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镜取石术(PCNL)治疗融合异位、旋转不良、萎缩和肾盂盏畸形等异常肾脏中的复杂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至2019年在汉川市人民医院行PCNL治疗的48例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4例存在肾脏旋转不良,12例有重复肾盂伴有完全或不完全性重复输尿管,10例为马蹄,8例单侧萎缩,3例交叉融合异位,1例盆腔。经过严格的术前准备,采用俯卧位或仰卧位,所有患者均一期完成手术操作。结果一期PCNL术后,39例患者(81%)达到完全的结石清除,另有7例术后残石患者经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后也达到无石状态,最终结石清除率达96%(46/48)。术中25例手术采用仰卧位,其经皮肾脏通道建立到完成手术所需时间明显少于俯卧位(P<0.05);3例需要建立多通道;患者平均住院时间3(2~7)d。术后3例患者需要输血,2例出现周假性囊肿,未发生肠瘘或血管、内脏损伤患者。结石分析显示83%的结石为草酸钙结石。结论在治疗各种畸形肾脏的结石中,如融合异位、旋转不良、萎缩、肾盂盏变异等,PCNL都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但需要外科医生有坚定的决心和熟练的手术技巧。

  • 标签: 肾造口术,经皮 融合肾 萎缩
  • 简介:摘要笔者报道了一例交叉异位融合且左区囊肿患者的99Tcm-DTPA动态显像,该类畸形发病罕见,且缺乏特异性症状。通过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病理及影像学检查综合分析该病特点,还通过99Tcm-DTPA动态显像评估畸形的功能状态,旨在为该疾病的检出、诊断及治疗提供有力参考。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病例资料患儿,男,3岁11月,主因“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40d,家属要求维持治疗”入院。于40d前因间断发热、乏力在外院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并给予化疗及对症支持治疗。目前患儿间断发热,精神反应弱,食欲差。

  • 标签: 异位肾 结肠 肾坏死 自行排出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对输尿管软镜在交叉异位融合合并肾结石治疗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认识。方法报道1例输尿管软镜治疗交叉异位融合合并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并讨论。结果交叉异位融合合并肾结石患者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治疗,手术顺利,碎石效果满意,无明显并发症。结论输尿管软镜治疗交叉异位融合合并肾结石,安全有效,对先天性肾脏畸形合并结石的患者可考虑输尿管软镜碎石术。

  • 标签: 肾结石 输尿管镜检查 异位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正>引言:在产前诊断中识别异位极其重要,因为异位可与其他先天畸形同时存在。既往报道指出绝大部分病例异位只能在孕24周后诊断,大部分甚至在中孕期的后期才可诊断。病例报道:患者28岁,女性,孕4产0。既往有

  • 标签: 异位肾 产前诊断 中孕期 胎儿畸形 病例报道 先天畸形
  • 简介:患者女,8岁,因上腹痛1d就诊.既往体健.查体:腹平坦、软、无压痛,肠鸣音4次/min.腹部超声检查显示:左区未探及肾脏回声,右肾位置正常,大小为8.5cm×4.8cm×3.9cm,包膜光整,呈均匀实质性回声,肾盂盏无扩张,在其下方又见另一肾脏回声,大小为8.1cm×4.5cm×3.7cm,轮廓清晰,内部结构正常,与右肾有清晰界限(图1,2).嘱患者变换体位后探查该位置无明显变化.于膀胱三角区两侧上角处清晰可见周期出现的输尿管开口处呈强回声的喷尿射流束(图3).超声提示:左交叉异位.

  • 标签: 交叉异位肾 超声表现 腹部超声检查 输尿管开口 膀胱三角区 强回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角子宫、卵巢输卵管异位以及异位输卵管妊娠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分析1例就诊于山西省中医院的单角子宫无残角合并卵巢输卵管异位于髂血管区且对侧异位于盆腔,同时异位的输卵管妊娠的病例资料并文献复习。结果B超提示该患者生殖泌尿系畸形及异位妊娠可能,术中证实为单角子宫、左侧输卵管卵巢异位于左侧髂血管区、异位输卵管妊娠,输卵管无破口,手术切除异位输卵管,及时手术避免了异位输卵管妊娠破裂出血和髂血管区出血的风险。结论生殖泌尿系统畸形合并异位妊娠时,超声是可靠的诊断方法,应该警惕异位的卵巢输卵管妊娠的可能,及时手术是异位输卵管妊娠的关键治疗方法。

  • 标签: 异位输卵管妊娠 单角子宫 异位肾 卵巢异位
  • 简介:患者,男性,13岁,回族,因发现盆腔包块半年余,孤立术后14h,于2001年8月3日转入我院.患者于半年前无意中发现右下腹有一约12cm×10cm大小肿物,元疼痛及尿急、尿频、血尿等症状.

  • 标签: 盆腔 异位融合肾 病例 肾位置异常
  • 简介:1临床资料男,34岁,轰炸机飞行员,飞行总时间2600h。因“体检发现右肾异位7年”由体系医院转送我院进行体检及健康鉴定。患者无明显临床不适症状,飞行耐力良好,每年均按期完成飞行任务,平时正常参加体育锻炼。入院查体:体温、脉搏、呼吸正常,血压120/80mmHg。

  • 标签: 航空医学 畸形
  • 简介:摘要孤立、重复旋转不良均为泌尿外科少见的先天性肾脏畸形,易导致梗阻、积水、感染、结石等并发症。本文报道1例男性多发肾脏畸形,患者同时合并孤立、重复及上下不同平面旋转不良畸形,并继发下完全性鹿角型结石和肾积水,在全麻下行左肾盂盏联合切开取石术,术后梗阻解除,积水、感染等症状改善。

  • 标签: 重复肾 肾旋转不良 孤立肾 肾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非典型异位妊娠的症状,体征,特点及误诊、漏诊的原因;提高其早期诊断,降低病死率。方法对一例非典型异位妊娠误诊为“肾结石,盆腔积液”,回顾分析。结果患者女,25岁,已婚,突发腹痛30分钟就诊,查体腹平软,无压痛及肌紧张,未及包块。彩超右肾内见1枚5mm大小强回声光团,子宫直肠凹见深度为20mm液性暗区。未经特殊治疗。2天后出现心慌,出汗,支持对症治疗后症状未缓解。3天后到妇产科再就诊,确诊为宫外孕,急予手术处理,术中见输卵管峡部妊娠破裂出血。结论对已婚年龄的妇女,无明显诱因突发的腹痛,必须询问月经史,若检查结果与症状不相符合,需全面分析,不能武断诊治,治疗效果不佳时,结合相关检查,如血清HCG定量,阴道超声,阴道后穹隆穿刺等,提防异位妊娠的误诊,漏诊。

  • 标签: 异位妊娠 血清hCG定量 阴道超声
  • 简介:1病例报告患者男性,40岁。2008年7月31日因“异位孤立伴尿路结石6年余,经腹肾盂切开取石术后8个月”入院。患者2002年2月曾因无尿于外院检查诊断为孤立异位铸形结石、肾功能不全行手术治疗。术中因病情复杂未能取出结石,仅行造瘘术治疗。术后肾功能恢复正常。

  • 标签: 孤立肾 异位肾 肾结石 膀胱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介入栓塞治疗继发性源性异位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术前通过高频超声、99mTc-MIBI甲状旁腺核素显像、增强CT或增强MRI检查评估异位甲状旁腺的解剖位置及动脉血供情况,采用介入栓塞的方式阻断其供血动脉,从而使其逐渐缺血坏死失去功能。结果第1例患者的异位甲状旁腺通过介入栓塞治疗后,其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水平迅速下降,血钙、血磷亦迅速下降,皮肤瘙痒、周身骨痛等临床症状明显缓解;第2例患者因供血动脉显示不清,加之术中难以配合,仅完成部分血管栓塞,其PTH、血钙、血磷等指标呈一过性下降,但最终疗效不佳。结论介入栓塞治疗异位甲状旁腺是一种创伤小、操作简便、疗效相对可靠、安全性高的方法,成功的关键是术前明确定位及供血动脉,术中尽量完全栓塞其供血动脉,但其长期有效性尚需进一步评价。

  • 标签: 慢性肾衰竭 异位甲状旁腺 介入放射学 栓塞
  • 简介:摘要1例36岁异位妊娠患者采用药物保守治疗。医嘱为米非司酮100 mg口服,1次/d,连续3 d;第4天甲氨蝶呤(MTX)80 mg入0.9%氯化钠注射液40 ml静脉泵入。第4天,当班护士未严格核对医嘱,误将规格为1 000 mg/瓶的MTX全部入0.9%氯化钠注射液40 ml并在30 min内静脉泵入。13 h后,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2 d后实验室检查示血清肌酐325 μmol/L,尿素氮8.6 mmol/L,尿酸501 μmol/L。考虑为急性肾衰竭,与MTX有关。患者转院并接受血液透析和对症治疗6 d后好转,12 d后复查:血清肌酐73 μmol/L,尿素氮4.1 mmol/L,尿酸363 μmol/L。

  • 标签: 甲氨蝶呤 妊娠,异位 急性肾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