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环境因素对鸡生产潜力的发挥影响很大,特别是集约化生产、环境因素起着重要的限制作用。鸡由于体温高,代谢旺盛,皮肤不具汗腺等特点,因而高温对鸡的影响尤为显著。高温导致鸡的新陈代谢和生理机能发生改变,Lewis和Thomas(1984)总结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认为蛋鸡最佳生产的温度范围是18~24℃。如果气温超过其范围的上限时,鸡会出现热应激,对鸡的行为、采食、生产性能、生化指标及体内激素水平等发生一系列不良影响,甚至引起鸡休克死亡。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长江以南地区,夏季常出现高温天气,使鸡出现明显的热应激,解决高温对蛋鸡生产造成的不良影响是养鸡生产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一、减少鸡舍受到的辐射热和反射热在鸡舍屋顶加隔热层、涂白色涂料和石灰水,还可在屋顶上铺盖稻草、麦秸或安装喷水装置,从早晨开始喷淋冷水(可采用深井水);鸡舍四周种植落叶性、速生、大叶的树木或花草;架设高于屋檐的葡萄架、爬山虎、丝瓜架等遮荫设施。二、加大鸡舍气流量和气流速度开放式鸡舍可沿长轴方向增设高速风机,打开鸡舍长轴两端的门或改用网门,促使空气沿鸡舍长轴方向流动,也可安装一定数量的吊扇,使鸡体潜热得到散发...

  • 标签: 减缓蛋鸡 应激措施 热应激
  • 简介:摘要:2022年江苏省经历了历史罕见的持续高温少雨的极端天气,梅雨期间(6月23日~7月11日)天气闷热,全省平均气温29.7℃,比常年同期偏高3.5℃,为1961年以来第三高值,即使在7月11日出梅后还持续晴热高温数天,江苏省气象台也连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长期和较大幅度的高温,对蛋鸡生产安全造成较大影响。2022年7月,笔者实施《江苏现代农业(蛋鸡)产业技术体系响水推广示范基地》项目(项目编号:JATS〔2022〕247),为减少蛋鸡养殖因高温应激造成经济损失,在江苏省蛋鸡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团队指导下,结合本地实际,提出缓解蛋鸡热应激防控措施,希望能给蛋鸡养殖者提供参考。

  • 标签: 蛋鸡 热应激 防控措施
  • 简介:预防和控制家禽的应激反应,对家禽的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发挥有着重要意义。鸭场常见的环境应激因素包括冷热应激、湿度应激、光照强度的应激以及饲养密度过高、食位不足、卫生状况、运输过程或环境的突然变化等。

  • 标签: 环境应激 鸭场 应激反应 生产性能 冷热应激 应激因素
  • 简介:广州地区夏季炎热多雨,气温多在32℃以上,对奶牛的生长发育、生理活动和产奶量都有不良影响。夏季产奶量锐减是奶牛生产中的一大难题。为解决这一难题,我们牛场在实践中逐渐摸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1防止太阳辐射一方面是加强牛舍屋顶的隔热与遮阴,适当加厚牛舍顶棚的隔热层;另一方面是增加运动场的凉棚面积,在牛舍外的饲槽和水池上方搭建凉棚,保证牛只在采食、饮水和休息的时候不受太阳

  • 标签: 热应激 奶牛生产 产奶量 采食量 日粮能量浓度 广州地区
  • 简介:应激是有机体对不利条件或环境所产生的生理反应。如饥饿、妊娠、运输、惊吓、不良气候、陌生环境等造成奶牛精神上和生理上的负担,从而影响其代谢、健康及生产。热应激:牛最适温度范围为1.1℃-23.3℃。在此范围内,牛可通过自身的体内调节(产热和散热平衡)机制,维持体温恒定,不表现出异常反应,牛的产奶性能、繁殖性能以及健康状态也没有明显的变化。一旦由于气温升高、湿度增大、辐射强度加强以及空气流动速度减弱,或由于多种因素的综合造成产热量大于散热量,牛体出现不适(体温增高,呼吸和脉搏加快,采食量和产奶量减少)甚至发生中暑,严重的造成死亡。这种现象称为热应激

  • 标签: 热应激 奶牛 最适温度范围 空气流动速度 生理反应 健康状态
  • 简介:摘要: 应激是动物机体对体内外环境变化刺激时的一种适应性反应。当动物受到的应激刺激过强或者刺激时间过长,机体的新陈代谢反应不足以抵抗应激刺激时,机体就会出现不良反应,生产性能降低,甚至出现衰竭和死亡现象,给养殖场(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畜牧生产实践中,应尽可能预防应激特别是严重应激的发生,以免损害动物福利,影响动物生产,降低经济效益。本文从应激的概念、发病机制、影响因素、临床及病理变化、治疗和预防措施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综述,期望可以给养殖人员一定的参考。

  • 标签: 畜禽 免疫 应激反应 预防措施
  • 简介:摘 要:预防奶牛热应激是提高奶牛生产能力与保护奶牛健康的关键,文章以预防奶牛热应激的综合措施进行讨论与分析。对奶牛热应激的危害进行讨论与分析后,介绍了预防奶牛热应激的综合措施。通过科学饲养缓解机体产热与热负担,改善环境条件优化防暑降温工作,并在饲喂过程中添加抗热应激药物,以此有效预防奶牛热应激引发的不良影响。

  • 标签: 奶牛 热应激 预防措施 综合措施
  • 简介:炎炎夏季,高温环境对猪的生长和生产均产生了不利影响,热应激给养猪户带来了严峻的考验。我国南方地区每年有近4个月的高温时期,养猪户只有采取有效的防制措施,才能减少热应激造成的危害,保证养猪生产顺利进行。

  • 标签: 防制措施 养猪户 热应激 高温环境 养猪生产 南方地区
  • 简介:应激的因素多种多样,有些因素的单独应激作用虽然不大,但多种因素合在一起就会造成大的应激,使鸡达不到理想的生产水平。引起鸡出现应激反应的因素主要有:(1)高温、低温及气温突变(夏季超过28℃,冬季低于5℃,以及日温差10℃以上);(2)湿度过高;(3)强风侵袭(冬季风速在1m/s以上,夏季风速在2m/s以上);(4)换气不良(舍内氨气浓度在20×10^-6以上);(5)饲养密度过大;(6)长途运输或转群;(7)饲料品质不良(饲料营养过低或霉变等);(8)突发性噪声恐吓;(9)断喙、捉鸡注射疫苗;(10)药物或农药使用不当,如磺胺类、呋喃娄、灭鼠药、农药等.

  • 标签: 鸡应激 预防 生产水平 应激反应 气温突变 氨气浓度
  • 简介:牲畜在接受免疫注射过程中.由于个体差异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轻者出现减食、体温升高、注射处红肿等症状,1~3天恢复正常:重者出现厌食、体温升高、精神沉郁、皮肤潮红、发抖、流涎、口吐白沫等全身症状,如抢救不及时,能在免疫注射后48小时内死亡,给畜牧业造成一定危害。笔者根据十余年的畜牧工作实践,总结出以下几项减少牲畜免疫注射应激反应的措施

  • 标签: 免疫注射 应激反应 牲畜 个体差异 注射过程 畜牧工作
  • 简介:摘要:养殖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养殖户的养殖经验也越来越丰富,在养殖过程中对于各类疾病的应对措施更为完善,牛羊口蹄疫的发病率一直未能得到有效的控制,且其传染性较强。因此,在养殖过程中需要合理进行疫苗的接种。但是在对疫苗进行接种时,受到牛羊自身体质差异或者接种方法等各类因素的影响,较容易出现应激反应。本文主要从口蹄疫疫苗接种应激反应的表现方面入手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预防措施,希望能够在牛羊口蹄疫疫苗接种时,提升接种人员以及养殖人员的应急效果,为牛羊养殖产业的稳定发展提供帮助。

  • 标签: 口蹄疫 疫苗 应激反应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口蹄疫是牛羊养殖中非常常见的传染性疾病类型,口蹄疫的发生会对牛羊的健康养殖产生影响,导致牛羊出现生长受限的情况,对牛羊养殖经济效益产生的阻碍是较为严重的,为了降低牛羊口蹄疫疾病的发生,牛羊养殖户在养殖中会为其进行疫苗的接种,但部分牛羊在接种口蹄疫疫苗之后,可能会出现应激反应,影响接种质量以及安全养殖,需要进行针对性的预防以及处理。本文主要对牛羊口蹄疫苗的应激反应以及预防措施进行了综合分析。

  • 标签: 口蹄疫 应激反应
  • 简介: 摘要:在蛋鸡养殖过程中,温度是重要的环境变量,对于蛋鸡生产性能以及机体健康状况等都具有重要影响。随着蛋鸡养殖规模与养殖密度的不断增加,蛋鸡养殖中出现传染疾病的概率也大大提升。为了防止蛋鸡疾病干扰导致其产蛋性能下降,有必要在日常饲养中做好养护与管理工作。基于此,本文以热应激疾病为例,首先分析了蛋鸡养殖中热应激疾病的危害,随后阐述了蛋鸡热应激疾病的具体防治方法,以期能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 标签: 蛋鸡养殖 热应激疾病 防治措施
  • 简介:<正>所谓“应激”,就是运动员在比赛中受突发事件的干扰引起情绪波动,正常活动遭到破坏,为了继续比赛、瞬时之内教练员和运动员采取果断措施,应付不利局面的能力。“应激”属于运动能力的范畴。一般可以两个方面理解:一是技术“应激”能力,如纠正技术错误。二是心理“应激”能力,如调整心理波动。

  • 标签: 运动员 应激 运动能力 心理波动 技术错误 教练员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高血压病患者住院的应激源因素及护理措施,观察其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 50例高血压病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给予有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应激源评分以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应激源评分及满意度方面相较对照组均占据极大的优势。结论:通过分析总结高血压住院患者应激源因素,并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值得应用于临床上推广。

  • 标签: 高血压病人 住院应激源 护理干预 总结分析
  • 简介:仔猪的断奶应激对仔猪的影响甚至对整个养猪生产过程影响都很大.只有处理好仔猪断奶后易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并且及时有效地解决,才能保证养猪的效益。笔者就困扰当前养猪生产中最大的难题——断奶应激对仔猪的有害影响以及有效的补救措施进行了阐述.旨在为养猪生产者提供参考。

  • 标签: 断奶应激 仔猪 补救 养猪生产 生产过程 断奶后
  • 简介:摘要:创伤后应激障碍是一种由于遭受严重创伤或灾难性事件而引发的心理障碍,对患者的生活和心理健康造成深远影响。通过综合运用多种心理护理方法,可以更有效地缓解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心理痛苦,促使其逐渐走出阴影,恢复正常生活。本文通过分析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旨在为医疗专业人员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支持。

  • 标签: 创伤,应激障碍,患者,心理护理
  • 简介:刚养驴的人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驴驹刚买回来后常会有拉稀的症状。养过驴的人都知道,这是驴驹经过长途运输后所产生的应激反应。

  • 标签: 养驴 拉稀 应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人员的心理应激状况,探讨其应对策略。方法选择我院工作时间≥2年的护理人员,共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调查其心理应激状况,分类统计心理应激状况,并作统计学分析,针对各类因素制定防御措施。结果60%的护理人员存在心理应激状态。应激源情况统计考试压力构成比(60.0%)最高,与其他因素相比,组间差异P<0.05;其次为护患矛盾构成比次之(41.67%),与其他因素相比,组间差异P<0.05。结论护理人员普遍存在心理应激状态,应及时采取合理方法,改变护理人员的应激状态,进而改善护理工作状态。

  • 标签: 护理人员 心理应激状态 防御措施 应激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