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强直脊柱炎的心理护理。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0月在我科治疗的38例强直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生理状态、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护理后SAS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睡硬板床、合理饮食、改善行为方式、规律用药、积极功能锻炼等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直脊柱炎的心理护理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提升治疗积极性,提高治疗依从性,有利于促进机体健康。

  • 标签: 强直性脊柱炎 心理护理 治疗依从性
  • 简介:摘要强直脊柱炎(ankylosingspondylitis简称AS)又名类风湿脊柱炎。早期表现倦怠伴有恶心、发热等。逐渐出现下腰部疼痛,肌肉痉挛及僵硬,休息后症状加重,活动后减轻。后期典型症状骶髂关节疼,上行性累及脊柱,受累部位疼痛、压痛、僵硬、活动受限,并逐渐出现屈曲畸形,阴天或劳累后症状加重,遇暖休息后减轻。常有复发性虹膜炎并存,坐骨神经痛等。病变波及肋椎关节,可出现呼吸时胸部扩张受限或丧失以及肋间神经痛等。晚期脊柱强直畸形驼背,颈腰不能旋转,侧视时须转动全身。髋膝关节受累时,呈摇摆步态。最终骨性强直疼痛症状消失,遗留终生畸形。

  • 标签: 强直性脊柱炎 HLA-B27 细胞核检测 诊断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综述了针刀治疗强直脊柱炎的临床疗效观察,并阐述了针刀疗法的效应机制,为针刀医学临床治疗提供更多参考,对提高针刀治疗强直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有一定意义。

  • 标签: 针刀 强直性脊柱炎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疼痛管理在强直脊柱炎病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被诊断为强直脊柱炎的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进行分组,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疼痛管理技巧的教育和培训,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疼痛质量评分和腰部活动度情况以及患者对疼痛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疼痛情况以及腰部活动度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的睡眠质量,疼痛情况和腰部活动度;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97.67%),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81.39%),组间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强直脊柱炎患者进行疼痛管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疼痛情况以及肢体活动度,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强直性脊柱炎 疼痛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小针刀治疗强直脊柱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将2015年4月-2016年5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56例经小针刀治疗的强直脊柱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采取围手术期护理措施。结果本次研究所选取的56例经小针刀治疗的强直脊柱炎患者,在接受了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后取得了十分满意的护理效果,42例患者的腰背部疼痛得到了明显缓解,治疗有效率92.86%。结论临床上针对接受小针刀治疗强制性脊柱炎的患者可采取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可在临床上予以大力推广。

  • 标签: 小针刀 强制性脊柱炎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强直脊柱炎焦虑、抑郁的不良心理状况发生情况,阐述相关机制。方法选择我院诊治的64例强直脊柱炎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评估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况并与疾病相关实验室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所选64例强直脊柱炎患者中,有28例(占43.75%)的患者有焦虑情绪,有48例(占75%)的患者有抑郁情绪,均高于我国常模组标准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抑郁标准分与患者的血沉、C-反应蛋白(CRP)以及α-酸性糖蛋白水平呈现明显正相关性。结论强直脊柱炎焦虑、抑郁发生率亦较高,医务人员应该重视患者的焦虑及抑郁心理情况,并进行针对性干预,提高患者对抗疾病的信心,能主动积极配合治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有效治疗。

  • 标签: 强制性脊柱炎 抑郁 焦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督脉灸联合电针治疗强制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44例患者进行分组,22例对照组实施电针疗法,22例研究组实施电针、督脉灸联合疗法,统计疾病治疗结束后的效果。结果研究组疾病缓解率为90.9%(20/22),并发症率为9.1%(2/22);对照组疾病缓解率为63.6%(14/22),并发症率为36.4%(8/22),两组统计有区别,P<0.05。结论临床给予强直脊柱炎督脉灸联合电针疗法效果显著,可提高疗效,预防并发症,值得推广。

  • 标签: 督脉灸 电针 强直性脊柱炎 应用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探讨白芍总苷治疗强制性脊柱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并通过观察患者血清中TNF-α、IL-6、IL-10水平,探讨白芍总苷的治疗机制。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106例强制性脊柱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柳氮磺胺吡啶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研究组给予白芍总苷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分别在开始治疗前以及治疗开始后的第1、13周进行疗效和安全性评价,同时采用ELISA法测定患者血清中TNF-α、IL-6、IL-10等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3周后的临床症状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治疗13周后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研究组的肠胃外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1%(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TNF-α、IL-6、IL-10水平没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13周研究组患者的血清TNF-α、IL-6、IL-10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白芍总苷与柳氮磺胺吡啶治疗强直脊柱炎的疗效相近,但是前者的胃肠道外不良反应较少;白芍总苷治疗强直脊柱炎的疗效可能与其降低患者血清中TNF-α、IL-6、IL-10等细胞因子水平有关。

  • 标签: 白芍总苷 强直性脊柱炎 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强直脊柱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6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4例强直脊柱炎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心理状态进行评估。结果在实施护理前观察组与对照组SAS评分及SD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通过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均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的缓解强直脊柱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态,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提高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心理护理 强直性脊柱炎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针灸综合治疗强直脊柱炎的机理及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63例强制性脊柱炎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针灸综合疗法进行治疗,并在治疗后检查患者各项生理指标。结果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8.9%,晨僵时间减少、中医症状评分降低、胸廓活动度及脊柱活动度增加、臀地距减少、血沉及C反应蛋白指标恢复正常,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针灸综合治疗强直脊柱炎效果显著且无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 标签: 强直性脊柱炎 中医针灸 风湿 骨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强直脊柱炎合并颈椎骨折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1例强直脊柱炎合并颈椎骨折患者行颈前路减压植骨融术的护理并经过相关文献回顾分析。结果患者顺利渡过围手术期,强直脊柱炎颈椎骨折得到治疗康复。结论针对性的优质护理措施及良好的专科指导,对强直脊柱炎颈椎骨折患者的康复有重要作用

  • 标签: 强直性脊柱炎 颈椎骨折 围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研究对强直脊柱炎患者应用运动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效果,并进行相应的意义分析。方法将我院从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60例强直脊柱炎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患者常规护理。试验组予以患者运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BASFI、BASDAI、BASMI的测定结果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不同护理模式后,试验组患者的BASFI、BASDAI、BASM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我院从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AS患者进行运动护理干预有利于疾病治疗、促进患者恢复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使用。

  • 标签: 强直性脊柱炎 运动护理干预 常规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强直脊柱炎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强直脊柱炎患者7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36例。对照组予以采取西医治疗,观察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中医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反应蛋白(CRP)、血沉(ESR)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1.66%明显比对照组69.44%高(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CRP、ESR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中西医结合的临床治疗方法可有效地减少CRP、ESR的分泌,且临床效果确切。

  • 标签: 强直性脊柱炎 中西医结合 反应蛋白 血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强制性脊柱炎采用中医针灸综合治疗的机理及疗效。方法抽取我院于2017年2月—2018年4月收治的85例强制性脊柱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成对照组(38例)、观察组(47例)。分别给予两组常规西医治疗、中医针灸综合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5.87,P<0.05)。观察组脊柱活动度(t=6.33)、晨僵持续时间(t=10.35)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针灸综合治疗用于强直脊柱炎,疗效显著。

  • 标签: 强制性脊柱炎 中医针灸综合治疗 晨僵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强直脊柱炎(AS)治疗过程中,加强患者心理干预对其心理状态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6月—2016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67例AS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性治疗,而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予以心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及依从性进行对比分。结果干预后,实验组SAS(30.52±2.34)、SDS(33.95±1.84)分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在规律服药、科学运动、合理饮食等各方面依从性要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康复总效果为91.18%,高于对照组78.79%。结论心理干预配合药物治疗AS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其治疗依从性,进而促进患者肢体功能康复,更好地控制病情发展。

  • 标签: 强直性脊柱炎 心理干预 负性情绪 治疗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干预对提高强直脊柱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强直脊柱炎患者68例,采用奇偶分组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接受心理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干预后其治疗依从性、生存质量评分和焦虑、抑郁评分结果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关系等生存质量评分均改善,实验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均得到改善,实验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直脊柱炎患者接受心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生存质量,效果良好。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强直性脊柱炎 治疗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丙戊酸镁缓释片联合拉莫三嗪治疗癫痫强直阵挛发作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48例癫痫强直阵挛发作患者,将2015年6月之前收治的24例作为对照组,给予拉莫三嗪进行治疗,将2015年6月之后收治的24例作为研究组,采用丙戊酸镁缓释片联合拉莫三嗪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戊酸镁缓释片联合拉莫三嗪治疗癫痫强直阵挛发作的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丙戊酸镁缓释片 拉莫三嗪 癫痫 强直性阵挛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