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弱视训练仪结合弱视训练法在儿童弱视治疗上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自2014年1月至12月均在戴镜后来我院弱视训练中心接受治疗的150例弱视儿童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仅通过弱视训练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之上配合弱视训练仪予以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接受4个月的治疗,并对患者进行为期一年的随访。结果观察组患者中除4例(6只眼)先天性白内障术后戴镜后训练效果欠佳,其余弱视戴镜儿童矫正视力均显著提高,治疗总有效率为95.2%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2.5%),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弱视训练法配合弱视训练仪在儿童弱视的治疗上具有极其显著的疗效,价值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儿童弱视 弱视训练法 弱视训练仪 矫正视力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分析复合弱视治疗仪治疗儿童弱视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6月-2016年6月接收儿童弱视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5例,实验组患者采取复合弱视治疗仪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方法基础之上进行综合弱视治疗仪治疗,临床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弱视治疗方法基础之上,采用复合弱视治疗仪方法治疗患者弱视起效快,能够明显增加治愈率,减少无效率,并且疗程缩短,所以效果比较理想。

  • 标签: 儿童 复合弱视治疗仪 分析
  • 简介:  摘要 目的:探讨复合弱视治疗仪治疗儿童弱视的效果。方法:收治弱视儿童 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 2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弱视治疗仪治疗。结果:试验组治疗平均起效时间、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具优势( P<0.05)。结论:对弱视患儿在传统治疗基础上加以复合弱视治疗仪辅助治疗,可改善患儿弱视。    关键词 复合弱视治疗仪;儿童弱视;临床效果    弱视在儿童发育过程中属于常见病、多发病,是指患者眼部未出现显著器质性病变,以功能因素为主造成的远视力 <0.9,同时不能矫正的疾病 [l]。弱视会对儿童的身心、学习、就业产生严重影响,一旦发现,需要及时接受有效的医治。因此,本文探讨复合弱视治疗仪治疗儿童弱视的临床效果,以下是具体研究过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7年 2月 -2019年 2月收治弱视患儿 50例。入选患儿按照收治时间顺序从 1N 50依次编号,单数编号患者归属于对照组,双数编号患者归属于试验组,各 25例。对照组女 10例,男 15例;年龄 3~ 11岁,平均( 5.38±1.34)岁。试验组女 12例,男 13例;年龄 4~ 10岁,平均( 5.47±1.41)岁。两组在年龄等基线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1.2方法:①对照组接受传统治疗:给弱视患儿佩戴具有矫正视力作用的眼镜,按照患儿年龄、弱视的严重程度给予目力训练、健眼遮盖疗法治疗 [2]。②试验组接受传统治疗、综合弱视治疗仪治疗:传统治疗和对照组一致;辅助治疗应用我院的 SZS-23型闪烁增视仪,此仪器包括红光闪烁、后像图标增视、等级作业增视、光刺激训练等。此外,取患儿神门、屏间前后、肾、眼等穴位,将王不留行子贴在相应穴位,随后同定,按压穴位 3次 /d,得气为止,得气表现为患儿耳红发热并伴有酸胀现象。两组弱视患儿治疗持续 90d,每 30 d进行 1次复诊。轻度、中度弱视患儿治疗 1次 /d,重度弱视患儿治疗 3次 /d,治疗时间 15min。     1.3观察指标:①记录两组弱视患儿治疗的平均起效时间。②观察两组弱视患儿治疗后视力改善情况,以此作为治疗效果的判定标准 [3]。     1.4疗效判定标准:①痊愈:对患儿随访 2年,其视力保持正常且矫正视力 >0.9。②有效:经过治疗后,患儿通过视力表检查视力较以前提高程度 >2行。③无效:痊愈标准、有效标准均未达到,视力没有明显提高甚至有下降趋势。治疗总有效率 =痊愈率 +有效率。     1.5统汁学方法:数据采用 SPSS 20.O版软件进行处理。将弱视患儿平均起效時间用( x±s)表示,采用 t检验;治疗总有效率用 %表示,采用 X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平均起效时间比较:试验组平均起效时间( 12.34±5.30) d,较对照组显著更短( P<0.05)。     2.2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试验组( 96.00%)高于对照组( P<0.05)。     3讨论    在生活中谈及弱视,人们首先会想到近视,忽视了更为严重的儿童弱视问题。实际上,弱视与近视完全属于两种不同的眼病,且弱视危害比近视严重。近视者只需配戴近视眼镜就可以有效矫正视力,基本上不影响学习和工作;弱视者即使配戴眼镜,视力也无法矫正到正常程度,视觉的大部分仍然是黑暗的 [4]。近年来,患有弱视的儿童例数越来越多,据全国儿童弱视流调统计:儿童弱视发病率可高达 2.8%,弱视患儿例数超过 800万 [5]。若发现孩子患有弱视,家长应及时带他们去医院接受医治,否则会错失最佳治疗时机。    弱视患儿治疗时间跨度较长,需要患儿和家属积极配合,以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早期治疗弱视患儿通常是应用传统治疗,如传统遮盖法、视刺激疗法等,但治疗效果不显著,且形式比较单一 [6]。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医学技术和医疗设备的快速更新,临床上逐渐应用弱视治疗仪来治疗弱视患儿。综合弱视治疗仪、复合弱视治疗仪便是其中的两种。综合弱视治疗仪具有视标静止不动的特点,通常用于治疗轻度无近视弱视患者,但如果控制不好,易造成或加重近视 [7];而且采用这种治疗方式时间较长,很多家长难以坚持而选择放弃。    复合弱视治疗仪主要用于治疗严重弱视患者,因为严重弱视患者选择传统治疗效果不佳,严重者可直接造成终身低视力。相较于综合弱视治疗仪,其操作程序显著变多,具有多功能定量增视的特点 [8]。此外,它还包括防近视装置和视知觉记忆功能,患者痊愈后还能继续使用它,避免浪费钱财。    本研究数据表明,试验组平均起效时间( 12.34±5.30) d,短于对照组( P<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 96.OO%)较对照组更高( P<0.05)。    综合以上分析可得,传统复合弱视治疗仪治疗弱视患儿,平均起效时间显著缩短,患儿视力情况得到有效改善,对于临床推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杨艳华 .弱视治疗仪为主治疗儿童弱视及护理体会 [J].医学美学美容旬刊, 2015, 24( 6): 555.     [2]谢建红,王罕 .弱视治疗仪在儿童弱视治疗中的应用 [J].中国冶金 T业医学杂志, 2017, 34( 3): 353-354     [3]王子伟 .弱视治疗仪治疗儿童弱视的临床效果观察 [J].河南医学研究, 2017, 26( 4): 676-677     [4]殷纳新 .弱视儿童几种不同治疗方法临床分析 [J].中国实用医刊, 2016, 43( 20): 116-118.     [5]王洪峰,王恩荣 .儿童弱视治疗时间概念的探讨 [J].中外医学研究, 2016, 14( 3): 3-5     [6]郑慧芳,李志升,梁燕平,等 .620例儿童弱视综合治疗的临床观察 [J].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6, 6( 2): 75-80     [7]段惠萍 .复合弱视治疗仪治疗儿童弱视疗效分析 [J].心理医生, 2016, 22( 34): 96-97.     [8]尹峥,夏旭光,黄慕贞,等 .视觉生理刺激联合立体视觉训练治疗儿童弱视临床观察 [J].国际眼科杂志, 2016, 16( 5): 927-929.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讨论家长弱视认知水平对弱视儿童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3月于我院接受弱视治疗的患儿42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常规告知对照组患儿家长配合治疗、按时复查;观察组患儿家长在常规告知的基础上,给予弱视相关知识教育。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以及家长不同认知水平下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弱视儿童的治疗有效率得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优良组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100%)显著高于不及格组的患儿(76.19%),(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提升家长认知水平有助于增强儿童弱视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弱视治疗 认知水平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治疗儿童弱视疗效。方法对40例弱视患儿采用三心并用、配镜、闪烁增视仪、遮盖法及改善饮食综合治疗方案。结果40例中痊愈34例,占85%,显效4例,占10%;有效2例,占5%。初诊年龄5岁以下全部治愈。结论综合治疗方案是治疗儿童弱视的有效方法。

  • 标签: 综合治疗 弱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多功能弱视矫治协调器(新型)集中治疗儿童弱视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一14岁儿童387例(657眼)治疗前常规视力检查,眼位、外眼、眼底及注视性质,散瞳后检影验光,配镜后采用多功能弱视矫治协调器(新型)集中治疗。结果完成疗程越多,疗效越明显。治愈率越高。结论对于弱视的治疗,多功能弱视矫治协调器集中治疗与综合疗法治疗弱视效果一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影响儿童弱视疗效的因素。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2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自身疾病的情况给予综合治疗,按照最终的治疗效果把所有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80对照组各42例患者,比较影响两组儿童弱视疗效果的因素。结果影响儿童弱视疗效的因素众多,包含弱视类型、程度患儿年龄和家长对弱视知识的了解情况。结论儿童弱视疗效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到这些因素,最大限度的避免。

  • 标签: 影响 儿童弱视 疗效 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弱视的综合治疗方法,观察治疗效果,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将84例弱视患儿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分设常规治疗组与综合治疗组,每组随机分配患儿42例,根据分组对常规治疗组患儿予以常规配戴眼镜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综合治疗组患儿予以综合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经分组治疗与评价观察后发现,综合治疗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对比差异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小儿弱视采用综合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可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这对保障患儿的眼部视力健康来说意义重大,值得加强临床推广与实践。

  • 标签: 小儿 弱视 综合治疗 疗效
  • 简介:目的评估儿童弱视治疗的疗效。方法弱视患儿120例(182眼)。治疗前,进行常规视力检查,散瞳后检影验光并判定弱视的类型、程度、注视性质。采用准确验光配戴眼镜法、遮盖疗法,抑制疗法、同时辅以精细目力圳练,使用弱视治疗仪等方法进行综合治疗。结果120例弱视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治愈率为65.38%,有效率为26.92%,无效占7.7%。结论儿童弱视治疗的疗效弱视类型、年龄、程度、注视性质、规范治疗、疗程及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有密切关系。

  • 标签: 弱视 综合治疗 疗效 病例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对儿童近视性弱视远期疗效进行了分析。方法收集了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间收治100例近视性弱视儿童病例,在治疗过程中,采用散瞳检影验光的方式,为近视性弱视儿童选择适合度数的眼镜,并采用了遮盖治疗联合海丁格刷、闪烁红光的治疗方式,对患儿进行了精细目力训练,对远期疗效进行分析。结果近视性轻度弱视患儿在9岁之前接受治疗可以保证良好疗效,近视与弱视程度较轻患儿戴镜矫正时间越长,远期疗效越好。结论儿童近视性弱视远期疗效与戴镜年龄、戴镜时间、近视程度、弱视程度有着较大关系,这类疾病应及早治疗,这样可以保证疗效

  • 标签: 近视 弱视 远期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治疗弱视疗效分析。方法采用戴镜、遮盖法、精细目力训练、健康教育等四者结合治疗儿童弱视。结果轻度弱视痊愈92.96%,有效率100%;中度弱视痊愈68.99%,有效率99.22%;重度弱视痊愈23.46%,有效率90.12%。效果显著。结论综合治疗弱视有很好的疗效

  • 标签: 弱视综合治疗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耳穴贴压结合弱视治疗与单纯弱视治疗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疗效差异。方法:选取本院在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72例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应用单纯弱视治疗方法)、实验组(36例,应用耳穴贴压结合弱视治疗方法)。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矫正视力、屈光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更高(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矫正视力、屈光度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矫正视力更高(P<0.05),实验组屈光度更低(P<0.05)。结论:耳穴贴压结合弱视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的临床效果高于单纯弱视治疗。

  • 标签: 耳穴贴压 弱视治疗 屈光不正性弱视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散瞳验光配镜联合弱视治疗对混合性散光弱视患儿屈光状态变化和弱视疗效。2019年01月~2020年12月为研究时间段,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0例混合性散光弱视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各组35例患儿,对照组实施散瞳验光配镜治疗,实验组实施散瞳验光配镜联合弱视治疗,探究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屈光状态对比。结果:对混合性散光弱视患儿实施散瞳验光配镜联合弱视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屈光状态均显著改善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实施散瞳验光配镜联合弱视治疗后,能够有效改善混合性散光弱视患儿的屈光状态,及得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的预后水平,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散瞳验光配镜 弱视治疗 混合性散光弱视 屈光状态变化 弱视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小儿弱视疗效果产生影响的相关因素,以期提高小儿弱视疗效果。方法对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46例弱视小儿进行研究,所选患儿均接受治疗和调整,对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据分析发现,家长对弱视相关知识的认识不足、学校未参与、年龄大以及斜视性弱视等因素是对弱视疗效果产生影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家长对弱视相关知识的认识不足、学校未参与、年龄大以及斜视性弱视等因素均会对弱视患儿治疗效果产生影响,因此需要通过综合性措施进行处理,使治疗效果提高。

  • 标签: 小儿弱视 治疗效果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短时遮盖和全天遮盖疗法对儿童单眼性弱视疗效。方法前瞻性研究。对2014年2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诊断为屈光参差性弱视的患儿,依据采用的单眼弱视遮盖疗法不同分为每天短时6h组和全天24h组。同时根据弱视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弱视进行分析。随访监测12个月以上,对患儿弱视疗效果进行对比及统计学分析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两组间弱视程度,采用χ2检验比较组间有效率和治愈率。结果共完成监测单眼弱视患儿80例(80眼),其中短时遮盖组43例(43眼),全天遮盖组37例(37眼)。短时遮盖组治愈率62%,全天遮盖组治愈率64%,两组间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64,P=0.685)。短时遮盖组有效率88%,全天遮盖组有效率89%,两组间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3,P=0.908)。轻度、中度及重度弱视患儿中,短时遮盖组与全天遮盖组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传统的全天遮盖疗法比较,短时遮盖疗法对于儿童单眼弱视疗效果相近。

  • 标签: 弱视 儿童 遮盖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复合弱视治疗仪对弱视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110例患有弱视的儿童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研究组采用复合弱视治疗仪治疗,对照组采用综合弱视治疗仪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72.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6%,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治疗起效时间(25.35±8.55)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45.35±15.5),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合弱视治疗仪对弱视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治疗起效时间短,适合于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弱视 复合弱视治疗仪 起效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