停患者紧急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5-01至2016-12期间我院急诊科收治的104例AMI伴心脏骤停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直接送入医院进行紧急抢救,研究组患者接受院前急救后送入医院进行抢救,统计各组患者存活情况。结果研究组经院前、院内抢救,其患者死亡率与存活率(7.7%、92.3%)均与对照组(36.5%、63.5%)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院前急救对AMI伴心脏骤停患者进行抢救,可显著减少患者死亡率,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急性心梗 心脏骤停 院前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心肌梗死的患者心电图诊断及心电图表现。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6例心肌梗死患者,将其心电图定位及特殊类型的心电图表现进行分析。结果心肌梗死患者,出现典型心肌梗死临床症状15例,不典型症状11例。结论发生心肌梗死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心电图上可先后出现心肌缺血、损伤和坏死三种类型的心电图表现。

  • 标签: 心肌梗死 心电图定位 特殊类型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下壁合并右心室心肌梗死心电图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进行住院治疗急性下壁合并右心室心肌梗死患者共计23例,将该23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另选取同时间内住院治疗的无右心室心肌梗死的患者23例,纳入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行心电图诊断,对比两组患者的ST段抬高情况以及冠心病相关因素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ST段的各项阳性指标大小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冠心病相关因素发生情况相近,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能够对急性下壁合并右心室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有效的诊断,具有临床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急性下壁 右心室心肌梗死 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所采用的所有患者均为急性心肌梗死绞痛患者,所有患者的病例选取时间均在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32例患者,为了强化对比效果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6人,其中对照组所采用的是常规西医治疗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TG、TC。结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远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TG、TC也远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结论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绞痛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研究发展。

  • 标签: 血府逐瘀汤 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