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为了解广西辐射环境质量状况,对广西14个地市的国控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空气吸收剂量率监测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调查结果显示,2021广西各地市空气吸收剂量率未见异常,辐射环境质量状况良好;空气吸收剂量率涨落情况处正常范围,符合地表γ辐射剂量率波动规律。

  • 标签: 核与辐射监管 辐射环境质量 空气吸收剂量率
  • 简介:目的掌握北京市2010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的基本状况,以制定有效的个人剂量监测方案,巩固和促进本地区个人剂量监测工作的发展。方法使用LiF(Mg,Cu,P)热释光剂量计(TLD)定期监测,建立该市Access个人剂量数据库并使用TLPs软件进行处理分析,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进行评价。结果2010全市外照射人均剂量位于探测下限MDL(0.138mSv/a)、0.138~5mSv/a、5~20mSv/a的人数分别占总监测人数的75.6%、24.3%和0.1%;2010人均剂量为0.28mSv/a,明显高于普通X射线诊断和放射治疗人员。结论该市绝大多数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水平较低,相应的放射工作环境是安全的;在放射防护实践中应加强重点工种人员的个人剂量监测与防护,同时应强化相关法规的落实和人员培训。

  • 标签: 放射 个人剂量 放射工作人员 监测 北京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2016大连市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客观评价放射工作场所防护水平和管理水平。方法按照GBZ128-2002《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的方法进行结果2016大连市679单位共监测3975名放射工作人员,总集体有效剂量为4531.44人.mSv,人均有效剂量为1.14mSv/a,其中医学应用为1.23mSv/a,工业应用为1.04mSv/a。结论2016大连市放射工作人员受照剂量低于国家限值,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水平在调查水平之内。

  • 标签: 放射 个人剂量 监测 大连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和研究肺部低剂量螺旋 CT放射剂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在 2016 1月 -2017 1月期间收治的 84例健康体验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 42例,其中参照组在螺旋 CT检查中采用常规剂量,研究组患者在螺旋 CT检查中采用低剂量,观察和比较两组体检者的扫描结果。结果 参照组 42例受检者平均放射剂量、毫安秒、 CT权重计量值、剂量长度乘积分别为( 272.80±30.75) mGY、( 3521.39±397.77) mAs、( 11.53±0.28) mGY、( 246.28±29.50) mGY•cm,研究组 42例受检者平均放射剂量、毫安秒、 CT权重计量值、剂量长度乘积分别为( 71.62±7.84) mGY、( 914.26±112.28) mAs、( 2.70±0.26) mGY、( 62.23±6.55) mGY•cm,由此可以看出,研究组受检者的放射剂量、毫安秒、 CT权重计量值、剂量长度乘积都要显著低于参照组, p< 0.05,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受检者各指标参数之间的比例分别为 26.21%、 25.69%、 23.56%、 25.20%。结论 在肺部螺旋 CT扫描中应用低剂量放射剂量,具有辐射量少、成本低等多方面的优势,与常规剂量间的比列大约为 25.69%,因此能够广泛的应用与早期肺癌高危人群的检查当中,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 标签: 螺旋 CT 放射剂量 低剂量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和研究肺部低剂量螺旋 CT放射剂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在 2014 7月 -2015 7月期间收治的 84例健康体验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 42例,观察和比较两组体检者的扫描结果。结果 研究组受检者的放射剂量、毫安秒、 CT权重计量值、剂量长度乘积都要显著低于参照组, p< 0.05,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受检者各指标参数之间的比例分别为 26.21%、 25.69%、 23.56%、 25.20%。结论 在肺部螺旋 CT扫描中应用低剂量放射剂量,具有辐射量少、成本低等多方面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 标签: 螺旋 CT 放射剂量 低剂量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亚太地区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水平,分析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个人剂量监测能力、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方法阐述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亚太地区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比对方法,对于各照射组分别从相对误差、负相对误差比例、变异系数和固有误差4个方面分析了比对结果,对于总体结果从各照射情景及各参与者响应值R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合标准、技术导则对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进行讨论。结果共有22个国家的30个个人剂量监测机构参加了本次比对。所有测量结果的响应值R在0.67~1.50范围内,平均值为0.96±0.16(1σ);4个照射组测量值的整体相对误差分别15.5%、16.4%、19.1%和16.6%;各照射组R的中位数与平均值相近且均接近于1.0,整体上R的分布偏向于1.0以下;24家参与者响应分布偏向1.0以下的有15家,占总数的62.5%。结论所有参加机构均达到了本次比对要求,但在剂量系统校准、质量控制及不确定度分析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建议可通过加强量值溯源和检定校准的多样性、了解现场使用场景和优化剂量计性能、系统科学评估不确定度来提高个人剂量监测机构外照射剂量监测能力和质量管理水平。

  • 标签: 外照射剂量 个人剂量监测 剂量计 比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剂量和常规剂量螺旋CT扫描的放射剂量比,总结些许医学经验,从而为临床提供借鉴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06月—20126月这些年内收治的肺内结节患者60例,在采用常规剂量(200mAs)螺旋CT扫描的基础上,记录下不同层厚下低剂量(200mA、40mA、30mA、20mA和10mA)的加权指数。收集所有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低剂量的加权指数和常规剂量的加权指数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将常规剂量作为研究标准,低剂量组的加权指数均有所降低。结论低剂量螺旋CT可以有效降低辐射,对患者而言较为安全、准确,除外低剂量中的20mA是最佳扫描剂量,扫描的敏感度比较高。

  • 标签: 肺部 低剂量螺旋CT 放射剂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规范个人剂量监测技术服务机构的个人剂量监测工作,提高监测能力和水平。方法汇总2015—2019全国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能力考核的结果,并对考核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截至2019,来自全国30个省、自治区或直辖市的个人剂量监测技术服务机构参加了全国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能力考核,涉及的机构有疾控中心、职防院(所)、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核工业、医疗机构及民营技术机构等。参加考核的机构数从202家增加到382家。考核结果除2017的合格率略低,其他4的合格率均高于90%。优秀率随着年份的增加而增加。结论2015—2019全国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技术服务机构测量能力满足个人剂量监测需求,能出具符合标准的检测报告,但尚有一些机构未能合格,相关机构应仔细分析查找不合格的原因,规范实验室的质量控制手段,提高测量水平和数据分析能力。

  • 标签: 个人剂量 考核 允许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价肺部低剂量螺旋CT的最佳放射剂量研究结果。方法随机性抽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肺部疾病患者进行研究,从中抽取70例进行研究,根据患者检查顺序的编号进行分组,均匀分成两组,分别是35例观察组接受肺部低剂量螺旋CT检查,而35例对照组接受肺部常规剂量螺旋CT检查,对比两组患者螺旋CT扫描检查后的放射剂量指数。结果两组患者的放射剂量指数相比较,观察组扫描后的放射剂量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部肿瘤患者采用肺部低剂量螺旋CT所扫描后的放射剂量指数相对较低,更适用于临床肺部疾病患者的治疗,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意义。

  • 标签: 肺部 低剂量 螺旋CT 最佳放射剂量
  • 简介:目的掌握蚌埠市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动态水平,为放射工作场所的安全防护以及职业人员的健康监护提供依据。方法于2004~2007以蚌埠市放射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热释光法监测,使用Excel等计算机程序对本地区的个人剂量数据分年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总体人均剂量当量为2.321msv/a;剂量当量〈5msv的人员占监测人员的87.28%。工业X线探伤工作人员的4平均人均年有效剂量最高,为2.617mSv/a,医用X线诊断人数占放射工作人员的80.98%,人均剂量当量为乡镇、县级医院高于省、市级医院,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蚌埠市大部分放射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是安全的,今后要加强对乡镇卫生院和工业X线探伤防护的监督监测。

  • 标签: 放射工作人员 个人剂量 分析
  • 简介:中秋过后的一天下午,林先生走进药店。值班的药师小玲主动走上前来打招呼:“先生您好.需要些什么药?”“哦,我想买治胃痛的药。”林先生边说边走到柜台前四处寻找。

  • 标签: 合理用药 剂量 药物 用药量
  • 简介:摘要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以往临床中主要依靠X线成像摄片诊断的方法对肺部疾病症状特征进行分析,该检查方法具有耗时短、操作便捷的优势,并且经济价值较为理想,但是自身的敏感度不足,造成疾病诊断的误差,因此该技术逐渐被CT取代,特别是螺旋CT技术具有自身较为显著的优势,可以提升肺内部结节等诊断数值,降低误诊率和漏诊率,但是这种检查方法的放射剂量较高,造成临床推广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因此肺部低剂量螺旋CT出现并应用于临床检查中,为肺部检查创造更加理想的条件。

  • 标签: 肺部 低剂量螺旋CT 最佳放射剂量 研究
  • 简介:目的了解北京市密云县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状况,为加强和改善放射防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Excel和SPSS软件对个人剂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0~2011该县个人剂量监测结果都在允许的范围之内,不同工种放射工作人员的年有效计量均〈20mSv,从事介入放射诊断的工作人员平均剂量高于该地区年平均剂量水平。结论密云县放射防护工作应重点加强介入放射诊疗操作人员的防护。

  • 标签: 个人剂量 放射防护 热释光剂量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剂量CT和常规剂量CT在早期肺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100例早期诊断为肺癌的患者入选本研究组,采用双盲法进行低剂量CT扫描和常规剂量CT扫描,观察疾病检出率和辐射相关值。结果低剂量CT早期肺癌的检出率与常规剂量CT基本一致(P>0.05)。然而,在检查期间,CTDIw,DLP和低剂量CT扫描的最大有效辐射剂量低于常规剂量CT扫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期肺癌的检测中,低剂量CT和常规剂量CT可以达到有效的诊断效果,低剂量CT对患者的辐射损伤小于常规剂量CT,且安全性较高。

  • 标签: 早期肺癌 低剂量CT 常规剂量CT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并分析2017我国放射工作人员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与分析,为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国家个人剂量登记系统,采集我国从事医学应用和工业应用放射工作人员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等相关数据,运用Kruskal-Wallis H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和Bonferroni法进行分析。结果收集2017从事医学应用和工业应用工作人员共361 727人,医学应用人数占81.6%,工业应用人数占18.4%。人均年有效剂量分别为0.353和0.270 mSv,从事医学应用的放射工作人员所受到的人均年有效剂量显著高于工业应用(Z=48.547,P<0.05)。医学应用中,不同职业类别间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 136.217,P<0.05),从事核医学和介入放射学的放射工作人员所受到的人均年有效剂量显著高于其他职业类别(Z=2.877~26.967,P<0.05)。三级医院、二级医院和一级及未定级医院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分别为0.361、0.397和0.308 mSv。工业应用中,从事工业探伤和测井的放射工作人员的人均年有效剂量显著高于其他5类工业应用职业类别(Z= 4.172~36.908,P<0.05)。结论我国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满足国家法规标准要求。从事核医学、介入放射学、工业探伤和测井的工作人员受照剂量相对偏高,应进一步加强相关辐射防护措施、设施等,以减少职业暴露。

  • 标签: 医学应用 工业应用 放射工作人员 个人剂量 职业照射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2013—2017河南省城市居民低剂量螺旋CT(LDCT)肺癌筛查的效果。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河南省40~74岁城市户籍居民进行癌症危险因素调查和肺癌风险评估,并对评估出的肺癌高危人群进行LDCT检查。结果共完成危险因素调查表179 002份,评估出肺癌高危人群35 672人(高危率为19.93%),参加LDCT检查13 383人(筛查率为37.52%)。检出阳性结节786人(检出率为5.87%),≥5 mm实性或部分实性结节755人,≥8 mm非实性结节23人,气管腔内结节8人,阳性结节经影像科医师诊断为疑似肺癌115人。男性阳性结节检出率(6.74%)高于女性(5.02%),年龄越大检出率越高(P<0.05)。结论LDCT作为肺癌筛查的手段有助于早期发现肺内阳性结节和相关疾病,应重点关注男性人群和老年人群,提高筛查效益。

  • 标签: 肺肿瘤 低剂量计算机体层摄影 高危人群 筛查