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创伤应激障碍是一种个体经历创伤事件以高警觉、闪回、回避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精神障碍。现就该疾病的诊断标准、发病机制、治疗方案的选择进行综述。

  • 标签: 创伤后应激障碍 诊断 发病机制 治疗
  • 简介:摘要创伤应激障碍是一种个体经历创伤事件以高警觉、闪回、回避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精神障碍。现就该疾病的诊断标准、发病机制、治疗方案的选择进行综述。

  • 标签: 创伤后应激障碍 诊断 发病机制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增龄相关脑白质高信号(WMH)与帕金森病(PD)脑萎缩、认知障碍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19年8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运动障碍性疾病科且行三维磁共振结构成像的原发性PD患者连续样本。患者认知功能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WMH严重程度采用Fazekas半定量量表(0~6分);通过FreeSurfer自动化定量分析全脑皮质平均厚度、双侧丘脑平均体积。首先,组间比较PD伴痴呆与不伴痴呆患者人口学及疾病特点、WMH严重程度、全脑皮质平均厚度、丘脑体积。其次,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广义线性模型分析WMH严重程度、脑萎缩、MoCA之间的关系。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25例原发性PD患者,患者中位年龄66岁。组间比较提示,与PD不伴痴呆组相比,PD伴痴呆组WMH更加严重、年龄较大、血清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较低、全脑皮质平均厚度较小(均P<0.05),但丘脑体积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广义线性模型提示,PD患者MoCA评分独立于全脑皮质平均厚度、年龄、血清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与WMH Fazekas评分显著相关(回归系数β=-0.021,95%CI:-0.040~-0.002,P=0.032)。结论WMH独立于脑萎缩加重PD认知障碍。有效防治脑小血管病对PD认知功能可能具有保护作用。

  • 标签: 脑小血管病 白质高信号 脑萎缩 帕金森病 认知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开发一种新型基于核磁弥散加权成像(DWI)的循环评分以预测急性基底动脉闭塞(BAO)血管内治疗(EVT)术后发生无效再通的风险。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8年7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并接受EVT的急性BAO住院患者进行前瞻性、连续性登记研究。提出的新型DWI循环评分根据4个部位(脑桥、中脑、丘脑和小脑)的急性梗死特征进行计分,正常为0分,满分为16分。无效再通定义为EVT术后BAO成功再通(改良脑梗死溶栓分级≥2b级),但90 d预后不良(改良Rankin量表评分>3分)。首先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验证该评分是否为无效再通的独立预测因素,然后通过计算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明确该评分的预测表现力,最后按照年龄、治疗时间窗、卒中严重程度和病因进行分层和交互分析,探索该评分对无效再通的预测作用在不同亚组人群之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在纳入本研究分析的109例患者中,共有48例(44.0%)发生了无效再通。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WI循环评分与无效再通呈独立正相关(校正OR=1.31,95%CI 1.07~1.62, P=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该评分预测无效再通的曲线下面积为0.74(95%CI 0.65~0.83),最佳界值为≥3分(敏感度0.75,特异度0.66,准确率0.70);分层和交互分析并没发现该评分对无效再通的预测作用在上述不同亚组人群中存在差异(交互作用P>0.10)。结论这种新型DWI循环评分可作为预测急性BAO患者EVT术后发生无效再通风险的有效可靠指标。然而,本研究结果需要在多中心、前瞻性队列和不同种族人群中进一步验证。

  • 标签: 卒中 基底动脉闭塞 血管内治疗 无效再通 弥散加权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DSA侧支量表用于预测急性基底动脉闭塞(BAO)血管内治疗(EVT)术后无效再通风险的价值。方法前瞻性连续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2012年1月至2018年7月接受EVT的148例急性BAO患者。新型DSA侧支量表基于术前DSA图像评价基底动脉的侧支循环,分为4级,1~2级为侧支代偿差、3级为侧支代偿可、4级为侧支代偿好。无效再通定义为EVT术后BAO成功再通[改良脑梗死溶栓(mTICI)分级≥2b级],但术后90 d预后不良(改良Rankin量表>3分)。采用加权Kappa系数评价新型DSA侧支量表的观察者间一致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用于验证该侧支量表与无效再通的独立相关性;按照年龄、发病到穿刺时间、卒中严重程度和病因分型进行分层,观察不同亚组之间该侧支量表对无效再通的预测作用是否相同。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48例BAO患者,其中69例(46.6%)发生了无效再通。新型DSA侧支量表分级1~4级患者分别为3、25、78、42例,无效再通发生率依次为100%(3/3)、72.0%(18/25)、47.4%(37/78)和26.2%(11/42),呈逐渐下降趋势。新型DSA侧支量表的两名观察者间一致性非常高(加权Kappa=0.95,95%CI 0.91~0.99)。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新型DSA侧支量表与无效再通呈独立负相关(校正OR值0.47,95%CI 0.23~0.98)。亚组分析显示在预测无效再通时,该侧支量表与年龄、发病到穿刺时间、卒中严重程度和病因分型均不存在交互作用(交互P值>0.10)。结论新型DSA侧支量表可作为预测急性BAO患者EVT术后发生无效再通的有效可靠指标。

  • 标签: 基底动脉 动脉闭塞性疾病 侧支循环 血管造影术,数字减影 无效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